心之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86|回复: 0

大乘佛法,四教辩证 ——探讨中国特色佛教系列报道之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3 08: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乘佛法,四教辩证 ——探讨中国特色佛教系列报道之三
                                                 
2021-01-04 14:51                                                          作者:印 广  邓丽君  王颖卿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编者按:辩证法与佛教互为印证。恩格斯在所作的《自然辩证法》札记里,曾经说人类理性发展到较高阶段才能有辩证的思维,并举佛教徒为例(见曹葆华等译《辩证法与自然科学》人民出版社第二版第65-66页)。佛教讲因缘际遇,万事皆空;认为一切皆变,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相对的,事界的本质是“无”。这些与辩证法发展、联系的观点一致。佛教谈的是人生哲学,研究的是人生问题,强调以人为本。这不仅与现代西方哲学一致,也和我国“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一致。因此,深入研究当代佛教与辩证法的异同与联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信仰对现实社会的意义,也有利于建设、完善当代佛教体系及理论,更好地发挥宗教的社会作用。

邳州白马寺升国旗仪式

概 述

大乘佛法,机分权实。教下判教,藏通别圆。前三为权,第四为实。

今者,先从战略思维,直于圆实教乘,阐释宇宙世界,本来面目。其代表作为《法华经》《楞严经》《心经》所诠一心三藏之理,真实揭示天地万法来龙去脉、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故名实教。

实者,唯以一实相印印证万法,在分别万法的当下又同时圆通万法、归宗一体;在否定万法的当下又同时肯定万法、圆融万法,故又称为圆教。

由其彻法源底,能令行人,直入菩萨诸位,故又说为圆顿、了义大法。由其包罗万象,能令法界共契如是真相,故又说为究竟圆满妙法。由其“智慧甚深无量”,故又说为第一稀有、最为难信、难解之法。

虽然彻法源底,虽然包罗万象,虽然这难那难……果真明了,个中真义,一句话,一个字,一个点,一时、一事、一物、一歌、一曲、一丝、一毫……尽足演绎十方三世天地万法本来面目,不难把握其中变化规律,祖师将之说为“减法”修行。虽然说为“减法”修行,功德却是“日劫之倍”。《法华经》寓义“华开莲现”,《楞严经》裁定“弹指超无学”,《心经》终审“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复从战术思维,谨就三乘权教,阐释各自特色,其代表作为《佛说阿弥陀经》《金刚经》《华严经》。

权者,权宜善恶是非,权衡轻重得失,因病给药,方便行事,故名权教。

由其广行善事,律己宽他,诸恶不做,众善奉行,故又说为世间善法;由其不假思索,开口即是,身体力行,易信易行,故又说为方便之法。

由其非是从根解结,无法正本清源,故又说为不了义法。

越不了义,越要加码,层层加码,直成“菩萨万行”“无量法门”,祖师说为“加法”修行。加码何至?“尘点劫”计。

分 述

【 藏 教 】


藏教着相,法门种种,堪称无量,择其主流——净土念佛。

一句佛号,定要念到风吹不进,雨打不入,都摄六根,妄念不生,方有交待。

纵如势至根机,佛陀座下精进,尚须恒河沙劫,方证等觉分真。至于普通学人,能随活佛,座下念佛,屈指有几!

祖师大德,判此法门,下手至易,开口即是,极难成就,万之二三。

究其本因,“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楞严经·卷六》)。

先就名号而言:“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此理不明,如何正信、真信、实信?如何修心、修性、修真?其实而言,圆实教乘,正为此事,应运而生;正为此计,谋篇布局!

“阿”者,《法华》寓义——莲藕中空;《楞严》正解——离一切相;《陀经》秘髓——“池底金沙”;《心经》辩证——“空”者即是。

“弥”者,《法华》寓义——莲藕边孔;《楞严》正解——六种震动;《陀经》秘髓——“七宝行树”;《心经》辩证——“受想行识”。

“陀”者,《法华》寓义——莲藕肉质;《楞严》正解——即一切法;《陀经》秘髓——种种庄严;《心经》辩证——“色”者即是。

“佛”者,《法华》——“开悟”;《楞严》——“发明”;《陀经》——“闻说”;《心经》——“照见”。

佛为觉义,闻义。觉到什么?闻在何处?

觉到——“阿弥陀”。闻到——“如是我”。《法华》寓义——“莲藕全身”;《楞严》正解——“一心三藏”;《陀经》秘髓——“本国”者是;《心经》辩证——“诸法空相”。

果真明得其中真义,无修无证,往生佛国!经中说为“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食味知食,法味知法,知妄即真,真即佛国。佛恐行人不解,复以“闻”、“持”、“不退”正解正示。“闻”者,门内之耳,心智开窍,非挂耳听;“持”者,坚不可摧,心智既开,证“不退转”。佛虑行人不信,更以“发愿往生”殿后:“已发愿已往生,今发愿今住生,当发愿当往生”。如此紧密无间,哪里容得一毫之修?何处挂上一丝之证?净土初祖,庐山慧远大师,受教罽宾高僧佛陀耶舍指点,从如来藏理性念佛,一百二十三单莲友示现全体往生,庐山净土历祖多有所说“千修千人去,万修万人成”。庐山住持,大安法师传述佛言祖语“片言即证,一念顿超”。

如是“闻说、执持、理念”的《佛说阿弥陀经》,不知何时何地何人,已将之偷梁换柱为“听说、持名、事念”的《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楞严法会,佛陀、文殊、势至三圣巧演双簧,防止后人以势至“事上念佛三昧”,绑架“理上念佛三昧”,故以“诸行是无常 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 云何获圆通”将之断然否定!

现时眼下,谁还在意?就连净土大德,一边众前,信誓旦旦:“净土法门,当下成就”;一边人后,自语相违:“境界上事,说说而已”。足见方便菩提心,实难生正信。正所谓“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真实说来,人天福报,还是有的,而且很大。只可惜者,人天福报,乃“三世冤”。今生念佛,来世大福,第三世无。

至于社会利弊,虽有益于人心寄托、家庭和睦、社会慈善,却也微涉家庭忌讳、社会和谐,乃至成为一些迷昧行人赖佛吃饭的场地,甚至成为少数不法之徒谋财、谋政、谋奸的工具。

同样一句佛号,理念,事念,心念,嘴念,天地之别呀!

【 通教 】

通教破相,六百般若,唯在见性。

此为“如来禅”。先修后悟,以经教禅法为宗,约束身心,往“绝处”参,直至完全妙契如来藏心。

“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要纸上寻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此为“祖师禅”。以过来人传心印心,先悟后修。遇事方得契合妙心,机缘巧合,契入本心。

其实祖师禅也是佛传。佛之用心,需要证果之人领修,方可避免五十阴魔境界。可惜,佛后之世,谁敢自命不凡?纵有自命不凡,又有几人敢信?所以难成气候!

此二禅法,皆以无相为宗。身似槁木,心同死灰。参至“大地平沉,虚空粉碎”(禅宗术语)。悟入“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百丈禅师语)。“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冯尊师语)。

若从理论辩证,几同不可知论。文殊直判“空大”:“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圆顿行人戏此法门:“坐鬼窟窿”,“鬼屋活计”。

若从实践查验:窥基前生,禅坐雪窟经年累世;道宣律师,秦岭坐禅成不倒单。此二师,未闻有果。禅宗五祖,叹此法门,“恒沙莫一……亿劫稀成”(弘忍大师《最上乘论》)

禅人纵不修学《法华》,于斯法理,亦非难明。

万法既妄,何待汝破?空性既真,何劳修证?如来如来,从如而来,不让后人,枉从如来。复于楞严,三藏矫枉,更从法华,三昧镇严。佛以苦修,无量大劫,旨在力挺,无修妙法!谁知行人,反错用心,以佛苦修,反讥无修。全然不知,真如之外,“真真如性”。更鲜闻解,胜义之中,“真胜义性”。

【 别教 】

一本华严,品数浩大,铺天盖地,非是言辞、譬喻所能宣说。堪比藏教,无量无量!

再说此经,本为文殊、普贤等上位菩萨“称性本教”,非是凡力所能受持。是故,上、中二本,隐而不传。即其下本,亦大方广,浩如烟海。龙树菩萨,入海借读。走马观花,强记“盗出”,也只大海一粟。虽说一粟,较佛余经,品类之多,法术之广,堪称绝顶。是故,亦有称之经王。

整个华严,天上天下,七处九会,三十九品,五周因果,四分结构。从信、解、行、证,而菩萨道地,五十二位级,亦总亦别、亦空亦有、亦自亦他、亦去亦回……开显重重无尽、事事无碍、次第而进、华严妙境,故称大经。

由其专为,上位菩萨,悟后进修,增上品位,故称顿教。

由其不宜,初机学人,又称别教。别教别教,别让初学,未打基础,枉起楼阁。

既有不宜,经王之位,理让法华;圆教之冠,自是楞严。盖由二经,缘起性空,始终一如,地水火风,从基入门。

依笔者言,华严宜为,教下辩证之典,实不堪为,个人修学之用。初机根浅,故所不能,大机遍所,何执此一。

【 圆教 】

圆教无他,唯一《法华》。虽说唯一,颇多周折。

《法华》《楞严》,二经为一。

佛陀钦定“大方广妙莲华王”——《楞严》五种经题之一;高调裁定“楞严法门”——“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重彩浓墨“十申莲华”——铺设楞严道场。

二经堪称珠联璧合、一脉相承,唯妙觉明,圆照法界。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圆融圆满圆通于十方三世情无情界、森罗万象、天地万法,故称圆教。

此教哲理辩证,法味浓浓。非比前三,万象森罗。

此教删繁就简,胜义凸显,非比前三,百花争艳。

尤以华严,虽具圆味,由其高位于天上人间,且兼高调于谈玄说秘,更兼“大方广佛”,风景如画,装饰“严严”,无处不是,反致喧宾夺主、淡化主题、边缘圆实,让人“高处不胜寒”,“味重难受用”。祖师戏为“皇帝爷嫁公主,陪嫁美女太多,反让驸马花心”。

此教洞开众生佛之知见——十方三世、林林总总、方方面面……无非一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既为一心所现,何执自他?明于此理,当下解脱,无修无证,成就菩萨,自利功德!是谓唯我独尊!

此教示现众生佛之知见——世界宇宙万法虽无生死,现生现死,无量劫中,自然互为,骨肉至亲。既为识心所变,岂可执一?明于此理,出世度人,造福社会,成就菩萨,利他功德!是谓自取自心!

此教敕令众生悟佛知见——四相无明、六根成因、三相续相,随心应量。譬制点心,原料本同,配方各异,其味岂一?行真善美,上品圣贵。若贪嗔痴,苦海沉沦。修道之理,大白于此。是谓因缘果报!

此教引导众生入佛知见——开口尘点劫,闭口恒沙界,真假何须问,将汝心量扩,如幻闻熏修,栖身己莲邦!是谓菩提不退!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之力网 ( 闽ICP备2022015686号|人工智能百度统计

GMT+8, 2024-11-23 05:56 , Processed in 0.12492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