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传媒网融媒体记者 鲁娜
山东荣成海草房唐乡酒店
猪栏酒吧厅堂
北京瓦厂乡村精品酒店
1月12日,距紫禁城东北角不到600米处、建于公元17世纪晚期的北京智珠寺大殿里,从海内外而来、关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乡村振兴的专家学者和从业者济济一堂,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主办的中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这里举办。
智珠寺寺庙建筑群经过全面修缮后,以“东景缘”这一全新面貌回归公众视野,当然这只是论坛讨论的话题之一。更重要的话题是,如何以遗产资源保护利用为核心,推动乡村经济与遗产资源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一个焦点:乡村遗产酒店
在本次论坛上,点亮乡村振兴之路的聚光灯落在了乡村遗产酒店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关于乡村文化繁荣兴盛的八项重大工程,其中特别提及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利用,开展乡村遗产客栈示范项目,探索古村落、古民居利用新途径,促进古村落的保护和振兴。
这也是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发起遴选中国乡村遗产酒店示范项目的重要背景。该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乡村遗产酒店是以文化遗产资源为核心的农村一、二、三产业的重要载体,是乡村遗产活化的手段之一。协会希望通过示范项目,鼓励和规范乡村遗产酒店发展,以点带面推动文化遗产促进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因此,项目遴选十分严格。记者了解到,遴选工作坚持遗产保护优先、注重设计带动效应、兼顾经营服务品质三大原则,历经项目调研与征集、申报材料的收集、项目评议3个阶段,通过对依托古建筑与文化遗产的民宿进行系统梳理与调查,经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会全体理事投票,推选出首批5家乡村遗产酒店2018年示范项目。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山村的猪栏酒吧就是其中的1/5。猪栏酒吧创始人寒玉2004年从上海来到黄山,从一个上海人变成了一个“住在农村的人”。在她的努力下,几近废弃的百年徽派老宅重新焕发魅力。寒玉十分注重对徽州乡土文化的传承,她收集当地村民的老家具、老物件作为室内装饰,公共空间和客房都充满乡土气息。
“很多村民逐渐失去了对传统的自信,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和乡村振兴更多应该是找到这些缺失的自信。”寒玉表示,通过改良当地美食作为民宿餐饮,采购当地村民自种自产的农副产品,在游客感叹猪栏酒吧生活的自然和美好的同时,村民也收获了满满的自豪感。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表示,乡村遗产酒店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活化保护工作,有力促进了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农民生活的现代化。其活化是在保护基础上的发展,乡村遗产酒店对传统的保护还成为农民生活的新样板,使得空心化的古村落有了新的生机,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一个话题: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乡村遗产酒店能否点亮乡村振兴之路?回答这一问题,绕不开乡村遗产酒店采用什么方式活化利用文化遗产。
位于城市中心的“东景缘”,或许能为乡村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提供一个范例。原先已被列入濒危文物名单,但经过一群热衷古建筑保护的人士打造以后的“东景缘”,已成为集酒店、法餐、展览于一身的特色文化体验消费场所。智珠寺经活化利用,人们得以在600多年前的古建筑里与历史对话。
这项由民间发起的浩大工程,始终坚持尊重古建本身各方面的历史价值与建筑成就,参与其中的工匠和画师以其专业技能高质量地完成了180块木制彩绘天花板的修复工作。相对普通建筑来说,文化遗产建筑的使用在空间利用方式、整体氛围甚至气味传播方面都格外用心。“东景缘”联合创始人林凡介绍,“东景缘”TRB餐厅不仅保持了建筑原貌,而且只提供气味相对较小的法式菜肴,原先的大雄宝殿也仅用来承担讲座厅的功能。文化遗产建筑的可持续使用,还要靠利用者的精心设计。
“以价值为导向的思考方式,会让我们找到多元价值之间的一个最优组合,智珠寺就是基于价值判断的一个智慧选择。”清源文化遗产传播平台负责人魏青说。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黄滋认为,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过程中,要以价值为导向,对遗产价值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我们需要选择与遗产价值相适应的利用功能和利用方式,利用手段要符合遗产本身的物质和文化特征,并适应于周边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回到乡村振兴的话题上来,“产业不振兴,乡村是振兴不起来的。”黄滋表示,民宿是乡村经济振兴一个好的切入点,其核心应该是文化引领下的乡村振兴。不论是普通民宿还是依托文化遗产的民宿,都需要做好“文化引领”的文章,提升文化附加值,构建一个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是因为人的活动才会振兴。”广州大学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竑表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来到城市。过去,乡村和城市的关系是乡村为城市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全球化场域下,今天的乡村成为城市的生态功能、环保功能、休闲功能的体现地。那么,乡村振兴的出路在哪里?今天城市里的人因为休闲和旅游等功能需求重新回到乡村,乡村才有可能振兴。
民宿让旅游产业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路径。不过,朱竑强调,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宜在市场导向原则下进行包含生活社区在内的整体性保护和开发,并依靠文化延续性的多层面保护,让地方居民和游客对开发后的产物产生认同。
一种态度:请你慢一点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指出,目前国内文化遗产活化存在精英化、部门化和去市场化等问题。我们需要秉持一种大众化、公共化和资产化的新价值观,以达成“看得到、看得懂、可参与、周边化”的文化遗产活化目标。
黄滋认为,目前,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一方面文化遗产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其合理利用不足,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方法途径亟须创新。
在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看来,IP重建是文化遗产创造性活化利用的一条大道。通过IP的重建,用文化遗产的基因激发特色文化的生长,找出文化遗产中最能让现代社会接受的内容,寻求多维度利用的新途径,全面展开IP活化,形成多维、全时、永续的文化传承。
在这条大道上,民宿作为其中IP重建的一种形式,发展成果较好,文化特征较为突出。“除了民宿,精品酒店也是一个好的方向。”杜一力认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过程中,引导很重要。因此,她认为乡村遗产酒店示范项目为业界树立了样板,能让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在进入这一领域时不迷失方向。
乡村民宿和酒店被寄予厚望。对此,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张晓军表示,乡村民宿在发展中,要重视社区关系的维护和社区的建设,强调全村共享;要拓展自己新的成长空间,从点状村落延展到线性区域空间;要上下延伸,创造全新的业态。
“不作为就是一种保护。”在乡村文化遗产活化的实践中,寒玉认为,“祖先身上的味道、流传下来的品质,这种文化和精神是最需要保留和传承的。我们要满怀敬畏,尊重传统和文化。”
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两个轮子要同时转才能走得更远。在这一过程中,“请你小心一点,请你慢一点,请你更挑剔,请你更骄傲。”云南大理喜林苑创始人林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