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确了军委委员名单和元帅名单的关系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十位大将名单,大将是不是和元帅一样,也是在1945年确定框架的?
答案是肯定的,十位大将的框架也在七大上确定。
证据呢?我们再来看一下后来授衔的高级将领,有哪些成为了中央候补委员,从而也进入了中央委员会。
一共有11人,分别是黄克诚、谭政、粟裕、王震、宋任穷、万毅、吕正操、罗瑞卿、张宗逊、陈赓、萧劲光。
我们惊奇地发现,上述11个人中,加上成为中央委员的张云逸,就有7人就是后来的十位大将,也就是上述名单中重点划出的人。这和1955年十位大将的名单有70%的重合度!
除了徐海东、王树声和许光达之外,十位大将在中央委员会里聚齐了。
徐海东因为伤病,在抗日战争开始后逐渐淡出,但论资历、职务和军事贡献,应该也是候补中央委员级别。
而当时王树声和许光达级别比上述8人略低,能进入十位大将名单,则是因为他们分别是红四和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
王、许二位军事家级别稍低,这在1952年的级别评定中也可以看出来,其他大将都是军委军委员级,只有他们两人是正兵团级。按一般的规律,正兵团级应该和上将对标。
大将排名虽然在1945年就已经确定框架,但也只是确定“框架”,排名在1955年有了较大变化,其中王震、宋任穷、张宗逊、万毅和吕正操更是淡出了大将名单,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仍然是解放战争中的综合军事贡献。
王震因为长期处于西北,影响了其战功和排名;宋任穷并非军事主官;而张宗逊没有成为大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在大同-集宁战役中的失误——但他们本来有可能成为大将,在由彭德怀和罗荣桓提交中央的一份大将名单中,共有15位高级将领,其中就包括王震、宋任穷和张宗逊。
至于万毅和吕正操,他们本是东北军系统,资历比别的将领明显要浅,在解放战争中没有特别耀眼的表现,因此,吕正操最后被授衔上将军衔,而万毅的军衔只是中将。
在大将中,排名上升最大的是粟裕,他本来排在张云逸、黄克诚和谭政之后,但由于粟裕在解放战争中的功劳太大了,几乎在所有高级将领中仅次于林彪,于是他成为无可争议的大将之首。
徐海东既不是军委委员,也不是中央委员,甚至都不是候补中央委员,他因伤病长期缺席一线指挥,但由于他在红军长征时期巨大的战功,特别是中央的忠诚和大力支持,还是在大将中排名第二。
另外,再说一点,在上文提到的那份15人的大将名单中,还有两位老资格的军事家我们没有提到,一个老将军萧克,一个是红四方面军曾经的重要领导人周纯全。
萧克曾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这本是个元帅级别的职务,八路军六大正副师长中,走出5位元帅,只有萧克是开国上将。在1955年授衔的55位开国上将中,萧克排名第一,这不是因为传说中的“萧克镇上将”,而是因为他当时的职务是国防部副部长,上将排名是按单位来的。
周纯全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军事家,他当年在红四方面军比徐向前的地位还要高,而且是所有大将和上将中,最早进入政治局的,后来在东北战场,周纯全进入军事生涯的第二春,成为我军少有的军事后勤者,为解放东北和后来的抗美援朝立下汗马功劳。
十大元帅和十位大将自从1955年确定之后,长久以来成为军事发烧友们热议的话题,至今热度不减。
上世纪80年代,军委确定了33位军事家名单,他们都是在战争年代做出杰出的军事贡献的英才;到90年代,军事家名单又加了3人,最终确定为36人。和十大元帅和十位大将一样,36人军事家名单也成为一代又一代军迷朋友口中的传奇。
仔细阅读36人名单,就会发现有一条“杠杠”,或者叫“底线”,只有高于这条线才能入选,这个条线一言以蔽之就是“大将军衔”。只有大将及以上级别的才能进入36人军衔家名单,否则不算。
36人军事家名单包括以下几大类:
统帅级人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和邓小平。
十大元帅和十位大将。
相当于大将的国家领导人:杨尚昆和李先念(他们都曾担任国家主席)。
建国前牺牲的革命先烈,但很明显,根据他们生前所担任的职务和综合贡献,他们都至少是大将军衔。
从1945年十大元帅和十位大将名单框架的基本确定,到1955年十大元帅和十位大将正式产生,再到上世纪80年代确定33位军事家名单,到最后90年代36人名单确定,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历史跨度也是相当之大。
1945年七大召开时,抗战还没有最后胜利,更不要说解放战争了。而到上世纪8、90年代时,中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今天看到中国日益强大,人民幸福安康,当怀有感恩之心,以十大元帅和十位大将为代表的老一辈,应该受到永远的怀念,吃水不忘挖井人,正因有前人栽树,才有我们这些后人能够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