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永远活在我们子孙心中
父亲(林金应)1920年 12月 28日出生在莆田霞皋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念过一年私塾,抗日战争爆发后( 17岁)当甲长,以便掩护帮助地下抗日活动,次年( 18岁)被旧军队抓去当壮丁,因山东国民党军队不抗日,后跟连长逃离军队,为连长挑孩子,一路讨饭回家。 年轻时从事农活,抬轿,又先后在霞皋、涵江等地蔗糖坊和榨油坊干过砍甘蔗,榨油等体力劳动活。1950年5月任霞皋乡副乡长,(后调往区政府,因妈妈阻拦未遂)。历任莆田县人民代表。 1965年,福建省政府为了开发黄坑镇(那里属于建阳、武夷山和邵武三县交界,两省[江西福建相邻,解放前因为土匪活动频繁和多年战乱,致地广人稀),和为了缓解莆田人多地少矛盾,号召移民。父亲一为带头响应号召,二为缓解家庭困难(清官多为贫困),携带全家移民建阳。先后继任人民代表和塘头大队长等职。 父亲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在担任村父母官期间,一心一意为村民建设日夜辛劳,一次他在生产队队址扩建时手受伤,血流不止,但包扎后仍然坚持回到现场。他勤俭朴素,在担任领导期间坚持廉政为民,困难时期宁肯自己受饿得了水肿病也不占用公家一厘,晚上外出开会半夜回家肚子饿没东西吃,只有啃咸菜、萝卜吃,粮食不够吃就吃野菜和地瓜叶(晒干的地瓜叶装了一大缸)。 作为人民代表,他对人民事业忠心耿耿,为人民的疾苦关心备至,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夕,正值四清运动期间,他以人民代表身份就落实政府移民政策问题向公社党委提意见,当时就被修养不良的当权派视为异己分子。 1965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原来的四清工作队转入文革领导。文革一开始父亲就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正直不阿的父亲坚信为了人民而提意见是无罪的,他要将真理坚持到底。大约不到一年时间,父亲现行反革命罪的冤案就得到平反了。 父亲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他经常用鲁迅等历史优秀人物的故事启迪我们,希望我们子女都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为了保家卫国,也为了我们能得到更好得到锻炼,他先后送我们兄弟三个去部队。他对远离身边孩子的学习仍然十分关心,每每写信都提到学习,直到病危期间还嘱咐我们要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雷锋精神做雷锋式的好战士。我们在他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下,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个个在部队都是五好战士,老二还被提拔为事务长。我们三个孩子回地方后个个工作仍然优秀,其中老大老二担任企业和政府的科级职务,老三在企业担任技师。 父亲一生为人善良、正值、公道,不管是在霞皋老家或是移民到黄坑塘头任职,都给村民留下良好的口碑。至今幸存的老者只要一提起父亲林金应的名字,都会翘起拇指赞誉不绝。 1970年1月30日父亲因患食道癌病医治无效而英年早逝,享年50岁。 父亲虽然逝世40年了,但他那为家庭勤俭朴素,为子女教育关心备至;为工作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为农村和村民事业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为坚持真理不怕掉脑袋等的崇高精神永远刻写在我们子孙心中!刻写在人民的心中! 爸爸(林金应)精神永垂不朽! 附件:
1,林金应副乡长委任书:
2,林金应历届当选**代表的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