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认为读书不少,虽然不敢说读书很多,但是肯定比大部分人读书多些。当然不能以成绩来比读书多少,成绩读的书都是工具书,都是死记硬背的书。不能开发智慧的书。 我小时候就开始读很多课外的书籍,背诵过唐诗三百首,印象中有《钟鼓楼》,《义和拳》等等。现在都应该还在家中保留,以及我哥哥看过的很多书,我都看。 初中时候,也爱看课外书,比如《聊斋志异》,《红楼梦》等。 高中时候更多了,就喜欢看课外书,比如《三毛全集》,《李敖全集》《冰心全集》《刘墉全集》等等,《读者》每期都购买。差不多当时市面上流行的有名作家的书,我都有看过,比如《废都》《平凡的世界》《三个火枪手》《余秋雨全集》等等。 大学看的更多了,我是学文科的。大学四年没谈恋爱,专业性书籍都是考试前背诵,所以有很多时间看过,看小说看的多,比如《红与黑》《西游记》等等。 看过《论语》,但是看前几页,都看不下去了,我个人以为内容都是些虚的东西,个人感觉以为有些假大空,看了有些空空如也的感觉。可能和我当时年纪和社会阅历有关,总之,我感觉对我的指导意义不大,对我精神上的意义也不大(我没看完,是我个人的感觉,所以如果我理解的层次或境界很低,请谅解),虽然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但是现在社会,你治不了天下,反正我吸取到的养分,不如看小说对心灵和精神的冲击和震撼大。 当然,那些《鬼谷子》等权谋厚黑学的书,我没看,我不喜欢看纯理论的书,喜欢看反映实际事实以及当时当事人各种反应的书籍。 特别是我后来看《资治通鉴》,这里面是按照事情来叙述,把每个事件中的背景,以及当时环境中的每个人物的态度言行 ,都有记录,很有代入感,而且每个人都会因为不同的言行有不同的后果,每个人的对各自的因果报应,都有结果。而且还是事实,不是小说,所以对人的指导意义和震撼特别大。我看《宋史》,《元史》的感觉都没有《资治通鉴》那种给人带来的现实和精神方面的意义大。 大学毕业后,也保持看书的习惯,名人传记看的更多 《毛传》《周恩来传》《毛选》等等。疫情三年,看的最多。甚至从香港购买一些禁书看。
后来感觉,特别值得看的书确实不多,就开始看易经方面的,道德经方面的,佛学经典。
我上面说这么多,不是炫耀什么我看书多,其实比真正的看书人,我没法和他们比,而是说,我自己亲自看了很多书,然后看了佛经的感受,俩者对比,很多感受我是自己亲自证得的。 我亲自证得,所以我有发言权的。
很多书籍,特别是非经典书籍,你看了会感觉心里虚空,或就和喝水一样,没一点感觉,但是看佛经,你不一样,你会感觉充实,对心灵和精神有震撼力。给你带来不同维度不同角度的东西,或说让你有种遇到新大陆的意境。借用《法华经》中的四个字来表达感受:得未曾有。
我看了那么多书,没有那一本书,比得上我看《法华经》带来的感受大。而且这书好像有吸引力一样,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我现在光看《法华经》三个字,我都心里有庄严恭敬欢喜的感觉。
没有那一本书让我看了,会眼里有泪水,但是《法华经》会; 没有那一本书让我看了,还想继续看,但是《法华经》会; 没有那一本书让我看了肚子里不自觉充满一股气(那种类似膨胀,但是不是膨胀感的感觉,就感觉有一股气,且让人舒服),《法华经》让我有这个体验; 没有那本书让我看了,每次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收获,《法华经》会; (虽然我不知道我所谓的理解是正确的信解,还是不正确的,但是我感觉我现在的理解让我趋向真善美,对我这个阶段而且,他就是对的);
我看了《解深密经》《楞严经》《金刚经》《心经》《四十二章经》(如果你最能受持这些经典或别的经典,请不要对我有误会,每个人喜欢的经典不一样,好像不同地区的人喜欢吃不同的食物,不同饮食文化,那么多法门,合适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但是唯独《法华经》最让我上心。
所以佛说:《法华经》是经书之王,是所有治世经典之最,我自己现在可以证得:释迦牟尼佛所说,真实不虚。
所以有人说《法华经》是一本天书,我个人认为是对的:那是用文字记录的高维智慧,多读,也就多接触高维智慧;
南怀瑾说:《法华经》里有东西,我感觉他说的应该是对。具体什么东西,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拜读解义。
所以,多读《法华经》有益身心,大家同共勉,勤精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