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759|回复: 1

儒释道: 《心相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5 16: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莺歌 于 2021-3-31 22:24 编辑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中的“陈抟老祖”,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名《心相篇》,取“相由心生”之意,兼有佛家《因果经》的味道,与那些江湖流传的相面术不可同日而语,比曾国藩的《冰鉴》更为大气,颇有止恶扬善之功,读之耐人寻味。今原文加译文呈现,供大家一观。

一,《心相篇》朗读

    《心相篇》文本
        
  1.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
  2.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可知。
  3.出纳不公平,难得儿孙长育;
  4.语言多反复,应知心腹无依。
  5.消沮闭藏,必是奸贪之辈;
  6.披肝露胆,决为英杰之人。
  7.心和气平,可卜孙荣兼子贵;
  8.才偏性执,不遭大祸必奇穷。
  9.转眼无情,贫寒夭促;
  10.时谈念旧,富贵期颐。
  11.重富欺贫,焉可托妻寄子;
  12.敬老慈幼,必然裕后光前。
  13.轻口出违言,寿元短折;
  14.忘恩思小怨,科第难成。
  15.小富小贵易盈,前程有限;
  16.大富大贵不动,厚福无疆。
  17.欺蔽阴私,纵有荣华儿不享;
  18.公平正直,虽无子息死为神。
  19.开口说轻生,临大节决然规避;
  20.逢人称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21.处大事不辞劳怨,堪为栋梁之材;
  22.遇小故辄避嫌疑,岂是腹心之寄。
  23.与物难堪,不测亡身还害子;
  24.待人有地,无端福禄更延年。
  25.迷花恋酒,阃中妻妾参商;
  26.利己损人,膝下儿孙悖逆。
  27.贱买田园,决生败子;
  28.尊崇师傅,定产贤郎。
  29.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必损寿元;
  30.聪明子,语言木讷优容,享安康,且膺封诰。
  31.患难中能守者,若读书,可作朝廷柱石之臣;
  32.安乐中若忘者,纵低才,岂非金榜青云之客。
  33.鄙吝勤劳,亦有大富小康之别,宜观其量;
  34.奢侈靡丽,宁无奇人浪子之分,必视其才。
  35.弗以见小为守成,惹祸破家难免;
  36.莫认惜福为悭吝,轻财仗义尽多。
  37.处事迟而不急,大器晚成;
  38.见机决而能藏,高才早发。
  39.有能吝教,己无成子亦无成;
  40.见过隐规,身可托家亦可托。
  41.知足与自满不同,一则矜而受灾,一则谦而获福;
  42.大才与庸才自别,一则诞而多败,一则实而有成。
  43.忮求念胜,图名利,到底逊人;
  44.恻隐心多,遇艰难,中途获救。
  45.不分德怨,料难至乎遐年;
  46.较量锱铢,岂足期乎大受?
  47.过刚者图谋易就,灾伤岂保全无?
  48.太柔者作事难成,平福亦能安受。
  49.乐处生悲,一生辛苦;
  50.怒时反笑,至老奸邪。
  51.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
  52.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
  53.责人重而责己轻,弗与同谋共事;
  54.功归人而过归己,尽堪救患扶灾。
  55.处家孝弟无亏,簪缨奕世;
  56.与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
  57.曲意周全知有后,
  58.任情激搏必凶亡。
  59.易变脸,薄福之人奚较;
  60.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61.好与人争,滋培浅而前程有限;
  62.必求自反,蓄积厚而事业能伸。
  63.少年飞扬浮动,颜子之限难过;
  64.壮岁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65.喜怒不择轻重,一事无成;
  66.笑骂不审是非,知交断绝。
  67.济急拯危,亦有时乎贫乏,福自天来;
  68.解纷排难,恐亦涉乎囹圄,神必佑之。
  69.饿死岂在纹描,抛衣撒饭;
  70.瘟亡不由运数,骂地咒天。
  71.甘受人欺,有子自然大发;
  72.常思退步,一身终得安闲。
  73.得失不失其常,非贵亦须大富,寿可知矣;
  74.喜怒不形于色,成名还立大功,奸亦有之。
  75.无事失措仓皇,光如闪电;
  76.有难怡然不动,安若泰山。
  77.积功累仁,百年必报;
  78.大出小入,数世其昌。
  79.人事可凭,天道不爽。
  80.如何餐刀饮剑?君子刚愎自用,小人行险侥幸。
  81.如何投河自缢?男人才短蹈危,女子气盛见逼。
  82.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
  83.如何凶灾恶死?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事事皆阴。
  84.如何暴疾而殁?色欲空虚。
  85.如何毒疮而终?肥甘凝腻。
  86.如何老后无嗣?性情孤洁。
  87.如何盛年丧子?心地欺瞒。
  88.如何多遭火盗?刻剥民财。
  89.如何时犯官府?强梁作胆。
  90.何知端揆首辅?常怀济物之心。
  91.何知拜将封侯?独挟盖世之气。
  92.何知玉堂金马?动容清丽。
  93.何知建牙拥节?气概凌霄。
  94.何知丞簿下吏?量平胆薄。
  95.何知明经教职?志近行拘。
  96.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
  97.何知秀而不实?盖谓自贤兼短行。
  98.若论妇人,先须静默;
  99.从来淑女,不贵才能。
  100.有威严,当膺一品之封;
  101.少修饰,能掌万金之重。
  102.多言好胜,纵然有嗣必伤身;
  103.尽孝兼慈,不特助夫还旺子。
  104.贫苦中毫无怨詈,两国褒封;
  105.富贵时常惜衣粮,满堂荣庆。
  106.奴婢成群,定是宽宏待下;
  107.赀财盈箧,决然勤俭持家。
  108.悍妇多因性妒,老后无归;
  109.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
  110.为甚欺夫?显然淫行。
  111.缘何无子?暗里伤人。
  112.合观前论,历试无差;
  113.勉教后来,犹期善变。
  114.信乎骨格步位,相辅而行;
  115.允矣血气精神,由之而显。
  116.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
  117.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
  
  
[audio][/audio]
        陈希夷,名抟(?—989),五代,宋初的道家隐士。号图南、扶摇子。安徽亳县人。少年举进士不第,后有出尘之志,其归隐诗曰:“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绶纵荣怎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愁看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遂隐居武当山,服气辟谷,廿余年,后居华山。精研《周易》,着有《无极图》、《先天图》。其学为周敦颐、邵康节所继承发展,对宋代理学颇具影响。宋太宗极为礼重,赐号“希夷先生”。
   《心相篇》是他的不朽之作,本书以“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为纲,阐明“心相”的理论与实践,列举吉凶祸福之征兆,寿夭贵贱之标志;均处世待人之格言,实千古不易之定论;末后劝人“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读者既可用以对照修心,防非止恶;又可用于择交观人,亲贤远佞。是修心、积德、造命的有益读物。
    佛法认为,人们的身体,本是由过去种的业因,与今生父母因缘和合而来的。所以叫“报身”、“业报身”,是来受善恶业报的。一个人的相貌好丑,寿命长短、贫富贵贱等,属于“正报”。所处的社会、家庭环境、亲属子女和生活享受等,属于“依报”。依报随正报转,正报有福,依报自然丰富圆满;正报无福,依报必然贫困恶劣。由此可知,“相由心生”,有好心,才有好相;要想得好相,先应修好心。儒家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内充实,而外有光辉。”和“胸中正,则眸子暸(明亮)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昏浊)焉。”均说明“心相”之理,真实不虚。
   但佛法的观点不同于庸俗的宿命论,宿命论认为人的相貌好丑、贵贱寿夭都是“命中注定”的“铁板数”。佛法认为,我们今生所受用的正报、依报,并非天神赐予,而是自种因,自受果。善业恶业,唯心所造;福报祸报,惟人自召。经所谓:“欲知前世因(业因),今生受者是(果报);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可知人们时时处处是在受果报,时时处处又在种业因;只要改种业因,就能转变果报;而转变的关键就在“心”,因为“心能转业”,所以“相随心转”。
    佛法从根本上揭示“相”和“命”的由来和原理,却不教人去看相、算命;因为这是舍本逐未,徒劳无益的。现在社会上许多人相信看相、算命,把自己的前程,未来的命运,都寄托在这上面,却不反躬自责,修省心地。听说自己的相好,便存侥幸心理,滋长贪欲;听说相不好,有厄难,又恐怖仓惶,生退悔心。真是自寻烦恼,有损无益。
    学佛的人,首先必须深信因果,严守戒律,广结善缘,不种恶因,净化身心,自利利人。能这样做,如遇灾难、疾病等恶缘,应当深切反省,忏悔业障,不怨不尤,改过迁善,定能使恶业日消,善缘日增,转恶报为福报,化灾难为吉祥。如果环境优裕,福报丰满,应该了知富贵荣华,梦幻泡影,不贪着,不留恋;尽量布施,广结善缘,自然增福延寿,泽被子孙。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了生死,出轮回,生净土,成佛道,度众生。但是,必须从做人开始,从止恶行善下手。为此对本书谨作介绍,藉供参考。

二,《心相篇》概义(视频)
咸宁大兴寺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5 16: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麟斋院 于 2014-8-11 07:43 编辑

,心相篇讲记
引言
非常高兴有这个机缘,与大家探讨有关“心地因果与吉凶祸福”的道理,这既是我们为人处世,行道树德的原则,也是圣人立教化民的根本。释迦牟尼佛在其一生中,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形式上有显密五乘佛法、三藏十二部经论,但推究起来,无非是“与上智者谈性,与下愚者谈因果”,核心内容就是“因缘果报”四个字而已。所谓的五乘佛法,从人天开始直至成佛,都要走这条业因果报的大道,只有在深信因果的基础上,才能自觉地止恶行善,积德修福。如此才有可能转变过去的业因,培植现在和未来的果报。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做人处事、自利利他,要首先明白因果的道理,否则“因地不正,果遭迂曲”。恶报现前的时候,就悔之晚矣了。
对于因果关系的道理,听说过的人多,真正了解的人少,坚信不疑的人少之又少,几乎没有。说不信因果,人人都在那里烧香许愿,求升官、求发财、求儿子……很少有人肯在因地上下功夫,所以求果的人多,信因的人少。为什么不能积极向善?因为不了解因果。为什么不能严持戒律?因为不怕因果。为什么明知故犯,恶习不改?因为你根本不信因果。恶报都是别人的,一旦落在自己头上一点点,就哭天戗地,怨天尤人。付出一点点就求这个求那个,妄想着舍一得万,完全是投机心理。我们若是种下这样的因,将得到何种果报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必须将因果关系讲透彻、讲明白,让你从此怕它,让你彻底寒了心,再也不敢起歪心、动恶念,才算初见成效。
因果管人最厉害,一分一毫都不差,比电脑准确得多。它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不怕你耍赖、不认账,所谓“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因缘聚会时,果报还自受”。不管你是天王老子,还是花儿乞丐,因果面前绝对平等。传说中的阎王殿前,有一幅楹联:“阳世间杀人放火任凭你,阴曹里古往今来放过谁”。真的到了我们对恶因恶果畏如蛇蝎,对善因善果趋之若鹜的时候,我们的修学才能上轨道,才不会以自欺欺人的因,最后得个自误误人的果。
此次讲座,我们以宋朝陈抟老祖(陈希夷)的《心相篇》为蓝本,参合道家的《感应篇》、《阴骘文》,佛家的《三世因果文》、《罪福报应经》,儒家的《了凡四训》、《菜根谭》。旨在抛开宗教的局限,从传统文化的层面,发掘“心地因果与吉凶祸福”的道理。如果大家觉得不过瘾,最好直接去读大经大论,如佛家的《地藏经》、道家的《宝鉴录》、儒家的《易经》等,这里就不赘言了。
《心相篇》是五代时期,道家的著名人物陈希夷的不朽之作,既是风鉴学问的纲领,也是心地因果学问的基础,语言洗练,论理深刻,准确生动,将心地因果的道理论述得透彻而准确,是垂世之作,堪与《感应篇》、《阴鸷文》并论。
《心相篇》文字虽不多,仅一千五百余字,但历代都有不同的抄本,当然其主体没有异议,只是在个别文句上略有差异。我们依据的是清朝陈淡(上林下土)的本子,陈氏是清乾隆年间的风鉴大家,历史上的相学十三家之一。他对心相学问很有见地,特别是将《心相篇》置于其巨著《相理衡真》的卷首第一篇,可见风鉴家对此篇文章的重视程度。
我们今天重温这篇文章,当然不是为了让大家看相、算命,而是要了解心地因果与业因果报的关系,进而认识命运,改造命运。命自我立,德自我成,世界上的一切相状都是变化的,而因果律是永恒存在的。时值乱世,灾难厄运不断,这是众生的共业因果,纯属自作自受。话好说,果难受,谁也不愿意厄运降临到自己头上。如何才能避免厄运、趋吉避凶呢?唯有深信因果,自求多福,庶可于此共业中享有别业。教理有曰:“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可谓深刻矣。
陈希夷,名抟(871989),号扶摇子、希夷先生,是五代至宋初时的道家神仙一类的隐士,寿至118岁。有关他的身世,《宋史》四百五十七卷中记载:“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始四五岁,戏涡水岸侧,有青衣媪乳之,自是聪悟日益。及长,读经史百家之言,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以诗名。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自言尝遇孙君仿、獐皮处士二人者,高尚之人也。语抟曰:‘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抟往栖焉。因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饮酒数杯。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
陈抟是安徽亳县人,早年也是儒家人物,诗书画都很好,以后几次举进士不第,于是不再追求功名,转而学道,终于得道成就了。
陈抟早年熟读经史百家之言,在中国文学史上是颇有诗名的,其诗颇有出尘之志。例如他的归隐诗: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绶纵荣怎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
愁看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陈抟得道后隐居武当山,服气辟谷廿余年。后来与宋太祖赵匡胤下棋,以华山赌输赢,结果陈抟赢了。赵匡胤话覆前言,所以陈抟的后半生都在华山修行。他最著名的功夫是睡功,可以一睡三个月不起身,是道家里面神仙一类的人物。
“希夷”是宋太宗赵光义赐他的封号,因为陈抟赠宋太宗“远近轻重”的治国四字箴言。赵光义不明就里,陈抟释曰:“远者远招贤士,近者近去佞臣,轻者轻赋万民,重者重赏三军”。宋太宗极为礼重,特取老子“视之不见曰夷,听之不闻曰希”,赐号陈抟“希夷先生”。
陈抟精于易学,善于鉴察人物,辨别圣凡,且能逆知人意,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陈抟住的居室墙上挂有一个大葫芦,有个叫贾休复的道士很喜欢这个葫芦,想要得到它,于是前来拜谒。刚一见面,陈抟劈头就说:“子来非有它,盖欲吾瓢尔”。于是命人取来葫芦交与贾某,贾道士大惊失色,以为神。
陈抟移居华山后四十余年,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十月羽化,享年118岁。卒前一年已经预知时日,并给宋太宗写了遗表。至期以左手支颐而终,七日容色不变,肢体尚温,且有五色云蔽其谷口,弥月不散。《仙鉴》卷四十七载:
“端拱元年,一日语门人曰:吾来岁中元后当游峨嵋。明年遣门人凿石室于张超谷。既成,先生往造之曰:石太华,斯谷尤为胜处,吾其归于此乎。即草遗表,其略云:臣大数有期,圣朝难恋,已于今年十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又草奏疏,人莫见其言,遣贾得升并龟鹤鞍马诣阙以进。……
先生初欲示化,使尽夜燃灯炷于石室中,至期以左手支颐而终。逮七日容色不变,其肢体尚温,有五色云蔽其谷口,弥月不散。享年一百一十八岁”。
陈抟的师承与交游甚广,学术思想颇丰,主要著作有《指玄篇》、《钓潭集》、《易龙图》、《人伦风鉴》、《赤松子戒》、《高阳集》等。其学术思想为宋儒周敦颐、邵康节所继承发展,对宋代理学的发展颇具影响。据说世上流传的太极图就出自陈抟,宋朝以前没有见到此图。
陈抟是风鉴学术的大家,相学十三家中陈希夷的《人伦风鉴》是很重要的一部著作。医卜星相旧称术数之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技术部分,非常宝贵,但是我们现在统统把它归到糟粕一类,视为封建迷信,这是我们后代不肖子孙的无知。
要知道相学与相术是两回事,相术是江湖人用来糊口的玩艺儿,与相学差得天远地远。中国文化里面有“相”这门学问,其中又分为相学、相法、与相术,学者也对应着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别,是不一样的。相学是一门学问,古代圣贤才懂相学之理,相学之理是根据一个人的相貌,判断他的吉凶祸福,劝他改过迁善,趋吉避凶,是圣贤救人的一个方便法门。
相学之理它是通过相法表示出来的,因为法无定法,变化很多,但是基本原理(道)是不变的。我们讲过《易经》的道理,易就是天地日月永远在变化。太阳在上月亮在下,二者合起来就是易字,易就是研究天体运行的规律。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太阳系围绕银河系的中心转,银河系又围绕着更大的星云系统在转,所以一圈一圈的旋转运动是不会停止的。小到电子围着原子核转,大到银河系在宇宙之中转。所以这个易的变化过程是永远存在的,不变化这个地球就不存在了。
既然万物都在变,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空间都在变,这个世界上尽管在同一刻有很多人降生,但是从来没有完全一样的人,也不可能如此。因为时空在不停地变化,每个人的遗传基因也在变化,如何认识这个变化,找到其中的变化规律,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特别是风鉴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鉴就是镜子,通过镜子照出你的相貌,从你的相貌推测出你的心地因果。
因果律是宇宙间的第一法则,这是被现代太空物理学证明了的,没有因果律这个宇宙就不可能存在。大家熟悉的逻辑学研究的也是因果规律,三段论的前提也就是因,推论当然就是果,因为怎么样,所以才会怎么样。前面有条件有推导,后面才可能有结论,种瓜就会得瓜,种豆就会得豆,这就是因果的关系。我们之所以一代一代的变成人,不会产生变异,是因为有遗传基因在控制,有这个因才有我们现在的果,这是第一个规律。
宇宙间第二个法则,叫做曲线运动法则。宇宙之内是没有直线运动的,所谓的直线运动只是曲线运动中的一个点而已,因为曲线运动的轨迹太长了,我们看不完全,只能看到曲线中的一段,我们就把它当作直线了。例如,我们认为大地是平的,但实际上地球是圆的,怎么可能是平的呢?我们看到的是圆界面上的一点,认为它是平面而已,因为它太大了。
既然宇宙的法则是曲线运动,而曲线运动最圆满的形式就是圆(圆周),因此一个运动的质点,经过无限长的时间,一定会回转来,再回到它的起始点。换句话说,一个人造什么样的业因,转一圈之后,那个果报就一定会还给那个造因的人。属于你的,绝对跑不掉;不是你的,抢也抢不来,这是太空物理学证明的两个最基本的因果律。
在中国文化里面讲得非常通俗明白,第一叫因果,第二叫报应,这是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由此可知,在这个世间,没有你能占的便宜,也没有你能吃的亏。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宇宙无非就是个大天平而已,一头是你的天命,天命是为人不为己;一头是你的阴命,阴命是为己不为人,一头为公一头为私,一个是福一个是祸,看你要向天平的哪一头加码。你如果损人利己,发不义之财就是造阴命,天平的这一端就起来了。表面上看,你贪了钱发了财,己富妻荣的,但是你没看到天平的另一头已经降下去了,被削掉的是你的天命。
天命是自然赋予你的使命与你本有的福报,是与生俱来的,是你命里应该有的一部分,叫做福。但是你贪心不足,要违心地占别人的便宜,阴命这边的祸就起来了,天命那边的福就被你自己销掉了相应部分,古人说“自损福德,自作自受”,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同样的,你让给别人一个便宜,表面上看你损失了机会,吃了亏,丢了阴命,但天平这边高起来了,福给你加上了,祸给你减了,到底哪一头划算呢?
宇宙间本就是阴阳之数的加加减减,我们在《三字经》中讲过“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的意义。天地之间,是理控制着数,数控制着象,才有三界六道,动物植物,各种各样的现象。这些现象是由某种规律(天理)以数的形式控制着,每分每秒都在加加减减。
一个善念善行就给你加一分,加一份福;一个恶念恶行就给你减一分,加一份祸,所以《太上感应篇》第一句话就是“祸福无门,为人自招,善恶因果,如影随形。”善恶祸福,随时随地跟着你,因为是你自己在给自己加加减减,就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一样,二进制的数字随着程序这个理,随时随地在加减变化,所以才有不同的图像、声音、文字的象的功能。
但是,这个相是由程序化的数来控制的,我们人也一样,这个数是什么呢?所谓天地之大数,天地之间加加减减来的,只有加减没有乘除,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在处事待人接物之中,这个心就清静了,这个宇宙间没有你能吃得亏,也没有你能占的便宜。人道损失了天道会给你补回来,天与人是看不见的(暗里天还),天道补回来的量,比你在人间损失的那个量要大的多。同样,你要在人间占人家的便宜,天道就要销你的福,被削掉的福比你贪来的那点财要大得多,所以我们自己要会算帐,是贪小还是得大,要福还是要祸,你自己选,公平得很。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欧洲一家知名电器公司中国地区的市场经理,干了十几年,手下的分销商很多。他说:我眼看着他们从身无分文,到现在发了大财。不久前,福建、广东一带的分销商要一起开会,其中有三个人坐一辆车赴会,中途出了车祸。小车的顶棚被揭掉,三个人的头全都没了,场面惨不忍睹。发了大财,却把脑袋混丢了,为什么会这样?《心相篇》中说:“为何凶灾恶死?积阴毒、笃阴行、积阴私,事事皆阴。”如果你从心念到行为都见不得人,你发的财就是阴财,那么地狱之门就为你打开了。你自己买的门票,当然要自己去了。
现在是末法时代、多事之秋,灾祸很多。在灾祸面前,有权有钱都没有用的,救不了命。从美国“九一一”事件开始,一直到南亚的大海啸,有钱人可是死了不少。灾祸关头,唯有福德才能救性命,所以中国人有句话,叫作“福大命大造化大”。我们是要福还是要祸,这个关系可要认识清楚。
说到陈抟老祖的风鉴之术,他的师承又是哪一位呢?据说陈抟有一个朋友,与他是半师半友的关系,其身世无从考证,叫什么名字也不清楚,因为他常年穿一件麻布道衣,所以人称麻衣道人。麻衣道人曾经传授他有关相法的东西,后世江湖上留传的《麻衣相法》及《麻衣易》颇有影响,但也只是托名而已。
据《太华希夷志》上记载:陈抟面谒宋太宗,动身之前曾有诗留给麻衣道者,诗曰:“华岳峰前两路分,数间茅屋一溪云。师言耳聩持之久,人是人非闻未闻。”
麻衣道人答诗,曰: “独坐茅庵迥出尘,以无衣钵日随身。逢人不话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心相篇》文章并不长只有一千五百余字,但字字珠玑甚勘玩味。如不细细体悟,往往被其文句通俗所蔽,一读而过。更有甚者只看个题目就嗤之以鼻,视为迷信,哪里知道这篇文章历来为修身家所宝,被读书人视为人生箴言。
在中国文化里,儒释道三家虽各善其长,但在济世利人上是一致的,所以儒家讲究教化、佛家讲究度化、道家讲究点化。既称“教化”就得不厌其烦地教,要“度化”就得先结缘,没缘是无法得度的。道家的“点化”最妙,话多了叫“片”(骗),一字千金的才能成为“点”。道家人物通常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道家利人的方式也是借助医卜星象之类的“术数”对世人加以点化。好话不在多,懂不懂由你,所以道家的东西大部头的很少,类似《心相篇》这样精炼的东西很多。
在传统的丛书系列中,《心相篇》多被划归在术数风鉴类,但是它阐明的“心相”之间的因果关系,列举的一系列的吉凶祸福之征兆,寿夭贵贱之标志;以及劝世人“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的警句格言,实千古不易之箴规。我们既可用以对照修心,防非止恶;又可用于择交观人,亲贤远佞,是修心修身、改造命运的指南。
古人重心行,哪里像我们这么重相、着相。《荀子•非相篇》中说:“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择术”之术为心术、心地,即存心、用心、发心。心是生死的根蒂,《尚书》中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修行就是借事炼心,无事之静为枯静,动中之静方为真静。所以,陶弘景才说:“修心要做长生客,炼性当如活死人”。
相者向也,为心之所发,形式当然要表现内容。《麻衣相法•相心》中也说:“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斯言虽简,实人伦纲领之妙”。一个人如果没有福相,但只要存心良善,一定可以转为福相,这叫做“相随心转”。相反,一个人本来有福相,但如果存心不良,原有的福相也会消失殆尽,这叫做“相随心灭”。因此,一个人的相貌完全是自己心地善恶的外在表现。
《庄子•应帝王》中讲过“壶子看相”的故事,很能说明心与相的关系。
郑国有一位风鉴大师,名叫季咸。他看相异常准确,能判断人的生死祸福,甚至连死亡的确切时间都能知道,郑国人都怕见到他,被他说准什么时候死可麻烦了。
列子非常钦佩他,就对自己的老师壶子说:“我以前认为您老人家很了不起,现在看起来这个季咸比您更高,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壶子说:“你跟我学了几年就以为得道了,其实你不过随我学了点道的皮毛,知道几个名词而已。你自以为得道了就去胡吹,结果让别人一眼就把你看穿了。这样吧,明天你把那个叫季咸贤的找来,让他给我看看相,你就清楚了”。
第二天,季咸来给壶子看相。出来以后,列子赶快追问结果。
季咸摇摇头,对列子说:“唉!你老师恐怕不行了。他面如死灰,命无生机,不可救药了。我看最多还能活十天,你们准备后世吧!”
列子难过得流着眼泪,把季咸的原话告诉了老师。
壶子却笑着说:“请他明日再来一次吧”。
次日,季咸又来了。他看过壶子出来,列子赶快追问怎么样。
季咸说:“幸亏遇上了我,你老师有救了。他已经有了生机,难关过去了”。
列子很高兴,将结果告诉了老师。
壶子笑着说:“我昨天给他看的是地相,就是心地沉寂,动静全无。他见我生机闭塞,以为我要死了。今天我给他看的是天相,天地间的生气,他看到一线生机从我的脚跟升起来,才说有救了。我控制着自己的心性变化,他哪里会知道呢?请他再来一次吧”。
季咸第三次来看壶子。这一次他对列子说:“你的老师精神恍惚,心神不定,我根本无法给他看相。等他心神宁静了,我再来吧”。
壶子告诉列子说:“我刚才显示了太虚之相,太虚之境是没有任何端倪的,他自然什么也看不到。你让他再来一趟”。
季咸第四次见到壶子,一见面就惊慌失措的逃跑了。列子拼命追也没有追上,不知道季咸何故要逃跑,就回来问壶子。
壶子笑着说:“我这次给他看的是空相,还没有显示根本大道,他就被吓跑了。因为他如堕虚空,什么也抓不到。他吓得要命,唯恐逃得慢了丧命,你哪里追得上他呢”?
列子这才知道,自己跟老师学了十几年,连门都没有入。于是弃浮华而归真朴,抛弃一切偏见,老老实实地喂猪,帮老婆烧火,如此三年心才定下来。以后他修道成功,才有历史上御凤而行的冲虚真人。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呢?相随心生。人的相貌不是一程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的心念在刹那变化。今天很多人都愚痴啊,整天在外面搞来搞去,又要整容啊、化妆啊、这个那个的。自己的心不调整,只搞外面是没有用的,因为身(生理)是受心(心理)控制的。心变了,身相才会跟着变,所以说“有心无相,相随心生”。同样道理,“有相无心,相随心灭”。你虽然现在相貌不错,如果你不发善心、不存善念、不修善行,你的善相会随着消失的。
壶子四次通过变心而换相,生动地解说了“相随心生”的原理。有好心才有好相,古人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内充实,而外有光辉。”“胸中正,则眸子了(明亮)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昏浊)焉。”均说明“心相”之间的关系。
其次“相随心转”。人时时处处都在接受果报,又时时处处造作新的业因;只有改因才能转果,而转果的关键就在于“心”,因为“心能转业”,所以《心相篇》全文并没有讲什么相法、相术,通篇讲的都是因果报应的道理,这是最深的相理相法。
我个人的观点,《心相篇》实际上只有一头一尾四句话,四十四个字。开头的两句话是全篇的总纲,结尾的两句话是全篇的总结论,也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何才能增福增寿?得“知其善而守之”;如何才能祸转为福?得“知其恶而弗为”,心地因果才是祸福寿夭的根本所在。因此《心相篇》全文虽文词简朴,语不惊人,但却解行具足,浓缩了儒释道三家文化的精髓,人天之路由此而开,圣贤仙佛由此而成。
《心相篇》原文本来是一读到底的,既无标点,也没有分段。为了便于读颂和讲解,我们暂根据上下文句以及论述内容,将全文分为九大段,供大家参考。
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可知。
特别提请注意开篇的这两句话,那是全文的总纲,后面的各论都是这两句话的展开。这两句话语不惊人,朴实之极,是北宋时代最通俗的白话文了。但是如果认真回味,不难发现其中蕴藏的无量文义、无穷智慧、无尽法门,非得道的圣贤说不出这种石破天惊机的箴言。
中国文化的儒释道三家,虽各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修行方法,但在解门(理论体系)上,都没有离开“心地因果”这个基石。因此,总纲中讨论的“心与貌(相)”、“行为与祸福”的关系,是宇宙间最普遍、最基本的因果关系,同时也是儒释道三家行门(修行方法)的指南。
这已经是宋朝的白话文,再把它白话一下:“心地是相貌的根本,审察一个人的心地,就可以了解他的善恶之性;行为是心性的外在表现,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就可以知道他的祸福吉凶”。
“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 谈了善恶的关系;“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可知”,谈了祸福的关系。总结一下就是讲了心行、善恶、祸福,这六个字的因果关系。
心是心性,善恶是描述心性的,故此才有孟子“性善”与荀子“性恶”之争。如果再细分,心是心,性是性。心属于知的范畴,强名曰后天;性为先天大道,又称性天。心性并称是因为没有性,心无所生;离开心,性也无从表现。但在主从关系上,性是管心的,心又能影响到性。
在中国文化里,谈心性最透彻的是佛道两家,其次才是儒家。因为佛家与道家的重点在个体生命的解脱,也就是心性的升华,对社会群体的教化、人与人关系的协调、国家制度建设等任务都是儒家承担的。这就是为什么儒家多谈人道,罕言天命的道理。
罕言不是不言,读读孔子的《十翼》、子思的《中庸》就会明白,儒家谈的“天”其实就是性,否则《中庸》上怎么会说“天命之谓性”呢?
性是宇宙的本体,是形而上的道;心则是形而下的心理活动,是心念(念头)的生灭。佛家所谓的“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说的统统都是念头。有念头就现出这个物质世界,这是有为法;停止了这个念头,物质世界就消失了,进入无为法。所以一个人的相貌,不过是他心念与心性的外在表现而已,有什么样的心性就有什么样的相貌,这是谈到的心与貌的关系。
什么是善恶呢?真要给善恶下个定义很不容易。生物都是以自我为本位的,符合我的利益、我们的共同利益的叫做善,反之就是恶。凡是侵犯人类利益的我们统称为“害虫”,必欲除之而后快,但以自然界的观点,人类这个裸虫才是无恶不作、自私无比、罄竹难书的大“害虫”。再者以发展的观点看,善恶的标准一直都在变化,昨日的朋友会变成今日的敌人,过去的仇敌可能已成今日的伙伴,可见善恶是非只有相对标准,没有绝对标准。
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呢?首先凡是为自己考虑的,利益箭头向内的,叫做恶;凡是为他人考虑的,利益箭头外指,济世利人的统称为善。第二,凡有能力、有机会作恶而不作恶的为善;有能力、有机会为善而不为的,称恶。我现在有能力、有机会能帮助别人,但我不帮叫恶;我现在有权有势可以吃喝玩乐,可以欺负人,但我不这么干这是善。
行善不能着善相,《金刚经》中所谓的“不着相布施”。老子也说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总想着舍一得万地去行善,那反而是恶了。所以善恶要看初发心,不能只论行为,古训所谓“有心行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这就是此处说的“审心”。
心既是指人的心念、思想活动,行自然就是指人的行为举止,言语动作。行为科学表明,动物的行为受本能支配,人类的行为被思想支配。除精神病人以外,人类的全部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称作“心行”。善恶描述心行的动机,祸福则是心行产生的结果。
什么是祸?什么是福?福与祸是相对的,福是福报,祸是恶果。福有福气、福分。有福气当然令人羡慕,但福多大气多大,受多大气享多大福,否则怎么叫“福气”呢?本来属于你的,谁也抢不走的那个东西就叫做“福分”。福分是因,钱财是果;钱财有可能损失掉,但只要福分还在,钱财就会再来。福分一旦丧失,就什么也享受不到了。
这次回北京,见到一个老朋友。他做生意赚了钱,房子、汽车都有了,但也同时得了两种病,一是糖尿病,一是痛风。痛风是肾脏出了问题,尿酸代谢不出去,堆积在身体内,造成关节的红肿热痛,发作起来疼得都不想活了。痛风病人不能吃蛋白质类的食物,因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代谢后产生的废物是酸性。吃米饭、馒头吧,他又有糖尿病,淀粉类的食物、水果等含糖高的也不能吃,只能吃白菜、萝卜。福分如果保不住,挣再多的钱有什么用?
人有天命,天命是与生俱来的福德。人这一辈子该吃多少、能享受多少,是有定数的,没有大善大恶很难改变。是你的丢不了,不是你的也争不来,争贪的结果只能是积祸消福,不但所求的争不到,本有的也保不住。台湾有个金融大盗,看到别人挖地道偷银行的金库,他也效法。等他挖进去一看傻眼了,一排排保险柜里面全是账单,一分钱现金都没有。为什么他这么倒霉?命里没有嘛。偷了半天还是自己的,命里没有的偷也偷不来。所以古人说: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
善恶是因,祸福是果,人的吉凶祸福皆由善恶之心念而来,不可不慎。故此,《太上感应篇》的第一句话就是:“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人的善恶与否皆由心念而来,故佛在《金刚经》中说“善护念”,实千古之明训也。
祸与福是一体两面,相对共存的关系。不想要祸就别让福发展到极点,老子不是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话吗?人为什么会有祸?因为恶积,是小恶的不断积累。为什么会有福?因为积善。所以“福将至,观其善必先知之;祸将至,观其恶必先知之”。善恶的积累过程,就是事物的量变阶段,这个阶段还可以自己控制。一旦到了祸福临头的质变阶段,就非人力所能控制了。山顶上的石头连小孩子都能撬动,一旦石头滚下山来,巨汉也挡拦不住。
人的祸福都是自己的行为招感来的,都是自作自受,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所以说“观行而祸福可知”。圣人设相学的目的,是让人知因果,让人趋吉避凶,转恶为善,转祸为福。至于说看看什么时候发财啊,儿女好不好啊,那都是相法的枝末皮毛,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赶快转变你的心地,这是最要紧的。
元代的杂剧《老君堂》里有一句戏词“算什么命,问什么卜,欺人是祸,饶人是福”。所以说观行而祸福可知,看一个人的身口意行为,他将来能得到什么样的果报,是福还是祸,就非常清楚了。
以上是总纲,接下来讲心相的道理,有的先谈因后讲果,有的先讲果后推因,总之没有离开因果的道理。
出纳不公平,难得儿孙长育;语言多反复,应知心腹无依。
“出纳”有两种解释。相学中的“出纳”指口,五官中“口为出纳官”。“出纳不公平”也就是讲话口不应心。其次,出纳是出入、取与的意思,在古代指升、斗、斛、秤等计量工具。斗是旧时称粮食用的量具,25斤为一斗,刻薄的人小斗出大斗入。往外出的时候(卖或借)用小斗,不满25斤;往里进的时候(买或收)用25斤斗,或超过25斤的大斗。做买卖的用灌了水银的杆秤,缺斤减两,坑蒙顾客。
这种靠坑蒙拐骗发家致富的人,本人得到的果报不是遭雷劈,就是被火烧掉所有财产;子孙得到的果报不是多病,就是夭亡。因为这一条所犯的天条是“欺蔽阴私”,果报异常惨烈。《三世因果文》中说:“雷打火烧为何因,大秤小斗不公平”;《阴骘文》中也说到:“斗秤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讲的都是出纳一定要公平的道理。
天赋人的性,地赋人的命,性叫心性;命叫心地、心田。心性纯阳无阴,正大光明,是明德,叫做良知;心地半阴半阳,厚大方正,叫做良能。人要将自己半阴半阳的心地变成纯阳无阴,就是回归自性了。自己一起心动念,就天知地知,所谓“离地三尺有神灵”,况且天地有监察之神,有司过之神,哪里有做了坏事别人不知道就不受恶报的呢?
“出纳不公平”,自作自受、自己承担果报也就罢了,为什么要跟子孙扯上关系呢?以三界与家庭的关系来说:性主父母,心主子女,身主妻妾,心地不好的人子女准不好。如果子女不好、不听话,要知道修正自己的心行,不能埋怨子女。所以心地不公平的报应多在子女身上,《心相篇》里多处重复强调这一因果关系。
我们听了都不以为然,但仔细看看身边的例子太多了。“心迷迷一个,性迷迷一窝”。自心性上的行为是要遗传的,不可不知。
“语言多反复”有几层意思:第一是说过的话、发过的誓愿不兑现,说话不算数,不讲诚信;这种人的果报是没有知心朋友,孤家寡人一个,晚景很凄凉,没有知心人。为什么呢?朋友之道在五常之德中占一个信字,信是友道之德,人无信而不立,自然是心腹无依。
第二层意思是人前说一套,人后说一套,挑拨是非。俗话说:“会做人的两头德,不会做人的两头舌”。两头舌就是拨弄是非,是做人行道的四大根本戒律:杀、盗、淫、妄中的“妄语”。人的口为出纳官,相学上非常注重,因为口为言语之门,是非之关,饮食之官,心之外户,故观察口形,可以测断一个人的穷通荣辱。
相学上有口德与口贼之分,《神相全编•相口》中说“口为言语之门,又为心之外户,端厚不妄诞,为之口德;诽谤多言,谓之口贼”。显然,诚实慎言为口德,饶舌多语,好诽谤他人为口贼。
口业是最容易犯的,所谓舌头板子压死人。动物来此世间是受报的,它的行为受业力本能的牵引,自己无法作主,不能主动造作恶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语言的限制,动物的口不能造恶业。人就不同了,人有主导思想、有自由意识,可以自己主宰自己,可以做善事,也可以做恶事,可以上天堂,也可以下地狱,全看自己的心行。其中言语的行为最重要,所以佛家的“五戒十善中”,口戒就占了四条,将近半数,所以口业不可不慎,口德不能缺少。
消沮闭藏,必是奸贪之辈;披肝露胆,决为英杰之人。
“消”是削减、耗损;“沮”是破坏、败坏。“消沮”在此处的意思,为耗损别人的钱财和资源。“闭藏”有封闭、囤积的意思,指厚己薄人,损人利己,趁机积累自己的财富。这种人必为奸贪不足的鼠辈小人。“披肝露胆”也称“披肝沥胆”,比喻血心仗胆、极尽忠诚的侠义之人。这种人心地光明坦荡,处世大公无私,一定是英雄豪杰。
但世间有一种人,花别人的钱大方得很,轮到自己却一毛不拔,俗称“磁公鸡铁仙鹤,玻璃耗子琉璃猫”。一毛不拔还算是好的,更有甚者,事事处处都在消沮闭藏,损人利己,这就很严重了。现代社会叫做“工商时代”,讲回报、讲获利,没有利益的事情,大都没有人愿意做。甚至连回报慢、利益小的事情也不愿意干,人人都想快速致富,求暴富。农民种地,、使用生长激素,嫌农作物长得慢;工人做工要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产品是否经久耐用就不管了;商人做买卖尽可能的占用别人的资金,至于他人是否周转得开就不管了。如果人人都以消沮闭藏为目标,这个社会也就成了个好贪之辈的大聚会。
这次回大陆讲课,有一个做生意的朋友谈到,他几乎天天都要陪客人吃饭。有些人不要命的死吃,一餐饭就要上万元钱,拼命地吃喝。回到宾馆就吐,第二天还要吃,还说昨天没有吃好,今天要补回来。大陆的吃喝风真是了不得,用公款大吃大喝,糟蹋众生的血汗,满足一己之私欲。损人果能利己也还有个说法,明明知道会吃坏自己的身体,还是这么干,除了愚痴奸贪,恐怕没有第二种解释了。
俗话说“东西是别人的,肚子是自己的。”别人请你吃饭,表面上你自己不掏腰包,但实际上还是在减损你自己的福报,别人只是替你买单而已。自己如果没有这个福报,一是别人不会白请你吃饭;二是请你吃,你也消受不了。不要说食道癌、胃癌,得个糖尿病、痛风,你也没有吃的福报了。
宋朝的范仲淹,早年寄居在寺庙中读书。他每天都要煮一锅粥,冷却以后切成几块,每餐只吃一块粥而已。有一天他在庙中,偶然发现了地窖里埋藏的黄金。他跟任何人都没有提起,仍将黄金盖好,好象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直到他做官以后,才通知寺中的僧人,可以用此金修缮寺院。
家里人曾建议买一处带花园的府第居住。范仲淹说:“京里园林景致很多,即使是私人园林,我们也可以去游玩,何必一定要属于自己呢”?范仲淹死后的丧葬费都不够,因为他几十年的俸禄全部救济穷人了。所以范仲淹的四个儿子全部官至公卿,孙子、曾孙也都是辈辈发达。
心和气平,可卜孙荣兼子贵;才偏性执,不遭大祸必奇穷。
“和”是通顺、愉悦、从容、徐缓之意,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中正仁和,只有和才能永葆家庭兴旺,子孙长久。《论语》中说:“礼之用,和为贵”。《中庸》上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不和不足以为礼,不和不可以为达道。和之义无大小,无内外,无边际,无形色。天得之而四时顺,地得之而万物生,人得之而性命凝。善用和的人不惊俗、不骇众、不固执、不偏颇,随方就圆,内刚外柔,大智若愚,人不能识。
何为能和?礼下于人,谦恭自卑,心平性柔,暴躁全无,怒气不生,无贵贱贫富之分,无人我寿者之相。能化气质之性,能消嫉妒之心。一切不平不顺、不中不正等事全然消除,至此才能现出自己良知良能的本来面目,才算修行上了轨道。
古人说:“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不可以一日无喜神”。心情欢喜,活着的时候有极乐,死的时候才有极乐啊!果真如此,不仅自己的生活幸福美满,子孙后代也跟着沾光。
“执”是执拗、固执、不听人劝、宁折不弯;“才偏性执”指那种有点歪才、鬼才,但性情偏激执拗、狂傲得很,又固执不听劝的人。这种人的结局不是遭遇大祸,就是奇穷无比,混得连饭也吃不上,古今中外,这种才子佳人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明代的著名画家徐渭,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明朝大画家徐渭(15211593),子文长,号天池山人、青城道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虽聪颖早发,连考官都称其有奇才,但八次乡试均落第。不得已,在浙闽总督胡宗宪府上做幕僚,曾参与东南沿海的抗倭战斗,好出奇制胜。因他恃才傲物,“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没有人能看上他。于是他放荡形骸,肆意狂饮,纵情山水,将心中郁结的强烈不平和怀才不遇的悲凉,尽情抒发于笔端,故此以诗书画名闻于世。徐渭将中国画中水墨花卉大写意发展到极致,清朝的八大山人、石涛等人的画风,都是宗徐渭的风格。近代的齐白石,在提到徐渭时曾说过:“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徐渭自评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他的作品以狂怪奔放为特点,“墨葡萄图”是他的代表作。他在这副图上题了一首诗签,写自己人生的体验:“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置野藤中。”
他的上司胡宗宪官场失利,下狱后自杀。徐渭为此精神失常,数次自杀未遂,终因杀妻获罪,入狱达七年,出狱时年已五十三岁。徐渭晚年对世道人情更加愤恨不平,达官名士拜访被拒之门外,却与下人奴仆一起喝酒。他曾“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刺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徐文长传》)。徐渭一生坎坷,常常是“忍饥月下独徘徊”,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境遇中抱愤而卒,结束了一生。
《徐文长传》的著者袁宏道最后下结论说:“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他没有一处不怪异奇特,正因为如此,他的一生也就注定没有一处不艰难、不坎坷,真是令人悲叹!
转眼无情,贫寒夭促;时谈念旧,富贵期颐。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翻脸无情的人一生贫寒,夭折短寿,这种福薄之人不值得与他计较;时时念旧,发迹不忘故友的人,富贵绵远,长寿多福,这种人厚道、不忘本。
“转眼无情”,形容瞬间就可以翻脸的人。这种人喜怒之间没有过渡,属狗脸的,说变就变,答应过的事情瞬间就不认账。你帮助他九十九次,只有一次没帮,他就不满意,就跟你翻脸。这是极度自私刻薄的人,只想自己,不管别人是否方便。这种人的结局一定是贫寒夭促,没有福享。我看了几十年,这类人见得多了。
本文后面还有“易变脸,薄福之人奚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一条,与这里的两句话意思相近,也是形容这类薄情寡义之人。这类人福浅德薄,等于小碟子承水,太阳一晒就热,没有太阳就凉,不值得与他计较。
古人将百年称为“期颐”,此典见于《礼记•曲礼》,所谓“百年曰期颐”。期是期待、需要;颐是颐养、静摄,百岁老人时时需要照顾奉养,当然要“期颐”。时常念旧,不忘故交、不忘记老朋友,对别人的恩情念念不忘的人,长寿多福,富贵期颐。
古人说“仁人心地宽舒,事事有宽舒气象,故福集而庆长;鄙夫胸怀苟鄙,事事以苟刻为能,故禄薄而泽短”。
富贵之根是不忘本,知恩图报是积福德,刻薄寡恩是消福禄。人的性为天,主福;心为地,主禄;身为人,主寿。做人不厚道、翻脸无情、喜新厌旧,伤自己的福报。福报是一个人一生中享受的总和,包括福分(享受的能力和条件)、禄位(享受的资源,如财富、妻子、儿女等)以及寿数(享受时间的长短)。有福的人不一定有禄,这样的人只能享清福;有禄的人未必有福,不会享福的暴发户有的是。福禄双全不长命,没寿也是白搭。世间“福禄寿”俱全的人几乎可以说没有,所以恭贺别人时才说“三星高照,福禄寿临门”。
重富欺贫,焉可托妻寄子;敬老慈幼,必然裕后光前。
“托妻寄子”,是一个人在危难当头之时,对肝胆相照的朋友重任信托。他相信一旦自己赴难,朋友会照顾好他的妻子、儿女。明朝初年有一出戏,名字就叫《托妻寄子》。什么人可以托妻寄子?是一言九鼎的大丈夫、是君子。君子将信义二字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做到,所谓“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所以古代帝王才屡有“托孤”之举。
受人信托,照顾朋友的后代,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可不是脑袋一热辛苦几天,而是要无怨无悔地奉献几十年。谁能做到?恐怕做不了多久就烦了。再者,不把你老婆霸占过来,已经算对得起你了。
历史上享“托妻”盛名的是关羽,“寄子”美德的是诸葛亮。徐州战败之后,刘备、张飞突出重围,关羽保着两位皇嫂,被围困土山。不得已,关羽“降汉不降曹”。到了许昌,曹操要败坏关羽的名声,把二皇嫂和关羽安排在一个院子里。关云长夜读春秋,秉烛达旦,最后千里走单骑,平安地将两位皇嫂交给刘备。白帝城刘备临死前,将白痴儿子阿斗托孤给诸葛亮,孔明为此被活活累死了,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话又说回来,让朋友为自己的私事去拚命,也只有“大耳奸贼”才做得出来。如果关羽、孔明二位“重富欺贫”,刘备当然是“焉可托妻寄子”?
至于“敬老慈幼”,怜孤恤寡的仁人君子,必然德庇后代,光宗耀祖。“裕后”是积累福德,荫庇后代子孙;“光前”是扬名声,显父母,超拔祖先。这是孔子在《孝经》里说的话:“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敬老慈幼”,是人类慈悲心、恻隐心、爱心的表现,是人性的一部分。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地间的规律,无外是因果循环而已。敬老者,己老必受人敬;慈幼者,自幼必受人慈。人间的事,本来就是一报还一报,厌老、嫌老的果报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真所谓“莫嫌他人老,转眼黄昏至”。建立和谐社会,也应该从“敬老”这个根本做起。
敬老要从小孩子做起,我们现在是不得已,从行为上硬转,但教育小孩子就要从根上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首先从饭桌上做起,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第一箸菜夹给谁?你儿子可在一旁看着。先夹给爷爷奶奶,将来你儿子就会先夹菜给你;第一箸菜先夹给你儿子,将来你儿子就会先夹给他儿子,你就没的吃。一报还一报嘛,这就是因果。
轻口出违言,寿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难成。
“违言”,佛家称为“口业”,违者与心性相违也。“违言”有几类:一是违心之言,心口不一致,说一套做一套;二是违情之言,讲话不合情理、伤感情、伤和气,令人寒心。三是违理之言,强词夺理,无理搅三分,像煮熟的鸭子肉烂嘴不烂;四是违实之言,捏造事实,指鹿为马,无中生有。违言的果报最轻的是伤自己的福德,贫穷下贱;其次,折损自己的寿命,短命早夭;最重的殃及子孙,得无嗣的果报。
“轻口出违言,寿元短折”,是动辄就讲一些不合情理、伤感情、伤和气的话,这是中级口业,最易折损自己的寿命。再发展下去,就要殃及子孙了,例如古代的讼棍,现代的缺德律师,很少有好儿孙的。
《心相篇》中提及的,因口业而折损性命的警句有五条之多:如说话“尖酸刻薄,贫穷而损寿元”;“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出薄言,短折亡身”;“多言好胜必伤身”等。为什么口业会与短命联系在一起呢?因为没有口德的人,性中无和气,有损生机。
人之生靠的是和气,和气是生机,天地一日不可无和气,人不可以一日无喜神。天地和才能生万物,家和才能万事兴,夫妻和才能生贵子,心平气和才能有身体健康,所以天之和叫太和,地之和叫中和,人之和叫保和。保住自己的和气,天地之和气才能守住,天地人三才和气贯通一气,福禄寿才能长久。性中无和气,缺乏生机,不但折寿,还会伤自己的性德,折损自己的福报,贫穷下贱。俗话讲“穷横”,越穷越横,越横越穷。君子则“讷于言而敏于行”,在在处处惜福积德,和气能生万物,所以安康富贵,故《易经》有言“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忘恩思小怨”,是忘恩负义的一种形式,这种人总以为,别人的帮助都是应该的,别人对他的好处记不住,有一点不满意的地方,却念念不忘。这在过去的科举时代,是读书人的大忌。
《阴骘文》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忘恩思小怨的人参加科考,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正在他兴奋得意之时,没留神把墨汁撒到卷子上。古代科举考试,不仅仅是考文章学问,也要看文章结构、布局和书法,这反映一个人驾驭知识的综合能力。对试卷的要求,卷面要干静,不能脏卷。他把墨汁撒到卷子上,当然完了,考不上了。为什么不小心呢?责任不在他,是鬼神在暗中捉弄他,让他考不成。
因此,学做人首先要学宽厚待人,所谓“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更何况别人还曾对我有恩,我更应该知恩图报,这是最起码的做人之道。古人教育小孩子要“恩欲报,怨欲忘”,最起码的也要做到“抱怨短,报恩长”(《弟子规》)。我们读书人更宜忠厚,最忌讳忘恩负义,俗语说“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不可不为戒。
小富小贵易盈,前程有限;大富大贵不动,厚福无疆。
这两句话很容易理解:小有所得就找不着北的人,前程一定有限;大富大贵不动心的人,才能厚福永享。
“小富小贵易盈”,形容一个人小有所得就骄傲自满,目空四海,浅尝则止。这种人成不了大气候,三国时期的吕布就是例子。若论骁勇善战,吕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但说到综合素质,“吕布有(左九右虎)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陈寿《三国志》评语)
吕布的性情缺陷,后人评价为:急功近利,有勇无谋,反复无常,唯利是图,儿女情长,等等。其实,吕布最致命的缺点是“不纳忠言,贪小利而忘大义”。这就注定了他只能称雄一时,不能成就大业的命运。
  再看看关云长,富享金银美女,贵封“汉寿亭侯”,
关羽却丝毫不为之动心,最终还是“挂印封金别曹公,千里寻兄不辞远”。其福禄之厚,直到今天不衰,被民间奉为保护神。可见人要学习明辨大是大非,要成大器,不能急功近利,搞成小蟑螂、小老鼠的格局。
此外,孔子在《论语•子路篇》中说过:“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是孔子教导子夏为政的道理。做地方主管的,要将目光放远大,所有的规划、行政、建设等措施制度,要考虑其整体性,求百年大计。不要速成,不要急功近利,要顾全大局。
我们则从中学到两个做事原则:第一是不要贪小利,第二不要求速成;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欲速反而不达。
 
欺蔽阴私,纵有荣华儿不享;公平正直,虽无子息死为神。
“欺蔽阴私”,是欺蔽心地,悄悄做坏事;或在暗中干不可告人的丑事。这种恶行隐蔽,行为不光明的人,纵有荣华富贵,儿孙也享用不到。什么原因呢?因为“欺蔽阴私”,有伤阴骘(阴德),所以报在子孙。大凡爱耍阴谋,喜欢在暗中干不可告人勾当的,子孙都不好,或者干脆断子绝孙。这都是自己伤了自己的阴德,自断了血脉之根。
我们在第二条中已经提到,“欺蔽阴私”的罪过,比明火执仗还要大。欺蔽心地,伤自己的良能,是恶报一;减损福报,贫夭下贱,是恶报二;污染性德,丧失良知,永陷沉沦,是恶报三。俗语说:心迷迷一个,性迷迷一窝。心迷至多伤害你自己,性迷可是要遗传的,所以贻害子孙无穷。
而公平正直的人,虽没有子嗣,死后也可以做神。“子息”就是子嗣,子孙后代繁衍生息的意思。“公平正直,死而为神”,自古以来就是祖训。历史上的“神”,无论是关公、包公,还是岳飞,哪一个不是“公平正直,死而为神”的呢?古人有句话“暗里算人者,算的是自家儿孙;空中造谤者,造的是本身罪孽”。子孙后代是祖宗的遗德,也是你自己的阴德,德是可以遗传的。亏了阴德,还有什么东西可以遗传呢?
在生活当中,有不少患不孕症的人。不孕症是统称,细分有不育和不孕两类。不孕是不能做胎,用人工授精就可以解决;不育是受精卵不长,强行植入子宫着床也没用,它根本不生长。这个原因在那里呢?西医是搞不懂的,我们则很清楚,就是这四个字——欺蔽阴私(心地欺瞒)。大地没有和气叫死地,不能生养万物;人的心地如果也成了死地,同样也不能生养。你不改变自己的心性,不把深藏的阴恶暴露出来,永远不会有和气,科学再发达,不育也治不好。道理讲清楚了,信不信由你。
上一次课后就有同学问,说“我自作自受,自己承担好理解,为什么会与子孙扯上关系呢”?我们反复说,心地是你命的一部分,主子女,这是理由之一;第二,如果你造的罪恶太大,这个恶果你一个人偿还不了,就要祸及子孙。因为子孙是你血脉的延续,是你自己的分身,是你性德的一部分,所以说“积福会隐蔽子孙,积恶要祸及子孙”,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的糊涂人不懂这个道理,见到钱财就红了眼,拼命地贪,拼命地争,还说是为儿孙做准备,实在是给儿孙制造地狱呢!即使你贪到了钱财,儿女能享受到吗?多少贪官到最后,落个家产查抄,家破人亡的结果。中国东北有一个高级女干部,是建国以来最大的贪污犯,前一段时间被枪毙了。临死前,她说了一段非常发人深省的话。她说:人一生中有几个地方一定要去看一看:第一是火葬场,不看不知道生命的可贵;第二是监狱,不看不知道自由的可贵;第三是老少边贫地区,不看不知道人要知足。可惜这三个地方我去晚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开口说轻生,临大节决然规避;逢人称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开口说轻生”,是豪言壮语不离口,平时胸脯拍得山响,为国献身、为朋友献身。这样的人在大事关头、大节时刻,一定逃得连影子都没有了。抗战中的山东军阀韩复榘,“死守济南”,“誓与济南共存亡”的口号喊得多响。老百姓为此甘心纳捐,盼望他能挡住日本人的进攻。结果呢?他敛尽了地皮税,一枪没放就跑了,济南丢了,韩也被蒋介石枪毙了。所以荀子说“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开口说轻生”的人,绝对不可以轻易相信。
南怀谨南老师也说:你们这些同学经常说,老师啊,您是菩萨呀!我身口意供养您呀!求你们办点事,两天就不见影了,还身口意供养呢!都是假的。
另外一种滥交朋友的人,拍拍肩膀就称知己,以至被人利用、受人牵连还蒙在鼓里。“逢人称知己”,是刚认识就称好朋友,才见面就无话不谈。这种人即使与你有深交,也一定有限得很,因为他没有智慧。“知己”是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一生中也没有几个。古人经常说“朋友满天下,知心有几人”。真正能了解你、帮助你的知己朋友有几个呢?
五伦关系中的朋友之道,古人将其视为天地之间不可改变的伦常大道,可见它的重要性。人的一生中,有些痛苦和烦恼,上不可以告父母,下不可以告妻儿,只能向朋友倾诉,与朋友交流,所以友道是非常重要的。
但交朋友是有讲究的,有点象年轻人搞对象,要经过必不可少的四步过程。第一叫相识,第二叫相知,第三叫相交,第四才到相依。有些人搞对象一见中情,一步就蹦到相依了,就登记结婚,中间的过程没有了。相知相交、相互了解的工作只好结了婚再去做,了解清楚了再离婚,这不是愚痴吗?
所以,相知、相交的工作要事前做,等于婚前睁大两眼,婚后就闭上一只,别再挑剔对方的毛病了,省得自寻烦恼。结合是因为了解,了解根源于相知与相交。只有打开心扉,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到最后的相依为命。
处大事不辞劳怨,堪为桥梁之材;遇小故辄避嫌疑,岂是腹心之寄。
人的特点之一就是任劳不任怨,能挑起重担,又任劳任怨的人,一定是国家的重臣。任劳是积福;任怨是消业。承担天下人的重任,是积厚福,甘受千百人的冤怨,可以消业障。历史上的圣人无论是孔子、老子、佛陀,还是耶稣,哪一个不是处大事不辞劳怨的榜样。
“不辞劳怨”,在佛法中叫做“忍辱”,是六度中的一个。行菩萨道的人必须修忍辱,因为不忍辱就没有办法消前业,因此修行必须要能担怨、含冤、受气,才能消掉大业。别人无端骂你几句,受了受了,受了就了了,报掉了。如果你不接受,这个业因报不了,它就永远存在,永远影响你,你的身就破不了,所以菩萨要修忍辱。释迦佛在《金刚经》里讲忍辱仙人的故事,他被残暴的歌利王割解身体,不但毫无怨言,还说我若成佛先来度你。耶稣基督被钉上十字架,还说我为世人赎罪。
明朝的袁崇焕,担负守边御敌的重任,在辽东抗击清兵,曾一炮轰死努尔哈赤,将清兵堵在关外十数年。明朝的皇帝是一代不如一代,到崇祯是败到了极点。崇祯人很勤政,又不荒淫酒色,但刚愎自用,多疑善变。事情办砸了就推委到下属头上,明末有名的文臣武将几乎都被他杀光了,这个国家还能不亡国吗?
皇太极没办法,只有绕过山海关经内蒙古直逼北京。袁崇焕挥师进关救援,在北京城外大战清兵。崇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以通敌罪逮捕了袁崇焕,最后竟处以磔刑,家属被流放三千里。直至康熙一朝,才为其正名。袁崇焕无端下狱,并没有怨恨崇祯,反而写信劝说被崇祯逼反了的总兵祖大寿。只可惜,袁崇焕这样的“桥梁之材”,偏偏被用在崇祯这糟朽的桥梁之上,也是生不逢时啊.
下一句“遇小故辄避嫌疑,岂是腹心之寄”。形容碰到一点小事就避嫌,不肯承担一点责任的人,绝对不可以重用。这个世界就是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你走运的时候,人人都来锦上添花;你倒霉的时候,多数人都避之唯恐不及,谁肯给你雪里送炭?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过,人道和天道是相反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是损不足而奉有余。阎王不嫌鬼瘦,穿皮袄的偏要刻薄穿棉袄的,这都是无始劫以来的恶习(恶劣的习气)使然。
还有人,你有一点点事,他就赶快避嫌,与你划清界限。中国大陆经常搞运动,如果你运交华盖,不要说朋友,连妻子儿女都有可能远离你。
与物难堪,不测亡身还害子;待人有地,无端福禄更延年。
“与物难堪”,是怨天尤人,跟万物过不去。这就有违天和,不但伤自己的福德,引来不测之祸,还会遗害子孙。《易经》上称此为“祸有余秧”。
处处事事给人留有余地,容人之过,是替天行道,天必加福,是“善有余庆”,自然“无端福禄更延年”。其实不是无端,而是我们不明其理,所以“祸来了不知道,福来了吓一跳”。
天地生万物是平等的,没有私心。树长得高,草长得矮,并不是天地不平等,而是物性使然。人不能有违天和,否则就要伤和气,和气不生就要亡身。这样的事情做多了,就会遗害子孙,所以说“不测亡身还害子”。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本就是一个不圆满的有缺憾的世界。满招损,月圆则缺,做人做事,都要留有一点缺憾(余地),太圆满就完了,所以曾国藩将自己的书房命名“求阙斋”。
宋朝五大儒有个邵康节,算卦的祖师爷阿,什么梅花易数、铁板神算,都是他传下来的。还有程氏二儒,程颢、程颐。他们俩兄弟与邵康节是表兄弟,邵康节病危时,程氏兄弟正在病榻前。这时,刚巧苏东坡来探病。程氏兄弟素与苏东坡不睦,于是吩咐手下不许苏东坡进来。
邵康节躺在床上已经不能说话了,就举起手来比划一个缺口的样子。程氏兄弟不知何意。
邵康节强喘了一口气说:“眼前的路要留宽一点,后人好走啊”!说完就死了,才五十几岁,年纪不大。
“无端福禄”,是说没什么理由,你忽然中个六合彩,摸个大奖之类的惊喜,其实这都是你自己的福德。所以任何时候都要给人留一步路走,这个世界本有缺憾,何必将事情做绝呢?
古人说:过窄路,要让一步与人,尝滋味,要让一口与人。事事让三分天空地阔,心田培一点子种孙收。我们学做人也一样,享福不要享尽,不要吃尽穿绝,什么事情不要做过头,要留有余地。
迷花恋酒,阃中妻妾参商;利己损人,膝下儿孙悖逆。
寻花问柳的人,报在妻女,家中的女眷一定不和睦;利己损人的人,报在子孙,自己的儿孙一定出败家子。
阃(kǔn),是内室、女子的居处,借指自己的妻室、女人。“参商”,是古代天文学二十八宿中的参宿与商宿。参在西方,商居东方,两星此出彼没,不同时出现。此典故首见于《左传》,后世多以比喻亲人特别是兄弟间的不和睦。
朱用纯《治家格言》中有一句话“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及子孙”。因果管人是丝毫不差的,所谓天道好还,瑕疵必受。存何种心,有何种行为,就受何种果报,绝对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动别人的妻女,别人也不会动你的妻女,自己的淫欲之心一定报在自己的妻女身上。同理,刻薄吝啬,损人利己的家庭,子孙多是来讨债败家的鬼,很难有好儿孙。由此可知,父聚财,子散财,是一报还一报的因果,打骂儿孙是没有用处的,必须修善积德,改变自己的命运。
民国时期的王凤仪老善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王善人的表妹夫是做棉花生意的,有一次请王善人给看看家里的四儿一女。这几个孩子有的不听话,有的还不学好,偷东西。王善人说:“你是做小生意的,但你货里掺假,还少给人家分量,靠投机取巧、损人利己发的财。你知道你大儿子与你是什么关系吗?他是当年给你运货的那匹驴,投生来向你要帐的,长大后就要作奸犯科败你的家了。你的小女儿是谁,你知道吗?那是我表妹从前的丈夫,我表妹把她男人气死以后才嫁到你家。那个被气死的丈夫要向她索命,才投生成你女儿,这已经是第二次来了。”
表妹夫说:“太对了!我大儿子蛮不讲理,还偷家里的东西。生这个小女儿时难产,差点要了你表妹的命。以前她生的一个女儿也是难产,生下来就死了。”
表妹夫妇真害怕了,俩口子央求救救他们。王善人说:“你布施一千块银元,让神佛给你大儿子脱胎换骨。他可得要重病一场,不论浑身怎么疼痛,千万别叫他乱动,病好后就变好了。这个小女儿明年也就死了,以后要公买公卖,多做善事,老了还能享儿子的福。”
表妹夫妇就舍了一千元钱的棉花。后来他大儿子果然得了重病,可惜没听话,两条腿乱动了,结果两条驴腿没有换去。以后跑到沈阳城拉了三年洋车,才回家改邪归正。第二年,他小女儿果真也死了。你信不信因果?
贱买田园,决生败子;尊崇师傅,定产贤郎。
乘人之危、趁火打劫、贱买人家财产,自以为很得意,不料想子孙都是败家子。旧社会有开当铺的(典当行),多数都是趁火打劫,在别人困难时,低价收购人家的财产。大凡变卖家产的人都有不得已的原因,理应同情。你能帮忙更好,至少不要落井下石。开当铺的则不然,他要趁机宰你一刀。再好的皮袍子,他也给你写上“虫吃鼠咬,光板无毛,破面烂袄一件”。因此历史上开当铺的,就没有得好结果的。
宇宙间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之一是曲线运动,起点就是终点,物质不灭,因果循环。因此世间绝没有可让你占的便宜,也没有你能吃的亏,到头来都是自作自受。老子发不义财,儿子一定来替他败家,这叫天道好还。
“尊崇师傅”是尊师重道,这样的人家一定出孝子贤孙,所以说“定产贤郎”。
中国文化强调“师道”,师生如父子,甚至超过父子。儿子只能继承血统不一定能够继承道统,学生却要继承老师的道统,将老师的思想、学问传下去。不要以为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有没有师道无所谓。师道是心传,非语言文字能够传载,要靠师传来心心相印。圣贤的经典虽然都在,但无师不能解,圣人之道就绝传了。就这一点来说,学生比儿子重要得多。
现在的师生之间多是商业行为,收学生、拜老师双方都要看看是否有利可图。有调查发现,离婚率与学历呈正比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越不稳定。真正尊师重道的反倒是小学生,开口闭口都是老师如何说的。中学就淡了,大学就反了,读到研究生就完了,德业荡然无存。传统教育是为了培养圣贤,今天教育是为了竞争赚钱。赚钱少的、慢的都不要学,这就是今日的教育,哪里还有师道尊严?
晚清以来,圣贤之道在神州大地上已经绝迹五代人的时间了,在台湾也已绝迹三代人了。时至今日,真正懂圣人之道、能够将圣人之道讲明白、讲清楚的,已属凤毛麟角,更不要说行圣贤之道的人了。
 
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必损寿元;聪明子语言木讷优容,享安康且膺封诰。
说话尖酸刻薄的愚鲁人,减损自己的福报,所以贫穷短命;寡言少语,举止优游从容的聪明人,增加自己的福报,所以安康富贵。
“木訥”是形容少言寡语的样子,老子说“大辩若讷”,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膺有接受、担当重任的意思。封诰是古代帝王的封赠令。明清五品以上授诰命,六品以下授敕命。
此处的两句话还是与讲话的口业有关。有一种人说话没有口德,话一出口就尖酸刻薄,讽刺人,也叫做“口贼”。这种人性里没有和气,有损生机,必伤自己的性德,减损福报。福报被折损掉了,两个果报就现前了:一是贫穷,二是短命,这是自己减损了自己的福德,所以才有“既贫穷,必损寿元”。
真正聪明的人(聪明子),“语言木讷优容”都是少言寡语,举止悠容。只有愚鲁人才穷横穷横的,越穷越横,越穷说话越尖酸刻薄,结果就越贫穷,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所以一定要注意培养口德,防止“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古人有一句话,“富贵家不肯从宽,必遭横祸;聪明人不肯学厚,必夭天年”。天地生能人,目的是让能人帮助苯人;天地生聪明人,是让你帮助蠢人;天地生富人,是让富人帮助穷人;天地生贵人,是要帮助贱人。富人不帮助穷人,富人变穷;贵人不帮助贱人,贵人变贱;能人不帮助苯人,能人变苯;这是天地之间的果报。
我们这一生命好,衣食无忧,有充足的资源,就更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你不但不帮助,反而刻薄人、欺负人,能不减损自己的福报吗?积攒一点福德太难了,减损福德太容易了,每每于不知不觉间,福报寿命就被减掉了,我们还不知道。道教里面有一本书,专门谈人的寿命是如何被减损掉的。据说人的自然寿命有二万八千岁,但是发一次脾气减几岁,起个坏心眼减几年,大笑一声减几天,减来减去,就剩下几十年了。有没有这回事另当别论,但它至少说清楚了自作自受的道理。
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中,排第一位的当然是颜回了,但颜子早夭,32岁就死了。第二位的是曾子,曾子著《大学》,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传承了孔子的心法。孔子在《伦语》中对曾子的评价是“参也鲁”。鲁不是鲁莽,而是质朴、憨值、木讷、不爱多说话的意思。真正传承孔门学问的恰恰是这位憨厚正值,老实木讷,做事不紧不慢的曾子。后世帝王封曾子为“复圣”,入孔庙享配祭之礼,正应了“且膺封诰”这句话。
**给他两个女儿取名,一个李敏,一个李讷,也是用了《论语》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
患难中能守者,若读书可作朝廷柱石之臣;安乐中若忘者,纵低才岂非金榜青云之客。
“患难中能守”,是在艰难困苦中,还能坚持自己的操守,不随波逐流,不改变自己的意志。这种人如果读书、做学问、走仕途之路,一定是国家的柱石之臣。
“安乐中若忘”,后面再加上“安乐”两个字就好理解了。“安乐中若忘安乐”也就是安乐中不耽于安乐,随时存有忧患意识。这样的人,即使才学低一些,人木讷愚笨一点,也照样是国家的人才,未必就不能够金榜题名,青云直上。
以上两句话,也就是孟子讲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人生中有两种境遇,人人都知道,但都难以突破。真能做到的,绝非凡人。这就是“贫而无怨”和“富而不骄”。按照孔子的观点,“富而不骄”还容易一些。“富”的意思是充足,有财物,有才学、有能力、有权势,无论什么东西,只要量充足了就能改变质,使人在不知不觉中骄傲起来。有钱人横还好理解,因为他有横的本钱,穷横穷横的人也不在少数,因为他穷,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穷就是他傲慢的本钱。所以,能够做到“富而不骄”,不仗势欺人,已经不容易了,但真正难做到的是“贫而无怨”。
贫的意思是不足,并不一定是没钱财,没知识、没能力、没福气等都是贫,如今“穷得只剩下钱”的人也不在少数。能够贫而无怨,在患难中还能坚持操守,安贫乐道,没有点真功夫,是绝对做不到的。
历史上挂头牌的“患难中能守者”是颜回,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都赞叹他“贤哉回也!”物质生活如此艰苦,还能够坚守自己的操守,保持心境的恬静愉悦,贫而不穷,个人修养能达到这个境界可太不容易了。
颜回不但“能守”,而且“其心三月不违仁”,能将仁的心境保持三个月之久,听着都让人感动得流泪。我们凡夫不要说“三月不违仁”,就连三天不发火都做不到。这样的人,一旦读书明理,出来做官,怎么能不是百姓的福祉、国家的柱石呢?
前一段时间,媒体报导了一则新闻:广东的一所大学里,有一名大学生跳楼自杀了,为了些什么呢?因为对午餐不满意。为一餐饭就可以置生命于不顾的人,即使他不自杀,侥幸大学毕业了,这样的人能够对国家、社会有些什么贡献呢?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看来是大有问题的,不能不反思啊!
“安乐中若忘”,随时保有忧患意识的典型人物,是东晋的祖逖,历史上有“闻鸡起舞”的故事。“五胡乱华”以后,西晋王朝灭亡了,司马睿又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了东晋。东晋政权耽于安乐,只求维持江南的半壁江山,不想收复中原。祖逖十分不甘心这种国家残破的局面,立志要驱除胡虏,收复失地。他与好朋友刘琨互相鼓励,同睡在一张床上。半夜里鸡叫头遍,祖逖就踢醒刘琨,两人披衣起床,拔剑起舞,练习武艺,准备为国家出力。以后祖逖作了奋威将军,率师渡江北伐,为东晋政权收复了长江以北的不少失地。
鄙吝勤劳,亦有大富小康之别,宜观其量;奢侈靡丽,宁无奇人浪子之分,必视其才。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节俭勤劳的人,有大富,有小康,关键看其人的心量;挥金如土的人,有奇人,也有浪子,关键看其人的才学。
“鄙”是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和事;“吝”是吝啬、自私,什么都舍不得。仔细区分起来,吝啬与自私在本质上还不一样。自私的人宽己吝人,对别人舍不得;吝啬是对自己、对他人都舍不得。吝啬在管理学上叫节流,勤劳是开源,二者结合起来一定可以发家致富。乡下的土财主大都是这样“鄙吝勤劳”的人,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在土地运动中,这样的人被戴上个地主的帽子,一辈子都不得翻身,你说冤不冤呢?
一个既节俭又勤劳的人,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如是因如是果,这是一定的。但人生又有大富与小康的不同,这又是什么道理呢?中国文化讲究“小富在勤,大富在天”,大富需要有大福报、大福德,这就是在天,俗话说的看你有没有发财的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不能只看结果,不管手段和过程,如果为富不仁地聚敛财富,是自取祸尤的死路。
勤劳、惜福、再加上布施(付出爱心),才是大富的根。天道酬勤,此为原因之一;惜福的人积德,德为摇钱树的种子,此为二;布施为舍,舍得舍得,舍才能得。老子说过“愈给人己愈有,愈与人己愈多”。大富小康除了节俭勤劳以外,还要看人的心胸气度,慈悲喜舍的心量,为善布施的数量等等,所以这里才说“宜观其量”。句首的鄙字就是心量狭小的意思,与这里的量字构成强烈的对比,暗示我们如何才是求大富大贵的坦途正路。
人间的财富像天上的云一样,在不停地飘动,所以叫做“通货”。财富必须在流通中才有意义,囤积居奇只能召来灾祸。有人说“财富像堆肥一样,不把它散布到田地里去,它除了发臭,一无是处”。我们不要以为钱财在谁的名下,就真的属于谁,那就错了。对钱财我们只有管理权,没有所有权。
基督教里有一种说法:世间的钱财,是上帝暂时委托你管理的。管理得好,上帝就让你多管一点,多管几天;管理得不好,上帝就收回管理权,不让你管了。财富只是福报的形式,不是结果,财富带来的结果应该是幸福和快乐,而这种幸福和快乐,是自己将财富用在了真正需要的地方,就像一个厨师苦心准备的菜肴,被客人吃个精光还赞不绝口,那个厨师尽管累得很,但一定很开心,这叫做“施比受乐”。
一个人心量大、志向大,天地赋予你的舞台就大,孟子所谓的“天降将大任于斯人”,这个人的天命就大。天命大的人掌握的财富数量也大,因为财富在你手里,可以发挥更多更好的作用,可以为人群造福。相反的,如果一个人心量不大,只有自己,你所掌握的财富也就大不了,因为财富在你手里,不但发挥不了作用,反而能给你带来灾祸,是害了你。
下一句“奢侈靡丽”的靡字,本义是奢侈、浪费,靡丽是奢华、美盛的意思。“奢侈靡丽”的人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恃才傲物、视金钱如粪土的人,这种人多为鬼才奇士;另一种是纨绔子弟、专爱耍阔气、摆谱儿,其实是草包肚子、绣花枕头,二者的区别就在有没有真才实学,所以此处才说“必视其才”。例如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著了名的“奢侈靡丽”的奇人张伯驹,他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被人称为‘民国四公子’。
张伯驹(18981982)字丛碧,河南项城人,他曾将10件书画珍品献给故宫博物院,其中有李白的《上阳台帖》、杜牧的《张好好诗》、范仲淹的《道服赞》、黄庭坚的《诸上座帖》、赵孟頫的草书《千字文》等。最有价值的两件,是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和中国传世最古老的山水画——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张伯驹的父亲张镇芳,曾当过直隶总督和河南都督。他本人入过军界,搞过金融,最后成名在诗词文物。张伯驹擅诗词曲,以词为最,是李后主、晏几道、纳兰容若一脉传流下来的词学大师,早年名作《丛碧词》斐声词坛。
他几乎用掉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乃至房产,收购中国的古董书画。他自己曾说:“陆机的《平复帖》是用四万大洋从溥心
弗以见小为守成,惹祸破家难免;莫认惜福为悭吝,轻财仗义尽多。
“见小”与“守成”,讲的是不同类型的两种人,有本质上的差异。“见小”,是见识浅薄,只顾眼前的小利益,这种人往往都贪小、爱沾小便宜。究其本质,犯了一个贪字,所以只见铒而未见钩,只见蹄而未见荃,只见利没想到祸,其结果,自然是“惹祸破家难免”了。
人为什么会有祸?因为积恶,是小恶的不断积累。为什么会有福?因为积善。所以“福将至,观其善必先知之;祸将至,观其恶必先知之”。善恶的积累过程,就是事物的量变阶段,这个阶段还可以自己控制。一旦到了祸福临头的质变阶段,就非人力所能控制了。所以古人告诫说:“毋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
“守成”,是守把着祖宗开创的基业,这种人虽然自己没有本领继续开拓,但却能够保证祖宗的基业不败在自己手里,留待有开拓能力的后代子孙出现,所以能守成的人也非常难得。耀祖光宗的开拓者毕竟是少数,能守住家业不衰败,已经要烧高香了。看看历史上的帝王录,大都是前两代人打天下,大概从三代以后就转入“守成”,接下去就要败家了。
以二百七十六年的清史为例,如果抛开民族情绪公正而论,有清一代是既汉唐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三大盛朝。其间,国家的疆域最广、人口最多、物资最丰厚,国民生产总值排在世界最前列。康雍之后,进入守成阶段,从道光朝开始就败家了。以后割地赔款,不一而足,这实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天命气数已尽。
但要说哪一位帝王卖国,实在也是冤枉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个时代的国家是皇权的私产,不同于现在的公有制,可以让你不负责任地“摸着石头过河”。割地赔款等于割肉卖血,但有一线生机,有哪一位皇帝愿意干呢?可见,能守成的已经很不易了。
“惜福”与“悭吝”,也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两种人。表面上看起来,二者都有抠门小气与“舍不得”的特点,但二者有本质上的不同。惜福是爱惜东西,不浪费物力;悭吝是对什么都舍不得。悭吝的人多吝人宽己,是自私;惜福的人多吝己宽人,属无私,是中国文化推崇的行为准则之一。
古人说:“一丝一缕,当思来处不易”。佛门的饭堂叫做斋堂,又叫五观堂,僧众进食前要施食,进食后要回向,进食中还必须心存“五观”(五种观想),第一观就是“计功多少,量彼来处”。要带着感恩的心情受食,不能计较食物的好坏,不能作贱饭粒,当思粒米维艰,来处不易,应该想到农夫的辛苦。
惜福的人,每每珍惜一粒米、一滴水,自己甘愿生活节俭,过苦日子,却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倾囊而出去救济世人,这是菩萨的事业,是每一个行菩萨道的人要走的必由之路。
天津有一位叫白芳礼的老人,七十四岁以后还靠蹬三轮车、摆地摊,挣下三十五万元人民币。老人家自己一贫如洗,却将积攒的钱全数用来资助贫困的学生,共有三百多个学生,包括藏族学生,受到过老人的救济。直到他九十三岁逝世,人们才发现老人家自己的存款余额是零,而那几十万块钱,是老人一滴汗、一滴血靠体力赚来的。
另一位五十二岁的姚姓老人,在海南靠捡破烂、打杂工为生,却在十七年时间里,收养了十七名被人遗弃的女婴。请问这样的行为不是菩萨行是什么?这样的行者不是菩萨又是什么呢?
处事迟而不急,大器晚成;己机决而能藏,高才早发。
“处事迟”的意思是沉着从容,谋定而动;“迟而不急”,是要留给自己足够的时间与余地。“弓开没有回头箭”,决策一旦实施起来,再想更改就难了。所以为人也好,处事也好,都要迟而后发,要一慢、二看、三通过,不能急躁冒进,越是大事越是如此。这也正是老子“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道理。
“大器晚成”,是老子《道德经》上的话,老子说“大器晚成,大方无隅,大音息声”。高潮往往在后面,从来好戏都是用来压轴的。“迟而不急”,不是天生来的“慢性子”,而是有定力、有学养、有人生体悟的智者。遇事就躁动不安,自己先乱了方寸,自处且不暇,如何能够治事呢?
此外“处事迟而不急”,是针对大事、急事而言,并非鼓励我们对任何事情都不急。古人还有“急事宜缓办,缓事宜急办”的处事原则,急事不能急着处理,以防忙中出错;缓事要尽可能的快办,敏则有功。
“机”是枢机、枢纽,是一件事情成败的中心环节,所以将带有保密性质的事件叫做军机、机密。“己机决”,是自己已经对要事做出了决定。“能藏”很不容易做到,所以自古以来,无论在官在私,保密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孔子在《易经•系辞》中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乱子大部分都出在“己机决而不藏”,让别人占了先机,自己反而乱了阵脚。所以任何事情在没有成功以前,都要深藏不露,要小心谨慎,这是古人总结了多少教训得出来的经验。胸有成竹而又能深藏不露的人,很年轻就能走运得志,代表人物就是康熙。
康熙八岁登基,四个辅政大臣中的鳌拜专权,不将皇帝放在眼里。康熙为此忍了六年,到十四岁时亲政,鳌拜不但不交出权力,反而更加专横。康熙决定除掉他,但鳌拜长期把持朝政,树大根深,稍有不慎走露了风声,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康熙就训练了一批腰腿灵活的少年,每天都在皇宫里面练习摔跤游戏,鳌拜见了好笑也没有放在心上。哪知就是这批少年,以游戏玩笑为名制服了鳌拜,这一年康熙才十六岁,是名副其实的“高才早发”。其实康熙很早以前,就已经将“平三藩”等几件大事写在柱子上,可见其“己机决”之早,“而能藏”之深了。
 
有能吝教,己无成子亦无成;见过隐规,身可托家亦可托。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有才能而不肯教给他人,自己不但没有成就,子女也一无所成;见到他人有过错,能够在暗中规劝的人,是可以托身寄家的高义之士。
“吝教”是自己有才能,却吝啬保守,不肯教给别人,所以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不吝赐教”。人要想生活得幸福美满,远离灾难痛苦,一方面要惜福,另一方面就要多做布施,也就是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接受”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付出”带来的快乐才能长久。佛门僧众结斋时都要唱诵:“所为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布施,后必得安乐”。布施是因地上的行为,必将产生相应的果报,所以修福得福,修慧得慧。愈与人己愈有,愈给人己愈多。
布施又分为财布施、法布施与无畏布施三类,各有其不同的果报: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不吝赐教”,属于法布施,必获聪明智慧的果报。而“有能吝教”,也必会得愚昧拙笨的果报。
天生能人,本为的是帮助笨人;天生智人,本为的是帮助痴人;天生富人,为的是帮助穷人。能人不帮助笨人,是违天命,果报是能人变笨,且祸及子孙;智人不帮助痴人,智者变痴;富人不帮助穷人,富人变穷,也都会殃及到子孙。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太多了。名家的后代大都无名,富家子弟除了钱穷得一塌糊涂,艺术家的子女偏偏不喜欢老子的艺术,聪明绝顶的父母,却专门生白痴儿子。他们自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还在怨天怨地,我们用因果之眼却看得清清楚楚,这就是如是因,如是果的回报。人人都是自作自受,没有人能够例外。
“见过隐规”,是暗中规劝,在没有人的地方,关起门来互相谈心,指出对方的缺点。在对待批评的态度这一点上,东西方文化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率直,为人处事讲究直来直去,整个社会都如此,倒也自然而然。东方人含蓄,教育批评都讲究点到为止,剩下的让人自己去反省,所以“劝人于暗室”,为别人隐恶扬善,是宅心仁厚的表现。
看到朋友的过错,要在暗中悄悄地规劝,虽然对方未必一定感激,但是至少他不会恨你。相反,如果你不分场合对象,在大庭广众面前批评指责别人,尽管你说的有理,但大部分人都接受不了。人有脸,树有皮。保全他人的尊严,是做人最起码的常识。所以,赞美他人尽可以放开喉咙,批评他人时,切记要咬住舌头,批评得过了头要结怨的,那就与批评的本义初衷大相径庭了。
知足与自满不同,一则矜而受灾,一则谦而获福;大才与庸才自别,一则诞而多败,一则实而有成。
知足与自满可不一样,知足的人守本分,不做非分之想。“不争不贪,福禄无边”。所以“谦而获福”。“矜”是骄傲、自满、自大,傲慢人召灾,这是迟早定会发生的事情。
《尚书》中说:“满招损,谦受益”。《易经》中也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天道其实很简单,就是过分的要受制裁,吃亏的要受补益。世人对于谦德善行都恭敬喜欢,对傲慢无理都深恶痛绝,因此祸福虽说是天道,其实也是人情,虽说是天降,实乃自做,因此讨了人间的便宜,必吃天道的亏;贪了世法的滋味,必召性份的损。
大才与庸才自然有区别:智慧、学识、能力都很高,既有理论又能实际操作的人是大才,也就是管理学上说的开拓型、领导型人才。“庸才”并非一无是处,好歹他也是“才”,但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平庸,只会吹,具体干事一塌糊涂。
虚妄不实的话叫做“诞”,总说些“假大空”的话,被称作“扯诞”。历史上著名的庸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其子赵括,少学兵书,所知甚多,“以天下莫能当”,谈论起兵法,赵奢也被儿子驳得哑口无言。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如果赵国用他为将,定遭惨败。
公元前259年,秦军来犯。赵军在坚持抗敌。其时赵奢已经去世,由廉颇指挥赵军。秦军因无法取胜,就用反间计,派人散布“秦军最惧赵奢之子赵括”的谣言。赵王上当,派赵括替代廉颇。蔺相如对赵王说:以赵括为将,如同胶柱而鼓瑟。赵括只知读兵书,用他为帅,必酿大祸。无奈,赵王不听,固执己见。
赵括自以为会用兵,全盘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秦赵长平一战(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四十万赵军尽数被歼,赵括自己也被乱箭射死。赵国自此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秦国抗争了。
忮求念胜,图名利,到底逊人;恻隐心多,遇艰难,中途获救。
忮(zhì)在这里是固执、刚愎的意思,“忮求念胜”,是不顾一切地为了取胜。求上进、争上游不是不对,问题在强念固执,不顾一切地“忮求”;再加上动机,目的是什么?图名利,这就使得一个人在竞争中,只盯住眼前的利益,无暇统观全局,其结果必定要逊人一筹。
世界上的事,不努力得不到,努力了,有时候也不一定怎么样。“三分人力七分天”,人算不如天算,不信命不成的。“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成功的人下面都多少人垫底,我们只求尽心尽力,成就与否要看天命时运了。
世人愚昧,不懂得也不相信这个真理,以至于为名利送了自己的性命。而仁慈隐恻的人是替天行道,纵使遇难也没有送命的道理,因为他福大、命大、造化大。
恻隐,也称为隐恻,是见人不幸而心有不忍,是仁慈心的表现。其中“痛之深为隐,伤之切为恻”。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是《孟子•尽心上》中提出的“四端”(做人的标准),以恻隐之心为首,没有恻隐之心就失掉了基本人格。能救人于危难之中,是有大福德的人,积的是阴骘,报应最快也最大。
历史上有一个“疗雀饥全家免难”的故事。古代有个柏之桢,他是河南人,心地善良慈悲,常常怜虫喂鸟,每到吃饭的时候,都会有鸟雀飞到他家来。冬天下雪时,他怕鸟儿找不到草籽挨饿,就在雪地中辟出一块净地,撒上碎米,让鸟雀啄食。
有一年闹土匪,流寇攻进县城,烧杀抢掠,眼看大难将至。来到柏之桢家的时候,看到有成千的鸟雀集在台阶上和屋檐下。土匪以为一定是无人居住的空房子,就散去了。全家老少二十余口,个个安然无恙。
动物救主人的故事在今天也不胜枚举,这都应了“恻隐心多,遇艰难,中途获救”这句话了。
不分德怨,料难至乎遐年;较量锱铢,岂足期乎大受。
“德怨不分”的有两种人,一是视众生平等,德怨一如,这是圣贤的境界;二是浑浑噩噩,只知有怨不知报恩的愚人。《弟子规》中说:“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不念恩专记仇的是小人,这样的人自消福报,折损寿元,很少有健康长寿的。原因就是《感应篇》中所说的:“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算尽则死”。
“遐年”即遐龄,百岁为上寿曰期颐,八十岁为中寿曰耋,九十岁曰耄,因此“遐年”为尊老年人高寿的敬语。
儒家是入世法,要保证全社会的稳定,就一定要有行为规范,就不能不分德怨。儒家不是反对“众生平等”,而是认为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能够“抱怨短,报恩长”已经很了不起了。孔子就反对“以德报怨”的做法,一旦如此,你将“何以报德”呢?这不是忠奸不分,是非泯灭了吗?所以提倡“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也就是用你的正直耿介去面对有负于你的人。打不还手是要分对象的,不能学呆了。
“较量锱铢”是斤斤计较,为一点小利争个不休。“锱铢”是古代的重量单位,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有一类小蟑螂、小老鼠格局的人,天生器量小不堪大受,过分要求会要了他的命。人多是算小不算大,喜欢计较小利,量小必薄福,自然享不了大福报。俗话说“傻福、精穷”,不计较、肯可吃亏的人有福,越能算计的精人越穷,因为自己的福都让自己给算计光了。
媒体上曾有一篇报道。有一个女工生活非常困难,本人下岗,丈夫的工作也丢了。全家人无饭吃,无房住,孩子无钱上学。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善心老人帮助她安排工作,并将自己的房子借给她们,使他们一家人有饭吃,有地方住。不料想,这个女人不但不感谢老人的救命之恩,反而黑了良心,谋夺老人的房产,贪污老人的钱。结果有一天,忽然无故跌了一跤,把手臂跌断成了残废,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
过刚者图谋易就,灾伤岂保全元;太柔者作事难成,平福亦能安受。
人要有刚气,人无刚则不立。但是过于刚强的人,做事虽容易成功,但往往伴有灾伤刑(左克右寸)。全元:全真之元,指形体寿命。人过于刚愎倔犟,勇猛孔武,在事功上虽然易于成就,但伤人亦伤己,丰碑固然是记功碑,同时也是墓碑,所以自古英雄难享天年。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刚强的东西已失去了生机,虽然冲击力大,但是由于自身过于凸显,目标大;再加上自身的反作用力,一定会招致自身的伤害。正如危木易折的道理一样,所以老子提出贵柔的道理。
做人太过刚硬就会造成刑(左克右寸),就会有灾伤。现实生活中,凡骨骼系统有病的人,颈椎病、腰椎骨刺等,多数都是由于性子太硬、太直,硬碰硬就一定会有伤害。如能将性子软化掉,没有脾气了,骨骼就会恢复到柔软的状态了。
当然,太柔弱了也不好,这样的人立不起来,做事难成,很难指望他能统领全局。柔弱的人做事虽然难成,却有平福。“平福”也就是平安之福,平平安安就是福嘛。宠辱皆惊,玩的是心跳,那不是平福,老百姓享受不了的。
做人做事过于柔弱,将一事无成。虽然一生平安,毕竟缺乏人生该有的乐趣。人生必须刚柔并济,该刚时万缘放下,勇猛精进,自强不息;该柔时万缘皆空,逆来顺受,疾病不管,是非不入,傲气具除,习气渐化。这也是老子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将我字舍没了,就得道了。
乐处生悲,一生辛苦;怒时反笑,至老奸邪。
乐本是好事,但是过了头,就会乐极生悲。物极必反的道理谁都会说,但事到临头,谁都不肯见好就收,知足知止。狗熊掰棒子,忙活一夜,该得的还是那一根。人也是如此,适可而止,一定有所收获。但多数人都要好上加好,锦上添花,结果是乐极生悲,多成多败,忙活一辈子,还是原来的结果。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我们则是“身无百岁寿,心怀千年忧”,有什么办法呢?
“乐极生悲”是《史记•滑稽列传》的典故。齐威王不理朝政,终日放荡,沉溺于酒色之中。大臣们谁劝也不听,只有干着急。有个叫淳于髡的人,以语言诙谐善辩著称,就用微言隐语,讽谏提醒威王。
有一次,楚国侵犯齐国,淳于髡奉命请来了赵国的救兵。楚军闻讯,当夜撤回。齐威王非常高兴,设宴犒赏淳于髡。宴饮中,威王问淳于髡酒量如何?淳于髡回答说,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威王不解其义,淳于髡就回答说:“像今天这种喝法,前有大王,旁有执法官,后有御史官。我一边喝酒,一边害怕,喝不了一斗就醉了。”
齐威王又问:“那么喝一石呢?”淳于髡回答说:“假如遇到老朋友,边喝酒边谈笑,即使喝上一石酒也醉不了”。淳于髡最后说:“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齐威王听懂了,终于戒掉了沉溺酒色的恶习。
“怒时反笑”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城府很深,喜怒不形于色的人。这种人不高兴的时候,脸上反而带出笑容,俗称“笑面虎”。另一种是大奸大恶的奸邪,这种人年纪越大,越是老奸巨滑。曹操年轻的时候,就有相士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最大的长处就是“败而不馁,怒而反笑”。赤壁之战大败,曹操败走华容道。八十三万曹兵全军覆没,曹操不怒反笑。结果一笑出来赵云,二笑出来张飞,三笑出来关羽。不是关羽讲义气、念旧情,曹操就把命丢了。
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
这两句话的意思:喜欢自夸己善的人,功名上很难再有进步;专门挑剔别人,说长论短的,最容易伤害自己的性命。
有一种人很傲慢,看人都斜着眼。这种人伤人缘,功名和仕途都不会得意。才智不得抒展就越发怨天尤人,怨老天不公平;一旦得意又不知道夹着尾巴做人,自认为早该如此,所以一辈子走霉运。另有一种人,专门自赞毁他,处处抬高自己诋毁他人。这种人若读书,功名仕途就有限,很难有所成就,因为“满招损”是天理。再加上喜欢谈论别人的缺点,专门挑剔人,就足以伤害自己的身心性命。
生活之中,这样的例证屡见不鲜。皇室的嫔妃之间,百姓妯娌之间,这样的人很多,结果不是生灾长病,破家亡身,就是祸及子孙。因此《感应篇》上才告诫我们要“不彰人短,不炫己长”。这样才能培德养福,保住自己的福报。增加福报还谈不上,能保住不折福、不伤福就已经不错了。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益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乐道人之善”,就是多讲别人的好处、优点。“遏恶扬善”是《感应篇》中的话,过去的读书人要考功名,首先就要隐恶扬善。朋友有错误,要关起门来劝,在外面总要替别人遮羞盖丑。“规劝于隐处”,是道德,是做人的厚道。否则就有失口德,既折损自己的福报,又与他人结下恶缘。宋代的名宰相王曾就能做到“扬善公庭,规过私室”,这是为政者必须的修养。一个成功的人物,各有自己的一套修养,但总能包括孔子说的这三条。
我们却往往是“乐摘人非”,而且乐此不疲。我的一个朋友在国家机关部委工作,她的一个同事,就喜欢在背后指责、攻击别人。
有一段时间,我这个朋友因为工作忙,下班以后还要加班。但有几次,司长都突然推门而进,看一下又离开了,她感觉很奇怪。有人告诉她说,就是那个同事在司长面前攻击她,说她下班以后用公家的长途电话谈生意。
不久前,这个“乐摘人非”的人,修理自家窗子的遮光阳篷,一下子从十八层楼上坠地而亡。应验了此处的这句话:“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
责人重而责己轻,弗与同谋共事;功归人而过归己,尽堪救患扶灾。
指责别人不留情面,批评自己轻描淡写。这是属手电筒的——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再严重一点就是“功劳归于自己,错误推给他人”。这种人既不能与之相交,更不能共谋同事,因为他极端自私,不负责任。真正值得信赖的,是有担当、负责任的人,足以救民于水火的人,他们是厚人薄己、推功揽过的君子、丈夫。“尽堪”,有足以、完全可以的意思。
古人说“众恶必察易,自恶必察难”。宽人责己是德,推功揽过有功。将功劳归于他人,自己承担责任,这种担当非有大愿力、大福德、大智慧,是很难实现完成的。
世间人修行要做两件事:一要积功累德,二要开启智慧,福慧双圆,佛法上称为“两足尊”。要想修福慧,先要消业障(清理已有的障碍),最快的方法就是修忍辱。福气福气,福多大,气多大。受不了气,就享不了福。忍辱可以消业积福,担众人的过,忍受大侮辱,就能消大业、积大福。老子说“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王”。一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大,他的价值也就越大,所以能够承担起国家的责任,这个人才配做天下之王。
 
处家孝悌无亏,簪缨奕世;与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处家孝悌无亏的,世代福禄不尽;与世人患难与共的,永远受人敬仰。
“簪缨”, 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借以指高官显宦。“奕世”,累世、世世代代的意思。“血食”,杀牲取血以祭神, 是古代祭祀之礼(吉礼)的一种。
“孝悌”,是东方文化(做人)的根本,是以伦常为本位,西方文化是以个人为本位。以东方文化的观点,社会是人与人关系的共同体形式,绝对孤立的人是不存在的,因此中国文化强调“五伦”(五种伦常关系)。五伦即: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君臣,五种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父道为慈,子道为孝,兄弟之道叫做悌。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孝”字,千经万论都是这个字的发挥,都是对这个字的解释而已。懂了孝就算“明道”,遵照孝之理去做就是“行道”,所以说“百善孝为先”。
将孝敬父母的仁爱之心向外展开,第一层就是兄弟之道。兄弟之间互相关爱、互相照顾,叫做悌(心中有弟也)。懂了孝,其他四伦的关系就自然都懂了,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说,“忠臣必出于孝子”的道理。
“与世吉凶同患”的人,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将天下事为己任,明知不可而为之。孔子、孟子都是这样的人,凭他们的学问和修养,独善其身,做个活神仙还不容易吗?但他们硬是要挑起传承中国文化的重任,明知不可而为之,竭尽自己的力量,为万世开太平。
以世俗功利的看法,孔子、孟子都没有成功。孔子周游列国,宣传仁德的思想,结果到处受瘪,还被困在陈蔡饿肚子。孟子在列强争霸的战国时代,还坚持为人伦正义、道德政治,奔走呼号,始终不渝。他们是不识时务的腐儒吗? 变通一下,不就名利双收了吗?非不能也,实不为也。明知道挽救不了这个时代,还是尽自己的力量为后世立法,以期来者。这就是圣人,是万世师表,永受后人尊敬,享血食千年。
曲意周全知有后;任情激搏必凶亡。
自己吃亏受气,曲意周全他人的,后代一定好;死硬顽固,任性而为的,必定凶亡。
能忍辱、能受气,肯吃亏,同时还能找别人好处,委屈自己,成全他人。这样的人,必有厚福,且有好子孙。因为人欺人,天不欺人;人道吃的亏,天道必给你补回来,这是天理。否则,物质不灭的定律就不存在了。有多少古人为了保住忠良的后代,自己委曲求全,甚至赔上性命,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像唐朝的中兴名将郭子仪,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包括安史之乱在内的几次大乱,都是郭子仪平定下来的。他不计较个人得失,曲意周全,维系国家安危二十余年,连对手都很尊重他,皇帝都不直接呼他的名字。
有一次,他领兵在外抵御吐蕃,朝中奸臣鱼朝恩却派人掘了郭子仪的祖坟。他得胜还朝后,众大臣惶恐,代宗皇帝无颜面对,大家以为郭子仪会大闹一场。哪知他伏地大哭,奏道:“臣将兵日久,不能禁阻军士们残人之墓。今日他人发先臣之墓,此乃天谴,不是人患”。最后,连鱼朝恩都被感动了,流着眼泪说 :“非公长者,得无见疑”。
唐代将军能富贵寿考的,只有郭子仪一个人。他有八子七婿,都是朝廷重臣。孙子有数十人之多,以致孙子来问安,他因无法分辨,只能颔首点头。
相反,固执己见,不听劝诫;任性而为,顽固到底的人必定遭遇凶灾而亡,这样的例子也很多。如三国时的吕布,从不听人劝谏,最后死在白门楼。
《论语》中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自己绝对注意四种行为:不自以为是,不搞想当然,不固执己见,不自我膨胀。多听听圣人的话,很多后悔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易变脸,薄福之人奚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这句话,与前面第五条:“转眼无情,贫寒夭促;时谈念旧,富贵期颐”的意思相近。不同的是,此处点出了“贫寒夭促”的原因,是“薄福之人”。易变脸的人冷酷、自私,只想索取不愿付出,结果是一切好运都会远离他。这种薄福之人,其实挺可怜的,何必再与之计较呢?真能像松柏一样耐久,像大海一样有容,那才是值得信任、可以依靠的人。
历史上有一段娄师德的故事。狄、娄二人同朝为相,但是狄仁杰看不起娄师德,一直排斥他。武则天看了不公,有一天就问狄仁杰:我重用你,你知道原因吗?狄仁杰自信地回答说:“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我是因为文章与品行好才受到重用,不是靠别人爬上来的。武则天说:你错了,我以前并不了解你。你有今天,全仗娄师德的推荐。跟着就命侍从拿来文件箱,取出十几篇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狄仁杰出来以后说:惭愧啊!没想到娄大人一直宽容我。
娄师德也是进士出身,他为人忠厚,心胸宽广,从不与人计较。
还有一次,娄师德与宰相李昭德一同入朝,由于身体肥胖走得慢,李昭德总等他不到,就怒骂他“田舍夫”(乡巴佬)!以示对其长期军垦屯田的轻侮。
娄师德听了也不生气,笑着回答:我不是田舍夫,谁当为之!正因为娄师德为人宽厚,才使得他在酷吏横行、罗织罪名的时代,能够全身免祸,长期出将入相而没有受到政治打击,这在同时代的将相之中是少有的。
好与人争,滋培浅而前程有限;必求自反,蓄积厚而事业能伸。  
争功抢利、好胜逞强的人,虽能风光一时,却很难风光一世。因为他既肤浅,又失道寡助。有些人自以为聪明,自恃其能,事事逞强,这会造成两个恶果:
第一,老子说“揣而锐之,不可常保”。你不可能永远保持这种强势壮态,一旦后劲不济,就会墙倒人推。第二,一个团体的领导,十之八九都不会容忍下属在智力上超过自己。如果你在团体中与人争聪明,自然是“滋培浅而前程有限”了。
真正成大事的人,如“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一定是胸怀大志,深藏不露。既善于韬光养晦,避免受到伤害,又善于等待时机,厚积薄发。这是“蓄积厚而事业能伸”的道理。
《荀子•宥坐》中讲了一个“孔子观欹器”的故事。孔子到祭祀鲁桓公的庙里去参观,见到一种盛水的欹器(无水时歪向一边)。孔子便问那是什么器具。守庙的人说“这是君王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的器物。”孔子说:“我听说这种器具空着的时候歪向一边,盛水适度时就端正,灌得太满就翻倒了。正所谓: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弟子们于是向欹器里灌水,结果真的像老师所说的那样。孔子因此感叹:“哪里会有自满而不翻倒的道理呢?”
少年飞扬浮动,颜子之限难过;壮岁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少年人飞扬浮动的,往往都寿不过三十岁;壮年人还鲁莽行事的,四十岁上必有大难。
“颜子之限”,是形容一个人英才早夭,因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死时只有三十二岁。
此外,人至四十岁为不惑之期。因为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过“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壮岁”,即壮年壮年时期,古代男子三十岁进入壮年。《礼记•曲礼》上说“三十曰壮”。现代人三十五至四十岁开始步入壮年,六十岁进入老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最新的年龄分段为: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将人体的衰老期推迟了十年,这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有积极影响。
颜回在孔门弟子中,最足以传孔子的学问,但因为太过用功又营养不良,经常饿肚子,所以32岁就死了。孔子非常伤心,很难得有颜回这样可以传道的人。
史料中记载,孔子有一次与学生们一起在鲁国的东门城上,观看泰山的景色。孔子突然问学生,远处是什么东西?学生中有目力好的回答说,好像有一条白链很快就过去了。颜回说:那是一个穿白衣、骑白马的人飞驰而过。颜回的视力太好,所谓“察见渊鱼者不祥”,不是好兆头。
少有才华应该涵养栽培,潜龙勿用才是,如若飞扬浮动,矜而自骄是自取毁灭之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就是一例。
王勃(649676),山西龙门人。少有才华,六岁就会作文章,构思无滞,词情豪迈。沛王李贤爱惜他的才华,召为沛府修撰,所以王勃还不到二十岁就任朝散郎、沛王府修撰之职,甚被爱重。当时诸王贵戚之间盛行斗鸡,王勃就作了一篇《檄英王鸡》的嬉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曾一度任虢州参军,又因性情高傲,得罪同僚而被革职。他父亲也因他被贬为交趾令。
唐高宗上元六年(675年),王勃赴交趾省亲,途中经过洪州(江西南昌),巧遇都督阎氏在重阳节于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应邀参加,写下了千古名作《滕王阁序》。王勃继续赶路去探望父亲,在渡海时不幸溺水而死,年仅二十八岁。
近十年以来,年轻人得心肌梗塞以至“猝死”的病例越来越多。在一些大医院里,45岁以内得“心梗”的病例 ,由以前的个位数上升到了十位数,发生脑溢血的中年白领(如企业家、律师等),则比老年人还要多。这种病人多为工作狂,给自己无穷的压力。每周工作时间达70小时以上,工作之外则是无休止的应酬,其中又兼有吸烟、酗酒的不良习性,加上运动太少,以车代步,就势必引发脑溢血及“猝死”之类的悲剧。
4050岁年龄段的男人,被形容为“四期”:事业在爬坡期,身体在下坡期,老婆在更年期,儿女在青春期。此时的社会、家庭责任和心理压力都最大,做事一定要“悠着点”。如果一味地“冒昧昏迷”,不惑之期就要出事了。
喜怒不择轻重,一事无成;笑骂不审是非,知交断绝。
有一种人是“喜怒不择轻重”,也就是感情用事,喜怒无常,讲话没有分寸,从不管他人能否接受得了。这种人往往智商高、能力强,但情商低,人缘差。因为缺乏团队精神,没有办法与人合作,结果多是“一事无成”。
还有一种人“笑骂不审是非”,也就是喜欢“拿人开涮”,净讲些幸灾乐祸的玩笑话,让人下不来台。这种人多有才情,智商很高,但恃才傲物,宅心不厚,讲话尖酸刻薄,常常得罪人,所以朋友很少,知交断绝。
幽默不能过火,开玩笑要分场合,要适可而止。上面说的两种人因为不懂五伦中友道“义”字的含义,孤寡薄福,恃才傲物,不修口德。“一事无成,知交断绝”还是好的,严重一点的连命都要赔进去。三国时期的杨修大概就属于这样的人。
杨修在曹操手下任主簿,很受重用,但这个人爱耍小聪明,且不审是非,不择轻重。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盒奶酥点心,曹操尝了一块觉得不错,就把盒子盖好,并在盒盖上写了“一盒酥”三个字。杨修见状,就把盒子打开,把点心分给大家吃了。曹操问他是怎么回事,杨修说,盖子上不是写着“一人一口酥”吗?
曹操并不在意这些小事,但杨修掺合曹操选子立嗣的大事,就引来了杀身之祸。夏侯渊命丧定军山,引发曹刘汉中大战。曹操因战事不利,准备撤兵又怕被人耻笑,犹豫不决。晚餐时曹操正在喝鸡汤,中军官来请示夜间的口令。曹操随口说出“鸡肋”二字。杨修听到以后,叫随从军士收拾行装,准备撤退。有人不解,杨修解释说: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我军久驻无益,不如早归。曹操一听大怒,以惑乱军心为名,杀了杨修。
济急拯危,亦有时乎贫乏,福自天来;解纷排难,恐亦涉乎囹圄,神必佑之。
救人于危难之中的人,有时也遭遇贫困,自有天加福给他;为人分忧解难的人,有时也有牢狱之灾,自有神来保佑。
“囹圄”,是周代对监狱的称谓,《幼学琼林》里就有“囹圄是周狱,羑里是商牢”的句子。其实秦朝也称监狱为囹圄。
好人没好报,行善不得善果,这是世人最不理解的事实,加之唯物主义的曲解,使社会大众对善恶因果持怀疑或否定态度。因果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宇宙间的基本规律,其中的条件与转化形式很复杂,远非我们的智力能够理解,所以只能简单地以三世因果为例证予以说明。
这个世界中有六道轮回,因果关系岂止六世?那是无量世,佛说“不可说,不可说”。做善事反得恶报的道理,简单说来,大概有二个:一是以前造的恶因,重罪轻报,就此一笔勾销了。否则,这个业果要严重得多。正如佛在《金刚经》中说的,受持佛法反而受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看起来吃亏,实际上占了大便宜。二是现在做的善事还不够现报善果的数量,要积累到一定程度,果才能成熟。三就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表面在做善事,其实有的在沽名钓誉,有的是良心发现,在那里赎罪。凡此种种,绝对不是我们肉眼能观察明白的。
至于助人为乐的人,反而遭了牢狱之灾,也是同理。不过,有时天要降大任于斯人,也要先有一番磨练,例如王凤仪善人救杨柏就是一个例子。
杨柏(字荫轩)也是个善人,为人忠厚,专做善事。他施衣舍粮,救济贫民,又宣讲善书,化俗成美。但不知为了何事,竟被官府捕去下了大狱。王凤仪一个心思要救杨柏,夜里赶去县城,走在路上,忽于黑夜见到太阳,悟了道。同时知道了,杨柏的官司是上天考验他的信心,他该有六个月的牢狱之灾。以后查明是诬告,杨柏被当堂释放。出狱后,他做善更积极,到处宣讲善书。
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
如何凶灾恶死?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事事皆阴。
为什么有人夭折亡身,作了短命鬼呢?因为是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处处都薄。
这句话的文字意思好像懂了,深层道理似懂非懂。例如:什么是“薄”?怎么“种种皆薄”就会短命?如何就不薄了?这些都是做人行道的大问题,作老师的不讲、或讲不明白这些道理,是误人子弟,要受大果报的。
陈希夷传下来麻衣先生相人的“四类八法”中就是“薄相”,指人长得单薄瘦弱,神昏色暗,主福薄寿短,命运不济。
“薄”与“厚”相对而成,是中国文化中对心相行为与性德果报的一种描述。陈希夷是风鉴之学的大家,有著名的“四类八法”传世,据说学自麻衣先生。四类就是“清、奇、古、怪”,八法是“威、厚、清、古、孤、薄、恶、俗”,以后演化为相法中的二十格局。
格局是判断一件事物最基本的条件,关乎事物发展的规模、失态、走向、结局,等等。人的格局是天生命定的,非有大修行者不能改变格局。人生的运程,如钟表的秒针走个不停,非转圆满,分针(命格)才走一格;分针再转一圈,时针(命局)才动一下。改造命运可没有速成法,修行要发大心、长远心,否则就会前功尽弃。所以,相法中最重要的是看格局,格局不对一切就免谈了。没贵格的人哪里有贵运,局面小的想成大器也属妄,因为格局不对。
二十格局中,薄占其一。薄相之人单薄柔弱,形轻气怯,色昏而暗,神露不藏。如一叶扁舟泛于波涛之上,主贫寒、短命。这类人命运不济,多性格内向、孤僻,意志薄弱,没有主见。所以,只要断为薄格,那就一切皆薄。如形体薄、神气薄、色韵薄,而且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其结果,必然是德薄、福薄、命薄,轻者贫病交加,重者短折亡身。
薄福之人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呢?那就要认真分析,你的薄从何来?有的人是天生就薄,这是过去世没有好好修福,今生就要大修福德,才能转变命运,即古人所谓“吾本薄福人,宜行惜福事;吾本薄德人,宜行积德事”。大部分人还是因为心地不够厚道,再加上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而折损了自己的福报。
因为“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愈薄;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益厚。所以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由此可见,天生禀赋不是不变的,主要在后天自己的行为。古人的一段名言,非常能够发人深省:“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
如何凶灾恶死?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事事皆阴。
为什么有人遭遇横祸,凶灾恶死呢?因为这些人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事事皆阴。
这句话与前面一句合在一起,是一幅很好的对联:
上联: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未免短折亡身;
下联: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事事皆阴,自然凶灾恶死。
横批:自做自受
仔细分析一下,遭遇横祸、凶灾恶死的人都是心地阴毒,专门搞阴谋诡计的人。他们积累的都是见不得阳光的阴财,行为更是偷偷摸摸,见不得人。所作所为摆不到桌面上来,事事皆阴,才会遭此不明原因的阴祸。既然是阴行招感来的阴报,我们在阳面(外表)当然不容易看透,有时还为这些人惋惜。殊不知这里面的因果道理,是一丝一毫也不会出差错的。
冷眼看看,多少人在发阴财,还自鸣得意呢,接下来的果报让你吃不了兜着。唉,真是可叹、可怜、又可悲。可怜归可怜,果报可是要自己承担的。
人道是善道,属阳间,容不得纯阴之事、纯阴之人。阴阳两道隔界,阳间容不得阴人,阴间里没有阳人。在人世间搞阴谋诡计,也就是此处所谓的“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事事皆阴”的人,阴间的地狱之门就被你打开了,你能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就不言而喻了。
阴谋家多遭遇凶灾,不得好死(恶死)的占多数。好死是五福之一,是阳善之福报,是大福德、大善果,普通人尚且享受不到,更何况搞阴谋诡计的人呢?所以古人说“地狱里没好人,天堂里无恶人”。
做人做事,最忌讳搞阴谋诡计,有人将《老子》归到谋略学中去,这就大错特错。老子主张阴柔,不是阴谋。阴与阳一体两面,只是在用上有正面与反面的不同而已,但目的是一个,即达到阴阳间的平衡。用阴柔是因势利导,不搞对抗、不勉强而为。是用顺不用逆,而搞阴谋、算计人的人是没有好结果的。历史上的陈平,曾帮助刘邦奠定汉朝四百年的基业,刘邦有六次重大决策都是采用陈平的计谋而成功的。但是陈平自己却说:“我多阴谋,道家之所禁,其无后乎”!道家最忌讳阴谋,所以陈平断定自己没有后代,至少后代的福泽不会长久,后来果真如此。
如何暴疾而殁?纵欲奢情.如何毒疮而终?肥甘凝腻。
为什么有人暴病而亡?因为恣情纵欲,精气耗尽。
人得暴疾而亡的原因很多,但恣情纵欲,酒色过度是主要原因之一。人从色欲而生,故对色字一关最难把持,稍有不慎,就又由此色欲之门而自蹈死地。夫妻之间本非邪淫,但欲不可纵,乐不可极。纵欲就会成患,乐极就要生悲。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淫欲是无穷的,以有限追无穷,只有死路一条。
自然界中,动物交配是有季节性的,大多在春天发情。只有人类的性欲是不分时间和地点的,吃饱了就想干坏事。青春期的年轻人,往往是情欲初萌,荷尔蒙用事,原可以谅解。但父兄之失教,社会的教唆,是造成青少年走邪路的主要原因。
大陆有一位赵老板,少年时家境贫寒,以后经商奋斗,成了富翁。他少年得志,骤然暴富,完全忘记了以往的苦日子。饱暖思淫欲,他公司的女秘书、女职员,凡是年轻貌美的,他都以高薪、到外国谈生意、赴宴会等手法引诱,甚至暗施迷药,强行奸污。这些女孩子受了侮辱,怕张扬出去无脸见人,或怕失去高薪职业,只得忍气吞声,姓赵的因此更加肆无忌惮。
如此不到一年,有一天他突然暴毙在某酒店的高级套房之内。这位勤奋有为的青年俊杰,竟然惨死于欲海,实在令人惋惜。希望在座的父母,能从正面关心自己的子女,他们正在青春期还不懂事,需要家长的帮助,不要不好意思谈这个话题。
修道的人就更要注意这个问题,淫欲之心不除,你就永远是个漏器,修多少漏多少。《楞严经》中有言:“若不断淫欲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成其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大家注意,这里说的是“淫欲”而非正常生理的“性欲”。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发育成熟以后,由性腺和内分泌腺产生性激素和精子、卵子,这是很自然的生理现象,过度压抑反而会造成性心理变态和内分泌失调,形成忧郁症等疾病。
道家内丹功,有“炼精化气”的功夫,这里的“精”不仅仅是“精虫”,而是人体内的“阴精”,包括了所有内分泌腺的功能。“炼精化气”是人体内阴精的气化状态,一旦形成有形的精液,就只能顺其自然,强行压抑会出问题的,例如:性无能、吐血、鼻出血、脑溢血等。
其实戒淫要解决的,还是心理问题,要戒淫念。心理影响生理,性心理正常,性生理才能正常,所以佛门五戒“杀盗淫妄酒”,淫是过分的性欲,而非正常的性需求。荷尔蒙来了,你就没有办法了,所以佛在世时让弟子们一不食五荤,荤菜刺激生成荷尔蒙;二过午不食,饱暖都会刺激生成荷尔蒙;三就是修白骨观与不净观。让我们“人想死亡日,欲火顿清凉,愚人若闻此,愁眉叹不祥。究竟百年后,同入烬毁场,菩萨九观想,苦海大津梁(《寿康宝鉴》)”。每念及此,色字一关,大概就容易过得去了。
如何毒疮而终?肥甘凝腻。
为什么有人毒疮而死呢?因为这些人饮食上肥甘凝腻,生活上吃喝嫖赌,五毒俱全。
“毒疮”是脓疮恶疡,细分还有痈、疮、疽、疖,包括了现代的癌瘤、性病、艾滋病等恶疮。中医学认为,这是人体内的毒火交炙所致,大都是由于生活不检点引起,其中酒色过度,以及饮食上肥甘厚腻(现代病的“三高”)引发外毒内火是主要原因。
《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有言:“膏粱之变,足生大疔”,膏是肥肉,梁是精米精面,“膏粱之变”也就是此处所说的“肥甘凝腻”。久食膏粱厚味的人,脏腑蕴热,火毒结聚,内里具足了长疮痈的条件,外部再感以烟酒淫欲等毒邪,内外交感,必发毒疮。其中大而高起的叫痈,痈者壅也,属于阳症,发于六腑还容易治疗;平而内发的叫疽,疽者沮也,属于阴症,发于五脏很难治愈。
《内经》中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因心主血而行气,若气血凝滞,火毒无法代谢排出,溢于肌表,就要发痈疽疮毒。发于喉舌的为心之毒,发于皮毛的为肺之毒,发于肌肉的为脾之毒,发于骨髓的为肾之毒。发于下的阴中之毒,发于上的阳中之毒,发于外的六腑之毒,发于内的五脏之毒。
现代常见的时髦病——糖尿病,也是这个病因。糖尿病是“富贵病”,穷人想得还得不了,过去富贵的概念,也就是吃得好、穿得好而已。糖尿病的晚期症状之一就是“毒疮”,皮肤外伤久不愈合形成疮疽,最后溃烂、坏死、截肢。所以人的内毒不去,身体的毒疮是不会痊愈的,必至毒疮发尽而死。故饮食男女,生身亦害身,不可不慎也。
如何老后无嗣?性情孤洁。 如何盛年丧子?心地欺瞒。
为什么有些人年老尚无子嗣呢?大多因为性情孤洁。“性情孤洁”是性格孤傲偏颇,不与他人往来,且多洁癖。
无子女是中国文化中的大问题,中国人重视血脉传承,无子被认为是大不孝,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三不孝中:“阿谀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老后无嗣”,可以是无子,也可以是有子早夭,这里主要谈的是无子的问题。
关于生养子女、繁育后代,我们中国人研究了几千年,随便拈出几条,都是世界级的研究课题。例如,在“欺蔽阴私,纵有荣华儿不享”一条中,我们谈到了“不孕”与“不育”的问题。现代科技手段发达,可以做“试管婴儿”,但这只能解决不孕,不能解决“不育”的问题。
我认识的一对夫妇就是如此,以前怀过孕,但打掉了两次,以后再想怀孕不可能了。二人想尽了方法,不知花了多少钱,又去美国作试管婴儿手术。试管人工受精成功,但受精卵植回母体子宫以后,几个月也不生长,这是不育症。没有办法,只好又一次做手术将植入的受精卵再取出来。这不是花钱买罪受吗?为什么会得不育症?不要怨天怨地,根本原因绝对在自身,要在自己的心性上去查证。
其次,中国文化认为,和气才能生,浊才能生。水清了无鱼,人如果有洁癖就会排异,就无法留子。这也是西方国家为什么出生率连年下降,东方国家人口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这里的“浊”不是肮脏,而有包容、不排斥的意思。和是基础,浊是条件,性情孤洁、偏颇、固执、就会排斥,就会无子。
我有一个武术老师,老人家功夫好,人也不错,就是性子孤傲、怪而且倔。老两口没有子女,认个徒弟当儿子多好,但他容不得人。徒弟们过年来看他本是好事,他对谁不满意,就能打开窗子把人家送的东西当面扔出去。以后老伴死了,他又得了癌症。我去看他,他拉住我的手不放,说如果还念师生之情,就给他点毒药,省得他生不如死。我那时是医生,救人尚恐不及,哪里敢给人下毒药呢?
此外,还有前世因果造成的无子:例如前世害人子女、捅马蜂窝、堵蚂蚁洞的人也会得无子的果报。《三世因果文》中就有说:“今生无子为何因,前世填穴覆巢人”,“养子不成为何因,前世皆因溺婴身”。今天吃燕窝的、吃鱼子的、打胎溺婴的,都要做好还债的准备,到时候不要喊冤枉。发明打胎技术的西方国家,已经饱尝了人口负增长的滋味,他们不想多生几个孩子吗?果报现前,谁也没有办法。
如何盛年丧子?心地欺瞒。
四十岁左右年纪为盛年,是一个人精力充沛、经验丰富、事业有成的人生鼎盛时期。为什么有人于此时(盛年)丧子呢?心地欺瞒——阴损事做多了,亏心事做多了。
暗室亏心,昧心昧己的行为属于阴恶,阴恶比阳恶狠毒,果报也更惨。所以古人说:“积德于人所不知,是谓阴德,阴德之报较阳德倍多;造恶于人所不知,是谓阴恶,阴恶之报较阳恶更惨”。行事阴暗、心地欺瞒,喜欢在暗中做贪利、邪淫、损人等阴行的人,明报在自身,折福损寿最是厉害;暗报在子孙,往往得盛年丧子的果报。
大陆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2005818日因心脏病猝死,年仅46岁。她的后夫何庆魁,因创作《卖拐》等春节晚会节目而一举成名。但今年八月,何庆魁灾难连降,先是儿子在广州酒后驾车而死,十天后妻子高秀敏又暴病而亡。何庆魁说:“儿子是天,高秀敏是我心中的大树,就在这不到十天里,我是先塌天,后拔树,老天为什么要让我们遭受这样的灾难呀!”这句话问得好,为什么?
据吉林某媒体报导,延边农民作家于景胜自称,他曾经通过邮寄或他人转交的方式,给赵本山等人创作作品,但后来发现,作者的名字都变成了何庆魁,这些作品包括《卖车》、《卖拐》、《刘老根》、《马大帅》、《圣水湖畔》。于景胜称,他诉讼何庆魁侵权的几部作品,写的都是他亲身经历的事情,都有事件的原型,并设计了大量的谜底和暗记,现在还可以找到部份作品中所描述的真人真事及证据。所以,他以何庆魁侵犯其著作权的名义,将何告上法庭。
此案告上法庭后三天,何的大儿子想回来帮父亲的忙,急订了从广州飞长春的机票。临行前,一帮朋友给他饯行,结果在醉酒的状态下,驾车失控身亡。儿子车祸死亡后十天,妻子高秀敏猝死。
“心地欺瞒”折损人的阴德,而人的阴德是祖先遗德的一部分,子孙也是祖先的遗德,心地为命又主子孙,故此才有盛年丧子之果报。当今之世,盛年丧子的很多,有的彻底送了命,有的丧了半条命,落了终身残废。本为子女好,没想到送了子女的命。想想看,值得吗?
如何多遭火盗?刻剥民财。如何时犯官府?强梁作胆。
为什么有人总是遭遇水、火、盗贼之灾呢?因为刻剥民财,损人利己,所以天散其财,还人间一个公道。
王凤仪传道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王善人去开会,住在北安开榨油厂的李会长家里。问他的生意,李会长说:“生意很好,可惜没赚着钱。因为每隔十年就被土匪抢劫一次。我在此地做了三十多年生意,被抢劫过三次,只剩下这座房子,近两年才整理得像个买卖样子。”
正在说话间,进来一个农民要卖黄豆。他给一元一角五分钱一斗,农民嫌少转身走了。李会长叫伙计打电话通知同业说:“一元一角五分的卖主走了。”过了一会儿,农人又回来了,说:“一元一角五分卖了!”李会长说行市落了,一元钱一斗。农民说:“我去别家给一元一角,又走一家给一元零五分,我才转回来的。你怎么又给一元钱了呢?”他说:“哈尔滨才来电话,大豆落价了。你再不卖,怕连一元钱也卖不到啦!”农民没办法只好卖了。与王善人同行的郑子东问李会长:“此地有几家榨油厂?”李说有三家,因而才知道他们三家互相串通消息,欺骗乡下农民,所以才遭到每隔十年就遭盗匪抢劫一次的果报。
事后,王善人在谈及此事的时候说:“商人的天命是运转有无,少沾点利够生活就行。众人都感便利才维护他,若是占奸取巧、损人利己,只知赚钱、不择手段,不是生败家子,就是自己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再不就是遭意外灾祸。现在的人只知向前妄贪,不知往后着想,全被财物迷惑了本性,所以说钱多大,孽多大,不争不贪,才能福禄无边。可惜人都不知道,还苦苦向前贪求,早晚把自己的性命送掉,这种人哪里是在做生意,简直是在自寻死路!
国家民族也是如此。现在灾难频繁,我们仔细观察一下遭受灾难的国家,好一点的如美国,坏一点的如印尼,没有一个不是自作自受。刻薄其他国家,发国难财的美国人,招来了飓风的果报;烧杀抢掠其他族人的印尼人,自己招来大地震。我们不是在这里幸灾乐祸,而是很痛苦地观察里面的因果报应。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沾的便宜,也没有谁能吃的亏,一切都是因果报应,善因有善果,恶因一定有恶报,只是报应的时间有早有晚,仅此而已。
美国这一次的风灾,几周内连续遭受两次飓风袭击,在历史上是罕见的。飓风是天的语言,是人类自己招感的果报,在天怨风怒下,人类的唯一选择就是逃亡。于是百万人车郁塞于休斯顿周边的高速公路之上,暴晒于列日炎炎之下,俨然一幅末日大逃亡的场景。如果说,袭击纽奥尔良的卡崔娜飓风,是美国人的果报,造成洪水淹没整个城市,百万民众无家可归。第二次扑向佛州的丽塔飓风就是对美国人的一个警告。飓风释放的能量,功率达五十万亿到二百万亿瓦之大,相当于每二十分钟引爆一颗一千万吨当量原子弹所释放的能量。
就在飓风要毁灭美国南方石化工业重地墨西哥湾的时候,忽然改变路线,与休士顿重镇擦肩而过,使美国人躲过一劫,逃出了鬼门关。但这只是一次警告,提醒美国政府自己在“独立宣言”中的誓言,与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其实,2002年布什得到过警告。媒体报导,113日,布什在家观看橄榄球赛转播时,吃饼干被噎而导致昏迷跌倒,让茶杯割伤了脸颊。一块饼干居然放倒了总统,美国上下一片哗然,但世人不相信因果,那就没有救了。
如何时犯官府?强梁作胆。
“时犯官府”,是罔顾国法,违法乱纪。为什么总是有人违法乱纪,置国法于不顾呢?一句话可以概括,强梁作胆。倚仗着权势、地位、财富,而目空一切。法律?那是给老百姓制定的,我是“强梁”我怕谁?“强梁”的本意是有力量,引申义代指强横、粗暴、凶狠的人。老子《道德经》中有言:“强梁者不得其死”。凭借自己有实力,为所欲为的人,没有好下场。
当今社会上目无法纪,为非作歹,贪赃枉法,为所欲为的人,统统都是强梁作胆。这些人有恃无恐,不怕因果,也不知因果,什么事都敢干,真的是“无知者无畏”。远华走私案的主角赖昌星,财大气粗,手眼通天,好像没有他做不了的事。据说,有一次他居然对朱镕基说,有什么事找我!国家总理都解决不了的事,他都有办法。你是谁啊?皇帝老子、还是黑社会老大?这不是强梁作胆是什么?
看看报纸、电视上的新闻:贪官污吏、贩毒造假、坑蒙拐骗,这些人来世间好像就是为了造地狱,比赛看谁的地狱先造好,谁就先行一步。正面教育不听,严厉打击不怕,政府的招数差不多使尽了,还有什么办法呢? 我以为宣传因果律最好,他嘴上说不信因果,内心里也要吓一跳,因果毕竟通三世啊!他毁了自己可能不怕,但毁了自己的儿孙,看他怕也不怕!
何知端揆首辅?常怀济物之心。何知拜将封侯?独挟盖世之气。
下面用了一连串“何知…”的排比句式,谈了一个人如何才能功成名立,成就一番事业的因果之理,相当于宋朝流行的“成功学”。
“端揆、首辅”,均指宰相之位。宰相居百官之首,称端揆;又因其总揽国政,为皇帝的首席助理,故称首辅。自明朝开始,撤相位设首辅大臣,此官制一直沿用到清末。
什么人能当宰相?常怀济物之心的人。什么是济物之心?爱人、爱物、爱国、爱地球、爱宇宙,也就是爱心、仁慈心。佛家讲,要“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一个人在天地间拥有的舞台大小,要看你的胸襟、气魄、胆识与知识范围。能否掌大权要看一个人天命的大小,同时还要看他的志向、发心与气度。发心大,天地给你的舞台就大;心量小,甚至连家里人都容不下,就一定孤家寡人。
庄子说过,每一个人的气度、知识范围、胸襟大小都不同。如果要立大功、成大业,就要培养自己的气度、学问、能力,像大海一样深广。同时要常怀爱人济物之心,能如此才够得上做“君亲师”的材料,天地才有可能将管理权委托给你。你管理得好,天地就给你更大的权力,否则管理权就被撤回了。
“济物之心”,说到底就是一个同情心、爱心、慈悲心。爱不是无原则的溺爱、偏爱,而是有理性、有智慧的同情、爱护与帮助。
范仲淹年轻的时候,就立定志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为什么要走这两个极端呢?因为这两种职业都可以救人性命,良相救人是无形的,往往一句话、一项政策就能造福苍生,救民于水火。良医救人是具体的,凭借自己的医德与医术,“医死人,肉白骨”,救死扶伤。仔细比较一下,我们的人民公仆、白衣天使,真是“常怀济物之心”了吗?
外物与内心,像一个天平的两端,是平衡的,偏重于哪一端,都会造成此起彼伏的失衡。现代社会追求物质进步,这一端翘起了;道义人心、道德伦理,这一端却沉下去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学会走中庸之道呢?
何知拜将封侯?独挟盖世之气。
什么人能拜将封侯呢?要独挟盖世的胸襟、气魄。
相法中最讲究格局,其中就包括了气势。唱戏的最讲气势,俗话说“像不像,三分样”,举手投足之间,首先得有那股劲头。人身背后的夹脊穴,武术里面称为“势窍”,气势从这里出来。后背崩圆,打开势窍,才能有那股子气势派头。古人的座椅多是硬木直角,为的就是坐不丢势。哪里像今天的小孩子,站着三道弯,坐着罗锅腰,没点大丈夫的气势。
古今中外的大人物,知名的军事统帅,都有一种气吞山河,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这不是普通的“豪气”,而是这里形容的“盖世之气”。楚汉之争的项羽,力拔山河,英勇无敌。小时候就不学“一人敌”的剑,要学“万人敌”的槊,以后封为楚王,与刘邦争夺天下。
刘邦虽然读书不多,却也有这份格局。看看他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等闲人还没有这种胸襟和气魄呢。
南唐的朱温,没有当皇帝之前给别人帮工,可怜得很。东家一天到晚骂他,嫌他吃得多干活少。有一天,他实在给骂急了,回嘴说:“我们大丈夫要干的事,你们这些土财主懂个屁!”东家生气了要揍他,东家的妈妈说:“这个孩子将来前途无量,要好好对他。”以后,朱温灭唐建梁,当了皇帝,非常感激东家的妈妈,还把她接来与自己的母亲同住。所以看人不能看一时的得失,要看他的胸襟、胆识、能力与气魄,现在的时髦话叫做“综合实力”;要将眼光放长远。所以,用人也是一种投资,而且是回报最大的投资。
何知玉堂金马?动容清丽。 何知建牙拥节?气概凌霄。
这句话是问:什么人能以文章博得功名呢?格局清丽,神清气秀的人。
“玉堂、金马”,皆是古代的官署名,以后变成翰林学士的代称。《幼学琼林》中就有“金马玉堂,羡翰林之声价;朱幡皂盖,仰郡守之威仪”的骈句。
史书上记载,宋太宗曾赐翰林“玉堂之署”四个字,因此“玉堂”就成了翰林的专称。金马门则是汉代未央宫的宫门,因汉武帝得了大宛马,以铜铸其像立于宫门前而得名。汉代的学士待诏金马门,唐以后改称翰林待诏。
“动容”的“动”,是言谈举止,“容”,是仪容相貌。“清丽”,是形容一种神清气秀,沉静和雅的气质、风度。气质是一个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信仰追求、知识体系等,是一种综合力的体现。不同人有不同的气质,文人有书气,武人有豪气,君子有正气,小人有邪气,商人有铜臭气等等,现代语言叫做“职业痕迹”。气质是一个人的本质特征,在高人面前是无法掩饰和伪装的。“玉堂、金马”的文章学士,气质中流露出一种书卷气,形容起来就是“动容清丽”,这里还是谈的格局。
相法中有二十格局,即“清奇古怪,秀美俗浊,丑陋寒暖,厚薄轻重,威严漂泊”。清占一格,秀丽占一格。清与浊相对,秀(丽)与俗相对。清出于浊,必不融于浊,所以清贫浊富。清人享清福,浊人享洪福,二者界限很分明。秀丽不是美艳,是一种内蕴温柔暖润的含蓄之美。“清、丽”两个格局合起来,才能“玉堂、金马”,单一格局很难造就高才、大才。例如,清格多偏薄寒、孤傲,这种人虽有见识,往往干不成事,不是他不努力,而是福报不够,没有积蓄之力。秀丽多偏俗平、浮浅,虽有锦心绣口,但见识有限,往往浅尝即止,也很难成就。
何知建牙拥节?气概凌霄。
这句话与前面几句大同小异,还是谈出侯入相的人,应该具有的气质条件,只是每一句谈的侧重点不同而已。什么有人能够委以重任,镇守一方?志向远大,气概凌霄的人。
“建牙”,是古代出征前,在军前立旗,后世多指出镇一方的大员。“拥节”,是古代将帅专制一方所持的符节,与帅印类,均是权力的标志。
人活在世间所依仗的是一种精神、理想,或者说希望。俗话说“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人所以能够忍辱负重地生活下去,是因为我们都相信明天会更好,现实的苦难很快就会过去。因此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心态观念之中。心态影响思想,思想形成观念,观念指导行动,行动产生惯性,惯性形成习气,习气决定命运。一步一步推下来才发现,我们创造出习气,习气又控制着我们,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一个人能否成就一番大事业,除了能力和胆识以外,要看他的立志与发心。只有发长远心、远大心,志向高远,为民族的福祉而奋斗的人才有可能气概凌霄,百折不挠。
庄子《逍遥游》中讲的“鲲鹏南图”的故事,也说明一个人不管做任何事,首先要见地高远,气概凌霄才能有所作为。见地不高,气魄格局太小,成就一定有限。不是没有成就,而是很难有大成,如同庄子形容的(左安右鸟)鸟一样,飞个丈把高,在枯枝乱草上一站,随风摇摆,得意洋洋。还要嘲笑鲲鹏,傻乎乎的也不怕累,非要到南极去干什么。
何知丞簿下吏?量平胆薄。何知明经教职?志近行拘。
为什么有人只能当个书办下吏一类的小职员呢?因为量平胆薄,不堪大用。
“丞簿”是古代官府的文秘人员,负责文书档案 ,属于辅助理事的中下层官吏。“下吏”多指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职员。
此一句话描述的正好与上一句话相反,有些人论才学、论智力并不太差,为什么只能做书办下吏呢?原因就是前面所说的,发心太小,没有高远的志向。宇宙间的真理是“天道酬勤”,机会总是留给百折不挠的人。一个人的愿心有多大,天地就给他多大的舞台,你退心了,舞台就缩小,你倒志了,天地就将舞台收回了。这乃是迷信的话,天地哪里能给你舞台,其实是你的心量有多大,你的生活的空间就有多大。能包容的厚道人,就有人缘,朋友就多;鼠肚鸡肠的人,两个人都要吵架。
每个人生活的时空都不一样,不要以为宇宙只有一个,那是唯物论的宇宙观。你自己内心的安放处,就是你自己的宇宙时空,何止三维四维,何止六道轮回。有什么样的心念,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命运是你自己的时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就要改变自己宇宙观,即改变自己的心地,使之象大地一样宽广、方正、深厚。
佛家说要“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有了如此的胸襟、气度、胆识,才有可能作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大丈夫。否则,就干脆认命,做一个本分的小公务员,谁让我量平胆薄呢。只要认命知足,日子一定过得不错。如果既不认命,又没有能力条件,还要与人攀比,那日子就难过了,好日子也会过成苦日子。
何知明经教职?志近行拘。
为什么有的人只能盘旋文词,靠教书糊口呢?因为胸无大志,行为拘谨。
“明经教职”,指古代的教书匠、西席先生。“明经”,是盘旋文词,“教职”,是教书糊口
这里讲了另外一种人,这种人很常见。有些人书读得好,通经明典,知识渊博,说起来头头是道,干起事来一塌糊涂,砸锅的时候多,无法担当大任。等而上之者,可以做个谋臣,等而下之者,就只好带带顽童,靠教书糊口了。像乾隆时的名士郑板桥,他没有考取功名前,也是在扬州教书的,很可怜。郑板桥在教书时,东主刻薄,每天给他吃稀饭。有人形容说“粒米煮成粥一瓯,鼻风吹动浪悠悠。”一粒米煮出一罐子粥,当然鼻子一出气,饭碗里就波浪翻滚了。所以“命薄不如趁早死,家贫无奈做先生。”
有的人虽通经明典,却只能教书糊口,个中原因固然多,但最主要还是“志近行拘”。《红楼梦》里有幅名对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人生最高的名言。世事洞明透彻,那是真学问。“练”是人生经验多,“达”是人情世故通达,这是大文章。人一辈子的修养能够做到这两句话,就非常成功。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不是读书能读出来的,书不是读得越多越好。
大凡知识渊博的人,多缺乏果敢和勇气,所以志近行拘,只能为辅为助,很难挑大梁、成大器。故此,古人说有三种人不能读书:第一种是坏人不能读书,书读得越多人越坏,也就是林则徐说的“举止不端,读书无益”。第二种是钻到书里出不来的人不能读书,书会害了他。第三种是天赋高的人不能读书,不读书头脑中没有框框,还敢想感做,读了书反而坏了他的大事。所以古时候的名师,都会根据学生的特性因材施教,不会浪费你这块材料,否则就是误人子弟。
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何知秀而不实?盖谓自贤兼短行。
为什么有些人看着是好苗子却成不了才呢?因为作人愚蠢,行事荒唐;为什么有些人只得到虚名虚利,人生没有结果呢?因为自以为是,且德行有亏。
“苗而不秀”,是只见长苗不见抽穗,中看不中用。“秀而不实”是叶穗开花,但不结果实,形容人生没有结果。“自贤”,是自己认为不错,自我感觉良好;“短行”,是行动上跟不上,或者品行有缺陷。
以上两句的用典,出自《论语•子罕篇》。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这是孔子感伤颜回死得太可惜,三十二岁就死了,只看到他的进步,没有看到他的成就,才说了这两句话,同时也是孔子对人生的感叹。
有些植物种子种下去,发出的芽很好,应该前途无量,但却长不起来,枝叶并不茂盛,这就是“苗而不秀”。自古以来,苗而不秀的人很多,小时候的神童,长大了什么也不是,不成器。再进一步就是“秀而不实”,虽然花叶扶疏,但没有结出果实来。有许多人年轻时都是聪明进取,前途无量,但越来越停滞,最后没有结果,人生没有结论。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的人生,也大多是秀而不实。年轻时很有理想,气冲斗牛,结果却象徐渭所说: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为什么如此,原因就是这里说的,愚蠢、荒唐、狂傲、行为不检点,我们大多数人的事业、道德、学问都包括在这两句话的范围之内了。
学佛学道的人,秀而不实的是占了大多数。究其原因,统统都是“盖谓自贤兼短行”,看得破,忍不过;说得出,做不到。很多人活了几十岁,自己的人生观还没有定下来,人生没有方向,没有确定自己活着究竟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究竟要做点什么事,都是跟着环境在转,这是人生最悲哀的事。譬如选择一个职业,不管哪个职业,反正都是为了自求生存,当皇帝是职业,讨饭的也是职业,二者只是职业的不同,不是事业的不同。
事业是什么?孔子在《易经•系辞》上讲的:“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是由于你的行为,天下老百姓都沾了光。“举”是你的所做所为,“措之天下之民”,是老百姓因此沾了你的光,受到你的恩惠,从而天下社会有一定的安定,这样的成就叫做事业。一部《二十四史》,其中虽有数不清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能让人牢记不忘的大概不超过二十个。其他人多是没有成功的事业,秀而不实,史书上只能一笔带过。
若论妇人,先须静默;从来淑女,不贵才能。
下面一节是妇德女相的专论。女人是世界的源头,人类的母亲,没有女人就没有这个世界,所以妇德女道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问。
由于文章篇幅所限,陈抟老祖只能以白描的形式,勾勒出女性品行德相的基本轮廓。虽然只有寥寥数笔,百十余字,一个标准东方女性的美学形象,已然呼之欲出,跃然纸上。虽说相学十三家,各有自己的女相篇,但能够从形而下“术”的层面,上升到形而上的“道”,又谈出福德女相的心行之理,这在十三家中是绝无仅有的。
因此《心相篇》这篇文章,不但受到历代男子钟爱,成为男人的心相准则,同时也是女子的闺房笺言,成了她们择婿的圭臬,育子的指南。
妇德,又称坤德,世传始自周朝,周有三母,才生出圣帝明王,有孟母才有孟子,才有三娘教子、岳母刺字等母仪天下的典范。女人是世界的源头,源头清则水流清,源头浊则水流浊。例如中说:“周家母仪,太王有周姜、王季有太妊、文王有太姒;三代王国,夏桀以妹喜,商纣以妲己,周幽以褒姒”(《幼学琼林》)。
我们下面看看,本文中具体的几条论述。
若论妇人,先须静默;从来淑女,不贵才能。
说到妇德女相,首先要沉稳安静,少言寡语,哪有淑女自显其能的呢?
淑女是有教养、懂礼数、温柔文静、善良贤惠的女子。水流清澈、纯净为淑,此处假借为(左人右叔)字,则有贤德、美善的意思。男人法乾道而行要有真刚,得往火上行;女人法坤道而行要有真柔,得往水上行。乾主动,坤主静,所以说“若论妇人,先须静默”,宁静寂默、不多言是女人的美德。这是根据女子性如水的特点而来的。《易经》言:“在天曰阴阳,在地曰柔刚,在人曰男女”。《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王善人讲道时说:女人性如水,性子要象水一般地温柔。水弯弯曲曲流去,说不定流几千里终归大海,做女人的意也要那么长,把所有人都托起来,象水漂浮东西一样。水能养育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处在最低的地方,随方就圆,合五色、调五味,原质总是不变。当女人的要能性如水,在家时是淑女,出嫁后是贤妻良母,能兴夫旺子。明坤德守妇道的女人,天命大的能母仪天下,做天下女人的榜样;天命小的能随富就贫、随遇而安,总不变它的本性,女人能如此,才是得到了“坤德”。
中国文化中不标榜“才女”,因为做才女的多没有好结局,历史上的才女,无论是卓文君,还是蔡文姬结局都不好,所以古有“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说。“无才”当然是个相对概念,也就是这里“不贵才能”的意思,因为女人的本分并不在这里,而在于相夫教子,为世界培养合格的人才。一个社会里多几个、少几个“女强人”无关大局,如果没有了贤妻良母,自然也就没有孝子贤孙了,那后果就严重了。为了改种留良,重立人根,非得从妇德女道开始入手不可。
有威严,当膺一品之封;少修饰,能掌万金之重。
“有威严”的女人天命大,掌天权,可封一品诰命;“少修饰”的女人宿命大,掌人权,能管理家中的库府家业。
“一品之封”,是古代帝王最高的封赠令。明清时期,一品至五品的大员授以诰命,六品至九品的官员皆授以敕命。此处的一品之封,指有皇封的一品诰命夫人。
人有天命、有宿命、有阴命。性与天命合,道义就是天命;心与宿命合,知识、能力、钱财都是宿命;身与阴命合,禀性就是阴命。有天命掌天权,有宿命得人权,造阴命地狱有份。所以《中庸》上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为人不为己的长天命,有天命掌天权,在男人是出将入相,在女人就是“当膺一品之封”,做天下女人的表率。古代受皇封膺一品诰命夫人,要授凤冠霞佩,挂匾额,建牌楼,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为家庭任劳任怨,公正办事的长宿命,有宿命得人权,现代名词叫有管理权。古代大家庭内部的管理权,多由正房夫人职掌,下面有管家具体负责。这句话里的“掌万金之重”,就是对家庭财产的管理,也就是人权。作为“糟糠之妻”的正房夫人,大都很少修饰,一天到晚地忙正经事还忙不完,哪里有时间去描眉画眼,只有争宠的婢妾才会多修饰、斗艳丽,不干正经事。
请注意,这里的要求是“少修饰”,不是蓬头垢面的不修饰。女人修饰太过实为诲淫诲盗,等于在做招蜂引蝶的广告,让轻浮子来擦油、吃豆腐。现代流行整容就更害人了,把有限的时间、精力、钱财都仍在这上面,内里的心性修养却少得可怜,如何行坤道做女人一点也不懂,一生可就苦了。这次发给大家的《行道做人的学问》这本小书,一定要多读,尤其是其中坤道一章,要仔细体会。
多言好胜,纵然有嗣必伤身;尽孝兼慈,不特助夫还旺子。
这两句话的意思:多言好胜的女人,即使有后代 ,也必受伤克;尽孝兼慈的女人,不但助夫还能旺子。
男子之开天,女子主辟地;男子主生,女子主成。五行生成之数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无阳不生,无阴不成,这是天地生成之理。
对坤道母仪的第一个要求就是静默,要沉稳安静,少言寡语。多言好胜的女人,在五行中属火,火性炎上,浮躁多动,所以火性女子主伤财克子,所谓“火克金,爱操心;伤钱财,克子孙”。这里说的“纵然有嗣必伤身”,身是指嗣身,即子孙之身。
火性女人,家里的孩子经常生病,一天到晚跑医院,还不知道为什么,其实原因就是“多言好胜”。孕妇多言好胜,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有些人怀孕以后,吃进去的营养只长自己的体重,肚里的胎儿却不长,也是这个道理。
“五四运动”要打倒“三从四德”,“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确实要打倒,女人在经济上要独立。但四德(妇德、妇言、妇工、妇容)不能打倒,这是女人的本分,也是女人的天命。一旦打倒了,岂不是要了女人的命吗?
“助夫成德,相夫教子”,是女人的本分。守本分,尽责任,不争不贪的人,家庭一定幸福美满。在家能尽孝道,出嫁后才懂得敬公婆、敬丈夫;懂得慈道就能做一个贤妻良母,所以这里才说“不特助夫还旺子”。
贫苦中毫无怨(上四下言),两国褒封;富贵时常惜衣粮,满堂荣庆。
贫苦中无怨言,始终恪守本分的女人,会受到婆、娘两地的褒奖;富贵不忘本,还能勤俭持家,一定满堂荣庆,幸福美满。
古时的女子远嫁他国,因德行兼备,受到两边国家的褒奖,称为“两国褒封”,后多指受到婆、娘两家赞赏的女子。
“富贵不骄易,贫苦无怨难”,尤其是女人,讲究的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生在穷人家里本就没生好,再嫁个穷人没嫁好,一生的希望就破灭了。贫苦中无怨无悔的女人,在古代都少之又少,在今天就更稀有了。
“贫苦中毫无怨(上四下言)”的,历史上要数王宝钏了。京剧里有一出《红鬃烈马》的戏文,讲的就是薛平贵和王宝钏的故事。王宝钏本是唐朝宰相王允的女儿,因“抛球择婿”嫁给穷小子薛平贵,被父亲赶出府门,住在寒窑之中。薛平贵本是个文武全才的人,但命运不济,父母早亡。听说西凉进犯唐朝的疆土,就从千里之外前来投军。隆冬大雪,薛平贵又冻又饿,昏倒在相府门前,才引出这段故事。婚后,薛平贵去从军,一走就是十八载。王宝钏死守寒窑,在五家坡靠挖苦菜度日,等待丈夫归来。薛平贵后来作了西凉王,骑着红鬃烈马回来接王宝钏,并封王宝钏为正宫娘娘。
今天男女间的谈婚论嫁,首先要看男方有多少钱,家里有没有负担累赘。大陆有一则新闻,说有个小伙子,找了个如花似玉的女朋友。姑娘遗憾地说:“你什么都好,就是家里多了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小伙子回家以后,就准备了一把刀,并写了一张纸条:“母亲,不是儿子不孝,你老人家八十多岁了,够本了,该上天享福了”。然后把刀和纸条藏起来,寻找机会下手弑母。
那是四月的一天,晴空万里。下午五点钟左右,突然间,乌云密布,下起倾盆大雨,接着就是雷呜闪电。儿子出来收东西,被一个炸雷劈得七窍流血而亡。老母痛失其子,非常伤心。在为儿子收拾遗物时,发现了枕头下面的刀和纸条,这才知道儿子遭雷劈是天怒的报应。逆子遭此果报,出坏主意的祸水,能有好下场吗?
奴婢成群,定是宽宏待下;赀财盈筐,决然勤俭持家。
府中奴婢成群,主人一定是宽宏待下;家中资财丰厚,主人一定是勤俭持家。
《弟子规》中说:“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待奴婢下人要宽宏体恤,犹如自己的子女。凡饮食起居,劳苦病痛,心中的忧虑、委屈,作主人的都要体恤和关怀,尤其要教导家里人尊重仆从下人,不要轻贱,更不能苛虐他们。
为什么有人这一世作了奴婢下人?命不好。为什么命不好?《因果经》上说了,“今生奴婢为何因,前世忘恩负义人”。世间忘恩负义的人,果报一定是欠情还情,欠债还债,来世要给人做奴仆偿还的。这一世作奴婢还债,还是好结果,还得了个人身,否则得个畜生身也还是要来还债的。
既然前世欠你恩情,此生来服侍你,那就应该怜悯他们、爱惜他们,宽恕他们无知。这样他们既还了恩情债,又与你借了善缘,有多好啊!为什么要结恶缘,你又欠了她的人情债呢?下人偶有差错,要原谅她们,恕他们愚蠢,这是积阴德。如果不知爱惜奴婢,苛虐下人,会得家破人亡,子孙零落的果报。
古代有一个叫马封的人,晚年得子,因为只有这一个儿子,全家爱如珍宝。有一天,婢女在哄孩子玩的时候失手,将小孩子跌死了。婢女吓得真魂出窍,知道自己也活不了。老东主马封见孩子死了,非常伤心难过。但转念一想,就叫婢女赶快逃走,不要被夫人抓到,否则会陪上另一条命。谁曾料想,第二年马封又得一子,取名马森。为这件阴功,马森后来官至户部尚书。
悍妇多因性妒,老后无归;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
凶蛮泼辣的悍妇,多因嫉妒成性,晚年一定孤独,没有依靠。
卖淫为娼的奚婆,性情乖戾轻浮,定是年轻时不学好,走歪了路。
“奚婆”,又称婆奚(婆惜),是宋朝妓女的称谓。《水浒传》中有宋江杀妻的故事,其妻阎婆惜就是宋江买来的一个青楼妓女。“情乖”,是性情乖悖违戾,今称之为任性、偏执。
“无归”,是无依无靠 ,孤独凄凉;“性妒”,是见不得别人比她好,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有不少。小时候在家里就霸道,说一不二;嫁人以后管着丈夫,把着家产,不知道孝顺公婆,一点亏也不能吃。前面讲到,这种人克夫克子,谁也不敢沾她的边,老来一定孤独凄凉。奇怪的是,这种人往往长寿,想早点解脱还死不了,这不是果报是什么呢?
王善人讲道实例中有一个故事。有一位郭老太太,上课时将她一生的遭遇,从小到老,先富后贫,由大家分成小家,由儿女成群,过到单身一人,贫病交迫,无依无靠,抱怨老天爷不公,不知道哪辈子造的孽。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王善人上课说:道是什么?就是做人应行的道。会了就是福,不会就是苦。郭老太太说她从小娘家有钱,父母对她娇生惯养,所以她疏懒成性,霸道惯了。一心想找个有钱的婆家好享福,根本没想过出嫁后,应该怎样孝顺公婆,怎样做贤妻良母,助夫成德。本应该做女学媳,在娘家能孝顺父母,出嫁后才懂得孝敬公婆;在娘家能敬兄嫂,出嫁后才会处妯娌。这些做人的道理,她一点也没学会,吃了大亏啦。你们看她可怜不可怜!她是姑娘道没行,当然不懂得做媳妇的道,所以过门以后,霸着丈夫,争贪家业,天天吵闹要分家,搅得一家老少不安,只好把家分开。她男人本是个老实人,只因和她结婚,为争家产闹得父子分离,弟兄反目。这是娶了不明白妇女道的媳妇,把男人也带累得亏了孝悌的道。
人都不知道天理是循环的,因为他们夫妇,心里没有孝悌的念头,为争产业,天天搅闹,不讲道理,养成乖张的个性,才生出些横不讲理,好吃懒做的子女,也不听他们的话。等到儿子长大了,女儿嫁人了,家业也分光了。她男人一死,剩下她一个人,无依无靠。你们说这位老太太,苦不苦?这不是很明显的因果报应吗?所以我说,天理是循环的,人都是自作自受,一点也怨不着别人。庙是她修的,神是她塑的,道是她行的,她是做闺女时种的恶因,出嫁后走错了道,老年时结的恶果,能怨谁呢?
这一堂课,讲出孝悌慈三步道的互为因果。郭老太太听罢说:“可惜我白活一世,现在明白也晚啦!”说罢,放声大哭。
为甚欺夫?显然淫行;缘何无子?暗里伤人。
为什么欺辱男人?显然是淫行;为什么没有子嗣?暗地里伤人。
古代的女人在经济上不自立,敢欺夫的不是很多见。一旦女人欺辱自己的丈夫,多数都是与他人有染,另外找到了依靠,现代所谓的第三者插足。这样的故事,在古典小说中看到的太多了。《金瓶梅》里的潘金莲,《水浒传》中的阎婆惜,都是这样的人。
女人欺夫的果报:第一是孤独,任你儿孙满堂,仆从成群,只要曲终人散,你心中就有无尽的孤独。第二,是由于欺天得苦命的下场,因为在性理中,“天地君亲师”在上,为天,为性,主福。丈夫为夫君,欺夫就是欺天,会折损自己的福报,得苦命的果报。
生活中这样的老太太多了,年轻时欺夫,现在丈夫走了,孤家寡人,虽然儿孙满堂,还是孤独。那就打麻将,但牌局一散场,更孤独。
为什么有的女人无子呢?原因与前面讲过的相同,欺蔽阴私,暗里伤人。天地之道,正大光明,阴谋诡计,有违天和。因此“暗里伤人”往往得无子的果报,这在过去宫廷内院,后宫嫔妃间屡见不鲜。
合观前论,历试无差;勉教后来,犹期善变。
以下几句话是这篇文章的结论,是陈抟对前面诸多议论的概括和总结。他说:以上论述,历经试用,无不应验。劝勉后来者,最重要的是知权达变,活学活用。
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这是做学问的道理,也是《易经》的法则。大道至简,这是就事物的理体而言,在具体的象用上则是变化无边,捕捉不定。相法谈的只是原则,具体到相术运用则有千差万别。相随心转,心动相变,更何况人相骨格也随着时代在变。只会守株待兔,不能犹期善变,是没有办法学相的。
信乎骨格步位,相辅而行;允矣血气精神,由之而显。
这句话讲的是骨格部位 ,血气精神之间的关系。骨格与部位相辅相成,气色与精神互为表里,这是确信无疑的。
请注意“骨格”与“骨骼”不同。相学中的骨格和解剖学的骨骼不是一个概念。解剖学上说,人生下来有214块骨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融合成204块,构成人体的骨骼系统。相学的骨格多指颜面上有数的几块骨头,要看它的势态、走向,所以又叫骨相。盲人善用揣骨法(也叫摸骨),摸摸头顶、颧骨、下巴、手腕、肘肩几处主要的骨头,就能知道你一生命运的大概走向。
人的骨骼如同山上的石头,高山峻岭都是因其石而著名。山体中如果没有岩石作支柱支撑,一遇洪水山体就会滑坡。人体也一样,要靠骨骼来支撑。一个人的骨不好,代表了先天不好,因为肾主骨,主人的先天。以头为例,头为天,头骨要圆;尖、扁,就不合乎规格。前阳骨、顶阳骨、后阳骨(枕骨)各两块,六块头骨要圆,要撑起来,不怕凸起,不怕鼓包多,俗话说:“面上无善痣,头上无恶骨”。一个人禀赋的好坏,一看头颅就全有了。
曾国藩作过一部书叫《冰鉴》,是他一生鉴识人才的经验总结。曾国藩鉴人,看一眼就够了,这个人能干什么,不擅长什么,都八九不离十。他挑选湘勇的三条标准是“黄、长、昂”:黄就是面色要黄,不脱农人质朴的本色;手脚要长,手长有力,兵器握得紧,脚长跑的快;精神斗志要昂扬,这样的队伍打不散。所以曾国藩的湘军能打败太平军。
他识拔贤将,为国家挑人首先看有没有贵骨,没有贵骨的免谈。所谓的贵骨,就是头上的九块骨头:颧骨、驿马骨、山林骨、日月角、将军骨、伏犀骨、龙角骨、巨鳌骨、龙宫骨。也有将顶骨、枕骨、项骨、天庭、佐串、太阳、眉骨、鼻骨、颧骨称为九贵骨的。太阳骨在太阳穴的上面,主先天充足;太阳骨塌下去,主先天不足。眉骨高耸的人执拗,眉骨塌陷的奸邪。
部位是相学中对颜面各部的定位和命名,以推论流年。人的面部从上至下,对应天地人三才,分十三个部位,每一部位又横列十个小部位,以细推流年。十三部位是面部最重要的部位,其名称、意义与代表的流年必须熟记。这十三部位是:天中、天庭、司空、中正、印堂、山根、年上、寿上、准头、人中、水星、承浆、地阁。
为什么不用“部位”而用“步位”呢?“步”有步进、递转的意思,每个部位主不同的年龄段,基本上是三年三年下推的。天中主十六岁,天庭十九岁,司空二十二岁,中正二十五岁,印堂二十八岁,二十九岁上眉毛了,到三十岁上眼睛,然后是山根四十一,一直到地阁七十一岁。
水星就是口,主六十岁,有口德、有口贼。犯口业的叫口贼,果报分野就在水星上,六十岁见分晓。六十岁走水运,水要克火,没有口德的人,水不能克火,会得脑中风的。每一个部位向外展开,左右各十个小部位,十三部位乘以十,一共是一百三十个部位。骨格随着人的心地善恶在变化,只是这个变化过程很慢,等你察觉的时候可能灾祸就要临头了。
骨格与部位要匀称、协调,相辅相成,不可以一峰突起。有的人两个颧骨凸起,旁边没有相呼应的部位就不好。一般来说,骨象金石,欲峻不欲横,欲圆不欲粗。瘦不欲露骨,肥不欲露肉。骨与肉相称,气与血相应,方为佳相。骨耸者夭,骨横者凶,骨轻者贫贱,骨露者愚俗,骨寒者穷薄,骨孤者无亲,骨圆者有福。部位应与骨格配合,不能凹陷干瘪,否则与此部位对应的骨就孤立无助,此为凶相,所对应的流年不利。
后半句的“血气精神”,主要说的是气色。血气是人体的物质能量,是人的生命力的象征。神色则是精血气的外在征象,是物质能量的外显。见色知气,辨气色就能知命。“大者主一生祸福,小者亦三月吉凶”。
气有先天气与后天气,色也就有先天色与后天色。先天之气为禀赋之气,是人先天的五行属性。先天之色叫做主色,也就是五行的本色。先天气色很难改变,而后天的气色则每时每秒都在变化。故此说:“气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有终身之气色,有一年之气色,有一月一日之气色”。五行的本色是先天气色,而五行运程的顺逆,要看后天的气色。气色开的为阳五行,气色不开的为阴五行。一般来说,青色主忧惊疾厄,白色主哭泣丧亡,为气色中的大忌。青在眼下,白在眉端都是病态。其中白绕眼眶、黑气在额、两颊点赤,地阁浓赤,为相学中最忌讳的四大恶色。一主丧乱,二主参革,三主牢狱,四主凶亡。四者见一即为凶机,主有祸事,要格外小心,赶快迁恶向善。
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
  这最后的两句话是总结论,是《心相篇》全文的“眼”。我们在开篇时谈过,这篇文章实际上只有一头一尾四句话。前面两句是全篇的总纲,结尾两句是全篇的总结论,也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何才能增福增寿?得“知其善而守之”;如何才能祸转为福?得“知其恶而弗为”。这样,有福之人可以锦上添花,好上加好;有祸之人可以祸转为福,趋吉避凶,改造命运的理想就真正实现了。
人的善业恶业,唯心所造;福报祸报,惟人自召。佛经有言:“欲知前世因(业因),今生受者是(果报);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可知我们时时处处在受果报,时时处处又在种业因。只有从因地上改,才能转变定果,而转变的关键就在于“心”。由于“心能转业”,所以本文的总结论,还是落实到“心地因果”之上。有心地因果,才有现实中的“吉凶祸福”,才有人的享受与报应。果报通三世,绝对不是死了就完了,那是掩耳盗铃。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中心思想就是教我们如何转因果。佛法有五乘因果,首先是人天乘,然后是声闻、缘觉、菩萨,最后才是佛。人天道是基础,而人道又是基础中的基础。人都没有做好,譬如盖楼房不要底层,那不是空中楼阁吗?与其浪费时间,盲修瞎炼,还不如踏踏实实学习做人,这也是孔子为什么罕言天道的原因。人道尽,天道返。做人做圆满了,天道自然而然就能成就,人做好了,佛道就成功一半了。
有人来问我,每天念一百遍《金刚萨(左土右垂)百字明》是不是就可以消业障了?念《百字明》当然好了,念就比不念强。但是你要反躬自问,你的怒恨怨恼烦去掉了多少?如果还和以前一样,没有用啊!相反,即使你什么都不念,但真的能够“知其善而守之”、“知其恶而不为”,你的烦恼一定会逐渐减少,那才是业障真的消除了。林则徐讲过“十无益”(十种自欺欺人的事),我们都应该好好看一看。
心地因果是祸福寿夭的根本所在,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深信因果,都能知其善而守,知其恶而不为。果能如此,我人幸甚,民族幸甚,世界亦幸甚。v


    深信因果,安定社会,功德无量!
    信夫,闻道之士,必先贵乎积德。何谓积德?经曰:“孝悌之道,通乎神明,”此积德于其亲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积德于外也;“持其志,毋暴其炁,”此积德于其身也;“毋不敬,严若思,”此积德于内也。德克则道备,行满则功成矣。
                     -------摘自《金丹大要·九宫山交泰庵记》


《心相篇》解读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之力网 ( 闽ICP备2022015686号|人工智能百度统计

GMT+8, 2024-11-23 22:04 , Processed in 0.14371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