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一孝子用真情创造护理奇迹
新华网大连4月18日专电(记者闫平)大连孝子王希海以自己默默无闻的行动,24年如一日照顾着自己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不仅感动了成千上万的大连人,还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华孝亲敬老之星”的称号。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王冰看了眼前的病人,情不自禁地说:“一位瘫痪在床24年的‘植物人’,竟然浑身没有一点褥疮,至今80岁高龄肌肉没有萎缩,还能有80多公斤的体重,这在医学护理史上简直是个奇迹!”
1980年,王希海的父亲因脑出血成了植物人。母亲体弱多病,弟弟又患有先天性肢体残疾,不能就业,全家的重担都落在了当时仅有23岁的王希海的肩上。面对这样的情况,王希海先是毅然放弃了去马来西亚工作的机会,后来又跟单位请了长假,直至最后下岗失业,24年来一直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当时他就在心底向父亲承诺:一定要将您照顾到80岁。
王希海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均已成家。从那以后,王希海主动肩负起照顾父亲的责任。每天晚上,他都会隔半个小时就给父亲翻一次身,每晚12时准时喂父亲吃下第5顿饭。为了让父亲躺着舒服,他用8个枕头垫在后背、腿下等不同部位。老人瘫痪多年不会自己吐痰,经常会被痰噎着,每次他都把一根胶皮软管的一头伸到父亲嗓子里,为父亲吸痰。
去年9月,王希海突然发现父亲身上有了瘀青,他连忙送父亲去医院。一位从医40多年的老教授看到老人的身体状况后,问他父亲瘫痪在床多长时间了,王希海说“20多年了”。老教授转身走了,因为他不相信一个老人瘫痪在床20多年还能保持得这么好。可没多久,老教授又流着眼泪回来了,他手中拿着王希海父亲厚厚的病历说:“我从医40年了,从来没见过像你这样伺候老父的。你父亲有福啊,一个父亲该享受到的,他都有了。你该去医科大学给学生们讲讲护理课,比起你来,他们做的太微不足道了。”
如今48岁的王希海早已过了该成家的年纪。为了照顾父亲,他放弃了工作和个人婚姻,在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父亲。他说:“如果成了家,肯定会以家庭为第一位,而我不成家,那父亲永远是第一位。这么些年来,有许多人要给我介绍对象,但我不能放弃父母家庭,我首先要做好的是一个儿子的角色。我觉得我很满足。”
2004年8月,王希海实现了自己24年前的承诺。如今,父亲依然活着,王希海说他仍会和以前一样精心地护理父亲,如果父亲能活到100岁,他就护理到100岁。
王希海说:“父亲的病我治不了,但在生活上、精神上给他安慰、照顾,却是我能做到的。只要父亲活着,我就感到高兴,感到幸福。”
4月17日,大连孝子王希海在为父亲翻身。每半小时他就要为父亲翻一次身。
王希海以自己默默无闻的行动,24年如一日照顾着自己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不仅感动了成千上万的大连人,还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华孝亲敬老之星”的称号。 新华社记者 闫平 摄
多年的照顾 他明白父亲任何微小的表情
王希海的母亲告诉记者,老伴虽然没法表达自己的感情,但儿子能读懂老人的每一个微小的表情。“每天晚上,儿子固定会过半个小时来给他翻一次身,他也早已熟悉了儿子的脚步声,每到儿子过来时,他都会屏住呼吸,兴奋地等着儿子来给他翻身,因为每次儿子都会给他按摩,让他舒服舒服,那是他最高兴的事。”
今年老人住院,王希海从父亲的表情中得知他血压有点高,就找来了护士,可护士说老人挺好的,在他的坚持下,护士给老人测了血压,果然老人的血压比较高,医生护士们都服了王希海。 (大连晚报2004年10月4日消息)
亲有痰 儿子拿胶皮管口对口吸出来
在记者要离开时,王希海的母亲拿出了一根胶皮管,她哭着让儿子说说给父亲吸痰的事。王希海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这么多年,这根胶皮管救了父亲不知道多少次,没有它也许我早就没有父亲了。老父亲瘫痪多年不会自己吐痰,经常会被痰噎着,每次我都把这根管子的一头伸到父亲嗓子里,另一头放在自己口中,我用力一吸,父亲口中的痰就进到了我的口中,然后我再吐出来。或许有人感觉恶心,但为了父亲,我真是什么都可以做。” (大连晚报2004年10月4日消息)
4月17日,大连孝子王希海在为父亲吸痰。新华社记者 闫平 摄
4月17日,大连孝子王希海在为父亲垫枕头。为了让父亲躺着舒服,他在不同部位为父亲垫了8个枕头。 新华社记者 闫平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