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565|回复: 0

七佛传法偈(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30 10: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莺歌 于 2018-1-30 11:04 编辑


七佛传法偈(五)

2012-10-11  智觉居士


第五、拘那含牟尼佛(贤劫千佛之第二尊佛)


传法偈曰: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

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大意是说:“觉悟的佛陀,却没有法身可见,如此方知,它就是真正的佛陀。因为呀,‘知性’就在那里,从未动摇过,从未失去过,除此之外,别无佛陀可寻。有智慧的菩萨们,能够明达生死之罪业其性本空,终究幻起幻灭;因此,他们才能够坦然地化现在生死轮回当中,广度众生,而丝毫也没有畏惧。”


佛陀之身,名为法身。然而,对于觉悟的佛陀来说,实无法身可见,实无法身可证,因为,法身无相,没有任何实质的缘故。倘若还有所见,都是妄见;倘若还有所证,都是虚妄境界而已。


佛陀没有任何境界,明达一切境界如幻的缘故。外道修行者,境界最多,最丰富,执着于境界相的缘故,所以叫做外道。记得佛经上面,有这样一个偈语,所述的就是佛陀之见: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为真;

若见于真者,一切尽非真。”


明达了一切一切都不是真实存在,虽然仍旧可以眼见、耳闻、鼻嗅、身知等等,却早已不会当做实有了。一旦明见了真如法身,才完全明白了,原来,一切一切都不是真实啊。


对于咱大家来说,咱需要先明白“一切无有真”的道理,相信它,接受它;然后,在生活修行当中,“不以见为真”,不要把见、闻、觉、知等等,当做是真实存在。像这样观察得久了,早晚会明心见性,而“见于真”,也就是亲见了真相;那时,咱才会充分明白,原来,“一切尽非真”啊。


各位兄弟姐妹,所谓的明心见性,实无可见,只是“见诸相非相”而已。也就是说,由于长期的离相观察,一刹那间回光返照,咱终于当下明见了,原来一切境界相,都是咱“心镜”当中的浮云,看似真切,实则无常如幻。而咱的“心镜”呢,它只是如如自明,从未生灭变动。


它只是无相而明朗,其“知性”不亡。这个不亡之“知性”,也就是咱如如之“心镜”,明心如无形之镜,除了它之外,哪里还会有佛呢!所以说:“若实有知别无佛”,拘那含牟尼佛告诉咱大家,这个“知性”就是佛,您还要到哪里去寻找呢。


各位兄弟姐妹,如果您还不能够明见的话,请尝试着,把自己的心时常当做一面镜子,让它只是明白,而不要干涉任何境界,只是明白就好,连分析也不需要。实际上,如果您真能够做到的话,即使不分析,事情的一切状况,您也很清楚,所有的机关和阴谋都会被您一眼识破。


为啥呢?不为啥,咱的“心镜”本来就有这个能力。


反过来,如果您一旦落入了分析当中,事情反而不明朗了。那是因为,您自己分别念的扰动,把“心镜”搅浑了。它反而不太明白了。


所谓的“知性”,不是指见、闻、觉、知,也不是指思维分别,所有的这些,仅仅是“知性”的作用而已。作用也不会凭空而有,都发生在“知性”当中,因此,“知性”也不会离开见闻觉知,不会离开思维分别,而独立存在,它们是相即相融的。


同时,无论见闻觉知如何作用,也无论思维如何分别,“知性”总是“不与万法为侣者”,它不会被谁牵着鼻子走,在相即相融之中,又是不相混淆的,又是卓然独立的。


——万象纷杂之中,“知性”如如自明,包容而无染,就是如此,它就是大圆镜智。只要不落入思维分别,当下之心就是大圆镜智,再也没啥好说的了。


各位兄弟姐妹,如果您总是无法明白的话,那么,

请暂时不要思维分别,暂时不要陷入见闻觉知的境界,请暂时让六根休息一下,静静地休息一下——再休息一下——此时,请问,您知道六根正在休息吗?


——啊,知道啊!

——OK,“若实有知别无佛”也!此即您的本来面目,不死之心性也。

——正如六祖大师所问:“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明白祖师话的人,当下归心,就会发现自己一念不生之时,那个“知性”不亡,它,非佛而谁呢。


有大智慧的菩萨们,早已明心见性,充分了知见闻觉知如幻,思维分别即空,如此,那些由见闻觉知和思维分别所造下的罪业,又咋可能是实有的呢。只不过是,幻起幻灭一场空罢了。


所以呀,菩萨以大智慧的缘故,丝毫也不惧怕生死轮回,知道它是纸老虎,是梦幻泡影;对此深深通达的缘故,所以,菩萨可以于无生中,显现生死自在,远非二乘圣者可及。可是,咱大家还不完全知道,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在虚假的所谓“现实生活”当中,为了纸老虎而烦恼不已,为了梦幻泡影而痛苦不堪,实在是可悲可叹呀。


诸大菩萨们,因此而发起了无边广大的慈悲心,投身于生死轮回当中,为咱大家做表率,一遍遍地给咱演示修行解脱的过程,开导觉悟的妙法。那就是历代祖师菩萨们,以及历代高僧和历代大德居士们的真实面目,他们就是菩萨。


咱大家呢,只需要以他们为榜样,踏实地修学,踏实地觉悟,踏实地解放自己内心的执着与烦恼,那才不虚此生呀。有机会的话,咱也可以宣扬佛法,也可以为利益众生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喊口号,千万不要被自己的名利习气所蒙蔽,以弘扬佛法为名,行贪图利益之事。作为佛陀的弟子,咱必须要随时反省自己,观察自己的心和所作所为,是否已经落入了名利和欲望当中,如果是的话,哪怕只有一点点,随时都要放下。这就是修行,和才华大小无关,和知识多少无关,和地位高低无关,和名气无关,和财富无关,和弟子数量无关。


像这样来观察自己,然后,像这样来观察善知识,唯有心地清净无染的人,才叫做善知识。不是说他没有缺点和毛病,而是说,他没有了贪图,淡泊了名利,自在而勤奋地修行着,以身作则地恭敬三宝,以身作则地恭敬经论和戒律,以身作则地走向解脱。


如果遇不到善知识,不可强求,也不可退而求其次。佛陀教法仍在,经论著作以及祖师注解仍在,那就踏实地学习,深入学习,以正法熏妄心。慢慢地,咱也会做到拘那含牟尼佛所说的“智者能知罪性空”,到那时,咱既不会再贪恋人间的各种名利与享受,也不会再惧怕生死轮回之苦,而可以开始行菩萨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之力网 ( 闽ICP备2022015686号|人工智能百度统计

GMT+8, 2024-11-26 23:54 , Processed in 0.1249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