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0-01-17
2020年1月16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习近平在文章中引用了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习近平指出,世界上的事物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待事物发展,否则往往会出现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的问题。正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在观察社会发展时,一定要注意这种决定和被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有机联系。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出自老子《道德经》,说的是有和无相互生成,难与易相互促成,长和短相互体现,高与下相对共存,音和声相互应和,前与后相互伴随。此句道明了万事万物都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互相转化的道理。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其成书约晚于《论语》,共81章。上篇37章,称《道经》,下篇44章,称《德经》,合称《道德经》。《道德经》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这个哲学思想以“道”为中心,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万事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根本规律和普遍原则。《道德经》善于运用具体的形象表现抽象的哲理,文句精练简短,大多三言两语,且整齐有韵,多为警句格言,在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相传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因此被人称为老子。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被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习近平在讲话和文章中经常引用《道德经》名言。如: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习近平在讲话文章中曾6次引用这句名言,体现了他的实干兴邦思想。
治大国若烹小鲜
——《道德经·第六十章》
2013年4月,习近平主席进行了他就任国家主席之后的首次外访。行前,习近平主席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在回答巴西记者提问时说:“(领导者)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懈怠,不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1989年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就在《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中说:“只要我们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百姓之心为心’,我们的周围就会吸引和凝聚起千百万大众,还愁什么社会不稳?!”
(据央广网《每日一习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人民网《<道德经>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中国通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第13卷)》、中国历史大词典等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