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林麟斋院 于 2023-12-22 21:38 编辑
原创 智慧慈光工作室 慈光文化 2023-12-22 07:04 发表于河北
又到一年冬至时,冬至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其含义是指冬藏之气到了极致。 古人认为冬至这天,阴气达到极点,物极必反,冬至之后,阳气就会逐渐生发出来。所谓“阳气生而君道长,乱而复治之机”。 因此,冬至具有继往开来之意,乃大吉之日。 从周朝到秦朝,都以冬至日作为新一年的开始,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将冬至与正月分开。 古人认为,冬至这天宜敬天祭祖,以感念天地之恩,缅怀祖宗之德。 冬至祭祖,可以上坟祭拜,也可以在家中对着祖先牌位进行祭祀。 上香、点烛、献上斋菜、糕点、蔬果,只要怀着诚敬心,简单的仪式也能唤起子孙孝亲感恩之心。 冬至祭祖,意为慎终追远,为的是让子孙不忘孝道,对远祖尚且不忘,对眼前的亲人哪有不孝之理。 还记得一位毕生致力于弘扬儒释道优秀传统文化的老教授,在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祭祀大典上,年迈的他对万姓先祖牌位鞠躬礼拜,每个动作都分外恭敬,一丝不苟。 直到我的母亲去世后,我在她坟前下跪磕头,我突然落泪了,原来放下姿态,低头礼拜,才能让我真切感觉到父母之恩深如海。 当我再次回看老教授祭祖那一幕,我才明白,老教授是以诚敬的身教,唤醒我们的孝心。 祭祀,重在诚敬;行孝,更要恭敬。 一位老师提到,每逢父母的生日,不论身在何处,他都会抽空回老家陪伴父母。 当我们能够放下傲慢,真切感受到父母给予我们的生命和教育,才能体会到自己的渺小,对父母的回报实在太少。 有时我不禁反问自己:当父母老了、反应慢了、跟不上时代了、生病需要照顾了,我对待父母,能不能像他们在我 年幼无知时一样,细心照顾、忍耐包容? 当父母指出我的缺点时,我能不能做到《弟子规》里说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伯俞泣杖的故事家喻户晓。 汉朝的韩伯俞,生性非常孝顺,母亲从小对他十分严厉,哪怕他犯了很小的过失,母亲总是用手杖责打他,而韩伯俞每次都跪着接受母亲的责打,没有丝毫怨言。 有一天,母亲又因他犯错而打他,伯俞这次却大哭了起来,母亲觉得奇怪,以前被打,他都是默默地接受,从来没哭过,今天这是怎么了? 伯俞说:“从前儿子做错事,您每次打我都觉得很疼,这表示您的身体健康,气力足。 可今天您打我时,我已经感觉不到疼痛了,说明您的体力已经大不如前,恐怕往后我与母亲相处的日子会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不觉悲伤起来。” 谁家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孩子刚出生时,父母小心翼翼地照顾呵护,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心怕碎。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除了疼爱之外,教育必不可少。 《小儿语》说:“少年志肆心狂,长者言必偏恼,你到长者之时,一生悔恨不了。” 当我们做错事,父母生气打骂我们时,他的身体其实已经受到伤害,因为发一次脾气,至少要三天才能恢复过来。 父母责备时的言语,也许并不悦耳,但他们只愿我们变得更好,将来能少走弯路,我们应该体会到父母背后那颗慈爱担忧的心,虚心接受批评,时时反省自己。 当父母不喜欢我们,还处处刁难我们时,我们又该怎么做? 大舜的故事,给出了答案。 舜的父亲、继母和同父异母的弟弟对他并不友好,甚至屡次想加害他,还把他赶出家门。 但舜没有心生怨恨,反而常常反省,为什么家人不喜欢他,比从前更加恳切谨慎地孝敬父母,友爱弟弟。 舜也因此以孝闻名,德行昭彰,深得百姓赞誉,处处得到贵人相助。 还感得尧帝将两个女儿嫁给他,派九个儿子随他学习,经多年的考察和历练,尧帝最终把天下禅让给舜。 舜也不负众望,以仁孝治国,把国家治理得政治清明,社会和谐,人民安康幸福,最终成为天下明君的典范。 《弟子规》中说:“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当父母对我们态度慈爱,我们对父母孝敬并不难; 当父母不喜欢我们或者恨铁不成钢时,我们对父母依然孝顺柔和,才最难能可贵。 由此可见,孝的主旋律是顺。顺,不是盲从,而是和睦诚敬,有智慧的顺从。 柔和质直顺亲心,顺逆皆要孝当先。 愿天下儿女都能真诚恭敬,善体亲心,愿天下父母都能平安喜乐,福寿康宁,祝大家冬至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