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26|回复: 0

[楞严经] 【楞严经】讲记卷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28 08: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意:本文为旧版本,新版本请转到下面链接下载学习:



楞严经讲记第七卷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是四事若不遗失,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

皎如冰霜:说明他清净无染。自不能生一切枝叶:不会有一切的污染。心三口四,生必无因:「心三」就是指贪嗔痴这三毒,「口四」就是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这四种口过。「生必无因」,因为我们持了四种清净律仪,所以「心三口四」这种恶因不会产生。
如是四事:就是指四种清净明诲。若不遗失:如果我们能够依教奉行。心尚不缘色香味触:我们的心对色、声、香、味、触、法这外六尘已经能够不攀缘。一切魔事云何发生:走火入魔、被邪神附体,都是由于我们心生种种的妄想、执著,以及对于名闻利养的贪求而遭致。

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彼尚淫女,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学。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诵咒,这又是一个方便法。针对有些人过去世的习气比较重,光持这四种戒他还解决不了习气怎么办呢?持楞严咒。
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佛顶光明」, 「佛顶」是表尊贵、秘密、不可思议的殊胜意义。人最宝贵的是不是脑袋啊?你断一根胳膊、少半条腿还能把命保住了,脑袋丢了还能不能活啊?这是表根本,而且表秘密。我们一切智慧是不是藏在这里啊?这是表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相都从这里来,靠它保存,也靠它来开发。这个「佛顶」还表一个法,比如说,我们能不能看到自己的头顶?虽然看不到,但我们心里知道,这是用别教方便法来讲。以此来比喻,我们的眼睛能不能看到自己的真人啊?看不到,明白了《法华经》《楞严经》,虽然我们眼睛看不到,心里知道不知道啊?它当下就在,这就是微妙法。「光明」,是表智慧,这个智慧从本体而有。
「摩诃」,解释为「大」,前面讲「大佛顶」的时候,把这个「大」观照为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大小多少、红黄黑白都是一个「大」。
「萨怛多」,译作白色,白色为一切杂色之本。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真心本来面目是个根本。我们现在出现这个假人、假相,它属于枝末,属于流;而真心本来面目它属于本,属于源。注意,这是按照别教的分别法来讲。按照圆教来讲,有没有本、有没有末啊?当下就是本,当下就是末。
「般怛啰」,译作伞盖。我们明白了真心本来面目,当下就在它的保持覆护之下。凡是明白了一心三藏的道理的人,大概都有刻骨铭心的体会——当下是不是解除了对死亡的恐惧?是不是妙用现前?是不是像伞盖一样把我们保护起来了?同时减轻我们的烦恼习气。当他受到别人伤害的时候,比过去的仇恨心起码化解一大半;他再生烦恼的时候,已经知道不应该生烦恼;而且过一会烦恼就会消除。这是不是解脱知见?他自己就知道能解决这个事情,是不是当生就能得到健康和长寿啊?来世更加得到解脱。
「无上神咒」,神咒的密理密义包容了十法界一切万法。楞严咒是无量诸佛如来的心血所凝结而成,所以是「无上神咒」。
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这是进一步地解释楞严神咒的缘起。「无见顶相」,我们是不是都是「无见顶相」啊?谁也看不到自己的顶。「无为心佛」,这个咒不是用意识心想出来的,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的自性显露。「从顶发辉」,是从无而有,随缘显现出来。「坐宝莲华」,都是由我们的「无为心佛」自性流露。「所说心咒」,这是真人在说咒,只是通过活人的身、通过活人的顶来显现而已。
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阿难不是遭摩登伽女之难吗?为什么有这个事情呢?因为讲阿难在过去世中跟摩登伽女夫妻恩爱不是一生,还不是一劫。有的说法是他们曾经做过五百世的夫妇。不管怎么说,情执要破,不然会成为我们生生世世的障碍。
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这么重的习气,只要有一个好的老师把话讲到点子上,他就能当下克服。摩登伽女当年披头散发找到寺庙里去,跟佛要阿难回去成家,却在佛的激将法之下剃了头,然后佛才传法。其实剃头这一招狠,这一下子就让她把心态变过来了。
《楞严经》把男女淫欲作为万恶之源,这是真理。这个问题是欲界众生最大的障碍。佛在《四十二章经》也讲,妻子舍宅,甚过牢狱。这是坏定大魁,是破坏禅定的最大的罪魁祸首。就这一念心乱,就可以使人忘乎所以,害得众生生生世世六道轮转。特别是在三恶道里那个苦啊,我们看看那些畜生,任人宰割……所以凡夫畏果,菩萨畏因。菩萨懂得这个道理,放下我执、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享受,拳头一捶:老子要了生死,就在今生今世,就在当下!谁都说不准明天、后天会怎么样,什么时候地震光临呐?什么时候瘟疫驾到啊?现在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正在逐年增多,我们有目共睹。
彼尚淫女,无心修行:摩登伽女当时还是淫女,她没有修行的愿望,因为她是个下九流的人,不像你们能在这认认真真地修行。
神力冥资:我们本来就有种智慧,只要讲出正法,一精之明必然能够敏感到。也就是《妙法莲华经·弘传序》所讲,叫做「俱崇密化之迹」。就当时来讲,那个摩登伽女懂不懂什么三果罗汉呢?可是佛已经宣布她是三果罗汉。
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这里就很感慨啊!真正来讲,像阿难这样还是大男子、王子出身,而且还是修声闻者,你们怎么就不能像摩登伽女那样一下证果?「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成佛难不难啊?易如反掌啊!再加前面才讲过,「何藉劬劳,肯綮修证」啊?哪里靠你认真修?哪里叫你刻苦修?没有那回事,修行人就靠会用心,就靠你能不能闻到大法。「有何艰险」?是不是问得铿锵有力呀?哪有什么困难呐?这个世界上就是成佛最容易,两个耳朵带来就行。连吃饭、睡觉都是修行。你说这个妙不妙呀?
他吃饭的时候就在观照,是我吃饭,还是饭吃我啊?是我端着碗,还是碗端着我啊?把这个问题观照清楚,都是在开智慧。没有一处、没有一时不是修行。随拈一法,无非寂灭道场,无非如来正法,无非诸佛法身真常。而且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从现在开始即已解脱,不是等死了以后再解脱。看看这段经文,「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每一个人都要作为口头禅,背得滚瓜烂熟,然后观照为什么要这样讲?加上前面的一句,「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有些人如果不找到《楞严经》的话,他认为我们在打诳语。《法华经》《楞严经》几乎到处都在讲听经闻法当下成佛——「发明便解脱」,是不是明白了当下就解脱?每当读到这段经文真是感慨万分呐!可是我们自古以来把成佛乃至把明心见性看得比登天还难。摩登伽女也好,舍利弗也好,憍陈那也好,是不是听讲了一个苦、集、灭、道四圣谛,当下就证四果罗汉?可其他人、心量小的人修百千万亿大劫都不一定能证到四果乃至二果、三果。
《法华经》《楞严经》自古以来是不是讲无修无证、一步登天?不是印广在这里信口开河。我们过去是不是感到成佛太艰难了?乃至连明心见性都没有指望。佛在这里不要说明心见性,就是成为圆满之佛都像大风吹微尘一样,是不是比易如反掌还要易如反掌?好好把这句话看看真实,如果不这样解,又应该怎样解?

若有末世,欲坐道场,先持比丘清净禁戒。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若其不遇真清净僧,汝戒律仪必不成就。戒成已后,著新净衣,然香闲居,诵此心佛所说神咒,一百八遍。然后结界,建立道场,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来灌其顶。

若有末世,欲坐道场,先持比丘清净禁戒。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小乘法特别强调,持戒一定要认真。如果老师持戒都不精严,那么上梁不正下梁歪。这里是不是强调找老师的重要性呐?选择老师不要盲目。在佛法里来讲,皈依师、剃度师不是真正的师父,只是证明人。真正的师父你要亲自考察,必须认为他能够帮助你了生死,你才可以拜他为师,他是你的依止阿阇梨,叫依止师。皈依师、剃度师不管有没有道行,都不影响你的皈依、剃度功德,他是依法办事。而找依止师,是依法不依人。我们不管他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不管是男人、女人、老人还是小人,只看他讲的法能不能符合《法华经》《楞严经》。这个法很重要。《金刚心总持论》讲,修行人要想成就,必须要有明师指导。这个明师不是大名鼎鼎的名,而是明明白白的明。有些剃度师、皈依师以门户之见,把弟子当私有财产,看得死死的,这造成师父和弟子之间的那种我执、情执和对名闻利养的执著。所以这里强调,「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很重要。真正的戒是「三聚净戒」。
若其不遇真清净僧,汝戒律仪必不成就:没有明师指导,修行人不能了生脱死。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无有是处。自己都不明白,想叫人了生脱死,有没有可能啊?没有这个可能。师父都不能严持净戒,那你的戒体也不能成就。
戒成已后,著新净衣,然香闲居:所谓「戒成已后」,就是已经举行了受戒的仪式。「著新净衣」,也就是你得到了戒体,是换了新面目,并不是叫穿新衣服。后面讲了,即使你穿脏衣服、臭衣服,也不影响你的戒。然香闲居,「然香」,是表修智慧,时时要提醒自己;「闲居」,不是叫你无所事事、东游西荡,而是把心要闲下来,不要去搞那些名闻利养。即使遇到别人伤害我,你是要成佛的人,不跟他计较。心是不是就闲下来了?当然,两条腿盘在那里保持清净心观照,也是「闲居」。
诵此心佛所说神咒一百八遍:这是诵楞严一百零八遍。「一百八遍」是表法,表破除一百零八种烦恼,成就一百零八种菩提,证一百零八种三昧。然后结界,建立道场:这是寻找场地,建设道场,来成就修行的一种氛围。
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来灌其顶:这是进入道场以后,进一步地严格要求自己。即使是方便菩提心也要如此,我们祈求十方如来加持自己,诸佛当下就是给你灌顶。藏教菩萨以为具足三十二相的才是诸佛;圆教菩萨来看,没有哪一法不是十方如来。时时事事处处,我们都置身于大悲光如来灌顶中。所以佛在后面讲《楞严经》就是灌顶章句,明白这个道理了,就是诸佛给你灌顶了。

阿难!如是末世清净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灭贪淫,持佛净戒,于道场中发菩萨愿,出入澡浴,六时行道。如是不寐,经三七日,我自现身至其人前,摩顶安慰,令其开悟。

如是末世清净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是在家居士。「檀越」,是布施、供养。在家居士的责任是供养三宝,供养出家人的衣食住行。出家人是弘法,在家人是护法。供养三宝是舍一得万报,是不是供养你自己啊?你越供养,你生生世世的福报越多,要不然谁去做这个傻瓜呀?
心灭贪淫,持佛净戒,于道场中,发菩萨愿:这是已经结界道场了。这里的「发菩萨愿」,一般是指四无量心。无边众生誓愿度,无量烦恼誓愿断,无量法门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
出入澡浴:这并不是讲出去以后要洗澡、进来之前要洗澡、一天要洗几回澡,若真如此反而还会把皮肤的抵抗力给洗掉了,所以这是表法,修行人要懂得检点自己——出去的时候想一想,我今天持戒怎么样;进来的时候想一想,我还有哪些缺陷,要好好修正,弥补起来。时时检验自己修行中的漏洞。六时行道:白天三时,夜里三时。「六时行道」是表念念在道。
如是不寐,经三七日:「不寐」就是不睡觉。有一种念佛法门是般舟三昧,也叫常行三昧,你不可以坐下来,就是一边走一边念佛,连续九十天念佛不可以睡觉;一种叫常坐三昧,两条腿盘在那里不准动,九十日为期;一种叫半行半坐三昧,可以走一走再坐一坐,可三七日为期持咒或三七日为期诵经;一种叫随意三昧,走也好,坐也好,躺在那里也好,就是不能睡觉,念不能转,不拘期限。而圆顿大教这个三昧,它是自性本定,连睡觉都是三昧,吃饭都是三昧,没有哪一样不是三昧,处处皆是三昧。「三七日」,有的人解释为三七二十一日,七天为一个圆满之日,所以这个「三七日」是个不定时,一天也是三七日,一百天、十年也是一个三七日,是表一个圆满的成就周期。
我自现身,至其人前,摩顶安慰,令其开悟:在定中、梦中,诸佛菩萨会现前跟我们沟通。注意,这是佛的方便说,因为你不知道是真佛还是假佛。妖魔鬼怪可以示现庄严相来干扰你,所以到了禅宗,是魔来魔斩,佛来佛斩。你可不要把它当真。有不少人在这个方面吃了亏,而且还走火入魔了。
「我自现身」,这个「我」应该是我们的自性。听闻如来藏大法的同修,对照佛的标准答案,我们清楚明白如来藏的道理真实不虚,清楚明白自己即已解脱,不需要谁授记不授记。他凭自己的本能的智慧,就能印证自己已经成就。什么佛?什么菩萨?我们本来就是那个东西。所以我们讲《法华经》《楞严经》是正法、是真理,绝不因为它是佛所讲,而是因为它确实讲到了我们的心上。你说它是佛讲的,那佛讲的经多着呢,你听了怎么样?都能开智慧吗?所以这里的「我自现身」是讲我们自己灵感爆发,我见道了,我明白自己已经解脱。这里的「摩顶安慰」就是明心见性。后面有解释,《楞严经》就是灌顶章句,是不是《楞严经》给我们摩顶安慰呀?
所以读经文要做到瞻前顾后,否则你不知道佛在讲什么。一会这样讲,一会那样讲;一会讲成佛不费吹灰之力,一会儿在这儿讲得很艰难;一会讲找老师要找个第一清净,一会讲连魔鬼都可以当老师。所以我们读《楞严经》,要注意融会贯通,你不能执著于一端。
「令其开悟」,佛他没有办法令谁开悟,他只能把道理讲清楚,你自己去悟。同样听他的法,有的人能开悟,有的人不能开悟。而他传法是平等传法。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蒙如来无上悲诲,心已开悟,自知修证无学道成。末法修行建立道场,云何结界,合佛世尊清净轨则?

我蒙如来无上悲诲,心已开悟,自知修证,无学道成:阿难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己已经解脱,所以这里并不是佛给他授记了,是他自己已经了然。
末法修行建立道场,云何结界,合佛世尊清净轨则:然后阿难向佛请法,末法时代如何建立道场,能够符合佛陀所讲的四种清净明诲,不违佛制戒律?

佛告阿难:若末世人愿立道场,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腻香草,此牛唯饮雪山清水,其粪微细,可取其粪,和合栴檀,以泥其地。

注意,这是第一大法,佛打了种种比喻。
若末世人愿立道场,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雪山」,就是涅槃山,是表我们坚固的法身本体。「雪」的特性是纯洁无瑕,体现真心本来面目一尘不染。「大力白牛」,是表真心本来面目的力量、妙用,也就是报身功德。食其山中肥腻香草:这也是表报身功德,有它的力量、它的缘起。为什么它有这么不可思议的法力、道力啊?「香草」,是表真法、正法。因为这种力量是从根本上起用,树木华草有生发之力。
此牛唯饮雪山清水:「水」,在佛法里是表自在解脱,加「清」字是表禅定。其粪微细,可取其粪,和合栴檀,以泥其地:这是整个因缘和合以后现出的万法万相。这是表佛的化身功德。

若非雪山,其牛臭秽,不堪涂地。别于平原,穿去地皮五尺已下,取其黄土,和上栴檀,沉水、苏合、薰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以此十种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地,方圆丈六,为八角坛。

别于平原:「平原」,是表我们凡夫因地这个肉团根。穿去地皮:是表我们在六根门头用功。佛当年讲小乘因缘法,是在六根对六尘而产生出六种意识心的这个范畴里来成就。五尺已下:就是前面讲的五戒。
取其黄土:黄土表中道,白表根本。和上栴檀,沉水、苏合、薰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以此十种,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地,方圆丈六,为八角坛:这里有十样东西,都属于香草之类的东西。历来经家对此有两种解法:第一种解法,这十样东西是表十波罗蜜,这是圆瑛大师的说法;第二种解法,是比喻为十种戒法,这是智定大师的说法。
所谓「十种波罗蜜」: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种波罗蜜,另加从般若波罗蜜中引申出的四种波罗蜜,依次是方便波罗蜜、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智波罗蜜。所谓方便波罗蜜,是权衡机宜,不要太执著,不要太呆板;所谓愿波罗蜜,我们要发方便菩提心,以此来不断地提醒自己;所谓力波罗蜜,就是身体力行,你必须脚踏实地;所谓智波罗蜜,待人接物要懂得圆融,要善解人意。能把这十个波罗蜜持好,超越六道轮回有望。
所谓「十种戒法」:
第一,不缺戒。你受持了多少种戒,一样不能缺。
第二,不能破戒。
第三,不穿戒。这是讲细微的破戒,他没有整个的破,他破了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好像中间穿了个孔。
第四,不杂戒。你是修什么法门的就要证到什么果位,不是你的戒你不要杂起来混用,那反而乱了你的心,并不是修得越多越好,也带有一门深入的意思。
第五,随道戒。我明白了这个理,我的戒就在理中。在见道的基础之上,与这个道、与这个法门相关联的事情,也就是没有说到的我们自然而然也知道,兼顾到来一起持戒。比如说不准你杀鸡,那么那个鸭是不是也是生命呐?你也不能杀鸭。
第六,无著戒。就是不要执著这个戒。比如我们不准杀生,那么你看到跟你素不相识的人在那杀生,你别风风火火的冲上前去就把刀抢下来,那你就执著在戒上了,你不知道你坏了世间法会造成更大的麻烦,这个很重要啊!往往一些人就自以为是。
第七,智所赞戒。我们赞叹人要有智慧,赞叹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他高兴,而是让大家有所榜样,能够把大家鼓励起来向他学习。
第八,自在戒。不要把戒当成一种负担,持戒的时候感到生欢喜心,把这个戒持住了,这都是在成就我们的心性。
第九,随定戒。你今天在这里听经,就把心定在这个经堂里,这个时候也没有你造口业的机会,也没有你造身业的机会。
第十,具足戒。这上面讲的那个九种都要具足。所以许多人在一起共修的时候,你是不是同时持了许多戒啊?
以此十种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地:这十种东西全部要磨细成粉,再跟泥土合在一起。这是表次第圆融。「以涂场地」,是表我们的真心因地,在这种正法的气氛里修行。
方圆丈六,为八角坛:「丈六」,相当于十六尺,也就是五公尺多;「方圆丈六」,相当于二十五个平方。怎么表法呢?「八角」,表八正道,对治八邪,「坛」,是表场地,表真心因地,我们就坐在这个本位上,好像是法座,在这个上面来成就我们。

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华,华中安钵。钵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随安所有华叶。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围绕华钵。镜外建立十六莲华、十六香炉间华铺设,庄严香炉,纯烧沉水,无令见火。

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华:「坛心」,是表真如智慧。这个场地的核心是不是我们的智慧啊?都归集于这一颗心。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坛心」。这个「心」包容万法,显现万法。这朵莲华既可以是金,也可以是银,也可以是铜,也可以是木,体现出佛法随力庄严。不要片面地追求豪华,不可以随便浪费三宝的钱财,浪费十方常住的钱财。建道场以安人为要。根据现在的具体情况,也要与时俱进,比如网络宽带、独立卫生间等等……你硬设施条件太差,他不来呀。像古时候老前辈那样坐在树下面,坐在露天里,谁来啊?但绝对不意味着把这个道场建得跟皇宫宝殿一样,劳民伤财,滥用十方常住的供养,然后招引顾客,为少数人谋取私利。当然有些人讲,道场庄严一点,让众生来了与佛结个法缘,生个欢喜心,也有一定的道理。
「莲华」,在佛法里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名相概念,它就是表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我们在解释《妙法莲华经》的时候,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莲华」。整部《妙法莲华经》就体现出一个「莲华」,整部《大佛顶首楞严经》就是解释「莲华」二字。这两部经就是讲「莲华」之法。《楞严经》也叫「妙法莲华王」。
华中安钵,钵中先盛八月露水:过去出家人都要托钵,这是作为我们的成佛之因。八月已经进入中秋,露水是不是很清净啊?中秋是不是很清凉自在啊?也就是我们在因地修行时,这是一种清凉自在的气氛。懂得了莲华法,我们当下得到清凉自在。
水中随安所有华叶:「华叶」是表智慧。前面的清凉自在是表解脱功德,也表我们的定力成就,定中有慧。「随安所有华叶」,是表无量智慧德能。
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围绕华钵:这个「八圆镜」是表八种意识心。有眼、耳、鼻、舌、身这五种俱生意识,还有第六识独头意识、第七识末那识、第八识阿赖耶识。怎么叫「八圆」呢?八个意识心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各安其方」,这是不变随缘,各得其所,无分别不妨分别。
围绕华钵:「华钵」是莲华和鉢,表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随缘变现出十法界万法。十法界万法无非是从八种意识心这种因缘和合显现出来,它并不是八种意识心所造出来的。十法界万法与八种意识心都是平等的,都是真真如性所变现。
镜外建立十六莲华、十六香炉:「镜外」,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中心是一个莲华鉢,周边是一个八圆镜,八圆镜之外又安十六朵莲华十六个香炉。「十六莲华」表智慧,「十六香炉」是表戒体。「十六」之义与上所同,表自行八正道和化他八正道。间华铺设,庄严香炉:一朵莲华相隔就是一个香炉,均匀地铺设开。
纯烧沉水,无令见火:「沉水」是一种香,「纯」就是不能夹杂污染。烧香是表法,我们现在在讲经说法才叫烧香。「无令见火」,我们在听经闻法中,不知不觉地是不是把烦恼、迷惑颠倒去除,变成了智慧?

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为煎饼,并诸砂糖、油饼、乳糜、苏合、蜜姜、纯酥、纯蜜,于莲华外,各各十六绕围华外,以奉诸佛及大菩萨。

从字面上讲这些也是在供佛。
白牛乳:是表正命之食。煎饼、砂糖、油饼、乳糜、苏合、蜜姜、纯酥、纯蜜:这些东西都是些配料,一共八种,表八正道之法味。各各十六:仍然是表自行八正道、化他八正道。菩萨既要自利,又要利他。

每以食时,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坛前别安一小火炉,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炽;投是酥蜜,于炎炉内,烧令烟尽,享佛菩萨。

每以食时:是比喻我们每当烦恼现前的时候,要会观照。烦恼现前就是历事炼心之时。
若在中夜:「中夜」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表三藏一心。「中夜」往前面一点就是昨天,往后一点就是今天;同时表抓住当下的时候,即烦恼和智慧交接的时候。慧律法师讲,烦恼现前就是无明迸发,你要抓住当下。取蜜半升:也就是半升空半升有,这叫即有即空,始终要懂得中道圆融之法。用酥三合:「三」表圆融、圆满。一心三藏是不是三呐?戒定慧是不是三呐?
坛前别安一小火炉:表我们的修行循序渐进、步步深入。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兜楼婆香」是一种香草的根,也就是白茅草之根,根是表戒。「煎取香水」,用白茅草根来熬的水,表戒根清净。
沐浴其炭:炭本来都要烧了,还要洗一洗,就是讲我们在破除自己烦恼习气的时候要认真,要彻底,要仔细,发心要猛。然令猛炽:除去自己的恶习一定要勇猛。连我们的身都可以供养三宝和众生,这是表破除名闻利养的坚决之心。
投是酥蜜:是表八正道,猛火是表决心。不光有八正道,还要靠我们发心猛利才能除去余惑。于炎炉内,烧令烟尽:发心大的人能当下成四果罗汉。享佛菩萨:是供养佛菩萨。这是表以大行、大愿、以妙观察智来破相,破除烦恼习气。小乘讲究破相归性,大乘是在相就见性。

令其四外遍悬幡华。于坛室中,四壁敷设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形像。应于当阳,张卢舍那、释迦、弥勒、阿閦、弥陀、诸大变化观音形像,兼金刚藏,安其左右。

四外:这是表修行人的行、住、坐、卧这四大威仪。幡:是旗帜,表威力。华:是表成佛之因。四壁:是表四圣法界。
应于当阳:「当阳」这是房舍的正堂、正位,不一定朝南就是当阳。正位是你进门第一眼看到的地方。
卢舍那:译作「光明遍照」,或「遍一切处」,这是表我们的法身功德,是法身佛。释迦:是本师释迦牟尼佛,这是百千万亿化身佛。弥勒:是未来佛。阿閦:就是药师佛。弥陀:就是阿弥陀佛。诸大变化观音形像:是专门讲观世音菩萨千变万化。在菩萨里面,观世音菩萨是代表显教圆通自足,以三十二应身代表无量的化身普度众生。金刚藏:「藏」带有隐藏、秘密之义。密咒没有人知道,金刚藏菩萨可以通过念咒调动一切的鬼神、护法神灵来护持正法。
安其左右:这两大菩萨安于以上诸佛如来左右,表显密圆融。《楞严经》就是显密圆融。《楞严经》的深义就在楞严咒里。

帝释、梵王、乌刍瑟摩,并蓝地迦,诸军茶利,与毗俱胝、四天王等,频那、夜迦,张于门侧,左右安置。

这是一些护法神明,在佛法里属于外护。观世音、金刚藏一般属于内护,就是随佛左右,贴身护持。
帝释:是玉皇大帝,忉利天天主。梵王:是指有色界天诸大梵王。乌刍瑟摩:是火头金刚。蓝地迦:是青面金刚。诸军茶利:是解怨结金刚。毗俱胝:是三目金刚,他有三只眼。四天王:也就是天王殿内供奉之四大天王。频那:是猪头使者。夜迦:是象鼻使者。这些都是护法神明,有的虽然是现丑陋相,但是他过去世中有修行的功德,丑相是他因地破戒的果报。所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又取八镜覆悬虚空,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前面「八圆镜」,是表因地行。这里「八圆镜」是表果地觉,是八种意识转变成八种智慧。五种俱生意识转为成所作智,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第七识转变为平等性智,第八识转变为大圆镜智。所以与因地的那八面圆镜相对应,即因即果,因果不二。
覆悬虚空:「虚空」是表真空、表佛性,众生心与佛心不二,生佛不二。与坛场中:这是表众生心,虚空中镜是表佛性,心佛不二。使其形影,重重相涉:众生心中的佛就是佛心中的众生,生佛不二。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一个房间里搞两面镜子相对照,你在镜子中间,是不是两个镜子全部圆融起来了?互相涉入,这是表万法圆融为一个本体。
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

于初七中:这里初七、二七、三七,不一定非得七天,每一个时间都有前、中、后这三个阶段,三个七是表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圆融。不管多少天,它都有前、后、中间,它总有个过程,有过去、现在、未来。至诚顶礼:我们从一开始就要诚心投入,来争取成就。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小乘人虽然不懂得十方菩萨都是自己一个念,但是懂得培养恭敬心——十方佛菩萨都是我的老师。
恒于六时:是表坚持。在佛法里有时间必有空间,有时间、空间必有万法。所以「恒于六时」就是念念在道,一点点都不可以懈怠。诵咒围坛:从事相上解释也解释得通,必要的形式也不能忽略。那么,怎么用心呢?你行也好,念也好,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坛呐!常作如是观照。至心行道:行道要用心,不能马虎。
一时常行一百八遍:「一时」就是这一个过程。讲究竟义,这个「一时」要观照到一百零八种三昧、一百零八种菩提,解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第二七中,一向专心发菩萨愿,心无间断,我毗奈耶,先有愿教。

第二七中,一向专心:前面通过方便行,这里定力转深,他已经尝到了法味,变成一定的自觉性、自性流露。发菩萨愿,心无间断:这是讲定力转深了,慢慢地用心得力,就相当于念佛人功夫成片。
我毗奈耶,先有愿教:在你没有行之前,戒律方面就有种种的教法。那么你行持了以后,到了第二阶段是不是感应到了原来的教法呢?所以一个好的法、一个好的老师就是起这个作用,一开始我们尝不到法味,经过一段的行持以后,你就体会到了。

第三七中,于十二时,一向持佛般怛啰咒,至第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承佛摩顶。

第三七中:这是表成就圆满之时,具体的时间没有确定。这也是道交感应之时、水落石出之时。于十二时:「十二时」是表不二法门,不一定非是两天。就已经没有时间的概念了,两天变成一天的感觉,是表定力加深。
一向持佛:你只能专心持楞严咒,不能持其它东西,不可以有一个杂念。你能这样来念,就是能成就,可是问题落实到具体人,很少能成就。得人天福报可以,想了生脱死、往生成佛不大可能。般怛啰咒:就是楞严咒。
至第七日:这也是个不定日,就是到最后成就的那个时候,「七」是表圆满。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承佛摩顶:这个时候就是禅宗的虚空爆炸、灵感爆发。山河大地应念化为无上菩提,是这种境界。也就是说我们与真心本来面目、与菩提道交感应。这个真心本来面目并不是十方如来站在那里,若真如此,你眼睛还看不过来呢。「镜交光处」,内八圆镜、外八圆镜,这个时候是真正的因果一如、果报现前。「承佛摩顶」,这是明心见性,开佛智慧。

即于道场,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学,身心明净,犹如琉璃。

这是最后总结。你不是问我怎么结界,怎么修道场吗?就是这回事。
即于道场:就是如上所说这个道场。修三摩地:这就是现行的禅定。禅定,是以我们的因地心依教奉行,把心定在正法之中——就是前面讲的十波罗蜜、十种戒、四种清净律仪,心定在这里,不犯身、口、意这三业。把心定到一处,定到一点,越定是不是越小?它逼到一点的时候,就物极必反,必然就灵感爆发。无论是修大乘还是小乘,都是这个心。灵感爆发了,相对应的那种智慧德能就会显现出来。
能令如是末世修学:这种法门也能成就末法时代的修行人。身心明净,犹如琉璃:「琉璃」是一种青色宝,内外明澈。在阿罗汉的果位上最起码明白,无量劫以来的生死轮回,就是这个肉团身造孽,而灵体从来是不生不灭的。

阿难!若此比丘,本受戒师,及同会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

第二次提出,修行人要找一个好的老师,不仅如此,还要找好的同修。《法华经》也是这样讲,要远离痴眷属,亲近善知识。大家一定要慎重,不要轻易地拜人为师。只要拜人为师,你就结下法缘。找一个好的老师,你种他的福田;找个不好的老师,你被他拖累。老师下地狱,弟子后面跟。我们的法身慧命不要轻易地交给别人,这点很重要啊!选择老师有什么标准呢?不是看他长得美不美,也不是看他名气大不大,而是看他所传的法正不正。依法不依人,必须搞明白。我们必须要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不管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应该以这种心态。
再次强调,选择一个好的老师,要看他懂不懂佛法真谛?懂不懂《法华经》《楞严经》?讲《法华经》《楞严经》,能不能讲到我们心上去?我们明白不明白?能不能听懂?想了生脱死,唯此标准。你不想了生脱死,只是修一点人天福报,那种老师多得很,遍地皆是。必须重复提醒各位,至于好的同修必须是志同道合,一心弘扬如来正法。

从三七后,端坐安居,经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于座,得须陀洹。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自知成佛不谬。汝问道场,建立如是。

从三七后:前面讲了。不要局限于非要多少天,经过这个过程反反复复以后呢,我们就归于清净。经一百日:也是表圆满数字,没有一定。不起于座:是不离于正念,不离于当下。得须陀洹:是表见道。「见道」,是表对世界观的根本转变。其实有些小乘人,不仅是须陀洹果,而且一直到四果罗汉,都有无修无证,明白道理当下成就!何况大乘佛法直指心性,彻法底源?真正听懂并且深信不疑一心三藏这个法理法义,你就是「不起于座」,最起码位在初信,永远不落三恶道;七信位的菩萨永远不落六道轮回;初住位以上你就是分真即佛;明心见性的大菩萨乃至到十地、等觉,乃至到龙女那样一举证妙觉究竟佛,都可以「不起于座」。
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自知成佛不谬:即使这个人还没成佛或者没有成四果罗汉,知道自己是决定可以成佛的。「决定自知」,这个就是解脱知见,是不是自己印证自己啊?
汝问道场,建立如是:你不是问我怎么样建立道场呢?就这么建。

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爱,求多闻故,未证无为。遭彼梵天邪术所禁,心虽明了,力不自由。赖遇文殊,令我解脱。虽蒙如来佛顶神咒,冥获其力,尚未亲闻。惟愿大慈,重为宣说,悲救此会诸修行辈,末及当来在轮回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脱。

阿难又在诉苦,回顾自己之前自作聪明、误堕淫室的情况。
自我出家,恃佛憍爱:他并不指这一生,无量的生生世世都做佛的侍者。这本来是个好事,他执著了。哪有做佛的侍者还不成佛?
求多闻故:他把心用在表面现相上。他不是从它深刻法理法义去认真地观照,而是卖弄口头禅。修行人不能浮躁,相互之间不要吹捧,那不叫鼓励。往往这些人虚荣心在上面,听了一种不同的意见,牛脾气就来了。未证无为:就是没有明心见性,不知道透过现相看实质,被生住异灭这种有为的现相、这种境界所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更不知道别人,全在那打妄想。
遭彼梵天邪术所禁:阿难很聪明,为什么邪术能束缚我?首先是因为自己的心乱。心虽明了,力不自由:阿难虽然内心明了,但是定力不强,控制不了。赖遇文殊,令我解脱:佛敕文殊携楞严神咒而销灭梵天邪咒,从而使阿难解脱摩登伽女之难。注意,楞严咒的威力一定要靠三密相应。
虽蒙如来佛顶神咒,冥获其力,尚未亲闻。惟愿大慈,重为宣说,悲救此会诸修行辈,末及当来在轮回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脱:阿难请法,想请佛把楞严咒公诸于世,以慈悲救度现世及未来一切有缘众生。

于时会中一切大众,普皆作礼,伫闻如来秘密章句。
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华中,顶放十道百宝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大众仰观,畏爱兼抱,求佛哀佑,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肉髻:是佛顶。涌百宝光:这是表智慧妙用从体起用,不可见的顶涌出了无量的智慧光芒。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成佛也好,成凡夫也好,都是从法化生,都是我们的智慧的化生。佛是智慧的化生,烦恼是不是智慧的化生啊?都是一个东西。泥巴瓦块是不是智慧的化生啊?没有谁不是谁,都是一个念变出来的。
「千叶宝莲」,也是表法,十法界都有宝莲。「妙莲华」是不是时时在给我们说法啊?「莲华」是代表有化如来在说法,只看你懂不懂。他现出来的那个藕是不是「有化如来」在说法呀?「华开莲现」是不是「有化如来」在说法啊?它出于污泥浊水而其白不改,其香不改,是不是「有化如来」在说法啊?是不是即烦恼即菩提?
有化如来坐宝华中,顶放十道百宝光明:肉身佛顶有化身佛,化身佛顶上还在放光,放光上面是不是还有莲华?这就表心法不可思议。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每一个光明都遍现十恒河沙。
此乃密中之密,以从佛顶之佛顶,放宝光之宝光,表斯咒,尊中之尊,妙中之妙也。由一顶髻放十道光,具百宝色者,表如来藏性,圆含万法,其体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也。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者:内秘菩萨之德,外现金刚之迹,擎山制外,持杵降魔,密行化导,故曰金刚密迹。遍满空界,显现威力。金刚遍界者,表循业发现,生善灭恶,随缘妙用也。(节选自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
金刚密迹:是护法金刚,内秘菩萨之迹。也就是外现声闻相,内密菩萨行。护法金刚示现恶相也是为了慈悲众生,护持佛法。擎山持杵:降伏内外诸魔,内魔是烦恼习气。遍虚空界:以此显示神咒威力。
大众仰观:大众看到众多不可思议之瑞相,当然心生无限欢喜和崇敬之情。同时,也是表心胸开阔,明白万法皆是我。畏爱兼抱:「畏」是一部分众生畏惧于佛咒之威,「爱」是一部分众生爱戴佛咒之德。也就是两种众生都被摄受于正法光辉之下。明白了如来藏大法,你知道一切众生都是我,大慈大悲之心油然而生。所以烦恼邪心现前的同时,就是慈悲关爱之心生起的同时,这叫知妄即真。知妄而有畏惧,即真而有慈悲、关爱。这是描述修行人的一种心态,明白这个道理当下就是受用。
求佛哀祐,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大众求佛哀悯护佑,并一心恭听如来放光之时,宣说无上楞严神咒。楞严咒的功德不可思议,而佛讲的这些功德非常真实,但是持咒必须做到三密相应,否则持咒不能成佛。把《楞严经》的经义搞明白了,就是最好的持楞严咒,这样才能给你用活了。自古咒语不可以解释,不可以翻译。现在有些人节外生枝,又翻译又解释,还配种种插图。凡是发现此类资料,最好销毁,以恭敬心在香炉内销毁,这个责任由我承担,有功德归你们。

(第一会)
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罗诃帝三藐三菩陀写 (南无)萨怛他佛陀俱胝瑟尼钐 南无萨婆勃陀勃地萨跢鞞弊南无萨多南三藐三菩陀俱知喃 娑舍啰婆迦僧伽喃 南无卢鸡阿罗汉跢喃 南无苏卢多波那喃 南无娑羯唎陀伽弥喃 南无卢鸡三藐伽跢喃 三藐伽波啰底波多那喃 南无提婆离瑟赧南无悉陀耶毗地耶陀啰离瑟赧 舍波奴揭啰诃娑诃娑啰摩他喃 南无跋啰诃摩泥 南无因陀啰耶 南无婆伽婆帝 嚧陀啰耶 乌摩般帝 娑醯夜耶 南无婆伽婆帝 那啰野拏耶 槃遮摩诃三慕陀啰南无悉羯唎多耶 南无婆伽婆帝 摩诃迦罗耶 地唎般剌那伽啰 毗陀啰 波拏迦啰耶 阿地目帝 尸摩舍那泥婆悉泥 摩怛唎伽拏 南无悉羯唎多耶 南无婆伽婆帝 多他伽跢俱啰耶南无般头摩俱啰耶 南无跋阇啰俱啰耶 南无摩尼俱啰耶 南无伽阇俱啰耶 南无婆伽婆帝 帝唎茶输啰西那 波啰诃啰拏啰阇耶 跢他伽多耶 南无婆伽婆帝 南无阿弥多婆耶 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 阿蒭鞞耶 跢他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 鞞沙阇耶俱卢吠柱唎耶 般啰婆啰阇耶 跢他伽多耶 南无婆伽婆帝三补师毖多 萨怜捺啰剌阇耶 跢他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 舍鸡野母那曳 跢他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 剌怛那鸡都啰阇耶跢他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 帝瓢南无萨羯唎多 翳昙婆伽婆多 萨怛他伽都瑟尼钐 萨怛多般怛嚂 南无阿婆啰视耽 般啰帝扬歧啰 萨啰婆部多揭啰诃 尼羯啰诃羯迦啰诃尼跋啰毖地耶叱陀你 阿迦啰密唎柱 般唎怛啰耶儜揭唎 萨啰婆槃陀那目叉尼 萨啰婆突瑟吒 突悉乏般那你伐啰尼 赭都啰 失帝南 羯啰诃娑诃萨啰若阇 毗多崩娑那羯唎 阿瑟吒冰舍帝南那叉刹怛啰若阇 波啰萨陀那羯唎 阿瑟吒南 摩诃羯啰诃若阇 毗多崩萨那羯唎 萨婆舍都嚧 你婆啰若阇 呼蓝突悉乏难遮那舍尼 毖沙舍悉怛啰 阿吉尼乌陀迦啰若阇 阿般啰视多具啰摩诃般啰战持 摩诃叠多 摩诃帝阇 摩诃税多阇婆啰 摩诃跋啰槃陀啰婆悉你 阿唎耶多啰 毗唎俱知 誓婆毗阇耶 跋阇啰摩礼底 毗舍嚧多 勃腾罔迦 跋阇啰制喝那阿遮 摩啰制婆般啰质多跋阇啰擅持 毗舍啰遮 扇多舍鞞提婆补视多 苏摩嚧波 摩诃税多 阿唎耶多啰 摩诃婆啰阿般啰 跋阇啰商羯啰制婆 跋阇啰俱摩唎 俱蓝陀唎 跋阇啰喝萨多遮 毗地耶乾遮那摩唎迦啒苏母 婆羯啰跢那 鞞嚧遮那俱唎耶 夜啰菟瑟尼钐 毗折蓝婆摩尼遮 跋阇啰迦那迦波啰婆 嚧阇那跋阇啰顿稚遮 税多遮迦摩啰 刹奢尸波啰婆 翳帝夷帝 母陀啰羯拏 娑鞞啰忏掘梵都 印兔那么么写
(第二会)
乌(合牛) 唎瑟揭拏 般剌舍悉多 萨怛他伽都瑟尼钐 虎(合牛) 都嚧雍 瞻婆那 虎(合牛) 都嚧雍悉眈婆那 虎(合牛) 都嚧雍 波啰瑟地耶三般叉拏羯啰 虎(合牛) 都嚧雍 萨婆药叉喝啰刹裟揭啰诃若阇 毗腾崩萨那羯啰 虎(合牛) 都嚧雍 者都啰尸底南 揭啰诃娑诃萨啰南 毗腾崩萨那啰 虎(合牛) 都嚧雍 啰叉 婆伽梵 萨怛他伽都瑟尼钐 波啰点阇吉唎 摩诃娑诃萨啰勃树娑诃萨啰室唎沙 俱知娑诃萨泥帝 阿弊提视婆唎多 吒吒甖迦 摩诃跋阇嚧陀啰 帝唎菩婆那 曼茶啰 乌(合牛) 娑悉帝薄婆都 么么 印兔那么么写
(第三会)
啰阇婆夜 主啰跋夜 阿祇尼婆夜 乌陀迦婆夜 毗沙婆夜 舍萨多啰婆夜 婆啰斫羯啰婆夜突瑟叉婆夜 阿舍你婆夜 阿迦啰密唎柱婆夜 陀啰尼部弥剑波伽波陀婆夜 乌啰迦婆多婆夜 剌阇坛茶婆夜 那伽婆夜 毗条怛婆夜 苏波啰拏婆夜 药叉揭啰诃 啰叉私揭啰诃毕唎多揭啰诃 毗舍遮揭啰诃 部多揭啰诃 鸠槃茶揭啰诃 补丹那揭啰诃 迦吒补丹那揭啰诃 悉乾度揭啰诃 阿播悉摩啰揭啰诃 乌檀摩陀揭啰诃 车夜揭啰诃 醯唎婆帝揭啰诃社多诃唎南 揭婆诃唎南 嚧地啰诃唎南 忙娑诃唎南 谜陀诃唎南 摩阇诃唎南 阇多诃唎女 视比多诃唎南 毗多诃唎南 婆多诃唎南 阿输遮诃唎女 质多诃唎女 帝钐萨鞞钐萨婆揭啰诃南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波唎跋啰者迦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茶演尼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摩诃般输般怛夜 嚧陀啰讫唎担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那啰夜拏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怛埵伽嚧茶西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摩诃迦啰摩怛唎伽拏 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 迦波唎迦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阇耶羯啰摩度羯啰 萨婆啰他娑达那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赭咄啰婆耆你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 毗唎羊讫唎知 难陀鸡沙啰伽拏般帝 索醯夜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那揭那舍啰婆拏 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阿罗汉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 毗多啰伽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跋阇啰波你 具醯夜具醯夜 迦地般帝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啰叉罔 婆伽梵 印兔那么么写
(第四会)
婆伽梵 萨怛多般怛啰 南无粹都帝 阿悉多那啰剌迦 波啰婆悉普吒 毗迦萨怛多砵帝唎什佛啰什佛啰 陀啰陀啰 频陀啰频陀啰瞋陀瞋陀 虎(合牛) 虎(合牛) 泮吒 泮吒泮吒泮吒泮吒 娑诃 醯醯泮 阿牟迦耶泮 阿波啰提诃多泮婆啰波啰陀泮 阿素啰毗陀啰波迦泮 萨婆提鞞弊泮 萨婆那伽弊泮 萨婆药叉弊泮 萨婆乾闼婆弊泮 萨婆补丹那弊泮 迦吒补丹那弊泮 萨婆突狼枳帝弊泮 萨婆突涩比犁讫瑟帝弊泮萨婆什婆唎弊泮 萨婆阿播悉摩犁弊泮 萨婆舍啰婆拏弊泮 萨婆地帝鸡弊泮 萨婆怛摩陀继弊泮 萨婆毗陀耶啰誓遮犁弊泮 阇夜羯啰 摩度羯啰 萨婆啰他娑陀鸡弊泮 毗地夜遮唎弊泮者都啰缚耆你弊泮 跋阇啰 俱摩唎 毗陀夜啰誓弊泮 摩诃波啰丁羊乂耆唎弊泮 跋阇啰商羯啰夜  波啰丈耆啰阇耶泮 摩诃迦啰夜 摩诃末怛唎迦拏 南无娑羯唎多夜泮 毖瑟拏婢曳泮 勃啰诃牟尼曳泮阿耆尼曳泮 摩诃羯唎曳泮 羯啰檀持曳泮 蔑怛唎曳泮 唠怛唎曳泮 遮文茶曳泮 羯逻啰怛唎曳泮 迦般唎曳泮 阿地目质多迦尸摩舍那 婆私你曳泮 演吉质 萨埵婆写 么么印兔那么么写
(第五会)
突瑟吒质多 阿末怛唎质多 乌阇诃啰 伽婆诃啰 嚧地啰诃啰 婆娑诃啰 摩阇诃啰 阇多诃啰视毖多诃啰 跋略夜诃啰 乾陀诃啰 布史波诃啰 颇啰诃啰 婆写诃啰 般波质多 突瑟吒质多 唠陀啰质多 药叉揭啰诃 啰刹娑揭啰诃 闭隸多揭啰诃 毗舍遮揭啰诃 部多揭啰诃鸠槃茶揭啰诃 悉乾陀揭啰诃 乌怛摩陀揭啰诃 车夜揭啰诃 阿播萨摩啰揭啰诃 宅袪革茶耆尼揭啰诃 唎佛帝揭啰诃 阇弥迦揭啰诃 舍俱尼揭啰诃 姥陀啰难地迦揭啰诃 阿蓝婆揭啰诃乾度波尼揭啰诃 什佛啰堙迦醯迦 坠帝药迦 怛隶帝药迦 者突托迦 昵提什伐啰 毖钐摩什伐啰 薄底迦 鼻底迦 室隶瑟密迦 娑你般帝迦 萨婆什伐啰 室嚧吉帝 末陀鞞达嚧制剑阿绮嚧钳 目佉嚧钳 羯唎突嚧钳 揭啰诃揭蓝 羯拏输蓝 惮多输蓝 迄唎夜输蓝 末么输蓝 跋唎室婆输蓝 毖栗瑟吒输蓝 乌陀啰输蓝 羯知输蓝 跋悉帝输蓝 邬嚧输蓝 常伽输蓝喝悉多输蓝 跋陀输蓝 娑房盎伽般啰丈伽输蓝 部多毖跢茶 茶耆尼什婆啰 陀突嚧迦建咄嚧吉知婆路多毗 萨般嚧诃凌伽 输沙怛啰娑那羯啰 毗沙喻迦 阿耆尼 乌陀迦 末啰鞞啰建跢啰阿迦啰密唎咄怛敛部迦 地栗剌吒 毖唎瑟质迦 萨婆那俱啰 肆引伽弊揭啰唎药叉怛啰刍蒭 末啰视吠帝钐娑鞞钐 悉怛多砵怛啰 摩诃跋阇嚧瑟尼钐 摩诃般赖丈耆蓝 夜波突陀舍喻阇那 辫怛隸拏 毗陀耶槃昙迦嚧弥 帝殊槃昙迦嚧弥 般啰毗陀槃昙迦嚧弥 跢侄他 唵 阿那隶 毗舍提 鞞啰跋阇啰陀唎 槃陀槃陀你 跋阇啰谤尼泮 虎(合牛)都嚧瓮泮 莎婆诃

阿难!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啰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

秘密伽陀:就是秘密神咒。「伽陀」,译作偈颂。楞严咒虽然不像偈颂那样规矩,但也有许多词句重复出现,似同于偈颂。
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注意,楞严咒不是梵语,它完全是诸佛如来的心血、结晶,它就是佛语,离开一切世间的文字形相、法理法义。可见,并不是随便就能受持得了。以恭敬心持咒,能得到福报,除病、降魔,都有一定效果。

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十方如来执此咒心,降伏诸魔,制诸外道。

楞严咒降魔的功德不可思议。我们在梦中、定中,如果遇到其它法界的众生来干扰,你持楞严咒,不一定要全部背诵,往往几句都能解决问题,这些我都验证过。不管大悲咒、楞严咒,你记得几句念几句,哪怕只记得一句,反复地念都行。

十方如来乘此咒心,坐宝莲华,应微尘国。

这是讲楞严咒涉及的广度,尽虚空遍法界法理法义全部包含在楞严咒里,楞严咒是一切神咒之王。它就是诸佛法身,遍一切处。

十方如来含此咒心,于微尘国,转大法轮。

一切的佛事、法事,无非楞严咒之妙用。咒心就是一心三藏。

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自果未成,亦于十方蒙佛授记。

这是从双重含义来讲。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菩萨如理如法地受持楞严咒,在任何时间、空间都能成就,叫「摩顶授记」。楞严咒的核心就是一心三藏,《楞严经》就是灌顶章句。自果未成,亦于十方蒙佛授记:即使没有成究竟佛,你如法受持楞严咒,就能得到诸佛授记。

十方如来依此咒心,能于十方拔济群苦,所谓地狱、饿鬼、畜生、盲聋喑哑、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大小诸横同时解脱;贼难、兵难、王难、狱难、风火水难,饥渴、贫穷,应念销散。

十方如来依此咒心,能于十方拔济群苦:三密相应持咒,能够解除众生的痛苦。注意,佛不会无缘无故地去拔难救苦。由于这些众生在过去世中多少有些善根,受持过佛法,所以佛在这个时候帮他一把,他能对佛法产生更多的信心。佛不会轻易干涉众生的因果报应,该下地狱的你就得下地狱,否则为什么有地狱啊?佛如果把所有地狱的人都救出来,那其他一部分众生怎么样看待佛啊?讲这个法的时候要圆融。该救的救,不该救的不救。这不是不慈悲,对坏人的慈悲就是伤害好人,一定是可救之人才能救,并不是当一个糊涂佛。
大小诸横:第一、大病;第二、犯王法,牢狱之灾;第三、非人这类众生夺其性命,吸其精气;第四、火难;第五、水难;第六、被毒蛇猛兽咬死;第七、山上摔死;第八、被人毒死;第九、饿死或渴死。以上都是非正常死亡,所以「大小诸横」,是一种因果报应。

十方如来随此咒心,能于十方事善知识,四威仪中供养如意,恒沙如来会中,推为大法王子。

十方如来随此咒心,能于十方事善知识,四威仪中供养如意:诸佛如来「四威仪」——行、住、坐、卧,统统都是佛光普照。时时给众生一种智慧感、安全感、光明感、欢喜心。恒沙如来会中,推为大法王子:可以理解为十法界一切的万法都恭称他为法王子。十方法界就是一个王,就是一个佛,现在由他来代表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教化众生。

十方如来行此咒心,能于十方摄受亲因,令诸小乘闻秘密藏,不生惊怖。

能于十方摄受亲因:「亲因」,从第一义谛讲,没有一法不是自己;从第二义谛讲,牛马猪羊、泥巴瓦块与诸佛菩萨在无量劫中多生多世都是互为父母儿女,这就是「亲因」。令诸小乘闻秘密藏:「秘密藏」就是一心三藏。不生惊怖:我们讲《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这个开示,只要你能耐心坐下来听,你就没有办法不认可。这个法没有任何分别心,是讲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本心,你没有办法不接受。这是讲「不生惊怖」,因为它就是讲我们的心法啊!

十方如来诵此咒心,成无上觉,坐菩提树,入大涅槃。十方如来传此咒心,于灭度后,付佛法事,究竟住持。严净戒律,悉得清净。

诸佛灭后,以楞严咒心安定人心。我们不管是持楞严咒还是大悲咒,既能稳定自己,又能稳定这个道场。

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啰咒,从旦至暮,音声相联,字句中间亦不重叠,经恒沙劫终不能尽,亦说此咒名如来顶。

真正的楞严咒有多长啊?无量劫都诵不完。恒沙劫中间不重复一个字,这个音声不停顿一秒钟,从早到晚都诵不完。所以我们现在这个二千多字的楞严咒不叫楞严咒,叫咒心。当然有些法师把后面那十来句话作为咒心,也可以。整个楞严咒就是咒心。整个楞严咒就是讲一心三藏。
亦说此咒名如来顶:不见其相,但悟其心。不见其有,但悟其真。谁都看不到自己的顶,谁都不怀疑自己有顶,这是打比方。

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

发心至诚取阿罗汉:这段经文是不是在第二说法时期讲的啊?阿含时期就是讲阿罗汉。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氎,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诸毒所不能害。

白氎(dié):是一种高级的丝绸。贮:是放、藏。香囊:市场上有很多卖的,装着各种香料的囊袋。一切诸毒所不能害:首先我们心要诚,把它当成是你的命一样。

阿难!我今为汝更说此咒,救护世间,得大无畏,成就众生出世间智。若我灭后,末世众生有能自诵,若教他诵,当知如是诵持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如是乃至天龙、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恶咒皆不能著,心得正受。一切咒诅、厌蛊、毒药、金毒、银毒、草木虫蛇、万物毒气,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一切恶星并诸鬼神、碜心毒人,于如是人不能起恶。频那、夜迦诸恶鬼王,并其眷属,皆领深恩,常加守护。

我今为汝更说此咒,救护世间,得大无畏,成就众生出世间智。若我灭后,末世众生有能自诵,若教他诵,当知如是诵持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能够如理如法受持楞严咒,就能达到这种作用。特别强调,你要三密相应。那种妙用不可思议,不仅能得今生今世的人天福报,而且来世了生脱死。即使歪门邪道念邪咒,他伤害不了持楞严咒的人。
我2001年和一个师兄带着他父亲在道场修行,来了一名香港女居士,他们都把她说成是菩萨,「哦,可是你们叫我是菩萨的。」她高兴得不得了,嘴里咕噜咕噜……他爷俩不到一分钟,两个头就垂下来了,口水挂了有这么长,这是真的。女居士传法的时候眼睛睁开看到我没有任何反应,我说:「你搞什么名堂啊?」她感到很惭愧。她说就这样吧,然后就走了。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了吗?因为我受持《楞严经》,他什么邪都上不了我的身,我不需要刻意地去抵挡他,我这个心里是亮的。
如是乃至天龙、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恶咒皆不能著,心得正受:「精祇、魔魅」,这几种都是些妖精鬼怪。「精」的灵性较高,他可以直接从天地日月精华而获得能量。「祇」的能量较低,他从大地这种地气获取能量。
众生法、心法、命法,不可思议啊!他看到这个菠萝、苹果,他一动心,能量就来了,其实人也有这种功能,仅仅是我们现在执著这个口,非要吃到肚子里才是真的,我们这个迷惑颠倒太深了。
「魔」,属于鬼道仙道的那些恶劣众生,就跟人道的那些莫名其妙的人一样,专门搞恶作剧。「魅」,专门迷惑人。有些是用力量来伤害人,这叫魔;有些是变换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的形相来迷惑人,这叫魅。要分清楚。
一切咒诅、厌蛊、毒药、金毒、银毒、草木虫蛇、万物毒气,入此人口,成甘露味:这个是有一定证道位功夫的人。明心见性的菩萨在现量境界没有分别心,毒药、甘露水、泥巴瓦块、巧克力,都能吃。
一切恶星并诸鬼神、碜心毒人,于如是人不能起恶。频那、夜迦诸恶鬼王,并其眷属,皆领深恩,常加守护:「碜心」是心怀歹毒。持诵楞严咒,鬼神都恭敬你、护持你。「频那」,是猪头使者。「夜迦」,是象鼻使者。这就代表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妖魔鬼怪有他心通,你别以为他们不知好歹啊!

阿难当知:是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种族,一一皆有诸金刚众而为眷属,昼夜随侍。

护持楞严咒的是金刚藏王菩萨。那由他:有的法师解释为一万个亿,仅作参考。俱胝:是一百个亿。其它还有什么阿閦婆啊、阿僧祇啊,数字更大。昼夜随侍:就是白天黑夜都不会离开。

设有众生,于散乱心非三摩地,心忆口持,是金刚王常随从彼诸善男子,何况决定菩提心者?此诸金刚菩萨藏王精心阴速,发彼神识,是人应时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无疑惑。

此诸金刚菩萨藏王精心阴速,发彼神识:「精心」,就是良苦用心,「阴速」,是在冥冥之中,很快地帮助这个人开灵感。周遍了知,得无疑惑:这个不是讲的记起哪一世做人、哪一世做鬼,这是全性起修。应时:就是道交感应。八万四千恒河沙劫:是无量的时间。

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药叉、罗刹,及富单那、迦吒富单那、鸠槃茶、毗舍遮等,并诸饿鬼、有形、无形、有想、无想,如是恶处。是善男子,若读、若诵、若书、若写、若带、若藏,诸色供养,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

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药叉、罗刹,及富单那、迦吒富单那、鸠盘茶、毗舍遮等,并诸饿鬼、有形、无形、有想、无想,如是恶处:这些鬼神众生前面已解释。「无想」,就是无情众生。
是善男子,若读、若诵、若书、若写、若带、若藏,诸色供养,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受持《楞严经》、楞严咒,你能读诵、书写、随身携带,以及做种种供养,你生生世世不生贫穷下贱,何况三恶道?注意,持咒一定是做到三密相应,祖师大德一再提醒,否则就会误导人。那明白一心三藏道理,是一修一切修,所有的咒都给他持尽了,这是最根本的问题,咒密经显。《楞严经》就是楞严咒的秘密含义。往生咒的秘密含义就是《阿弥陀经》。

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常与诸佛同生一处,无量功德如恶叉聚,同处熏修,永无分散。

这是慈悲到极点呐!受持楞严咒、《楞严经》,即使这个人一天到晚东游西荡、什么也不干,所有佛的功德全部给他。因为他已经明心见性,他已经知道十方世界都是自己。
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纵然这个人不做好事、不行功德、不做佛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不卯一个,所有功德不打一分折扣。悉与此人:如果不把整部《楞严经》从前到尾读通的话,关于这句话我们可能还不敢相信。
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常与诸佛同生一处:从此以后生生世世,永远与佛同生一处。你可别以为就是跟佛在一起睡觉,这是讲你生生世世都是明心见性的菩萨。你没有这个心量,你就跟释迦牟尼佛在一起,有什么了不起啊?你等于跟一个英雄好汉在一起,你不是跟佛在一起。《法华经》怎么讲?有人听你舍利弗讲《法华经》,此人即为见佛,即为见你舍利弗,即为见一切佛、一切大菩萨。整个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这就是佛。我们的心始终与十方三世一切万法同呼吸共命运,是一个本体。
无量功德如恶叉聚,同处熏修,永无分散:「恶叉」是印度的一种水果树,三个水果共一个枝。这是比喻已经明心见性、受持《法华经》《楞严经》的菩萨,生生世世跟佛在一起,菩提不退,他没有办法退了。「同处熏修」,没有办法不同处,没有办法不成佛。因为你明白了佛,你就已经是佛。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得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阿难!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设犯禁戒,于未受时,持咒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纵经饮酒、食啖五辛,种种不净,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鬼神,不将为过。设著不净、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净。

没有受持楞严咒的时候,你犯了再多的罪过,从持楞严咒开始,统统可以给你消除掉。不管你吃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乃至吃肉喝酒,都可以就此宽恕。即使穿的衣服也很破烂,也很臭,也不洗澡,走到哪里、坐到哪里,也统统都是清净。这就是菩萨论心不论事、不论相。

纵不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诵持此咒,还同入坛,行道功德无有异也。

持诵楞严咒做到三密相应,这个加持力不可思议啊!

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诵此咒已,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悉皆灭除,更无毫发。

我经常讲,明心见性的人,天大的罪过给他一风吹平,一笔勾销,利索不利索啊?《楞严经》倒数第三段,好好看。
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有杀佛、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佛身血。这样的罪都给你一笔勾销。你看这个法多妙!如果我们不学,反而还诽谤这个法、诽谤学这个法的人——《法华经》第三品怎么讲的?你对受持《法华经》《楞严经》的人皱一皱眉头,你都是下无间地狱,何况诽谤?
诵此咒已,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你看看,「犹如猛风吹散沙聚」,不是一锹一锹慢慢地铲掉,而是像龙卷风一下把它全部吹掉。悉皆灭除:这就是一灯能灭千年暗,一智能破万年愚。明心见性比持咒的功德还大,何况把整部《楞严经》学习明白。更无毫发:一点点都不剩下。

阿难!若有众生从无量无数劫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从前世来未及忏悔,若能读诵、书写此咒,身上带持,若安住处、庄宅、园馆,如是积业犹汤销雪,不久皆得悟无生忍。

不光今生,包括前世的无量罪过还没有来得及忏悔的,你今生能够持诵楞严咒,统统给你一笔勾销。犹汤销雪:是不是当下就销、当下就解决问题啊?持咒尚且如此,何况见一心三藏之法?!

复次,阿难!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忆念斯咒,或能身上带此悉怛多般怛啰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求长命者,即得长命;欲求果报速圆满者,速得圆满;身、命、色、力,亦复如是。命终之后,随愿往生十方国土,必定不生边地下贱,何况杂形?

这是真实不虚。你按照三密相应来持咒,求佛菩萨加持,就能如愿以偿。一个明心见性的人处处都自在,他有没有不圆满的时候啊?不圆满的时候正是要圆满他的时候。再次强调,持诵楞严咒之人,不会生入三恶道,连贫穷下贱的地方都不生。杂形:就是鬼道畜生道之类的众生。

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斗诤,兼余一切厄难之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提,或脱阇上,令其国土所有众生奉迎斯咒,礼拜恭敬,一心供养,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一切灾厄,悉皆销灭。

战争也好,瘟疫也好,强盗土匪也好,如果说大街小巷、四门街道,都安上楞严咒,全城人都来迎请楞严咒,大难可免,这个不要怀疑。支提:指寺庙一类,佛教的寺、道家的庙;还包括祠堂等地方。脱阇:宝幢上挂着楞严咒。

阿难!在在处处国土众生,随有此咒,天龙欢喜,风雨顺时,五谷丰殷,兆庶安乐,亦复能镇一切恶星、随方变怪,灾障不起,人无横夭,杻械枷锁不著其身,昼夜安眠,常无恶梦。

在在处处国土众生随有此咒:如果全国人都明心见性是什么局面啊?你没有办法形容这个国土,当下就是极乐世界。在印度,你手上有几粒米,鸟就飞过来吃,它还站在你肩膀上跟你交朋友,为什么?印度国土盛行修行,当地众生具足广大慈悲心,不杀生。所以这个气氛不需要沟通语言,飞禽走兽都可以与人和谐相处。
天龙欢喜,风雨顺时,五谷丰殷,兆庶安乐:这里涉及到一切的依报。依报随着正报转,风水随着人心转。风水也是一定时空点的一种学问,凡夫只能消极地受风水的影响,菩萨可以转变定数,转变风水。
亦复能镇一切恶星、随方变怪,灾障不起,人无横夭,杻械枷锁不著其身,昼夜安眠,常无恶梦:能够如理如法三密相应持咒,而且当地众生普遍性这样,那整个的国土一定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调雨顺,不用怀疑。睡觉也没有恶梦,都是做好梦。「横夭」是指非正常的死亡。

阿难!是娑婆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二十八大恶星而为上首;复有八大恶星以为其主,作种种形,出现世时,能生众生种种灾异。

十法界就这么复杂。不光是人道众生有好坏之分,天道、鬼道、神道、仙道的众生同样也有好坏之分。既有帮助我们看病、行善积德的,也有专门来害人的。这都是生生世世的冤冤相报。他有不解之仇,以此心来苦练功夫,他能升天、升仙。这里是八万四千也好,二十八也好,注意,都是对应着众生的烦恼而显现出来。
作种种形出现世时,能生众生种种灾异:前面讲到种种体相的时候,已经解释了这个问题。往往天象变异,什么黑光啊、白光啊,与人间的事情都是相对应的。在中国古代,专门有观察天象的官吏,根据天象能准确判断出国家将要发生的大事。当然这些观察天象的人也是天人下凡,三界是互通的。

有此咒地,悉皆销灭,十二由旬成结界地,诸恶灾祥永不能入。

有此咒地,悉皆销灭:能够如理如法地受持楞严咒,一切的天象变异所体现的那种灾难,都会避免。十二由旬:相当于一百里。成结界地:这个范围内不会有妖魔鬼怪来找你麻烦,你不用担心。即使来了,也是来亲近你、护持你的。

是故如来宣示此咒,于未来世,保护初学诸修行者,入三摩地,身心泰然,得大安隐,更无一切诸魔鬼神,及无始来冤横、宿殃、旧业、陈债来相恼害。汝及众中,诸有学人,及未来世诸修行者,依我坛场,如法持戒,所受戒主,逢清净僧,持此咒心,不生疑悔。

是故如来宣示此咒,于未来世保护初学诸修行者,入三摩地,身心泰然,得大安隐,更无一切诸魔鬼神,及无始来冤横宿殃、旧业陈债来相恼害:善心持咒,可以保护修行人不会受到伤害。
依我坛场:不光是坐在道场,这是表一整套的仪轨。出入澡浴都要观照。楞严咒是一种助修,持咒的过程就是持戒,一边念咒的时候,谁还去搞杀、盗、淫、妄啊?没有这回事了。如法持戒:关于持咒三密相应,圆瑛法师和智定大师都是这么强调。如果不这么强调的人来随便传咒,这是别有用心。谈到「如法持戒」,就是三密相应。
所受戒主:就是受戒人,受持四种清净明诲之人。逢清净僧:是遇到好的老师。持此咒心:是指整个楞严咒。不生疑悔:所以这三个条件,受戒在先、明师指导、三密相应持咒;还要再加一条,「不生疑悔」,你必须深信不疑。

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来便为妄语。

做到以上四点,如果他不能明心见性、不能转这个业报身为菩萨愿身的话,那十方如来就都是在打妄语。这是诸佛如来对天发誓。可是做到这四条并不容易啊,受戒容易守戒难,你不知不觉就会破戒,何况受戒中你能不能得到真正的戒体?善知识好遇不好求,你到哪里求啊?持咒时不能打妄想。你打了妄想,三密相应那个意密就有漏了;手印不能结错;发音不能错一个字。往生咒五十多个字,有十几个字多种读音。楞严咒就更不好说了,你怎么保证每一个发音都准?你跟谁来学习发音?不知道你们信不信,这个法好修吗?

说是语已,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如佛所说,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尔时,梵王并天帝释、四天大王,亦于佛前同时顶礼,而白佛言:审有如是修学善人,我当尽心至诚保护,令其一生所作如愿。
复有无量药叉大将、诸罗刹王、富单那王、鸠槃茶王、毗舍遮王、频那、夜迦、诸大鬼王及诸鬼帅,亦于佛前合掌顶礼:我亦誓愿护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圆满。

从护法金刚到梵王、帝释、四大天王、天龙八部,乃至诸大鬼王、鬼帅,都发愿护持这样的修行人。

复有无量日月天子、风师、雨师、云师、雷师,并电伯等,年岁巡官,诸星眷属,亦于会中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安立道场,得无所畏。

年岁巡官:专门监督人间,我们每个人都被监督着。他们看你这一年的表现情况,有重要的事情就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层一层都有人把关。诸星眷属:是不是些鬼神仙啊?大部分都是从地球上去的。

复有无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陆空行,万物精祇,并风神王、无色界天,于如来前同时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无魔事。


无色界天:只有个灵体,没有肉身。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辈,所修功业,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随此咒,救护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

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这里的数量不可思议啊!「八万四千」,是个大数,其实也是无量。「那由他」,是一万个亿的数字。「俱胝」,是百亿。「恒河沙」,是不是无量啊?无量百亿万亿的金刚藏王菩萨发愿护法。如我等辈,所修功业,久成菩提,不取涅槃:我们早就成佛了,不在佛位享福。常随此咒,救护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没有一个佛在享福,没有一个明心见性的菩萨在享福,都在救度众生。

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场及余经行,乃至散心,游戏聚落,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纵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终不可得。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发心乐修禅者。

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场及余经行,乃至散心,游戏聚落,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唯有《法华经》《楞严经》为自性本定,自性正定,是一切禅定之王。受持《法华经》《楞严经》之人,不管在道场、寺院、超市、广场或者什么地方,在在处处,都有金刚藏王菩萨在护持。是不是非常殊胜自在啊?
纵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终不可得:魔王在第六层天,「大自在天」是第二十四层天。在各层天都有相对立的一面,既有好也有坏。有些人他是修邪定,他不是破除烦恼习气,而是以强烈的意识心修禅定,也能达到二十八层天。受持《法华经》《楞严经》的这些肉团身,还会受到二十八层天的天人嫉妒、伤害,所以我们就更要珍惜。来找麻烦的,一般是我们过去世中的冤亲债主。「求其方便,终不可得」,因为有金刚藏菩萨在护法。
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发心乐修禅者:那些小鬼神边都沾不上,靠边站得远远的。「十由旬」,相当于一百里左右。「除彼发心乐修禅者」,除非他想修行,是来看看我们怎么样修。他如果是好心,菩萨知道不知道啊?自然放他们过来。

世尊!如是恶魔,若魔眷属,欲来侵扰是善人者,我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恒令此人所作如愿。

如是恶魔,若魔眷属,欲来侵扰是善人者,我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厉害不厉害啊?你觉得菩萨残忍吗?《楞严经》就是这么讲。谁敢干扰受持正法的人,护法神明不会轻饶。这是不是叫他碎尸万段,碎如微尘啊?这里叫大家开开眼界。你要懂得什么是正法。恒令此人所作如愿:「此人」就是受持《法华经》《楞严经》之人。

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辈愚钝,好为多闻,于诸漏心未求出离,蒙佛慈诲,得正熏修,身心快然,获大饶益。世尊!如是修证佛三摩提,未到涅槃,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大众一心伫佛慈音,瞪瞢瞻仰。

这段经文往下,我们先大概作个说明。这是阿难向佛请的第三个法,「妙禅那」,也就是禅定,就是证门。禅定,译作静虑。
阿难在前面不是向佛请法「妙奢摩他、三摩、禅那」吗?前面讲一心三藏的道理,就是「妙奢摩他」,对应经题讲的「如来密因」,这是悟门;那么接着又从二十五个菩萨各说圆通法门,由文殊菩萨点出观世音菩萨的法门,这个一门深入对应经题上的「修证了义」,就是「妙三摩」,这是行门;接着再讲就是「禅那定位」。「禅那定位」就是在明心见性基础之上,继续用心观照。这个「禅那定位」呢,后面马上就涉及到五十五位妙菩提路,把各个位置的境界标准拿出来,我们知道就行。你明白这个道理,就已经见道了,剩下的就是怎样进一步用功观照的问题。实际上这就是开始进入一种无修而修、无证而证的境界。
你果真刻骨铭心、深信不疑万法都是唯一念之所变现,懂得一心三藏,你就是在圆定之中,从这个时候开始进入真修行,经家说为「中中流入萨婆若海」。中中流入,就是有次第地、一步一步地流入智慧大海。这个时候我们一时比一时自在,一天比一天自在。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佛为了开导众生,中间或者讲五十五个妙菩提路,或者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或者讲六十个圣位。下面具体来学习,这是我总体地概述一下。
我辈愚钝:《楞严经》基本都是阿难在请法,也不愧为侍者,也是根据他自己的切身经历来提醒后人,不要走跟他一样的路。所以讲「我辈愚钝」,他现在才知道愚钝,可是为时已晚,已经多吃了无量百千万亿个大劫的苦啊!好为多闻:心态浮躁,以为几句口头禅就能显示一下自己,阿难有这种虚荣心。于诸漏心未求出离:他不求出离,不求及早解脱。
蒙佛慈诲,得正熏修:这时感到佛的慈悲了。一个真正明白一心三藏的人,他才会真正感恩佛德,你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得了,怎么样都表达不了。如果说以前拜了一下佛、买了一堆苹果供佛,然后做做法会自己的病好了,他也会感恩佛德,但这种感恩心非常有限,你们想一想是不是这样?不然的话,他会谤佛、谤法、谤师,甚至跟老师比个板凳桌子一般高、来争个你是我非吗?
身心快然,获大饶益:一个已经明心见性的人,他没有任何理由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于任何问题上生任何烦恼。我们以此检点自己,身心快然不快然,快然了多少。假设我现在给你一个耳巴子,踢你一脚,你快然不快然?修行人没有什么道理好讲的。正是因为遇到伤害,所以才是成就自己的时候。
所以忍辱仙人在因地修行,他本来是对宫女传法,歌利王非要诽谤他是调戏宫女,然后挖他的眼睛、割他的耳朵。他口口声声感恩戴德:「大王,我不知道该怎样感恩你啊!」他就是感恩。所以这样的人「获大饶益」。你果然到这种心态:恭喜你,你成就了。不要说打你、骂你,就是要你的命,又怎么样啊?命是假的,要真感恩,对强盗土匪都要感恩,连毒蛇、猛兽、老虎都要感恩,我供养你了。
如是修证佛三摩提,未到涅槃:在这一段是说,修证「三摩提」就是已经进入悟门,从修「奢摩他」到证菩提果、到涅槃,这个之间的位次、境界标准,从「云何」往下就具体提出来,要明白。
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干慧地」,这是见道以后,在清除烦恼习气、轻装上阵这个过程,在后面具体的有三个渐次。怎么到干慧地呢?现在开始心里安定了,开始进入修行了,首先排除粗重的烦恼习气。把烦恼习气看成是水分,现在干了,也就心里清净了,不再轻易地打妄想。这是「干慧地」。「四十四心」,通常讲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四十个位置。有的法师把这四十个位置解释为在十回向后面还有四加行。这都是讲修行的次第问题,每个位置都有特定的标准。
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这是讲干慧地和四十四心相互之间这个界限在哪里。
诣何方所,名入地中:这是特指在四十四心当中,前面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叫做三贤位菩萨,后面的初地到十地是十地位菩萨,被称为十圣。从地上菩萨以后定力转深,所以境界就更高。
云何名为等觉菩萨:等觉菩萨在十地菩萨之上。等觉菩萨破了生相无明以后就是妙觉位菩萨,就是如来,就是圆满佛。佛也叫妙觉菩萨。菩萨的最后一生才能叫等觉位。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大众一心伫佛慈音,瞪瞢瞻仰:阿难请法之后,大众一心洗耳恭听佛之开示。「瞪瞢瞻仰」,都瞪着眼睛、愣着,阿难问了这样的问题,带有一种未曾有过的感慨、激动,看来一切问题今天要了断,带有这个意思,他一直问到等觉位。「瞻仰」是下对上,大众对佛寄托着无比的期望,等待佛的开示。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为大众,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修三摩地求大乘者,从于凡夫,终大涅槃,悬示无上正修行路。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佛赞「善哉」是两个用心:第一,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很不简单,没有智慧的人提不出来;第二,你请法功德无量。
汝等乃能普为大众,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修三摩地求大乘者,从于凡夫,终大涅槃,悬示无上正修行路:妙就妙在它解决了我们修行人从因地凡夫起修一直到如来果地证道,这个中间经历哪些修行次第,也就是我们最关心的证果品位情况怎么样,我修到哪个层次了。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这八个字在佛经里司空见惯。凡是相同的语句、相同的词语在一本经里乃至在所有的经里常常出现,一定是最重要的开示。我们不可以打马虎眼。「谛听」,你要专心致志,随着老师的开示来观照,不是用世间法、用逆反心理来打妄想。你不能总是带着对抗的心理来看,那你不能入道。「当为汝说」,「当」是正当名分。诸佛所讲之法皆是诚实语、真实语。
阿难大众,合掌刳心,默然受教:「刳心」是表非常认真。比如修船的人,是不是要把木头中间刳空?我们听法也要把心放空,虚心来接受。「默然受教」,停止一切妄想,我们心里才能装进东西。求道人最起码的心态,你来就是受教的,你来不是教人的。

佛言:阿难当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

这里体现出佛的良苦用心,反反复复,转来转去,还是在如来藏上做文章。
妙性圆明:就是一心三藏。其妙之性,就是妙在「圆明」。圆在哪里?圆在一心三藏,圆融、圆满、圆通十方法界一切万法。真心本来面目非有非空非中,它随缘现有现空现中,即有即空,即事即理,性相一如。
离诸名相,本来无有:真心本来面目是我们强行地把它说为空、不空、空不空;说为性,说为相。其实这一切都是方便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它离开一切的名相。你说空吧,它当下就是有;你说有吧,它当下就是空。「本来无有」是指在十法界里找不到它的来龙去脉,找不到它的根本、它的源泉——注意,这里是对有说无,找不到它的来龙去脉——它却宛然现前,妙就妙在这里。世界众生:包括虚空世界山河大地、有情无情一切众生。
因妄有生:这个「妄」就是指无明妄想而显现。既然是「因妄有生」,它当下是不是妄啊?本来是妄,它还能生出真的来吗?所以「因妄有生」解释为生非真生,它是变现而已。因生有灭:连生都是妄的,有没有灭啊?所以灭非真灭。都是真心本来面目在变现。
生灭名妄:能生能灭都是妄。六道凡夫以生为真,以灭为妄;到了菩萨来说,生灭都是妄。所以这里是通过有形有相来展开说明真如之门,把这一切归于妄,使我们灭妄见到真如。
灭妄名真,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灭妄」是生和灭都要灭掉,这才能见真。不是把那个灭给灭掉而去见那个生、见真。生和灭都是妄,都要灭掉。在圆教来讲,知妄即真。
所以下面说为,「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二转依号」,从这段经文来讲,有生有灭是不是烦恼?那么灭去了有生有灭这种妄,是不是就证到了菩提?所以烦恼和菩提这两个东西当下是不是一个东西啊?转来转去是一个东西。菩提与烦恼、生死与涅槃,这都是相对。
经家对于「二转依号」,有的这样解释:众生在迷中的时候,是依于烦恼和生死,他有没有其它东西啊?他悟不到。而诸佛菩萨是在悟,是依于菩提涅槃,那烦恼生死与菩提涅槃这两个东西都没有实体,都是空中华。如果烦恼根本是真的,那就不会有菩提涅槃。如果讲菩提涅槃是真的,那你怎么生出了烦恼?这就是佛在前面讲,「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
有一位在家居士叫张拙,他在证道以后讲了这么两句话:断除妄想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破除了烦恼,了生死了,重新增加了妄病,所以证得的这个真如也还是邪法。《楞严经》还讲,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这是不是一致的?那什么是正法?什么是不生灭呢?就是《法华经》《楞严经》所讲之如来藏。
真心本来面目不是烦恼,不是生死,不是菩提,不是涅槃。它可以当下示现烦恼,示现生死,示现菩提,示现涅槃。菩提涅槃之相、烦恼生死之相,都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变现,都是一个东西。

阿难!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诣如来大涅槃者,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因,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

又讲「真三摩地」,后面很快就要讲到真真如性。
真三摩地:就是首楞严大定。直诣如来大涅槃者:是修无上大法。「直诣」,无修无证,一步登天。「如来大涅槃者」,这是彻法底源。不是小涅槃,不是偏真涅槃,不是藏、通、别那些所谓的佛——《金刚经》的佛相当于圆教初住位菩萨,《华严经》的佛相当于圆教二行位菩萨,都不是如来大涅槃。
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因:「二颠倒因」,就是讲众生是怎么样颠倒,世界是怎么样颠倒。「众生」和「世界」都是从有情众生、有情世界来理解。同样的名相概念在不同的经文,乃至不同的上下文之间,它往往表达的含义不一样,这需要我们细心地加以区别。「众生、世界二颠倒因」,是指在我们有情位当下的这个色法和心法的这两种颠倒。肉团根为无情,意识心为有情,这样来观照。
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所谓「颠倒不生」,明白了颠倒的真实情况,你就把颠倒又颠过来了。你明白这个道理即已进入如来大定。「真三摩地」就是如来大定、首楞严大定。修种种禅定功夫最后就是要达到心不颠倒,那我们通过听闻《法华经》《楞严经》来做到心不颠倒,这个结果是不是一样的啊?但成就速度快慢就天地之别了。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颠倒?阿难!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无根本。本此无住,建立世界及诸众生。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转发生;生力发明,熏以成业;同业相感,因有感业,相灭相生,由是故有众生颠倒。

云何名为众生颠倒:真如本性好好地怎么样就随染缘而显现出众生世界了呢?把这个过程要提出,实际上是佛在自问自答。
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性明心」,是指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性」为本体,「明」为本能,「心」为本用。「性」和「心」,如果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注意,既可以性为体,心为用;也可以心为体,性为用,我们要圆融理解。如果这两个字只出现其中一个字,那就体、用并存。那么中间加一个明和心,「明」作为能,「心」作为所。「性」是我们的本体,它具有这种智慧妙用的能力,叫能。这是具足能力,和已经使用这个能力有没有区别啊?虽然是一个东西,区别还是有的。
比如我能吃饭,但是我现在不一定就吃饭了。当我吃饭的时候就用了,是这个东西。不管你用不用,它都有这个能力在;到用的时候呢,这个能就已经变成所。这是把我们这个真心本来面目说得更具体、圆融、贯通一些,这句话也就是说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本来就具足无量的智慧德能,后来出现的种种十法界万法,都是我们的本体,都是我们的本能,都是我们的妙用。
「性明圆故」的「性」是本体,它本来就具有圆融、圆满、圆通十法界一切万法的这种功德。在没有显现出一切有形有相之前,它本来具足,在佛法里叫寂而常照,也叫性具功德。比如我现在虽然没有走路,我有没有走路这个性呢?这就是我的性具功德。我虽然没有走,我就知道我能走路,叫寂而常照。是「性明圆故」,这是进一步地解释,由性明心具足一切的智慧德能——做善事、坏事、恶事、胜事,它统统具足这个能量,而且这些能量就是一个东西。
「因明发性」,注意,这里的「明」跟前面的明又不一样了。前面的明是本明,这里的明是生相无明。「发性」二字,「发」是无明妄动,就是我们心里的一念动相;发的这个性呢,可以理解为业相无明。所以前面因明的「明」是生相无明,发性的「性」是业相无明。这两个法呢,我们可以把生相无明暂且说为业相无明之因,业相无明是生相无明之果。到了业相无明,一般地在菩萨位他能把握住了,它有个东西了,有个念了,但在这个念与真空无念之间,菩萨很难把握。好好的无念怎么变成了有念?这个过程连等觉菩萨也破不了,所以我们讲也是白讲,必须要诸佛加持等觉菩萨才能破除生相无明。这相互之间的过程特别微细,所以一般把生相无明只是说为居于本觉之后、九相之前。
九相就是三细根本无明和六粗枝末无明。我们在前面三细六粗的时候已经作了介绍。当然,我们可以比量而知,生相无明也是我们的本来性具功德,也是本有。一切的一切都在我们一念之中,它随时可以变现出来。只是变现出来这一切的万法以后,因为我们在十法界逗留的时间太长,污染太深,执著太深,渐渐地把我们的本来面目忘记——变天啊、人啊、鬼啊、猪啊,这个中间千山万水,忘记了回家的道路,所以在十法界我们感到不自在。这个时候,仍然是由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示现出佛的形相,来告诉我们回家的路。
「性妄见生」,这里的「性」仍然是指业相无明,「见」作为有,「生」就作为转相无明。遇到第一个念那个业相无明,自然而然后面就跟着有了二、三、四、五、六……一大批的念。当第一个念业相无明生起后,它必然对着第一个念在打妄想——怎么回事啊?这时候无形无相的真空里就有了对立,有了对立是不是就有空间了?这就是虚空。有了虚空,我们的念就有了对待了;有了对待这个念,一个念接着一个念的对着这个虚空打妄想,叫转相。怎么转相呢?由绝待转到对待,由无分别的这个我转到一个由虚假的我,和真实的我之间在对待。也可以把我们真空本觉方便说为叫原始佛,把后来返璞归真的那个佛叫究竟佛,这也是开方便门。
「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有了转相无明,就不愁把我们自性本来面目里本来而性具的一切功德转现为十法界有形有相的事造功德,因为它有转性,会转。「毕竟无」,不要理解为断灭空,「无」是指没有形相,虽然没有形相,但它是真实有。「成究竟有」,究竟跟毕竟是一个意思。无的时候,这个是毕竟。祖师对这两句经文的注解非常妙,「毕竟无」可说为性具功德,这个「无」是似无非无,也就是真空不空。你虽然什么也看不到,它不是没有。「究竟有」,可说为事造功德,也就是似有非有。
此有所有:有的法师把生相无明解释为能有,三细六粗解释为所有;也有的法师把三细无明、根本无明解释为能有,把六粗解释为所有;也有的法师单单把无明解释为能有,把整个十法界众生解释为所有。注意,我们不要去执著哪一端对哪一端不对,都对,因为我们修圆顿大法的,所以「此有所有」,我们都能归结到心法与色法。这也是佛的方便说,也就是把心解释为能有,色法解释为所有。这么一概括,我们是不是心宽阔了?
非因所因:不是谁是能,不是谁是所,能与所是同一个水平线,它是造成了一种假相,是方便说来引导,其实它们都是一个独立的本位。能就是所,所就是能。它都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中的性具功德而随缘显现。
比如,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来?谁先谁后?我们既可以示现鸡生蛋,也可以示现蛋生鸡,也可以同时把蛋和鸡现出来,这就是我们的本能。
所以圆顿大法大至佛刹,小至微尘,尽足以为一真法界,它就是一个本体。这个法当下就是全体,当下又可以分成无量的次第分别。这就是真心本来面目,都是当下一念,都是从真起妄。所以这里的「非因所因」、前面的「此有所有」、似有非有、似能非能,在这里体现出来,不是说哪个依哪个而有,而是造成了这种缘分以后自然显现出来的。
比如,我们现在这里面孔千差万别,在此之前,这些面孔在不在?统统都在。如果没有这个面孔的话,你今生今世就不会现出面孔来。我们还可以想象将来做什么面孔,只要我们能想象得出来,那个面孔就一定能现出来,乃至破除了烦恼习气的基础之上现无量色身三昧,这个法可妙了,确实很难讲。可是我虽然讲得不好,你们却能悟到,这个法就这么妙。
住所住相,了无根本:它没有根本了,老子就是生相无明,生相无明没有实体,它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显现出来的,不是说在十法界里真正有个什么东西住在那里。那是众生住于无明,或者无明住于众生。能不能说谁住在哪里啊?谁住谁啊?
比如说三细与六粗,从先后来讲,可以说三细为先,六粗为后;也可以说三细住于六粗,六粗住于三细;也可以生相因于九相,九相因于生相。我们正讲、反讲,都能讲得通。所以「了无根本」,关键在于生相无明本身就没有实体,哪有什么因所因?哪有什么住所住?哪有什么有所有?在佛法里叫非因缘。但是没有这些因缘现前,它也显示不出这些次第相来,所以叫非不因缘。所以佛在前面讲了一个话,果真明白一心三藏,一切的话都是多余的,都无实义。
本此无住,建立世界及诸众生:也就是说,十法界都建立在有虚妄的基础之上,不真实。「本此无住」,从它的老祖宗生相无明都没有一个实体,你说生相无明在哪里啊?它变现出的业相无明就是一个虚妄的念,由那个业相无明而有转相无明,然后变现出十法界。如果用这个法来讲,那生相无明都没有实体,何况变现出的十法界在哪里呀?生相无明都没有实体,何况三细六粗?统统都是虚妄。再次强调,我们讲的这个虚妄是一心三藏,讲虚是没有实体,讲妄是当下现前。所以祖师大德把它叫做随缘乍现。乍现也好,变现也好,现前也好,它有一个东西在这里,你必须承认客观存在的事实。
迷本圆明,是生虚妄:虽然「迷本」,但并没有失本,然后生出的十法界这个妄相,我们概述为从小到大——从生相无明、三细六粗到虚空、世界、山河、大地、有情、无情一切众生,说为「是生虚妄」。
妄性无体,非有所依:佛在前面讲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以及十番显见、七处破妄识里,是不是教阿难和法会大众找我们的真心啊?在十法界能不能找到真心呐?找不到,任何一法没有自己的个别性。比如说人,无始以来就有个人在那里生人,如果有这个人的话,他有个别之性,他就是真的——可是有没有这样一个人呐?有没有无始以来就有个泥巴在那里?有没有啊?没有的。什么东西都是我们心变出来的。所以「妄性无体」,一切有形有相的万法没有它那种不变的、真实的本体。「非有所依」,老子生了儿子,老子是不是儿子的所依呀?也就是说儿子如果找不到老子的话,这个儿子存在不存在呀?就不存在,名相都不应该存在。「妄性无体」,妄本空,需要不需要你花力气去破啊?这是圆教的特种修法,无修而修,无证而证。
将欲复真,欲真已非:妄当下是不是就是真啊?已经是真了,你再去复的那个真,它真不真啊?所以真本有,不需复。求的那个念就是妄念。如果你认为求到了什么真,那就是妄。你用妄心求真的那个东西,是不是本身就是真呐?你自己就是真的,你还求什么真啊?
所以圆瑛大师这几句话讲得非常妙,他讲啊:「圆顿行人,但要知真不变,达妄本空,足矣。」知道就行了,与佛讲的话是不是一样的?「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谁叫你修了?谁叫你证了?当然这是就自利而言。但就菩萨道利人而言,我们还要装模作样去做,以此来引导众生。所以我们修行想求佛,这个心就已经是妄心了。你只要知道你是佛,你就是佛。
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在其它经典有没有看到「真真如性」呐?其它经典有的讲真,有的讲如,有的讲真如,到了《楞严经》就要讲「真真如」。所以《法华经》《楞严经》称为实教大乘,《华严经》《金刚经》称为权教大乘。「非真求复」,你那个求真的心——那个妄心,本来就是真心,你还不知道它是真心,还去求所谓的真心,叫「非真求复」。「宛成非相」,「宛成」是宛然现前,就是求到那个所谓宛然现前的真心,那是真心吗?那已经不是真心了。
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转发生;生力发明,熏以成业;同业相感,因有感业,相灭相生,由是故有众生颠倒:这里是讲「众生颠倒」,主要从心法的颠倒过程来加以说明。这里的「非生」,就是从我们的无明老祖宗开始说起。生相无明似生非生——你说它没生嘛,它有个生相无明在那里;你说它生了嘛,谁来生它啊?我们真心不能生妄啊!所以,那个所谓的真心是不是也是我们一个念变出来的?真不能生妄,妄能不能生妄啊?也不能。妄能生妄,它还叫妄吗?所以真真妄妄都是我们一个念变现,一切都是我们在做游戏,在做梦中佛事而已。
「非住」,「住」必定要住于一个方向、一个处所,这就变成世间法。所以那个一念业相无明是不是好像住了,好像有那个虚空了?这叫「似住非住」。为什么?连生相无明都似生非生,由生相无明而有业相无明,是不是更是似住非住了?
「非心」,是讲转相无明,就是第七识。佛在十番显见的时候经常讲这个第七识就是心,那是方便引导。在众生位没有实体可言,佛不妨把不是心的这个第七识说成是心,可是到了后来是不是一下破除掉了?我们也经常把这个第七识作为是心——我讲这么多法,在没有讲、没有想之前,它在不在我心里呀?在。那就是我的心,就是我的第七识,好像看到是我的心,其实当我们到了这个心的时候,才知道在心后面还有个东西,是它变出来的。这叫「非心」,似心非心。
「非法」,这里是指现相无明。从三细里的现相到十法界的粗相,都叫「法」。那么这个「法」呢,其实也包括那个心。那个住、生相无明是不是都叫「法」啊?实际上包容一切,乃至包括那个所谓的真如、真心,是不是真法呀?似法非法,看上去宛然现前的万法万相都有,究其本源,究其来龙去脉,却查无来处,查无娘家,似法非法。不能讲它是,也不能讲它不是,这就是圆顿大法之妙,它圆融双边。
「展转发生」,把这上面这些基本的次第讲出来以后,再妄上加妄,节外生枝,盘根错节而有十法界万法。「展转展转」,转过来再转过去,从始到终,从终到始,反反复复之义。
「生力发明」,「生」解释为六粗之相中的智相。由于前面的三细,根本无明由业相而转相,由转相而现相,所以这个时候开始执著——哎呀,我有智慧,我转相打这个妄想就能生出现相,这个第七识就造成了我执。所以这个现相可以作为后七转识,前七转识带有无念的分别,当产生了现相以后,它已产生了一念分别,它有我执——我有智慧了,叫智相。「力」,有了这个智,有了这个法,就必有这个「力」。它不可能有了智相以后,从此再不打妄想了,它只会变本加厉,所以这就是力量。
再次提醒各位,佛所讲的各种法、各种什么相也好,力也好,用也好,它都是有独立的本能;但是它的显现要靠一定的环境来引发。比如说我能吃苹果,但我这个吃的东西是不是因为苹果产生的?没有苹果的话,我能吃的东西在不在?叫非因缘;没有苹果而显现不出我这个能吃的能,叫非不因缘。
所以这个「力」是一种智相的相续力,这是按照方便法解释;究竟来说呢,就是因为这个智相的产生,所以这个相续相马上就显现出来了,相互之间都是平等关系,而且相互之间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但是无分别不妨分别,如果老讲无分别的话,把你们越讲越糊涂;但是讲得太分别了,又会把你讲得变成太执著了。这就是佛讲「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的原因。这个法可难讲了,你们现在的心转过来了吗?
「发」是爆发、成就,已经造成客观事实。在这里说为执取相,顺理成章,它前面的相续相形成了一个比较特定的规律、比较特定的历史过程,是不是就带有稳定性啊?带有稳定性就造成了我们一种执取相,就把它当成固定,把它当成真理。所以在这个智相、相续相、执取相,我们一般判为后七转识。「明」,是标明这个道理,也叫六种相的名字相。这也是顺理成章,一个现相反复反复出现,我们自然而然要给个名义,给它定义——在这个位置呢,已经进入了第六种意识心;那有了这个名字是不是就造成了法尘?没有名字的话,你就头脑里有那个法尘,你还不知道怎么用。
所以这个名字相的形成、第六识的形成,对我们人类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有巨大的推动力;但是对于我们修行证果的人既是巨大的障碍,也是巨大的推动。障碍障碍,这会使得我们老打妄想,从而造种种业,受种种报;推动推动,当我们念转过来、修证无上菩提的时候,是不是还要靠这个意识心呐?在世间法里,这个名字相、意识心既有对文明的推动,是不是也有对文明的毁灭呀?搞战争,做坏事,是不是要靠意识心呐?
「熏以成业」,在前面的「生力发明」是不是一直在熏呐?熏本身是不是在造业啊?到了「成业」就是在正儿八经地、认认真真地造业。所以在六粗之相里属于起业相,有身口意三业,有善业有恶业,这个「熏」都是由无明而熏,无明造业。
「同业相感,因有感业,相灭相生,由是故有众生颠倒」,这几句话是总结。特别讲「同业相感」,这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我们要好自为之!行善得善报,行恶得恶报。
「因有感业,相灭相生」,这个一目了然。我们造的业都属于这个生住异灭有为之法,所以避免不了生生死死。只有造佛业、造菩萨业,我们才能了生脱死。所以佛菩萨到世界来不是生生灭灭,他是愿身再来,是示现生灭,他早已不生不灭。
「由是故有众生颠倒」,从生相无明到三细六粗,我们就是从这个道路走过来,所以现出十法界众生生生死死。这里与前面168个字是不是大同小异啊?这是进一步概括说明。

阿难!云何名为世界颠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无住所住,迁流不住,因此世成。三世四方,和合相涉,变化众生,成十二类。是故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是故世间声、香、味、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乘此轮转颠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阿难!云何名为世界颠倒:「世」,是过去、现在、未来时间之迁流,「界」,是东、南、西、北、上、下等十方之纵横交错。
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无住所住,迁流不住,因此世成:「是有所有」,「有」解释为无明,「所有」就是众生。从心法上来讲,无明有了这个众生之业。既然有了这个众生,那我们就从这个肉团身来说起是怎么回事。「分段妄生」,「分」是身份,你是人还是狗?是猫还是鸡?是佛还是菩萨?「段」,是指我们的形段、命段,一般分为五体。一生一世就是一个段落。「妄生」,是由前面的众生颠倒而有世界颠倒,也就是由我们的心三细六粗所造之身、口、意三业而显现。所以「妄生」是由自己的妄业来应酬受报。
「因此界立」,「界立」就是指肉团身。「非因所因」,我们这个身本无依,但是却依于无明——是好像依于无明,因为无明没有实体。讲到底,是无明妄显,所以我们造了这个业、造成这个因缘,而显现出这个肉团身。而我们所造的业,大家注意,这也是我们本有的业。你本来没有这个业你能不能造出来呀?都不能。也是以无明为缘。一定要注意,大乘因缘法以真心为因,是我们本有这个东西,无明为缘而显现。而且这个真心为因,注意,是真真如性为因,可不是那个真如性。那个真如性跟我们这个无明性都是平等的。
「无住所住」,《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不是无所住啊?可是我们这个心好像有所住啊,住在哪里?好像住在肚子里。其实没有住在这里,实际上住在哪里啊?再讲殊胜的分别法,是这个身体住在心里。殊胜分别法是不是方便法呀?这个心就是身体,身体就是心,随着这个缘显现出来好像有个能住、所住——能住的心和所住的这个身体。不管在不在肚子里,反正我们总觉得有个东西在指挥这个肉团身。
「迁流不住,因此世成」,所以时间的显现就是由于我们妄想过去、现在、未来,从始到终在反反复复打妄想。在凡夫位,我们心始终不能停止在某一个本位,如果你能停止在一个本位,你就是圆满的如来。
三世四方和合相涉,变化众生成十二类:「三世四方,和合相涉」,是不是在前面第四卷讲过「流变三叠」呢?我们都生活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中,同时在任何一个时空里是不是都有四方啊?那么面对「三世四方」,是不是就要涉及到整个的人事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呢?有没有离开我们这个妄想心啊?这就成就了我们肉团身这种功德。前面不是讲「生力发明,熏以成业,同业相感」吗?看我们又是怎么样造业,怎么样感应,因此而造成了我们生生世世的生死轮转——这一期的生死果报由前世决定,未来世的生死轮转由今生世决定。
是故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佛在前面已经讲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的来龙去脉。由六尘十二相——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之每一个尘所相对待的两种尘相,作用于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再通过作用与反作用,从而使我们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随缘显现出根尘之相。所以这下面进一步讲出六尘又是怎样的前后因缘和合,而分别使我们打妄想、使我们执著,从而成就这个众生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无情世界,就是肉团身也叫国土。
「因动有声」,这个「动」是不是风啊?是无明风动,一动是不是就有响声?动就是一种振动。
「因声有色」,动了既然有声,那我们心念是不是被动啊?是不是要观察啊?那么这个念就对这个声音在打妄想——这是怎么回事啊?久久地妄想就必然要成就那个坚固物体的相分,声音也是相分。这个相分包括各种各样的声音、香味、颜色、固体、液体等等。所以妄想持久就产生色相,在这里的色相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我们感觉能触及到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色」,这里已经进入次第圆融这种阶段。在这里的六尘,注意,已经不是讲无明之初六尘怎么样产生,而是讲六尘怎么样进一步作用于我们,让我们造意业、造口业、造身业。
「因色有香」,有了具体的东西以后,液体也好,固体也好,气体也好,每一样东西都少不了味道。所以当我们坚固的妄想产生了色法以后,色法又以它的味尘来反作用我们这个身心。
「因香有触」,我们这个心就攀缘,六根就要去接触,鼻子嗅啊、舌头尝啊、用手来摸啊,这个东西怎么这么香啊?拿到手里。
「因触有味」,不仅仅是指舌头尝到味尘,鼻子嗅到香尘,还指我们身体接触了是不是也有味?所以系统地、圆融地观照我们的身心感受,这个时候我们不能纯粹地感到六根对六尘就分别怎么样的。
「因味知法」,因为我们感受了,在心里留下了痕迹,作为一种回忆或者忘记保留在我们的心里,我们进一步地造意业、造身业,这是不是打基础啊?所以反反复复六根对六尘造成意识,意识又来指导我们造业。这就是我们生生世世流转于六道轮回这种基础。
六乱妄想,成业性故:这是对上面这段经文的总结。「六乱妄想」就是六识,就是它在指导六根反反复复造业,这叫「成业性故」。造业一定是受业报,就造成我们生生世世的生生死死。所以我们讲,六识是我们的生死根源,而六根是我们的烦恼根本。
十二区分,由此轮转:这个「十二区分」既可以解释为胎、卵、湿、化、有想、无想、有色、无色、非有想、非无想、非有色、非无色这十二类众生,又可以分说为下面的这十二种颠倒。每一类众生都有一种颠倒。「由此」的「此」就是上面的两种颠倒,众生颠倒和世界颠倒。二种颠倒六乱妄想而进一步成就为十二类众生、十二种颠倒的轮转。
是故世间声香味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世间」包括出世间包括圣人。「声香味触」包括色、声、香、味、触、法,以四代六。「穷十二变」,是指下面讲的十二类众生、十二种颠倒。怎么「为一旋复」呢?每一类众生都涉及到六尘、六种妄想等种种的因缘和合。每一种根、每一种尘又都圆融到这十二类众生,它在翻来覆去地轮转、颠倒。因为十二类众生,一般我们一生一世只能成为一种,是这样来旋复、交叉的。
乘此轮转颠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这段经文就是解释前面「十二区分」。由于这种轮回,由于这二颠倒相、这六乱妄想,所以众生就区分出了卵生等十二类。注意,众生是无量种类。任何一尊佛都没有办法把它一类一类地讲圆满,所以把它概述为十二个大类。每一个大类里都有无量的小类,它都有不同的因缘和合。下面就是对十二类众生一类一类地解释,非常有意思。这个解释就已经涉及到我们修无量法门的问题,你看如果不明心见性的人将来会造成什么局面。

阿难!由因世界虚妄轮回,动颠倒故,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如是故有卵羯逻蓝,流转国土,鱼鸟龟蛇,其类充塞。

由因世界虚妄轮回,动颠倒故:卵唯想生。怎么想生呢?这一类的众生在人道的时候心特别乱,怎么样都定不下来,此山望着彼山高。他就是坐到这里,心里还在想花花世界,他一天到晚都魂不守舍的。这种「颠倒」是动颠倒,就是心不定。这一类的众生由父、母、自己这三种因缘,还加了一种暖气,这四种因缘形成卵生的果报。思想妄动这个想心,是不是带有轻举飞扬这种气氛?所以它与如如不动的真心相违背,叫「动颠倒」。
和合气成:气是不是往上飞扬啊?有些人到一个地方待不了两三天就要跑,他不知道天下哪一块地方适合自己。修行人无处不道场,当然在此前我们要明心见性。如果你感到哪个地方不适合你,你赶快检点自己,你心浮躁了。连地狱都是我们的道场,没有哪里不自在。修行人难行能行,难成能成。有些人在分配工作的时候:「师父啊,我跟谁都行,就是不要跟哪一个人在一起。」你这不叫修行人,那个人是谁啊?有些人专门拣跟自己最合不来的人共修。我们不要听的时候激动,到了做的时候就不动。这个问题很真实。我们眼前就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现在就是要面对面地讲轮回因果报应的问题。
八万四千飞沉乱想:「八万四千」是指尘劳之数,是表无量的,就是这个卵想的众生也是无量的。「飞沉乱想」,怎么「飞沉」呢?思想比较亮、习气比较轻的,他就往上飞。天上的鸟比在水里游的鱼、岸上蹦的癞蛤蟆是不是要自在快乐得多?凡是思想很浮动的人,你习气轻一点,来世在天上飞做鸟。习气比较重、老想乱七八糟的事情的就沉,沉在哪里?沉在水里做鱼、做蛇、做王八之类的。想一想,只要一口气不来,不修行的人就在这些低等众生里去轮回报应。所以明白道理的人,他自然而然对一切众生生起慈悲心。不要看到那些百万富翁、亿万富翁、什么高官显得那么神气,你不知道他们的来世会怎么样,这一世能不能善终。
卵羯逻蓝:是指卵生众生。「羯逻蓝」,在投入母胎第一个七天的时候,那种形状叫凝华,像一滴液体一样凝结的,又软软的跟胶囊一样。
流转国土,鱼鸟龟蛇,其类充塞: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个大法呀!在这样殊胜的道场还有个别人在造业。了生死是你要给自己了生死,而不是来替师父了生死,要明白。

由因世界杂染轮回,欲颠倒故,和合滋成,八万四千横竖乱想。如是故有胎遏蒲昙,流转国土,人畜龙仙,其类充塞。

由因世界杂染轮回,欲颠倒故,和合滋成,八万四千横竖乱想:胎生众生也是由父业、母业、己业这三种因缘和合而有。这一类众生是由于男女欲望而乱所颠倒,这种颠倒属于思惑,与我们清净心相违背,所以叫「欲颠倒」。「和合滋成」,因为这一类众生男女那种交媾带有滋润这种特性,所以叫「滋成」,就是我们常讲的如胶似漆,反映男女之间的那种情执。「横竖乱想」,人是不是两条腿站着走路啊?畜生类的牛马猪羊都横着走路。
如是故有胎遏蒲昙,流转国土,人畜龙仙,其类充塞:「遏蒲昙」,是指婴儿在娘胎里大概第二个七天的那种状况。第一个七天也是像卵生的众生一样,是个凝华,像一滴牛奶一样;到了第二个七天,他就形成一个小小的皮球一样,带点肉皮了。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地持五戒,来世能得一个人身;如果再加一点禅定功夫,最起码能到未到地定的功夫,再修到十善,你可以成仙、升天。成仙一般不超过第一层天,升天也只能升到第六层天。五戒持得不圆满,特别是破了大戒,你一定是下地狱去受果报。如果说你不杀生,犯了这个邪淫之罪,你可以投龙胎,龙还属于畜生道。五戒持得不圆满,即使能得人身也会很苦,何况还不一定就能得到人身。

由因世界执著轮回,趣颠倒故,和合暖成,八万四千翻覆乱想。如是故有湿相蔽尸,流转国土,含蠢蠕动,其类充塞。

湿以合感,怎么合呢?这一类的众生以自己所造的业与一点湿润的水分或湿润的气体,就成为它来世的报身。
趣颠倒故:这类众生是以爱趣为颠倒,就是以自己的兴趣、以自己的习气、以自己的喜好而误导自己。比如在中阴身期间有些人特别贪味,闻到一股香味,心一动,就变成小爬虫。我们常常看到苹果、梨子、蚕豆、花生豆、五谷中有小虫子,这叫「趣颠倒」。为什么要改变我们的习气呢?恶习难改,善习也难改。修行的过程就是养成佛菩萨的习气。整个十法界都是我的,你能把定万有,如如不动。这些人很执著自己的那种心态,执著自己的喜好,看看这些果报,所以修行人就要看破放下啊,破除我执啊!
和合暖成,八万四千翻覆乱想:这个「暖成」就是讲湿生众生要有一个暖气作为助缘来成就。鼻子闻到一股香味是不是暖气啊?有一位菩萨往生的时候,他夫人就伤心得不得了,结果鼻子里有条虫下来了。其实是他的丈夫在中阴身期间已经与她鼻孔里那一种暖气和合,后阴身就已经形成了,可是她并不知道他丈夫已经变成鼻孔里的毛虫。这一类众生很苦啊!它这个智慧已经非常低,非常愚痴,那就说不清多少个无量大劫都很难再得一个人身。像猫啊、狗啊这一类的众生相比较而言,容易解脱。「八万四千翻覆乱想」,那个小爬虫在下面是不是翻来覆去的?多可怜呐,一点点。
如是故有湿相蔽尸,流转国土,含蠢蠕动,其类充塞:「湿相蔽尸」,由于它没有经过卵生,没有经过胎生,一出来就是自己。所以刚成就的时候是不是一点点很嫩的那个肉啊?很嫩。「含蠢蠕动,其类充塞」,最大的充其量而言也不过是个蚯蚓,还有连蚯蚓百分之一都没有的小虫子。

由因世界变易轮回,假颠倒故,和合触成,八万四千新故乱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转国土,转蜕飞行,其类充塞。

由因世界变易轮回,假颠倒故:化生类众生属于喜新厌旧,在当下这个身基础之上没有经过什么生死而直接变化,所以这里是「假颠倒」。「假」是借助、因缘之义,是因为自己的心来改变自己,所以这里叫「变易轮回」,在自己这个现状上来改变自己。比如我们在人道的时候,有的是利用权势来改变自己,有的人不安分守己,老在头脑里想新花样来改变自己的现状,喜新厌旧,这种人总是没有满足的时候。像这种心态的人,他必然要学会利用各方面的优势,想方设法去攀缘、走后门、搞交易。这种情况与我们不变的真心相违背,所以叫「假颠倒」。
和合触成,八万四千新故乱想:自己的这个心利用周边环境的各种形势来接触而改变局面。「八万四千新故乱想」,「新」就是制定的新的目标、新的计划,向那里努力。「故」就是丢开、放下所要改变的那种客观,通俗把它解释为喜新厌旧。
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转国土:「化相羯南」,「化相」不需要经过什么中阴身、什么投胎,直接由当下这个身体而改变现状。「羯南」,叫硬肉,它不需要经过胎生或者卵生,当下就是自己本身。
转蜕飞行,其类充塞:往往一个小虫子能长出翅膀飞出来。苍蝇是不是小虫子变的?它有没有经过生死中阴啊?还有的小虫子就变成蝴蝶,蚕钻到茧里变成蛾子飞出来……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好好想一想啊,我们这一世的荣华富贵不重要啊,好不容易今生遇到大法,今生就要解脱。今生解脱不了,你来世不知道多少千千万万亿亿年才能遇到大法,要珍惜啊!无量国土之无量众生在无量劫中想闻到《法华经》《楞严经》这个经名都不可得,何况我们今天在这里学习真实义?

由因世界留碍轮回,障颠倒故,和合著成,八万四千精耀乱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转国土,休咎精明,其类充塞。

留碍轮回:往往这一类众生非常执著,非常自以为是,妄想非常坚固。往往这一些人修所谓的气功、禅定,开了天眼,看到一点什么光、什么人,开了天耳听到有什么人跟他讲话,就自以为得道,所以在这个境界里越发地攀缘,不可收拾,越发自己认为怎么样,还自以为是佛菩萨来救度世界众生。这叫「留碍轮回」。
障颠倒故:由于这种愚痴、固执与我们的妙明真心相违背,所以叫「障颠倒」,自己障碍自己。「障」就是障碍。
和合著成,八万四千精耀乱想:「著」就是执著,执著而形成「八万四千精耀乱想」。「精耀乱想」,很简单,心里看到光了,看到明了,在修持的过程中以日月精华、天地正气来作为自己的能量补充,来改造生命机能。如果把它作为治病养生的手段无可非议,但是与了生死没有关系。「精」就是精华,「耀」就是光明。我们就是在定中、在深更半夜浑身发亮,乃至家里都亮了,都不能证明你有什么智慧,天仙鬼怪都有这种功能。
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转国土:就是化生,也是当初的那一块硬肉。这里的化生跟前面的「转蜕飞行」不一样。这个化生就改变了身份,肉团身丢在那里,变成那个妖精鬼怪之类,或者变成一个萤火虫。萤火虫也可以由人直接化生。或者变成一堆半明不明、悠悠晃晃的一团火,世间人叫鬼火。科学家把它解为什么磷火,这个是不对的,不是什么磷火。那就是修外道的人死了以后变成一团明亮的火,那种生命多微弱啊,多可怜啊,在虚空里飘飘荡荡的。
休咎精明,其类充塞:都是一类精怪。「休」,这一类精怪专门报吉祥的事情。「咎」,这一类往往是报凶。这些东西虽然是异类,有些他能提前知道一点未来的事情,就是由于这些人好出风头,所以他来显示一下,告诉你一下,当然也是与你多生多世的那种缘分。「精明」,因为他采食日月精华,所以他显现为一种明亮的物体。这些东西一般地在不常住人的房宅里,在山上、树林、海边,有这些莫名其妙的精怪。常见的就是夏天的那些萤火虫,还有蚌壳里的珍珠。蚌壳本身就是一种灵体,一些修行人在贪图光明,就在蚌壳里变成一个小珍珠,还有的在乌龟体内也能找到夜明珠之类的,这些东西都是众生啊!那个夜明珠是不是也是宝贝呀?这些人把自己修成了宝贝,可他自己就苦了,他自己有什么用啊?
要开智慧,不能执著啊!不能自以为是。把《楞严经》读懂了,你无法不通,什么事情都能想得开。练气功、修禅定的同修,你是不是要吓出一身冷汗来呀?你还以为会修行,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鬼都有那种神通。你修了以后做鬼,做鬼还比做萤火虫要好一些,要比做蚌壳里的那个珍珠要好一些吧?怕你到时候连鬼都不如,千万不要人不做做鬼。
窥基大师前世在雪山堆里修了少说几千年,多说几万年,都没有用。一定要当心,要破除这种我执。修禅定的人他往往看不起修净土的人,因为他有了特异功能,自以为了不起了。我再次提醒各位,这种神通是我们本有,你不需要修的,你死了以后如果在鬼道,你自然就有了。如果你现在就修了,你就会执著这种东西,怕你将来连鬼都做不到,甚至堕落无情。是不是更可怜?
如果修圆顿大法,一念开智慧,即成佛了生死;不开智慧,那个许多未知数的因缘果报从这里可以拖到美国的华盛顿,你就不知道将来会怎么长怎么短。你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的造的那种业障你去受报吧,也不知道你会报到哪一道。有智慧的人要抓住当下,不要等明天,这是佛讲的。人命在呼吸之间,更不要说等明年,更不用说三年、五年以后,你等不得,了生死的事情刻不容缓。

由因世界销散轮回,惑颠倒故,和合暗成,八万四千阴隐乱想。如是故有无色羯南,流转国土,空散销沉,其类充塞。

由因世界销散轮回,惑颠倒故:无色众生没有肉团形相,没有业果色,但是有定果色,有个东西在这里。四空天的天人在有色界修行的时候,他感到这个肉团身是个拖累,所以厌有归空修空定。按照顽固的一念心观空,自己就变成虚空。所以定功成就,这肉团身解体,就变成一个灵体。当然等级有高低,我们感到是不是很奇怪啊?他什么东西也没有,就有那个灵体在,而且比我们还自在,比我们福报还大。所以这种情况叫「销散轮回」。「销」就是销声匿迹,销除我们这个有形有相的肉团。一销,这个灵体是不是没有障碍了?一散,这个虚空就是我,虚空神属于这样的情况。还有那些邪鬼邪神、空山小神之类的,就是个灵体飘飘荡荡的,那就更可怜。当然虚空藏菩萨不可怜,他是明心见性的菩萨,证到了这种虚空身又不一样。所以「惑颠」就是厌有执空,他执著于虚空之性。当然明心见性的菩萨执著于真空之性,那是一种解脱。
和合暗成,八万四千阴隐乱想:「和合暗成」,无色是不是看不到啊?是不是一种阴暗?所以由于这种心决定了他的轮回,是一种暗心来成就这种虚空,所以表顽固、顽钝之义。「阴隐乱想」,怎么「阴隐」呢?没有色,归于暗;没有相,归于隐。怎么「乱想」呢?四空天的人就是不想,最后把自己变成一个枯木一样,心如死灰。这样的想虽然是没有想,是不是最大的乱想啊?乱到了极点。特别是其中有一种无想天的人,没有痛、没有苦的感受,就跟冷水泡石头一样。要么就是下无间地狱,要么就是出不了定变成泥巴瓦块,他心里已经暗昧到极点。这种人修到最后会把自己修死了,变得死气沉沉,变成铁板一块,变成死木头一根。要会用心啊!我们如果心过于阴沉,会导致种种的疾病,乃至妖魅邪神附体;但是我们过分地动、过分地乱,你容易轻浮,也会落到那种种的精耀乱想,在那样的众生道受报。可是我们很难把持住动与静啊!所以最关键的是明心见性,你现动现静都是了生脱死。
如是故有无色羯南,流转国土:「无色羯南」,这都属于直接化生,把这个身丢下来换成另外一个身;另外这个身没有任何的色相,但是他刻骨铭心知道自己的存在。
空散销沉,其类充塞:一般是指四空天的天众。「空」,是指第二十五层天,叫空无边处天——空无边处的天人已经破除了肉团身,没有这种拖累;「散」呢,是指识无边处天——空无边处虽然空了身,还没有空这个心,他还执著我现在证到了无色,证到了虚空,所以进一步地把这个心空了,叫识无边处,已经不再执著了;「销」,是指无所有处天——在前面识无边处天的基础之上,空掉这个识以后呢,他这个心量又扩到整个的虚空,这个心态在一步一步提升;「沉」,是指非想非非想处天,这是第二十八层天——前面有个无所有处天,他知道到这里了,但是他也想到不能有这个想法,那他有这个不能有的想法是半想半不想,是一种搬石头压草的办法——虽然不想了,但他知道自己不想了,这就是非想非非想,就是心越来越细了。
这是主讲这四层天。另外在这个前提之下还有些虚空神啊、鬼啊,他也是无形无相,也有灵体,就附在一种薄薄的气流之上到处飘。所以我们看得出这个用心非常重要,用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果报。这是从大类上来讲,小类上来讲不计其数。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神鬼精灵,其类充塞。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罔象」,是一种似是而非、幻想幻觉、似有不真的意思。秦桧害岳飞的罪名是什么?莫须有。就是好像有,也许有,不一定必须有。这是不是不负责任呢?修行人千万不要打别人的妄想,亲眼所见尚为不真,乱打妄想果报自受。这个果报丝毫不爽啊!这样的情况都属于鬼头鬼脑,所以报应为鬼神精灵之类。做人心地要光明坦荡,不可以去捕风捉影。
为什么自古以来有那么多冤假错案呐?往往我们看到非常真实、听到非常真实、越想越真实的东西就是假的。有些人他专门会设圈套,而你一点都感觉不出来。等你感觉出来了,他也算不上圈套了。这也是绝大多数那些善良的人没有办法估计到的。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古今中外这类事情太多太多,但是到最后害人的人有没有得到好下场啊?即使在人间报不了,到阴间也逃不掉。
「影颠倒故」,「影」就是捕风捉影,所以这种「影颠倒」与我们的法身实相本来面目相违背。
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和合忆成」,「忆」,就是独头意识闭门造车打妄想,就在头脑里拐弯,是由这种心态而成就了「八万四千潜结乱想」。「潜」,带有暗暗在心里用功、躲藏、见不得人这种心态。「结」,是由于这种心态就造成一种果报。万法由心所现,你有这种心,所以与之相适应的那种果报随缘而现。言为心声,行为心使,身为心役。一切的一切都归集于你怎样用心。
如是故有想相竭南,流转国土,神鬼精灵,其类充塞:特别喜欢打妄想、心地比较黑暗的人,死了以后就是「神鬼精灵」这些东西。什么土地佬啊、城隍佬爷啊、山神、海神、河神,这些还属于有福报的鬼啊;还有那些恶鬼、穷鬼都在内。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其类充塞。

无情众生怎么来的?就是活活的人变出来的。你怎么没有看到人变成泥巴呀?因为你只有百把岁的寿命,这些泥巴瓦块有的是八万大劫之前就变过来了,一堆一堆变过来的;当然也有我们死了以后化成的灰变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愚钝轮回」,这种人属于愚痴顽固。比如修无想定、空定,这两个非常接近,稍有不慎,空定就变成无想定。所以圆教把那种修空定的人挖苦讽刺为坐鬼窟窿;六祖慧能把它叫做修臭骨头。修这种定往往美其名曰:心如死灰,身如枯槁——枯槁就是枯木,没有一点生机,把人要折腾到这种境界。跟大家讲,没有坚强的毅力,他修这种法门一个小时都修不下来,你说可惜不可惜?物极必反。到最后变成无想定,变成泥巴瓦块,这可是真的。
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顽成」,像花岗岩那样坚固。这些人你要想叫他学正法呀,那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风也刮不进,顽固不化。这些人一转眼就要受到严重的果报,他在整个中阴身期间是乱成一团。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无想羯南」,是不是就是泥巴瓦块这些东西?
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其类充塞:活活的一个有情变成无情,化为土木金石——都是由于这个痴心、执著、不开窍,所以变成了顽石。害怕不害怕啊?有些外道吃泥巴、吃瓦块,好好的人睡在玻璃上面,或者把两条腿用绳子挂在那里,这些人什么苦都能吃。那个心是不是愚痴到极点了?虽然化为无情,但是根性还在。

由因世界相待轮回,伪颠倒故,和合染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国土。诸水母等,以虾为目,其类充塞。

由因世界相待轮回,伪颠倒故:我们真心本来面目是绝待,所以这个「相待」、这个「伪」与本来面目这个如如不动、绝待之性是相违背的,所以叫「伪颠倒」。和合染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和合染成」,是利用他人,借助他人的势力,来成就自己的事业。「因依乱想」,因为所依是依靠,依靠外界来成就自己。
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国土:「非有色相」,这一类众生也是化生。「非有色」就是没有色,怎么没有色呢?其实它本来就是有色,是对有色说无色,叫「非有色」。本来有色,怎么叫「非有色」呢?它不能自立,必须凭借对方相待而生存、而成就,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人格。在人世中一些人专门趋炎附势、攀缘权贵来成就自己的利益。在社会上是不是有这样的人啊?那么这些人造成了习气以后,将来在畜生道里,他就会化生为蛔虫、饶虫、钩虫之类。这时他仍然是这种习气,当寄生虫,依赖别人活着。想一想,如果把我们的儿女过分地宠着,依靠父母的经济援助而生活,来世可能就是这一类众生。他形成习气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知道挥霍父母留下的财产,不懂得自力更生。「成色羯南」,凡是涉及到羯南,都是化生类。
诸水母等,以虾为目,其类充塞:水母很可怜,在海水里就看到一团那个细细的像棉花絮一样的东西,它就是一个众生。它自己没有控制能力,但是它很狡猾,它附在虾尾巴上,虾走到哪里把它带到哪里。这种动物是不是很可怜啊?像蛔虫、钩虫在肚子里是不是也很可怜呢?你吃点药一下就把它打下来了。这种动物存在有什么意思啊?

由因世界相引轮回,性颠倒故,和合咒成,八万四千呼召乱想。由是故有非无色相无色羯南,流转国土,咒诅厌生,其类充塞。

由因世界相引轮回,性颠倒故:「性颠倒」,这种人已经迷了自性,自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完全交给别人去使唤。小则做几件错事,大则给人家去当杀手都有。这样的人死了以后很糟糕,为什么造成这种颠倒呢?前面有「相引轮回」,相互诱骗利用,来给我办什么事,你能得到什么什么,就构成相互诱骗。这个在社会上也是司空见惯的。由于这种颠倒与我们如如不动的真心是相违背的,所以叫「性颠倒」。
和合咒成,八万四千呼召乱想:「和合咒成」,在人道的时候互相欺骗利用,死了以后还是这种习气,他会随着那些邪咒、恶咒而被利用。有些人持恶咒、邪咒能害人,可以把人家咒死了,也可以把人家咒得倾家荡产。
密勒日巴尊者年轻的时候,因为他的叔父和姑母联合起来,把他父亲的遗产霸占了,所以把他和母亲赶出去讨饭。密勒日巴为了报仇而去学外道,学完回来念邪咒使得整个村庄的房屋、庄稼都被冰雹砸烂。一念邪咒就有那些邪鬼邪神来帮忙。
后面还讲了蛊毒,做蛊毒的人把蛇杀死了以后,将蛇肉变成干粉,再和些草粉子,然后就念咒,一些邪鬼邪神就附在那个药粉上。当人喝了有那个药粉的水,就会中蛊。所以我们要当心,不是什么咒都可以念的。特别要防止那些假和尚:「来,我给你一个咒……」这些人非常非常无聊。
「呼召乱想」,这些人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佛念咒他就归佛用,魔念咒他就归魔用。他就不知道好歹。
如是故有非无色相无色羯南,流转国土:实际上他本来是无色的,你看不到他在哪里,你念一个咒,他就来帮你解决问题。所以本来没有色的结果变成有色,也可以叫做定果色,它是一种邪定,而形成一种客观的存在。像这些情况也有具体的分类,有些是随咒显灵,成仙成道,也能帮助众生解决在六道众生之间的一些过节,这种情况另当别论;有些众生是随着这个邪咒专门做坏事,挑拨离间,制造灾难,这些情况称为是妖、是怪、邪气、邪灵。
咒诅厌生,其类充塞:「咒诅」就是诅咒。情愿跟着人家那个邪咒后面,感到好玩。「厌生」,不懂得自力更生,自己来成就自己。这种众生实际上是作为一种灵体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他解脱了对生命的这种执著。

由因世界合妄轮回,罔颠倒故,和合异成,八万四千回互乱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转国土。彼蒱卢等,异质相成,其类充塞。

由因世界合妄轮回,罔颠倒故,和合异成,八万四千回互乱想:由于双方都是妄想对妄想,因此执著而成就,所以叫「合妄轮回」。「罔颠倒」,「罔」就是似是而非,似有非有。以性情的暧昧与我们本性的圆明真妙相违背,所以叫「罔颠倒」。这种情况在世间来讲,往往就是采取这种欺诈或者强迫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人把他人的财产在表面上好像合情合理地继承,而变成自己的财产,实际上他这是一种陷阱、阴谋;有的人把别人的儿女通过种种阴谋的手段变成自己的儿女;还有的人到医院里去偷小孩,它都属于这种情况,将来果报会非常重。
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转国土。彼蒱卢等,异质相成,其类充塞:「非有想」,下面这句「彼蒲卢等异质相成」就是来解释这个问题的。「异质相成」,有两种动物,一种叫青桑虫,在菜上就有;一种叫细腰蜂,会飞的。一种能在天上飞,一种在菜叶上爬的虫子,它们的体质、生命是不是迥然不同啊?怎么「异质相成」呢?细腰蜂可以把青桑虫抓回去,然后就在上面念咒——像我、像我、像我……它持续念这个咒一段时间以后,这个小虫子就能变成跟它一样飞的细腰蜂,你说好玩不好玩呐?还有我们发觉人家抱养的小孩多少都有点像养父或者养母,就是这个道理。杂志上记载那个狼孩,虽然她是人,可是由于她是跟狼一起长大的,所以生活习性也同狼一样。
凡夫不听闻佛法还情有可原,我们可不能再麻木不仁。有的人想得那么美,既想得到来世的解脱,又不能放下今生的那种享受,天下没有这个道理啊!舍才能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所以「呼召乱想」,不传大法,不传正法,是不是在乱呼召啊?第六卷中有讲,「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真心来讲,遇到这样的大法,你应该赖在这里不走。祖师大德怎么考验人的?一个外来挂单的和尚,那个方丈怎么也看不起他,非要赶他走,他说:「我不走,我是来求法的。」于是方丈就找出种种理由去刺激他,一定要把他赶走,但是他哪怕只能坐在外面屋檐下听课也不走。有一次那个方丈竟把洗脚水往他头上倒,他也还是不走。人家是这样求法的。等方丈年纪大了,快要退隐了,要找接班人当方丈。然后大家就都在考虑,打妄想,不是张三就是李四,要么就是王五。可这个时候呢,方丈把那个在墙根坐着的和尚叫过来,然后任命其继任方丈,就这么简单。
如果我这样对待弟子们,一百个里面起码要跑掉九十九个半。有些人脸皮可薄了,那半个还要我好话哄一哄才有可能留下来。我就是这样,人家已经把我说成阿修罗。你们怎么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啊?末法时代的人脸皮薄得很啊!

由因世界怨害轮回,杀颠倒故,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
是名众生十二种类。

由因世界怨害轮回,杀颠倒故,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这类众生的果报是由杀心、报复心这种因缘和合而有。「和合怪成」,就是很奇怪,用世间法不好解释,它为什么就相互伤害。「食父母想」,子杀其父,臣杀其君。在世间法里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儿子想去杀父亲,丞相想去杀国君,他不是一朝一夕的这种仇怨矛盾,它已经发展到了极点。在佛法来讲,就强调三世因果。
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怎么叫「非无想」呢?看上去它没有任何理由去做这个事情,但它就是做了。那么透过历史的原因,透过因果关系,它是有前世之因,在今生今世它想都没有想就造成相互伤害,这叫「非无想」。「无想」,好像它是无意的;「羯南」也是化生。它是今生今世无想。
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土枭」是一种鸟,有点像猫头鹰,但它并不是猫头鹰。怎么「附块为儿」?抱一个泥巴块放到怀里——我的儿、我的儿、我的儿,然后就进入禅定,最后这个泥巴块就变成枭鸟,你看好玩不好玩?前面讲青桑虫变成细腰蜂是有情对有情,这里是无情变有情。
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破镜鸟」到树上摘一个果子,然后抱在怀里入定,定功成就,这个树果就变成破镜鸟。这个小鸟长成了以后,又把老鸟吃掉了。所以「子成,父母皆遭其食」,父母还在定中就被小鸟吃掉。是不是百思不得其解啊?矛盾都没闹过,什么怨都没有,孩子就把父母吃掉了。看上去是不是无缘无故的?是不是它没有这种杀心啊?那怎么叫「非无想」的呢?这个过程看上去是无想,其实是过去世中狸猫换太子,然后造成的怨仇,通过这种办法来遭受因果报应。
这两种鸟中国就有啊,原来黄帝就规定,祭天祭祖宗用这两种鸟来祭祀,因为这两种鸟是逆子,要让它绝种。它能绝得了种吗?它绝不了种的。有这种因果就有这种报应。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用什么心你就受什么报应。
是名众生十二种类:后面还讲到十种习性、十种果报,还讲到六交报,这里讲十二颠倒,是不是都是讲因果报应呀?后面还讲到二十八层天、六十个圣位,是不是都是讲因果报应啊?
从这里往前,是重点讲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怎样随顺染缘而成就十二类众生,而成就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地水火风空见识这十法界万法,这是讲真如随染缘而显现出十法界万法;那么从这里往后,就涉及到真如怎样随净缘而成为人天、阿罗汉、辟支佛、菩萨等六十个圣位。所以我们读了这个《楞严经》是不是应该感慨万分呐?诸佛出世就是为了把这么个事情讲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之力网 ( 闽ICP备2022015686号|人工智能百度统计

GMT+8, 2024-11-27 01:08 , Processed in 0.14886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