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56|回复: 0

教育部:中央至地方都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摆在重要位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8 05: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莺歌 于 2021-4-22 06:47 编辑


教育部:中央至地方都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摆在重要位置!

2019-10-05 07:00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籍文字浩如烟海,从先秦诸子散文,到唐诗宋词,明清小品,很多经典名篇脍炙人口。那么,要不要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设置传统文化原典的课程?
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2945号建议“在学校教育中设置传统文化原典课程”的问题。教育部对此表示:这些年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摆在重要的位置,出台了相关政策举措,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请看原文
你们“关于在学校教育中设置传统文化原典课程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从总体上看,这些年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摆在重要的位置,出台了相关政策举措,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你们所提及的小学、初中统编教材增加了一定比例的古诗文等。2017年底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语文、美术、音乐、体育、历史等学科课程标准也都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重。如语文课标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专题,要求“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华文化发展的贡献”等,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内容包括《论语》《荀子》《老子》《孟子》等部分篇章。在“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从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教育部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开展经典诵读、读本等优质资源建设,持续建设“中华经典资源库”,目前已完成1.2万分钟的诵写讲视频资源;持续举办“中国诗词大会”“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开展诵读、书法等“名家进校园”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骨干教师和书法教师培训;长期支持文化典籍整理研究工作,全力保障《儒藏》工程顺利实施等。不少教育活动不只是在教育内部,也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意见》(中办发〔2017〕5号)发布之后,我部组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梳理,针对内容安排不够系统,活动开展比较注重外在形式、修身践行不够到位等问题,进行系统设计,于2019年3月印发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教材函〔2019〕4号),明确了教育内容系统化、教学实践长效化、支持保障制度化的工作目标;强调从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四个环节入手,推动育人环节的整体联动,涵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各个方面,力求系统完整,并强化实践体认;从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专项研究三个方面提供支持保障,推动地方和学校的有效实施;从注重文化工作者支持、家校联动、媒体宣传等方面入手,建立协调机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具体内容包括8个方面23个工作要点。如“研究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材指导纲要”,结合学科特点,贴近学生实际,明确目标任务,分领域遴选经典篇目、曲目以及有代表性的活动项目,作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教材编修指南;“推动师范院校开设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明确要求,提高师范生中华文化素养”;“推动各地分层、分类、分科开展教师优秀传统文化专项培训,重点加强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教师培训,不断提升广大教师中华文化素养”;“引导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建设中华经典诵写讲基地,依托基地加强中华经典的研究阐释、教育传承和创新传播”;“在各级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根据各自功能定位,设立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项目”等。
你们关于设置中华传统文化原典课程的建议,主要涉及如下问题需要进一步调研论证:“中华传统文化原典”包括建议中提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道德经》《易经》《盂兰盆经》《诗经》《礼记》等,这些内容让学生必修,如何才能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适应、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如何处理好“中华传统文化原典”课与语文等已有课程的关系?目前,有些中小学以及有关高校部分文史专业已经进行了有关经典全文诵读、研读的实践探索。我们将鼓励这些学校就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不断总结并推广成功经验,并推动《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教材函〔2019〕4号)的全面实施。
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当前,为什么党和国家要这么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

加强对祖国下一代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中国几千年传承的文化思想存在失传的危险,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抢救性的保护并让下一代能够继续传承。


二、学会感恩图报和孝顺父母的规矩

教育的根本就是要让受教育者知道做人的基本道理。

这个“教”字,是由“孝”和“文”字组成,说明了中国的教育就是从“孝”文化入手,让下一代知道怎样去感恩图报和孝顺父母。

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够养成在家自觉孝顺父母,真诚关怀子女,在外努力工作,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这也是整个社会目前已经出现并迫切需要解决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断层问题。


三、明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传统文化讲的是成就自己,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的是从自己做起,从眼下细小的事情做起,着手于把自己的事业做的最好最佳。

同时,在社会上要忠于朋友忠于职守忠于国家,回家后要孝顺父母爱护子女。让我们的孩子知道这些道理应该是事关重大。


四、更加理解父母的期望与文化传承

现在,独生子女的一代逐渐进入社会并将成为社会建设的主流。同时也是传统文化断层的一代。

让我们的孩子了解并掌握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也是必须要履行的义务。


五、知道中华文化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现在很多孩子并不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这事关下一代的孩子们是否能够重视和深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源远流长,记得先辈们,记得自己的出身。


六、意识到中国伟大和中国人的自豪

从很多人热衷于更改国籍的现象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存在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的伟大和一个人中国人的自豪。


七、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精髓

帮助下一代的孩子们正确区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糟粕,可以让他们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鉴别能力。

要让他们能够增强和提高鉴赏能力,应该让他们了解并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让他们了解儒家文化代表的国学的深奥内涵,从而让他们能够具备继承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八、从小系统受教和熏陶于民族尊严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国外的优秀文化和糟粕文化同时进入中国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我们不反对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但应该提防糟粕文化对我们那些尚未形成传统文化理念的下一代的冲击。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在相当部分的人群中已经荡然无存,这也提醒我们中华传统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的修复已经迫在眉睫。


九、发扬传统文化的基本气质和潜能

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中华儒家文化的根本目的。

儒家思想的深入人心也可以修复逐渐遭到损毁的淳朴民心,可以让日益跑偏的价值取向逐渐回归正常轨迹。

社会减少罪恶,减少偷盗,减少贪婪,还可以让善良之心重新播种在民众的心里。


十、忠于国家努力成就民族伟大复兴

如果我们的下一代能够系统的学习中华文化。

就可以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扬光大;

就可以逐渐恢复中华民族子孙身上特有的那种中国气质;

就可以采用中华民族传统精髓的价值观塑造勤劳的中国人,牢记祖宗教诲。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把中国建设成为文化浓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强国。

关于快而美硬笔字《课课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之力网 ( 闽ICP备2022015686号|人工智能百度统计

GMT+8, 2024-11-23 05:44 , Processed in 0.11230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