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080|回复: 0

钱文忠教授就《弟子规》学习问题答记者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14 04: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钱文忠教授就《弟子规》学习问题答记者问


     
        继少儿读经热和《论语》解读热之后,《弟子规》又横跨国学和青少年教育这样两个热点话题,再次来到了读者们面前。百家讲坛主讲人钱文忠继去年主讲了蒙学教材《三字经》之后,前不久又主讲了蒙学教材《弟子规》,并创下了收视率新高,《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一书也即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不仅于此,全国各地都在推广着这本清代少儿启蒙读物——在陕西,某报纸已经连续做了一千多期《弟子规》解说;在枫溪,一个20多万员工的矿业集团,党委发文件要求全员学习《弟子规》;在郑州,以《弟子规》为内容的壁画绘上了街头;有些小学或者夏令营将《弟子规》作为辅助教材,要求孩子们背诵,徐州甚至有小学在入学考试中提出“对家长和新生在《弟子规》的背诵及践行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测试,未能通过的,恕不接待。”……

     然而在《弟子规》如此热门的时候,也有些人提出了异议:“《弟子规》只是清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并不是国学中的精华、经典”,“《弟子规》里面讲的不是知识,而是规范、守则,而这些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已经不完全适合现在的人们学习”,“在教育的早期阶段就给孩子们灌输一大堆的戒律,将束缚他们的创造力和自由思想”,“如果现在不断修订更新的《小学生思想行为守则》都没能起到改善社会风气的作用,那我们怎能把希望寄托到一本300年前的《小学生思想行为守则》上去?”“《弟子规》代表的是中国文化中末代沉潜的一面,而不是秦汉唐宋的进取与创造,甚至不能代表儒家对人格的塑造传统”……

  当这两种声音都越来越大的时候,一些人更把目光转移,讨论传统与当代、国学的批判继承等更为宏大的话题。事实上,当《弟子规》试图重新回到我们生活中来的时候,它不可能回避百余年来中国人对于自身传统的批判和丑化,也回避不了在中国社会与中国人身上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与裂痕。
  
  钱文忠:多点儿规矩没坏处

  信息时报:传统文化的典籍浩如烟海,
            这次选择《弟子规》来讲述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钱文忠:我当时在讲《三字经》的时候就有过一个想法先讲《弟子规》,但是当时由于种种考虑没有讲。现在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什么?实际上最需要的,对于孩子也好,对于年轻人也好,最需要的是一个规矩。我们现在的孩子不缺知识,我们的孩子不缺营养品,但是我们孩子缺的真的是一种感恩的心情,对父母的感恩,对祖辈的感恩,对传统的感恩,对以往一切动东西的感恩,缺的是一种规矩,懂得和别人分享,懂得和别人共同承担,这些东西是缺的。现在中国古代的古籍浩如烟海,儒家的古籍也很多。但是讲这个的恰恰没有。

  佛教有戒律,道教有清规,但是恰恰儒家没有这套东西,如果有的话就是《弟子规》。所以《弟子规》是儒家主流文化的戒律和清规。而既然是戒律和规矩,实际上最好是从小养成。我们这几年一直讲有文凭没文化,有学历没能力。但是有一点很多朋友没讲过,我发明的,叫有教育没教养。我们现在都受过教育。教养呢?文化和文明是没有必然关系的,教育和教养也没什么必然关系。一个社会不可能人人都有文化,美国还有好多人不识字的。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受过教育的,这个社会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但是,一个社会之所以能持续发展,它的最根本的原因,这个社会应该有文明,这个社会的成员应该有教养,而这两点恰恰是《弟子规》特别有效的。这是我经过反思,也是我为什么后来选择《弟子规》的一个很根本的原因。

  信息时报:《弟子规》传播的真正意义在哪里?
              对整个社会的改变会有哪些?

  钱文忠:我特别希望孩子不要叫爸爸、妈妈的名字,中国的孩子不要叫爷爷、奶奶的名字,不要直呼其名。孩子能够在家里替父母多问寒问暖一句,能够给父母倒杯茶,能够给父母拧一块毛巾,这样就可以了。如果中国的孩子都能做到这样的话,一二十年以后的中国不得了。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看不到这点。所以我想它的意义,如果要用学术语言去描述,我可以写到谁都看不懂。但是如果说的大家都听得懂就是很简单的,在家里能够洗洗碗,爷爷奶奶出去能够扶一扶。见到老师知道朝老师鞠个躬,走的时候知道什么时候让长辈走前面,什么时候让长辈走后面,做到这个《弟子规》的意义就已经足够了。

  信息时报:也有人认为,过分热炒《弟子规》
             会束缚少儿的创造力与个性?

  钱文忠:规矩不会影响创造力,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爱因斯坦从小规矩多严!在日耳曼的犹太人家里长大怎么可能没有规矩。恰恰是从小没有规矩的,长大以后有创造力的,恐怕比例倒还不一定大。问题是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人长大都能有创造力,绝大部分人长大以后应该是社会的好公民,应该是子女的好父母,应该是父母的好子女,应该是部下的好领导,应该是领导的好部下。绝大多数人是这样的,不可能出来都拿诺贝尔奖的,都像钱钟书这样,世界还了得!在这种情况下,多点规矩没有坏处,我觉得只有好处。我现在回想起来,我小时候跟我祖母长大的,我祖母非常宠我,因为我父亲是独子,我又是长孙,我前面有一个哥哥,文革当中生病很小就夭折了。但是老太太从小对我上规矩的时候很严厉的,包括写毛笔字怎么握笔、看书怎么端书。当然我今天也不聪明,也经常犯错,但是也不笨。

  信息时报:还有一种观点是,《弟子规》成书于300多年以前,
             已经不完全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了。

  钱文忠:社会制度是有变化的,社会体制是有变化的,社会很难说有什么变化。我们毕竟还是中国人,我们毕竟还是这样一种文化。实际上现代和传统这个概念仔细想一想是很可笑的,今天的现代就是明天的传统。我们像一条河流流过来。我们现在很多人习惯于变化,我们应该更多地注意不变的东西。现在很多人把时尚理解成时髦。其实时尚最最重要的是“尚”字,这个“尚”就是不变。“尚”是高尚,比较有标杆性的东西。我现在自己比较多的是关注一些不变的东西,我相信《弟子规》传达的精神,只要中华民族还在,大概是不大可能变的。无论是《三字经》还是《弟子规》,相比之下可能《弟子规》的永恒性更强,因为《三字经》里面有些知识现在确实不大实用,但是《弟子规》里面讲的是规矩。

  我们这30年发展经济,GDP增长那么快,但是我们没有问我们发展经济是为什么?你挣那么多钱为什么?《弟子规》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还可能找到一本比《弟子规》更好的教材,更短小精悍,更实用,更持久的教材。如果我们找不到,那我们就应该老老实实、扎扎实实的把这本书推广开,普及开。

  信息时报:既然是一份行为规范,那么《弟子规》究竟在多大程度上
            能够解决现代社会人际冷漠等诸多社会问题?

  钱文忠:我认为现在面临的孩子
教育、孩子的养成、社会文明程度的培养,都是一个超级、超级、超级艰巨的任务,根本不可能一本《弟子规》会解决问题。但是问题在于,我们总得做点什么。《弟子规》还是比较好的一个东西,当然我不认为它会包治百病。我在讲《弟子规》的时候我特别怕给大家留存这种印象,一个是原来传统文化都是坏的,现在传统文化都变成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东西确实是坏的,所以我讲《弟子规》的时候,有好多时候我在讲有不能适用的。第二是现在很多人认为不用向西方学习了,很多人认为只要到中国传统当中学习就可以了,传统当中什么都有。不是这么回事。宣传的时候也不要太过,好像《弟子规》包治百病,学了以后五讲四美三热爱,满大街没人吐痰了。这不可能的,红灯有人接着闯。但是少几个是几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之力网 ( 闽ICP备2022015686号|人工智能百度统计

GMT+8, 2024-11-23 23:10 , Processed in 0.11346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