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莺歌 于 2013-5-27 19:49 编辑
焚书坑儒
春秋战国时代,秦国有一位宰相叫李斯。李斯的嫉妒心很强,心胸很狭窄。他有个师弟叫韩非子,他嫉妒韩非子的学问,还想把他害死。甚至于到最后还把儒家的经典全部焚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焚书坑儒’。他建议秦始皇把所有圣贤书都烧毁。如此一烧,致使多少人不能闻到圣贤教诲。他只想到自己的学问要比别人高。所以,这一把嫉妒之火烧伤了多少人,烧断了多少人闻圣贤教诲的机缘。正因为他的嫉妒心,毕竟也没有好下场,他跟他的孩子都是被推到刑场腰斩而死,从腰部斩断。所以,害人者到最后一定是害己,嫉妒之人一定也会遭人嫉妒。 管宁割席 古代有一位贤者叫管宁。管宁跟他的同学华歆,两个人在田里一起劳动。地上有一颗小小的金子,管宁没有理会继续干活;华歆看到了,立刻把它捡起来。 另外有一次,两个人一起读书,屋外刚好有人举办婚礼,很热闹,敲锣打鼓的音乐传过来,管宁继续看他的书,他的朋友华歆立即站起来到窗户旁东张西望。当华歆回来之后,管宁拿了一把刀从中间划过去,从今天开始我不跟你做朋友了。管宁从细微之处看到朋友的存心和习气,他可以窥测到,假如他以后进入官场,一定会很危险。 【善】 夫子论善 在春秋时代,孔夫子有两位学生,一个是子贡,一个是子路。子贡因为是大商人,所以常常在其他的国家做生意。鲁国有个法律规定,只要在其他的国家,见到自己的国人被卖去当奴隶,你可以把他赎回来,而奖赏的赎金由国家支付。这样的法律好不好?非常好!唤醒每个国人去爱护、去解救自己的同胞。子贡赎人回到国内,当官府把赎金奖给他的时候,子贡并没有接受,一般人就会觉得子贡很高尚,不要赎金。 但是子贡走到夫子面前,夫子就批评他:‘子贡,你这样做错了。’鲁国人都很贫穷,当他们到其他国家看到自己的国人,他会考量到:‘假如我赎他回来,我去拿赎金,好像比子贡矮了一截。’他就会有所顾虑,因为他拿了赎金就显得没有子贡那么高尚,可是他不拿赎金,经济状况又很拮据,家里生活就有困难。当然他在救人时会有迟疑,这就会有不良的影响,比方说有一百个人救人,其中有一个迟疑了,就很有可能不能把自己的国人赎回来。所以,夫子说:‘你这样做会有不好的流弊产生。’ 另外有一天,子路走在路上,刚好遇到一个人溺水,子路看到后,立即跳下去把他救起来。被救之人内心非常感激,就把家里的牛送给子路,子路也很高兴,就把牛牵回去。孔夫子得知就称赞子路说,往后鲁国人就会有很多人勇于去帮助别人,解救别人的生命,因为子路的表现能令大家深深感受到行善之人必有善报。一般人会觉得子贡不受赎金比较正确,子路受牛好像没有子贡那样高尚。但是夫子观察事物不是只看现前,还要看以后所产生的流弊;不看一时而要看久远,不看一身而要看对天下的影响。 德化仆人 在春秋时代,有一位贤相叫晏婴。晏婴做出了很多的好榜样,孔夫子对他也非常尊重和称赞。晏婴的一件大衣穿了三十年都没换过,当然那一件衣服看起来还是整整齐齐的,因为‘爱物者,物恒爱之’。你对任何的物品爱惜,它也会回馈给你,会让你使用得很久远。官居宰相者一件大衣穿三十年,请问除了会影响他的家庭以外,还会影响什么?会影响所有的文武百官,所有的人民。所以,当一个大臣他非常廉洁,就可以带动整个社会清廉的风气。 晏婴的马夫,就是帮助他驾车的仆人,每天送晏婴去办公。所以,马夫每次见到人都抬头挺胸,一副很高傲的样子。为什么他感觉得很高傲?因为他为宰相驾车,他就显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用一句成语来形容,就是狐假虎威。 后来马夫的太太知道了,有一天就跟他提出来,她说:‘我要离开你,我要走了。’马夫就很紧张,他说:‘怎么了?你为何要离开我?’她说:‘人家都是尊重晏婴的德行,晏婴宰相既有德行而且谦卑,你根本没有德行还这样傲慢,所以我不想依靠你,我要离开。’马夫听了觉得很惭愧,就跟他太太说:‘我一定改过,你就不要离开了。’他的太太也确实很有见地,懂得要进谏、规劝她的先生,当然她的先生也有肚量接纳太太的意见。后来这位马夫很认真的改过,晏婴觉得他的德行进步非常快速,就举荐这位马夫当上了齐国的大夫。 孟母三迁 在古代,有所谓‘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第一次搬家刚好在坟墓的旁边,所以孟子就学会做很多的丧事。孟子的母亲见到之后,赶快搬家。第二次搬到菜市场附近,孟子就学习在那里卖东西,在那里卖猪肉。孟母觉得还不是久留之地,赶快再搬迁。最后搬到学校附近,孟子每天就到学校里去跟大家一起读书,这时孟母才觉得比较心安。假如没有孟母去选择了一个好的环境,孟子就不可能成为世间的圣人。所以,一个人学问道德有成就,跟他的父母、老师确实有直接的关系。 万方有罪 罪在朕躬 孔夫子常常在他的言论中,谈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谈到当时的圣王,谈到当时的社会现象,夫子对此是非常的向往。我们可以从史书中了解到,古圣先王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效法。史书记载,有一天,尧帝走在路上,看到两个人犯罪被抓起来。尧帝看了之后,心里很着急。我的人民为何被关,难道犯法了?他赶快趋步上前,把事情了解清楚。结果一问之下,是因为他们偷了人家的东西。尧帝接着就问:‘你们为什么要偷人家东西?’这两个犯人就说:‘因为上天久旱不雨,我们家里已经没有东西吃了,不得已才偷人家东西。’尧帝听完很难受,他就对这些押解的士兵说:‘你把他们两个放了,把我抓起来吧!’当时在场的人都很惊讶,如何可以把君王抓起来?尧帝就说:‘我犯了两个大过失。第一,因为我没有德行,所以才召感上天久旱不雨;第二,是我没有把我的人民教好,他们才会偷人家东西。’尧帝至诚的反省忏悔,这种真诚心,天地当场都感动,乌云立刻就弥漫整个天空,降下甘露。依报随着正报转,感应确实不可思议。 康熙求雨 《四库全书》记载,康熙皇帝在历代君王中是非常有德行的皇帝。当国家遇到旱灾的时候,康熙会有一段时间斋戒沐浴,斋戒沐浴之后再到天坛祈雨。康熙帝在走向天坛的时候,天空是太阳高照,没有任何下雨的迹象。当康熙皇帝踏上天坛用他的至诚心诵读祭文,在诵读祭文的过程中,天空就开始乌云密布,念完祭文之后,雨就降下来了。 仲淹立志 宋朝的范仲淹从小就懂得立志。有一次他去算命,走到一个地方,看到一位算命先生,他索性就问:‘你帮我看一看,我能不能当宰相?’这位算命先生一辈子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小孩子居然开口就说要当宰相,也着实吓了一跳。就跟范仲淹说:‘小小年纪,如何口气这么大?’范仲淹有些不好意思,接着又跟算命先生说:‘不然这样好了,你再看看,我能不能当医生?’算命先生有些纳闷,为何志愿如此悬殊,就问他:‘你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志愿?’范仲淹回答:‘因为只有良相跟良医可以救人。’算命先生听完之后很感动,一个孩子念念想着要救人,算命先生立刻就跟范仲淹说:‘你有这样一颗心,乃真正宰相之心,所以你以后一定可以当宰相。’ 父子同心 古代父母给孩子取名字,就是对孩子的期许。像范仲淹就给他的大儿子取了个名字,叫范纯仁,期许孩子纯是一颗仁慈之心。 他的孩子长大了,有一天,吩咐儿子押解五百斗麦子回江苏老家。在运送过程中,范纯仁遇到了父亲的一个老朋友。在交谈中,了解到父亲这位故友家庭状况很不好,父母都还没有安葬好,女儿还没有出嫁,所以需要一大笔钱。范纯仁立即就把五百斗麦子卖掉,结果钱还是不够,范纯仁又把押解麦子的船也卖了,这样就解决了他父亲故友的困难。后来他就回京城跟父亲报告,当父子两个坐在同一张桌子旁边,范纯仁说:‘父亲,我把五百斗麦子卖掉以后,钱还是不够。’他父亲抬起头来对他说:‘那你就把船也卖了吧!’范纯仁说:‘父亲,我已经卖掉了。’所谓真正是父子同心。 麦子卖掉了,船也卖掉了。仁德之风传了八百多年都没有衰,就是最丰厚的果报。 仙人吕洞宾 道家有八仙,其中吕洞宾的老师是钟离。钟离要教吕洞宾一个法术,叫‘点铁成金’。钟离就跟吕洞宾说:‘这个方法学会之后,你见到贫穷的人,点一下,就可以帮助他。’吕洞宾又问,此铁变成金子以后会不会又变成铁?钟离说:‘五百年之后会变回来。’吕洞宾说:‘那岂不是害了五百年以后的人,这种事我不干。’他的老师说成仙要积三千功行,他这一念心三千功行都圆满了。因为他不是只想到当下的人,五百年后的人他都能够去爱护,代表他的心非常仁慈。 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范仲淹先生当初在一座寺庙的房间里读书,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堆金子。他当时还很穷,我们常说的饘粥糊口,煮一锅粥,煮完之后让它自然凝固,就黏在一起变成一大团,再用刀切开,一餐吃一块。在如此穷困的状况之下,发现了一堆金子会如何处置?完全不为所动,把它埋好。后来考上功名,为人民服务尽心尽力。 以后遇到一个因缘,这个佛寺知道他已经功成名就,就去找他化缘。范仲淹说:‘好,我捐多少多少钱。’听到的人很惊讶:‘你现在也没有这么多钱。’他说:‘到寺庙里的某一个角落去挖,那里有一袋金子。’真的去挖,就是那一袋金子。一个人还没有名、没有利的时候,他对名利都能够不为所动,这是读书人真正的功夫。所谓‘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他有这样的功夫,才能在如此复杂的官场中,‘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量大福大 范仲淹先生家里,有一块非常好的宝地,就是所说的龙穴。一般人会用来做什么?赶快把祖坟葬在这里,以后子孙会发达。范仲淹先生没有这样做,他把这块地捐出来建造学校,这块地在苏州现在是一座高中的校址。将近一千年来,这里出现了将近四百个进士,八十几个状元。他兴建大利不为自己,让更多的人生活在这样的风水当中,依山傍水,读书的效果就特别好。心量愈大福愈大,所以现在一千年过了,他的子孙、家道还是很兴旺。 叔敖埋蛇 在春秋战国时代,楚庄王有一位很有名的臣子,叫孙叔敖。孙叔敖为人很仁慈,有一天他看到了一条蛇有两个头,是双头蛇,他立刻就把它打死,打死之后埋起来,然后就哭哭啼啼回家了。因为他们当地有一个传言,只要见到双头蛇的人一定活不了。因此,他一见到这条蛇,就不希望别人再见到,所以把它打死之后埋好。但是他想到自己活不了,对父母不能尽孝了,那时候他年纪还小,所以就一路哭回去。结果他母亲听完很高兴,我相信他的母亲也是懂道理之人,她说你念念都是为别人,不会有难的,不要担心。后来孙叔敖做了楚国的大臣,得到楚庄王的信任。 太宗纳谏 有一次,有一个臣子长篇大论地批评唐太宗。批评完之后,这位臣子就出去了。旁边几位大臣就跟皇上说:‘皇上,他所说的多数都是假的,您为何不责罚他?为何不制止他的话?’唐太宗就说:‘他说十句有两句对的,我就采纳。假如我去制止他,这样一传出去,说皇上对别人的谏言还会反驳,还会批评。此风一起,以后谁敢谏言?’唐太宗能够看得这般深远,能广纳众言,再自己去判断,这样就不会堵塞忠臣对他的劝谏。唐太宗面对别人讥毁的时候,他是持这样的态度。所以,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成就就有多高。 颜渊之乐 孔夫子很赞叹他的学生颜渊,颜渊具备很好的德行。在《论语》里孔夫子赞叹颜渊是‘不迁怒,不贰过’。颜渊的改过能力很强,而且他不会发怒,忍辱的功夫也非常好。颜渊又能做到安贫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颜渊确实做到修身的功夫。在《论语》里同时也提到颜渊是‘无伐善,无施劳’。颜渊从来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炫耀自己的优点。他很谦卑,懂得把功劳让给别人,总觉得那些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事。 贰、教化实例 【孝敬篇】 教孝要以身作则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孝道的重要,就要开始教育孩子。孝要如何教起?最省力最简单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身教’,以身作则。有一位老师,她学习《弟子规》之后,深刻体会到学了就应该要做到,学了‘入则孝’之后,也觉得自己与孝道还有一段差距,所以她告诫自己一定要开始力行。 刚好五一放假,她回到家里,也恰巧遇上了她的生日。我们常常会利用这个机会去教导孩子尽一分孝心。她也是用同样的态度,回去之后搬了三张椅子,因为刚好她的外婆也在,就请外婆坐,请爸爸坐,请妈妈坐。然后对她的父母说:‘我已经三十五岁了,三十五年来让父母操了不少心,也做错了一些事情。现在我已经学习了圣贤教诲,往后我一定要尽心尽力做一个孝顺的女儿。今天是我的生日,也是母亲的受难日,所以我要向母亲行三跪九叩礼。’说完之后就拜下去,第一拜拜下去,她的母亲眼泪就流下来;第二拜再拜下去,她的儿子刚好在旁边观看,不由自主就走到父亲的身边开始帮他父亲按摩。她有没有跟孩子说话?没有。孩子只是看到妈妈在拜外公、外婆,在行孝道,这种身体力行的力量,无形中就给孩子很大的震撼。因此,孩子不由自主觉得,自己不做点什么,好像对不起父母,所以就去帮父亲按摩。 后来,那位老师回家时,一进门,孩子就对父母说:‘明年我生日时,我也要拜你们。’所以,最省力、最见效的方法的是什么?‘以身作则’。 教孝要亲师合作 教孝一定要‘亲师合作’,父母跟老师要密切配合。《弟子规》中提到‘晨则省,昏则定’,所以幼儿园的孩子学完之后,隔天就跟父母说:‘爸爸妈妈早上好,昨天有没有睡好?’假如父母一听完,摸摸儿子的头,今天你是不是发烧了?那将会如何?现在很多的父母很喜欢开玩笑,但是玩笑也不能乱开。当孩子严肃、恭敬地向父母问安的时候,我们要如何做?要成全他的孝心:‘你真乖、真好,好孩子。’所以,一定要配合老师去教,这样孩子就会做得很欢喜,慢慢地自然就会养成习惯。 小朋友在一起上课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问他们:‘这个星期你做了什么善行?什么孝行?’孩子就会说:‘我帮妈妈洗碗,我帮妈妈端洗脚水’,举了很多他们力行孝道的实例。 有一个孩子才两、三岁,他上完课之后回到家里,就跑到浴室里。他的妈妈知道他一定是去找洗脚盆要来装水,所以冲到孩子前面把盆子藏起来。后来我就跟她说,你这样做不对,因为你没有成全孩子的孝心。当他去端洗脚水,给你洗脚的时候,你要表现得很欢喜,然后给予他肯定、鼓励,他的孝心就能增长。你现在不让他端水给你洗脚,他的孝心就无法增长。人的善心就像小草一样,日日滋润,它就茁壮成长。 她对我说:‘他把水弄倒了怎么办?’我说:‘弄倒了更好!’弄倒了之后,你就对孩子说:‘小明,妈妈可以感受到你对母亲的一片孝心。但是端水要有方法,你是否知道今天为什么会弄倒了?就是因为你的手没有在两边放平衡,所以你下次端水应该注意这一点。’就可以这样教他,使孩子同时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很多妈妈唯恐孩子犯错,其实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往往都是教导他如何做事的好时机,引导他正确地做人做事。 有一位母亲很有智慧,她的孩子端水给她洗脚,她非常欢喜。她说她把热水器的温度调到最低,然后让孩子端了一个星期,之后再慢慢把温度调回来,所以她说她泡了一个星期的冷水脚。这位母亲很有智慧,等过了一个星期之后,孩子端水的能力已经掌握了,她再慢慢把热水器的温度调回来。 家长一定要配合老师的教导,成全孩子的孝行。因此,我们要求上课时,家长一定要陪着孩子一起学,孩子坐前面,所有的家长坐最后一排,看看孩子今天学什么孝行,回去有没有落实。如此配合,孩子的行为养成就会很快。 有孝心的孩子学习一定好 有一个老师说,有一个家长打了一通电话给他,刚好是暑假结束的时候。她跟老师说:‘张老师,谢谢你。我的女儿在暑假期间进步特别多。’这句话有玄机,一般孩子退步最快的是什么时候?暑假有一个多月,刚放完暑假,孩子就好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若想把他拉回来是很辛苦的。需要整顿一段时期,才能逐渐转变过来。结果这个家长居然说孩子进步很多!家长接着举例说,有一天我在睡觉,因为太累了,躺着还没盖被子就睡着了。醒过来的时候,被子已经盖好。谁帮她盖的?孩子帮她盖的。结果一走出房间就闻到面的香味,就问:‘你爸爸回来了吗?’孩子说:‘爸爸还没回来。’她接着又问:‘那怎么会有面?’小女孩说:‘我煮的。’她很惊讶地说:‘你从来没有煮过面,你为什么会煮?’小女孩说:‘我常常看妈妈这边抓一点,那边抓一点,所以我今天也尝试煮煮看,尽一分孝心。’ 那一碗面好不好吃?好吃!这碗面是孝心做出来的,一定特别好吃。不过她母亲说确实煮得很好吃,因为只要有心,就一定能把事做好。 这个小女孩学会了什么重要的做人做事的态度?孝心。一有孝心,所有的行为都会变化。细心关怀,体恤到父母的身体状况以及生活所需,所以会盖被子;怕父母醒来没饭吃,还会煮饭。当孩子经常做一些事帮助父母时,她做事的能力就会不断向上提升。孩子的孝心一打开,很多行为就能很自然的向好的方面发展。我们推展读经的老师,都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有品德的孩子学习一定好,而且绝对不是父母拿着鞭子在旁边督促,学习都很主动。有一个老师的班级本来都是全校倒数第一,教导读经才半年的时间,学生都是名列前茅。校长太惊讶了,才请我们去跟全校老师演讲。所以,我们要有信心,品德的根本在于孝道。 教孝要夫妻配合 夫妻要互相配合教育孩子的孝心,培育孩子的孝行。夫妻之间能相互配合,孩子就容易增长孝心。比如先生对孩子说:‘孩子,你可以不用孝顺我,但是你不能不孝顺你母亲。’讲话的时候要很中肯,假如当父亲的讲到眼泪都流下来,那他的儿子也会深受感动。你要告诉孩子,你母亲怀孕的时候吐得很厉害、很难受,连饭都吃不下去。‘儿在腹中,母负身重’,你想你有多重,你妈妈每天无怨无悔怀着你,还要上班。到生产时,要付出极大的痛苦。生下来之后,无微不至照顾你,有一次你生病时,你妈妈几乎两、三天都没睡觉。把这些真实的状况告诉孩子。一经提醒,孩子那种知恩的心就会生起来。知恩就能报恩,孩子就会感受母亲的恩德。假如是太太,就要告诉孩子:‘你可以不用孝顺妈妈,但是不能不孝顺爸爸。’就要把父亲从小对孩子所有的付出都告诉他,小孩才能领受父亲的恩德。所以,夫妇相互配合教育很重要。 现在很多做母亲的,不但没有把父亲的恩德告诉孩子,还在孩子的面前数落父亲。你看你爸爸如何如何,如此一讲,孩子对父亲就很难生起恭敬心。为人父者,连孩子都瞧不起,就很容易自甘堕落。所以,当母亲的、当太太的,言语要特别慎重,不要把先生的过失说出来,反而要夸奖先生的优点,夸奖先生对孩子的关心照顾。先生一听就会感动,会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尽心尽力朝这个方向努力。做父亲的在孩子面前要有尊严,而这一分尊严会推动他的人生健康成长。 一日护蛋活动 我们曾经给孩子举办过一个活动,让他们拿一个鸡蛋,然后放在身上,此为‘一日护蛋活动’。告诉同学们,今天都体验一下保护一个鸡蛋的感觉,只要一天,看能不能把它保护好。结果孩子一开始小心翼翼,差不多过了一、两个小时就忘记了。所以,就听到很多‘啊!’的声音,到当天最后一节课,没有破碎的鸡蛋所剩无几。老师就引导他们,你看你才守一天就守不住了,假如妈妈像你一样,每天蹦蹦跳跳,你一生出来就会这边青一块,那边紫一块。所以,母亲十个月都要很小心谨慎的保护你,而你的体重却一天比一天加重。 母亲在怀胎的时候会有生理反应,会呕吐吃不下饭,虽然如此,还勉强自己一定要把食物吃下去。为什么母亲没胃口,还要把食物吃下去?为了让她的身体吸收营养之后可以输给胎儿,所以纵使她很难受,也会勉强自己把食物吃下去。所以,诸位小朋友你是否可以偏食?你看妈妈为了你,都愿意把食物吃下去,你也应该回馈妈妈,不要偏食,该吃的、有营养的要吃下去,让身体强壮,让妈妈欢喜。我们这样引导,孩子就会感同身受。 怀胎十月的时候身体就会逐渐加重,走起路来很不容易。我们也曾经用篮球给孩子做过示范,让他去感觉,因为很多事你都要去亲身体验,才能得到真实的感受。接着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我说:‘产房生产的床边有两条钢柱很粗,结果这样粗的钢柱都弯曲了。诸位小朋友,是什么力量使这个钢柱变弯了?’小朋友就说:‘痛的力量。’因为母亲生产时会产生巨痛,所以双手抓着这些钢柱,日积月累,钢柱都被这些力量拉弯了。生产时的痛比癌症还要痛,很多癌症病患者为什么自杀?疼痛到不能忍受。母亲居然能承受比癌症还要严重的痛苦!待孩子降生之后,母亲的第一句话、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孩子是否健康?母亲对于子女的疼爱,可以将无法忍受的疼痛完全抛在脑后,如此的恩德,我们这一生都要牢记在心上。 循循善诱教恭敬 有一位老师,她的孩子在门口给她敲门,她的婆婆(孩子的奶奶)就走过来,可能是要叫孙子吃东西。结果她孙子马上就顶撞了奶奶一句话:‘你别吵了!’孩子对奶奶不恭敬。教育非常重要,要‘慎于始’,一经发现就要赶快处理,不然养成了习惯就很难改。这位老师很敏感,立即开门对她的孩子说:‘向奶奶道歉。’立刻纠正他讲话时的不恭敬。孩子死都不道歉,不愿意道歉。结果她的婆婆就说:‘天气这么热,还道什么歉。’此时,是在考验我们为人父母的智慧。 看到孩子不愿道歉,母亲马上就说:‘妈妈,孩子没有教育好是我的责任,我给您道歉。’妈妈的话才说完,儿子眼泪就掉了下来。眼泪掉下来意味着什么?惭愧心由衷而生。接着母亲又告诉孩子:‘你看,你对奶奶这样不恭敬,奶奶却念念都想到你,怕你太热了,你是否看到奶奶的心都是时时为你着想。’当媳妇的帮奶奶说话,奶奶听了以后很感动。所以,婆媳关系因为这件事有很好的发展,因为奶奶觉得媳妇知道自己的心。 紧接着妈妈就跟孩子说,你今天晚上要写日记,好好反省一下。这个孩子晚上写日记,说他有两个‘我’,一个是很善良的我,一个是不善良的我,那个不善良跟善良在那里拔河。小小年纪心中会有如此挣扎,长大以后就有更多挣扎。但是假如孝心从很小就根深蒂固,他的人生就不会如此矛盾,也不会因为不恭敬、坏脾气做了一些让自己后悔之事。所以,当孩子犯了错误,为人父母要很敏感,立刻教育。 长养孩子的恭敬心 很多读经的孩子,都薰习圣贤的学问。我们问他,为什么要读书?他们会回答说:‘我要作圣人,因为读书志在圣贤。’老师跟他们规定,每天七点要念《弟子规》,所以他们都是六点半就起床,每天固定七点就开始读诵。在过年期间孩子睡觉比较晚,父母唯恐孩子睡不够,就把闹钟转慢一个小时。结果孩子在六、七点的时候醒过来,一看闹钟才五点多,又继续睡。后来觉得不大对劲,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理时钟。因此他就走了出来,一看已经快八点了,孩子立刻放声大哭说:‘快八点了,我还没念《弟子规》。’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这其中还包含了对于老师的恭敬,对于自己的承诺,不敢忘失。 所以,父母这样做好不好?不好,这是反教育。虽然少睡一点时间,但是孩子却形成了很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甚至这也是对老师的恭敬、对圣贤教育恭敬的态度。 跪谢亲恩 海口有一位学生,他的老师很认真教他们《弟子规》,所以他过年回家,就想着要礼拜父母,感谢父母这一年对他的照顾。这个孩子就端了两杯茶,在房间里准备走出来,在他还没有端出来以前,感觉得心里扑通扑通的乱跳,有些胆怯。结果还没有走出来,就来了一些客人,他便更退却了,愈来愈不好意思。不过他又鼓起勇气,想起老师的教导,我们要认真去做。所以,就把门打开,直接走到父母面前,孩子就突然跪下来。所有的亲人本来还在聊天,孩子这一跪下,一片寂静。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所有的人很自然的都闭口不言。然后这个孩子就说:‘感谢父母这一年来的养育之恩,在这新一年的开始,祝父母健康长寿。’说完就给父母顶礼三拜。结果旁边的人看了都很受感动,孩子的行为也在影响大人。 这个孩子回学校以后,写了一篇文章,他说他要去感谢父母的时候非常紧张,但是他一跪下去的时候,突然觉得脑子清醒了。所以,跨出第一步比较困难,但是只要有勇气敢于跨越出第一步,就会愈做愈好。 孝敬是成功人生的阶梯 我每次给孩子们上课,第一节课我就画了一张图问他们:‘诸位小朋友,这是什么东西?’我跟学生说这是冰山,是冰山的一角,冰山的一角只占冰山的百分之五。我问他们是否见过冰山?他们都说见过。我告诉他们,你们见到的冰山只是冰山的一角。全部的冰山百分之九十五在海底,还没有开发。人的潜力就跟冰山一样,大部分都被埋没了。怎样才能把这百分之九十五开发出来?老师今天送你们两把开发潜能的钥匙。第一把是‘孝顺’,第二把是‘礼貌’。礼貌的本质就是恭敬心。我告诉他们,古代舜王就是因为孝顺,所以智慧很高。不但智慧很高,还因为他的智慧和德行赢得全国人民的爱戴、推崇以及效法,所以他的潜力发挥得非常好。第二个是礼貌、恭敬。我跟小朋友说,老师因为很有礼貌,所以认识卢叔叔,就能学到他的智慧和经验,使自己的能力不断地开发出来。 那一节课讲完了,孩子们都有转变。从那一天起,看到老师、其他家长时,孩子们都会鞠躬问好。因此,教人之善勿太高,从最浅近处教起!只要肯鞠躬,鞠到最后,就由外化到内了。很多人都说,有些人去行善都想要得到好的果报。想要有好的果报有什么不好?只要他做出来的事,可以让其他人得到好处,就是‘见人善,即思齐’。他最初行善是有目的,后来看到很多可怜的人,他那颗本来善良的心就自然引发出来。假如我们只站在旁边说,他是有求而行善。我们只是在看别人的过失,自己却停在原地不动,那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批评人家!所以,当别人已经在行善,无论他有求、无求,我们都应该称赞,随喜功德。那行善的人就会受到极大的鼓舞,自然而然愈做愈欢喜。这就是我送给孩子们开智慧的两把钥匙。 何时可以开智慧?这两把钥匙没有年龄的限制,八十岁也行。我在杭州演讲时,有位长者七十岁,我讲到第四天,在中场休息时,他过来跟我讲了一句话。他说:‘蔡老师,人生的第一课是孝道,我七十岁才开始上。’有开始就不晚。孔夫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只要明白道理,真正去做,这一生绝不空过。 我在上海演讲时,第一天刚好把‘入则孝’讲完,有一位长者六十岁,带着儿子一起来听。第一天上完课,吃饭以前,他就到我们老师这边,心情很激动。他说他终于知道他修身十多年,为什么还觉得修不上去?怎样学都觉得这一颗心还是不够真诚、恭敬,一直找不到原因。听完‘入则孝’之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他第一层楼没有盖好,就盖第三层了。他从前摇摇晃晃就是没有基础,现在终于找到原因。理得而心安,从此以后,他所跨出的每一步才会扎实有力。 勿忘至亲恩德 有个小女孩跟母亲吵嘴,自己就跑出来,不再回家去。整天都没吃饭,饿得半死,走到一家面摊前面,她看着那些面直流口水。面摊老板娘一看就把她叫过来,她说:‘来!我煮碗面请你吃,不要钱。’当那个小女孩在那边吃面的时候,突然就掉下了眼泪。老板娘问她:‘你哭什么?’她说:‘你对我这么好,还亲自煮面给我吃。我跟妈妈吵架,我就跑出来了。’老板娘跟她说:‘我才煮一碗面给你,你就感动成这样,你妈妈帮你煮过多少碗面,你为何都忘记了?’所以,人在意气用事时,往往会忘了父母的恩德,忘了所有爱护我们的人的恩德。 父孝子贤 祭祀要尽心诚意,祭祀的仪式不一定要很复杂,但是一定要持之以恒,做一个榜样让孩子来学习。有一位父亲很孝顺,侍奉父母非常周到,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固定时间去扫墓,他的两个孩子都看在眼里。有一天幼儿园发给他们一人一颗糖果,都是很好吃的糖果,孩子们没有当场把糖果吃下去,而是拿回家给爸爸吃。他父亲看了也很感动,儿子就说:‘爸爸,爷爷、奶奶在的时候,你每次有东西都会先给爷爷、奶奶吃;纵使爷爷、奶奶已经去世了,你也常常还带东西去祭祀,今天我们学校发了两颗糖果,我应该让给爸爸吃。’ 事死者 如事生 ‘事死者,如事生’。侍奉已故父母的态度,跟在生前的态度,绝对没有两样。父母对我们的期许跟教诲,绝对不会因为父母离去而有所改变,甚至要更加努力才对,要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有一位小朋友刚好他的外婆去世了,他们坐在灵车里,他的舅舅端着他外婆的骨灰。在路上比较颠簸,他的舅舅马上就跟开车的人说:‘你开慢一点,因为我母亲不习惯坐快车。’孩子看了也很感动,回到学校就跟老师说:‘老师,我舅舅的行为是不是事死者如事生?’所以,我们不要轻视孩子,孩子是很有悟性的。 【感恩篇】 饭前感恩 孩子常常把他们所学到的表演出来。有一次,一个孩子的家族聚餐。一说开饭,这个孩子立刻就合掌,口中念念有词。所有长者本来筷子都要夹下去了,看到他这样专注,就都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他把眼睛睁开,这些长辈说:‘你刚才在做什么?’他说:‘因为饭前我们要感恩。所以,我刚刚在念,感谢父母生我养我育我,感谢老师教我训我,感谢同学陪我一起成长,感谢农夫辛勤的工作及所有付出的人。’这餐饭还没吃,孩子的行为教育了当场所有的大人。当孩子所做出来的行为,能够影响到众人时,他就会感觉到他跟社会息息相关,他也有能力可以让社会变得更好。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除了自己的父母要爱护,他人的父母要尊敬之外,我们还要继续引导孩子,要尊敬每一个行业的人。有个小孩,他的母亲叫他跟门口的保安人员敬礼,说叔叔好!不管怎么说,孩子就是不肯敬礼。为什么一个孩子才四、五岁,却连给一个长辈鞠躬都不愿意,原因何在?一个小孩子分别心如此重,是受到上一代的影响。当我们无形中对于收入比较低的人,表现出轻慢的态度时,孩子就在学。母亲警觉到这一点,所以就站在那里说:‘你今天不给叔叔鞠躬,不能回家。’孩子脾气也很倔强,依然不肯敬礼。接着母亲就跟孩子说:‘所有的人、所有的大人都在为社会付出,从总理到保安的叔叔。你看,是他们帮助我们守卫家园,我们的生活才有安全。而最不需要被尊敬的人是谁?就是你!你对家、对祖国、对社会还不能做出奉献,你还如此傲慢。所以,我们应该要感谢这位叔叔。’孩子终于恭恭敬敬给保安人员敬了礼。母亲抓住这个机会,降伏了孩子的傲慢心。所以,我们应该对各行各业都平等对待,从他们付出的精神中,去引导孩子知恩、感恩、报恩。 感恩是和谐相处之本 在学校,有位叔叔每天来帮他们换饮用水,水瓶相当重。有一天,一位学生对老师说:‘老师,帮我们每天换水的叔叔很辛苦。’学生提议:‘老师,我们明天是不是应该谢谢这位叔叔?’老师听了很欢喜就说:‘好!我们明天来谢谢这位叔叔。’第二天,当这位叔叔走进来时,面无表情,每天都是例行公事。学生一看他走进来,就集体对他说:‘叔叔好!’换水的叔叔愣了一下,只是点点头。以后这位叔叔再换水的时候,所有的小朋友都说:‘谢谢叔叔!您辛苦了。’这位叔叔立刻露出会意的微笑。从此以后,换水的叔叔只要到了这班同学的教室,马上就露出满意的笑容。所以当我们敬人,人就会尊敬我们;当我们处处感谢他人,人与人就会相处得非常和谐。 习劳知感恩 一般的小孩在过生日时,第一个念头会想到什么?想到要去哪里开party,想到能获得多少礼物。我们接受中国文化薰陶的老师,会抓住这个机会教育孩子。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应该要好好的为父母做些事。 有个小孩回家以后没有要礼物,她对母亲说:‘我要亲手做一道菜给妈妈吃。’妈妈当然也很高兴。这个小女孩一进到厨房,因为身材不高(她是四年级的孩子),就拿了一个板凳站上去。如果我们让孩子做事,他的大脑随时都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他会自己想办法。站上去以后,把油倒在锅里,油马上溅得很高,所以她立刻拿了一副大手套戴在手上,继续煮菜。因为小黄瓜放下去,油溅得就更高,她怕危险,怕油溅到皮肤上。所以,她又跑到父亲的摩托车上,把安全帽套在脸上,这是名副其实的全副武装,最后终于把那道菜炒好。当她汗流浃背的把那道菜端出厨房,我相信在那一刹那,她的心境已经转变了。从今以后,她再吃母亲给她煮的每道菜,会不会挑三拣四?不会!她会感谢母亲的付出,所以习劳才知感恩。 【诚信篇】 诚信要从小教起 有一次,有一个孩子把衣架子用坏了,其实衣架子坏了好不好修?用手扳一下就好了。但是他们不懂就很紧张,唯恐被处罚,所以对旁边的同学说:‘不要告诉老师。’其实老师就在旁边,马上走过来,他吓了一跳。孩子都还小,只要你适时的教导他,他的观念立刻就转变过来。后来老师跟他说:‘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损坏衣架并不严重,不告诉老师才严重,以后你就无法赢得老师对你的信任。所以,有错要勇于承认,‘过能改,归于无’。老师接着说,你所犯的错误,能将其改正过来就很好,而且又能学到如何把一个损坏的东西修好。老师要有耐心,和他一起把衣架修好。所以,我们要掌握好机会,孩子可能就由此建立起正确对待错误的态度。 勿轻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