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86|回复: 0

两岸视域中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 23: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莺歌 于 2013-10-1 23:44 编辑

两岸视域中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2013年09月30日04: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厦门大学国学院院长 陈支平


黄文涛
王耀华
田 青
南 帆
谢颙丞
高柏园
陈支平

  编者按
  近日,第一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在福建师范大学举办。本次论坛由福建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福建社会科学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承办。两岸文化教育界60多位专家学者共襄盛举,围绕“两岸视域中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一中心议题,展开真诚的对话与交流。今刊登部分专家发言要点,以飨读者。
  近日,第一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在福建师范大学举办。本次论坛由福建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福建社会科学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承办。两岸文化教育界60多位专家学者共襄盛举,围绕“两岸视域中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一中心议题,展开真诚的对话与交流。今刊登部分专家发言要点,以飨读者。


  两岸文化发展的共同使命
  过去五年多来,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取得丰硕成果,开创出和平发展的局面,进入了巩固深化的新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这其中,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不断拓展领域、充实内涵、提高水平,促进两岸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繁荣发展,促进两岸同胞增强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60多年来,两岸虽然走过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中华文化的根脉始终存续于两岸之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感情的重要纽带。20多年来,多层次、多样化的两岸文化交流蓬勃兴起,促进了两岸同胞加强了解、消除隔阂、融洽感情、拓展合作、增进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新形势下,着眼于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我们都应该认真思考,在扩大和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方面,还需要创造哪些更便利的条件?采取哪些更积极的措施?如何开拓更多的渠道?同时,我们也主张两岸应当适时商签文化交流合作协议,为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就这些问题,我真诚希望,两岸学术界、文化界、实务界的有识之士加强研讨交流,多提出真知灼见,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应当以更宽广的视野审视两岸文化发展和彼此的交流合作,共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思想智慧,也彰显着一个民族的独特气质和精神风貌。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今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振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强劲的精神动力。两岸同胞尤其是文化工作者应当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共同汲取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共同应对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文化竞争和挑战,携手促进两岸文化发展,为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筑牢精神支撑,注入文化活力,在共同迈向民族复兴的进程中,让中华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研究局局长 黄文涛)

  “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
  “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其本意指的是歌唱的相互应和,引申而指不同事物乃至对立的方面相互一致的关系。“和”的内涵是不同事物或对立因素的相辅相成,在肯定多样性、差异性存在,尊重差异、保存个性的前提和一定条件下,使矛盾、对立的诸因素、方面共处于统一体中。
  西周末年的史官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和”是保留差别与多样性的统一,不同、差异是万物生存、发展的基础。“同”是不可能产生出任何新的东西的。人世间只有各种人、力量、声音的并存共处,才能相互制约,相济相生。
  儒家始祖孔子对“和”有如下论述:“礼之用,和为贵”,“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提倡贵“和”,要以礼节之。孔子还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具有包容性,能吸纳不同的意见,协调不同的方面和力量。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儒家坚持“修己以教”,“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主张每个人都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责任。这对维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的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关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道家以天道自然论为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观点。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道”作为宇宙本体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万物。天人是相贯通的,天、地、人、物同处于一个充满生机的整体之中,应当尊重天道天命,顺其自然,追求人文、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处理,使之成为和谐共生的关系。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张岱年先生曾经精辟地总结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永无休止,人也要永远向上,坚强不屈。历代有志之士,无不尽心竭力,致力于事业学问,体现了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坚持独立自主,坚决抵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主权和祖国统一,这是这一传统文化精神的生动反映。“厚德载物”就是有宽容性,对不同意见保持容忍的态度。以和为贵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使中华民族成为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在国际关系方面,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平共处,友好往来,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总之,“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已经并正在为民族的团结发展、国家的繁荣昌盛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自己的积极贡献,并且一定能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王耀华)

  中华传统文化是两岸共同的遗产
  讲到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两岸共同的遗产,我想起码有三个共同:第一,我们祖先传下来的这份丰厚的、灿烂的文化遗产,两岸民众应该共享其荣。第二,我们两岸面对这份遗产,也有共同的责任,共同的担当。第三,我们两岸传统文化实际的处境,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处境、状态是共同的。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我们要将心比心,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比如我们有这么多非遗项目是世界级的项目,需要找到一些办法,促进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保护非遗的责任。另一方面,我觉得台湾现在的学术界也应该对大陆这些年所取得的进步有所认识。一些台湾民众不仅对大陆经济上取得的成就没有亲身的感受,对大陆政治、文化领域的进步更缺乏认识。比如对大陆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这方面,很多台湾的朋友还停留在20年前的理解,总认为台湾这方面做得比大陆好,有一种优越感。其中很多问题是需要重新审视和值得探讨的。比如“大陆用简体字就中断了文化”之类的看法就很偏激片面。两岸在继承传统文化这个问题上不应该有你错我对之类的分歧,而是应该像兄弟一样,共同珍惜这份财产,共同想办法传承它。
  至于说两岸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所面临的处境是共同的,对这一点我还要着重强调一下。我们面临的什么处境呢?我们面临的是全球化的浪潮和西方强势文化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入侵与覆盖,我们的中华文化目前在世界上还是弱势文化。我们只有共同努力、携手奋斗,我们所有关于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愿望才可能实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 田 青)

  传统与时代精神
  一个多世纪以来,许多知识分子深为焦虑的是三个话题:文化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文化传统与时代的关系问题。第三个问题与第二个问题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二者考虑的焦点并不相同。
  单独谈论文化传统的时候,我们通常总是持肯定的态度。传统总是先于个人而存在。每一个人一无所有地进入这个陌生的世界,传统是我们依赖的坚实拐杖。传统告诉我们应当做什么,说什么,如何为人处世。从家族、地域到民族,强大的传统成为所有社会成员同心同德的强大号召,沿途护送我们完成这一代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因此,传统使“现在”变得复杂了。人们不再遇到一个悬空的今天。今天不是一个片断的“此刻”,今天是从昨天的必然之中诞生出来的。传统负责指明今天与昨天之间的一切内在衔接。
  但是,考虑到传统与时代之间的关系时,情况不再那么简单了。传统会不会成为一种僵硬而沉重的躯壳,窒息一个民族的活力?这时,传统成了一种遮蔽,以至于社会成员无法以自己的智慧应对一个崭新的时代。至少在20世纪的五四时期,一批新文化(300336,股吧)运动的主将强烈地意识到这种危险。他们激进地主张抛弃传统,以此换取民族涅槃式的新生。他们的动机绝不是背弃自己的民族;相反,复杂而急迫的历史形势迫使他们行使一种特殊的民族认同策略:以放弃文化传统作为拯救民族的手段,同时,与此相对的是,援引西方文化资源与反抗西方文化殖民。
  我觉得,我们始终要意识到传统在时代文化之中的正确位置。一个时代文化的内部坐标通常隐含了纵横两轴。纵轴来自传统的继承。惯例、规范、不可动摇的原则、整个社会崇拜的权威乃至教条,这些内容来自传统的传递,在时代文化之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时代文化之中的横轴指的是社会历史的横向冲击。这些冲击足够强烈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脱离惯例,修改规范与原则,破除各种教条所拥有的权威。这时,传统被改变了,同时,传统也发展了。我们总是从传统开始,但是,应对崭新的时代同时是为传统注入新的内容。我认为,横轴是主动的,活跃的,开拓性的;纵轴是被动的,守成的,循规蹈矩的。任何一个时代文化意义的衡量也是横向的,而不是纵向的。换言之,文化的意义是解决当代的问题,而不是考虑复制传统范式的精确程度。
  我们同时要有一个认识,每一个历史时代之所以可以提供传统,简单地说,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就是因为提供了一批与当时历史阶段相互协调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因为成功从而被普遍化为惯例、规范、原则,这才是传统的精髓。我们要向传统学习的恰恰是这种精髓,包括学习古人勇于面对现实、勇于创新、勇于自我作古的精神。这远比学习各种具体的惯例、规范、原则重要。
  不可否认,传统至今依然坚实地存在。传统从许多方面植入中国经验,形成种种文化神经,有价值的历史记忆始终活在中国经验之中。不论是肯定、赞颂抑或分析、批判,整个社会需要特殊的思想爆发力开拓崭新的文化空间。这需要依赖传统,同时还需要开拓传统。传统的位置从来不是空无,传统始终是我们的起点。重要的问题是,我们不要把起点误认为是终点。任何一个有出息的时代都不是完整地复制传统,而是深刻地改造、发展和开拓传统。吸收传统之中的创新精神,这就是最好的继承传统。(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南 帆)

  中华文化的数字典藏与传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流传至今,包含历史、语言、文物、民俗特色等人们生活的一切。博大精深的文化内容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但在全球化的时代下,商业化、都市化主导着人们的生活,传统中华文化逐渐式微,人们逐渐忘记文化的根本,因此我们应该藉由当今时代科技的优势,力挽狂澜并且敢于突破创新,进一步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当今,网络科技的蓬勃发展,带动出版物的形式多样化,出版物的载体不再局限于纸本书籍的呈现方式。数字出版本身代表的不只是科技,也是文化知识传播方式及生活形态的改变,数字科技的应用造成传统出版出现重大变革,也带来出版产业全新的市场商机。藉此可通过数字典藏和出版传播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第一步要做好“数字典藏”。中华文化的内容丰富且深厚,我们需要透过数字典藏将文化内容系统化、数字化、数据化,成为永久典藏,通过数字化的保存,使文化内容不会随着时代而消损或失传。第二步要抓好“出版应用与传承”。我们须以“创新”的角度去思考文化的传承方式,如现在的年轻人都是盯着各种电子终端在阅读,所以应该通过数字化的文化内容,有效结合各类新终端,把富含内涵的中华文化进行最直接的传播。通过文字、影像、图片、影讯等内容数字化,并与文化创意和商业相结合,以电子书、原创商品等创新应用形式出版,供人们观看阅读,将中华文化以科技传播方式潜移默化地融入现代人们的生活,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发展。(台湾艺术大学校长 谢颙丞)

  中国文化的悠久性与和平性
  中国文化的内容丰富多样,本文所论集中于悠久性与和平性上,主要针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而发。这些问题可分为两类,一是人类所居住的客观环境问题,二是人类自我相处问题。两类问题因21世纪的全球化趋势而日益凸显。如何在现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有效地进行文化反省、沟通,以达到重建新秩序的目标,是人类21世纪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中国文化的悠久传统,实可为人类追求和谐与和平提供重要的参考。何以言之?儒家思想的道德主义理想以及即器明道的传统,便可成为其中的源泉之一。
  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文化,自始即富有道德理想主义色彩。孔子重“仁”,倡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表明儒者超越现实的决定,而以心性之意义诠释人类文明,此种诠释乃是从道德实践的角度切入,以道德实践实现自我的终极关怀。儒学是自我道德实践之学,是生命之学,同时又以社会关怀作为自我实践不可或缺的场域。
  21世纪的人类历史场景与孔子所面对的文化疲敝颇有相似之处,既有文化传统已经崩坏,新的文化传统尚未建立。人类在21世纪的知识建树毋庸置疑,但在心灵的自觉与理想的坚持上,却殊多匮乏。解决这一困境的出路并非提供更多的外部知识,而在于心灵的自我反省。
  孔子“摄礼归仁”等思想正是指出礼乐是人性自我实现的形式与内容,如果礼乐无法达到人性自我实现的目标,必将流于形式而缺乏真正的价值与意义。所以,摄礼归仁,经由仁心而建立的礼教秩序便具悠久和平之道。如此,礼乐就不是对人性的限制和扭曲,乃是通过文化的自觉而安顿我们的自然生命以及所有的生活内容。
  儒者的道德主义理想使其强调内心的自觉与反省,儒者的礼教社会则是实现理想与价值的重要场域。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生动而具体地透露出这两者的内涵:一是日常生活与精神生活合一;二是自然生命安顿于社会文化之中;三是重孝悌及对天地圣贤之崇敬。通过这三方面的内涵,可以约略了解中国文化传统在日常生活中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价值。(台湾淡江大学副校长 高柏园)

  闽台文化的国际性与乡族性特征
  闽台文化无疑是中华整体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极具鲜明特征的地域文化。中华文化的核心要素与独特地域特征造就了闽台文化的茁壮成长,而深具地域特色的闽台文化又使得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在当今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的变迁进程中,如何准确地把握闽台文化的基本特征,使之在中华文化的继承弘扬中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和现代意义,显然是我们从事闽台文化研究者的重要责任。
  闽台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磨合,以及东南沿海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闽台两地的家族血脉相连等多种因素所造就的。从地理概念上说,所谓闽台区域,指的是海峡两岸包括福建与台湾两省所属的各个县市。然而从文化的角度说,闽台文化的概念远远超出了以上的区域,形成了一种辐射型的区域文化态势。由于面临大海的自然特征与文化特征,使得闽台文化在长期的传承演变历程中,不断地向东南海洋地带传播。时至今日,在东南亚以及海外的许多地区,闽台文化的影响所及,都是不可忽视的社会现实。因此,闽台文化既是地域性的,同时又带有鲜明的世界性特征。
  闽台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民间社会维系着坚固的乡族观念。闽台两地基本上都是由移民社会演变而成的,乡族观念在长期的移民迁徙、垦殖定居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组织和精神作用。这种乡族观念使闽台文化成为一种二元结构的文化结合体。这种二元文化结合体既向往追寻中华的核心主流文化,又在某种程度上顽固地保持边陲文化的变异样态;既遵循中华民族大一统政治文化体制并积极为之作出贡献,同时又不时地超越传统与现实的规范与约束;既有步人之后的自卑心理,又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自我欣赏的意识;既力图在边陲区域传承和固守中华文化早期的核心价值理念,又在潜移默化之中造就了诸如乡族组织、帮派仁义式的社会结构。这种二元结构的文化结合体,可以把许多看似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人文因素,有机地磨合和交错在一起。也许正是这种二元文化结合体,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闽南区域文化及其社会经济的持续生命力,从而使得闽南社会及其文化影响区域能够在坚守中华文化核心要素的同时,有所发扬,有所开拓。
  我们需要清醒认识的是,闽台区域文化中存在的某些负面的内容,毕竟只是闽台文化中的非主流因素。我们需要予以正视,更需要予以正确的引导。我们应该充分认识闽台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推进海峡两岸社会经济的繁荣与祖国统一大业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意义。( 厦门大学国学院院长 陈支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之力网 ( 闽ICP备2022015686号|人工智能百度统计

GMT+8, 2024-11-24 05:25 , Processed in 0.10823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