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538|回复: 2

复讲解读《弟子规》(泛爱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2 19: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莺歌 于 2019-3-23 20:10 编辑

timg (1).jpg


复讲:解读《弟子规》之十四泛爱众之一

2011041218481956.jpg


       前面我们学习了《弟子规》【信】这个部分,“信”就是说话要算数,说到做到。孔老夫子说:“人无信不立。”一个人假如没有信用,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就以我们自己来说,当人们对一我说的话、办的事都产生怀疑时,我就无法在社会、人群当中立足。因为社会是一个团体生活,假如大家都不信任我,就会离我而去,我就很难发展。所以,信用跟一个人的生命同等重要。因此,说话、做事都要以诚信为原则。特别是在生意场上,做生意最关键的就是信用,真正把诚信做到了,大家跟你合作会很欢喜,都会很愿意帮你,你的事业必定成功。所以,诚信的人可以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
    “信”引申来讲还包括信念的意思,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要有信念,就是我们讲的志向。如果人没有了信念、没有了志向,人生也就没有了方向、目标,哪怕是吃的饱、穿的暖,奢华享受,那叫作混日子,说句不好听的话,一天到晚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希:远。如果人和禽兽没有那一点点的差别,那样的生活,是禽兽生,不是人生,人与禽兽的区别是在道德上。所以人要立志,立志做什么呢?立志做圣贤。圣贤人的生活一定幸福、圣贤人的事业一定成功。学习《弟子规》我们也要有一个正确的信念,要学圣贤,做圣贤,那么幸福成功都是自然而然的。
      接下来《弟子规》教我们要扩展心胸。怎样扩展?就是要有慈悲,要有爱心对待世间的一切,这一切就是“众”,包括人和物。物,又包括动物和植物。我们要怀着这样的爱心来对待一切,就叫【泛爱众。】
      这个部分首先要解决如下几问题:
     1,《弟子规》在“泛爱众”的篇首,就提出了“凡是人,皆须爱”,那么,这种爱到底是哪种范围和意义的爱呢?
    2,我们又该怎样爱除了亲人朋友以外的人和世界?
    3,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对那些不如自己或者比自己强的人,我们又该用怎样的心态来面对呢?
    为了更好理解《弟子规》“泛爱众”,我们把它按句分成几个部分,来讲:
   
       一,“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这是开篇四句,是非常感人的四句:为什么说它很感人?因为他告诉我们无论是谁,不分男女、种族、地方、信仰…我们都是人类的一分子,共享一片蓝天,共居一块大地,难道我们不应该相互关爱吗?
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是孔子创立的,孔子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和价值标准的。
那么什么叫仁?我们经常讲仁义道德,这个仁,既复杂又简单。要说复杂,“仁”字在儒家典籍当中出现很多,随处可见。就一部《论语》而言,仁字的出现次数数以百计,比比皆是。
简单来说,什么叫仁呢? 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也,就是教我们要去爱人。儒家讲:“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你立志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如果你立志要去爱他人,那么你绝不会干什么坏事的,也就不会有恶的。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这样,那就不会有恶的。可惜不是,这个世界上人的差别太大了。

爱,在普遍的观念上,是一种有差别的爱,我们叫等差之爱。比如讲,
我们爱自己的父母,比爱自己的祖父母要多一点。
我们爱祖父母比爱自己的曾祖父母要多一点。
我爱自己的父亲,比爱我的叔叔、伯伯要多一点,
我爱自己的妈妈,比爱我的阿姨要多一点,
这叫等差之爱,是有点差别的。是普遍的一种观念。
就是因为这种有差别的爱的观念,才使得世界变得复杂,变得混乱。
比如: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有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意地在背后污蔑、损害别人,这是卑鄙无耻;有的人为了害怕别人超越自己而影响自己的目的,在能帮助别人的情况下也不帮助,甚至在对方遭遇不幸的时候幸灾乐祸,这是自私自利。卑鄙无耻的人。
我们想想,如果面对的是自己的父母,能这样吗?这就是差别的爱造成的。
为了解决这个弊病,为了解决这个爱的差别,就提出仁爱,泛爱众,然后需要把爱的推及,首先由有差别的发展到仁爱,即泛爱众。
《弟子规》提出:“凡是人,皆须爱”。也就是西方说的“博爱”。
  但“博爱”并非西方专利,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几个学派理论,都有包含博爱。儒家理论核心“仁爱”是“博爱”,墨家的《墨子》中说“兼爱”,这是“博爱”。《周易》中说“厚德载物”、“生生之谓易”,这也是“博爱”。道家《老子》中说“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玄德”,还是“博爱”。我们今天学习《弟子规》的“泛爱众”,实际就是的《论语》“泛爱众”,弟子规是集几千年圣人智慧之精华。而且“泛爱众”好读好理解。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博爱完全来自西方的。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博爱在中国是有中国上下5000年的传统源头的。
   有人说,西方文化的祖宗提出“博爱”,实际就是对我们祖先“泛爱众”的注解,这样说有什么依据?我没找到。
   [(听说黑格尔“一分为二”来源中华文化“阴阳论,但一分为二无法全部表达我们祖宗阴阳论的内涵。大家看老子(道德经42章)“阴阳论”万物负阴而抱阳)认为:任何事物是一个完整的阴阳体,有刚也有柔,只有二者平衡(中气),才能和谐。和,平和,和谐。]

那么为什么我们祖先不用“博爱”而用“泛爱众”呢?因为这里是有区别的。

上次学习:区别1中华文化的基础是“孝悌”;西方文化基础是“平等”
今天学习:区别2中华文化理论核心“仁爱”;西方文化核心是“博爱”

仁爱”立足点在于人,


   仁爱的仁字,从字面上看,就是围绕“人”而设立的。在仁学中的“人”,从来就不是单数的个体存在。是二个以上的仁。(《仁学》是谭嗣sì著作)而“博爱”则没有立足点,空谈爱心;
“仁爱”是实实在在的,从“孝悌”到热爱民族;“博爱”则具有迷惑性。如果他们不爱自己的民族,还能真心去爱其他民族吗?他们对自己的父母不孝敬,还能真心去敬重别人的父母吗?他们对自己的子女不爱护,还能真心去爱护别人的子女吗?他们不关系自己的亲人,还能真心去关系朋友吗?
他们对狗与猫特别关爱,关爱的程度超过了自己的亲人!
所以,如果不讲“仁爱”却讲“博爱”,根基不牢。什么博爱?他们一手拿着橄榄枝,一手拿着枪炮。
西方文化基因:以物为本以斗为贵,其核心价值观是竞争—斗争—战争—灭亡;
中国文化基因: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其核心价值观是人爱—友爱—互助—大同。
所以四大文明古国只剩中国,其他两国断层,还一个(巴比伦)自今没恢复。
所以我们中华民族的圣人不用博爱而用“仁爱”,用“泛爱众”。
中华文化之所以用仁爱用泛爱众,不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爱,对于与人类共同升华在同一个天地下的万物,也特别强调要有爱心的。所以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以上说明,西方的文明和东方的文明有区别,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比如西方的文明就非常强调人要征服自然,征服大海,征服高山,把地底下的资源挖出来,为人类所用,这样做的后果大家已经看到了。当然不是说这么做没有积极的一面。它是有好处的,如果没有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我们人类社会不会发展到今天。
所以我们特别要注意,儒家这种爱的精义,除了爱人还有别的万物,我们也都要爱。
【举例子】
“泛爱众”包含人与人之间的爱故事很多,这里不说了,这里只举爱环境和动物。
1,爱环境:为什么我们祖先的衣服扣子用的是布做的纽扣,大家看汉服和唐装就知道。并非因为古人未能发明纽扣,古人对纽扣的使用最早可追溯至周朝。用布纽扣就是为了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前面说了,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之说,这是从伏羲时代就提出的。今天我们学习《弟子规》之所以讲这些,就是要懂得“泛爱众”的意义,这在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类共识的今天,是特别重要的。

2,爱动物。鲁国有个国君去打猎,打到了一只小鹿,他就派一个姓秦的臣子把这只小鹿带回去,准备晚上杀了吃。这位姓秦的臣子走在路上,发现有一只母鹿一直跟着他,而且不停地在叫。这位秦先生不忍心,他想:我们国君抓到的这只小鹿大概是这头母鹿的孩子吧。他就把这只小鹿给放了。这位国君打完猎回来,就问这位姓秦的臣子:我的鹿呢?这位秦先生说:路上有一只母鹿一直跟在后面啼叫,我实在不忍心,所以我就私自把小鹿给放了,让它跟着自己的妈妈走了。国君当然很生气了:我辛辛苦苦打了一天猎,本来满怀欣喜地准备回来享受我的猎物,你竟然把我的猎物给放了。国君随即就把这位秦先生赶出了鲁国。

  一年以后,鲁国的国君想给自己的儿子找一位老师,这个时候他又想到了一年前被他赶走的秦先生,就派人恭恭敬敬把他请回来。身边的人看不懂了,就问这个国君:大王,这个人不是原来得罪过您吗?私自把您的猎物给放走了,怎么您现在又请他回来当公子的老师?这是什么道理啊?这位国君很聪明。他说:这个人连一只小鹿都不忍心杀死,何况是对人呢?请这样一个心里充满爱的人来教我的儿子我才放心啊。国君是通过秦先生对一个动物的爱看到了他对万物的爱,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一位理想的国君,能够爱人民,能够爱万物,因此他把自己的儿子交给这个当年得罪过自己的臣子来教育。
所以一个人的心态也可以从对待动物的态度中看。《弟子规》要求我们要怀有一颗仁爱之心,不仅是对自己的亲人,对天地万物都应该如此,这样的仁爱之人才是真正的仁者。“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二,“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这句话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人最应该重视什么?究竟是外在的容貌还是内在的修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
天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呢?
那么别人最终是通过什么来评价自己的?是是看外表还是内在?《弟子规》有明确的意见。
我们现在都习惯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让孩子学唱歌、学跳舞、学外语、学乐器,这当然非常好。
但圣人的教诲的就不一样,在弟子规总序就告诫我们:有余力则学文。在这里还强调:对孩子的内在表现要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就是:“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这里讲的就是内在的德行和外在的容貌之间的关系。“行高者,名自高”。意思是:你只要德行高,你的名声自然就会高,这是更注重内在的东西。
【例子】
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叫做【晏婴使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齐王要派一个人出使楚国,挑来选去,最后派了长得非常矮,长相普通,甚至有些猥琐的晏婴去。楚王一看,齐王怎么派这么一个人来啊?就准备侮辱一下晏婴,在城墙下面开了一个非常小的门,规定他只能从这个地方进来。
大家想,如果我们遇到这个情况该怎么应对呢?
晏婴不卑不亢地说:这哪里是人走的门啊?这是狗洞啊! 如果我访问的是狗国,那我就走狗洞。
楚王一听.那我们楚国不就成了狗国了吗?只好打开大门请晏婴进去。
楚王见到晏婴之后就说:齐国没人了啊,怎么把你给派来了?
晏婴的回答更妙:我们齐国派使节有一个规矩,上等的国家派上等的人去,我在齐国最不中用,所以就派我到楚国来了。楚王一听,对晏婴内在的高智慧肃然起敬。
  过去我们讲,人不可貌相,既然人不可貌相,那么要凭什么去观察人、判断人、认定人呢?最重要的是关注他的内在,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上还有很多。
【例子】
  春秋时期,兽国有一个大夫,他的姓很怪,但是在历史上曾经很有名。姓哀。传说中,这位哀大夫相貌丑陋无比,而且别人有的外貌缺点他都有,集人类丑之大成。他不仅丑陋,而且还驼背,还是瘸qué子.就这么一个什么怪毛病都有的人。鲁哀公很好奇,怎么会有这么一个人啊?他就把以丑出名的哀大夫给叫过来,一看,果然名不虚传,但鲁哀公没有嫌弃他,心想就是以他这种长相之丑恶,让天下都害怕,就像《巴黎圣母院》里面的卡西莫多。把国政交给他,把管理国家的重任交给他。结果在这位哀大夫的治理下,鲁国四个月政教大兴,社会风气大大改观。我想,鲁哀公开始大概是出于好玩儿任用他。后来他自己想不明白了:我任命这么一个丑八怪管国家,却管得这么好。他就去问孔子:有这么一个人。丑无比,但是这个人很奇怪,男人和他相处,就舍不得跟他分开。大家都愿意跟他交朋友;女人见到他,扭头就向自己的父母提出要求,与其做别人的妻子,不如做哀先生的妾。国王说,我把他召来看过,真的相貌丑陋,一丑动天下。他跟我相处不长,我就很了解他,并且信任他了,所以把国事委托给他。他很淡然,好像并不当回事。现在他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但是现在又走了。我内心就像失去了什么,很不愉快。请问孔老夫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啊?
  孔子的回答非常有意思:说有一次我到楚国去.看见一群小猪正在吮吸母猪的乳汁,而母猪躺在地上。我正在旁边观看,忽然,这群小猪一下子全跑开了,我才发现,原来这头母猪已经死了。所以,我悟出一个道理.小猪爱它们的母亲,爱的不只是形体,而是支配这个形体的精神。如果爱形体的话,形体又没变嘛,这母猪还躺着,刚死啊,但是它的精神已经不在了。按照古人的说法.死了以后魂魄就没有了。战死沙场的人.埋葬他的时候一般无须在棺材上面加什么装饰,战死的人不在乎这个,砍掉了脚的人也没有理由去珍惜原来的鞋子,因为他们都失去了根本。所以孔子强调的是人要重根本。什么是根本?内在的才是最根本的。
    过去强调孩子一定要好好读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过去的读书,指的是古人的书,古人教弟子才学、品德的书,包括《论语》《孝经》《道德经》《大学》《中庸》等国学经典。而现在说的书,就是多理解是指纯文化,《弟子规》说,有余力则学文的文化和技术等。所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个话今天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古人要传达的精神是什么?就是你的财富也好,官位也好,容貌也好,所有东西最后都会离开你。只有一样东西不会离开你,那就是你内在的才学、品德,它永远不会离开你的,别人想夺也夺不走。所以古人一直强调孩子从小要努力学习,要德艺双修。“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三,“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意思就是说,要别人信服你,靠的不是说大话、吹牛,否则别人不仅不会信服,你还可能惹祸上身。而“才大者,望自大”,你真正有才华,你的名望自然就会大起来。
《弟子规》说一个人的名望不是靠自我的标榜获得的,即使是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也要做到非言大,因为自我膨胀的言大者是不可能获得别人尊重的。
接下来的这个故事还是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大家都知道杜甫,而这里要讲的是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杜审言非常有才华,他的才华不一定比他的孙子杜甫差。但是问题就在于,这个人才大话也大,不够低调,可以说是历史上不低调的标兵。他当时和另外三个人合称为“文章四友”,四个人都非常会写文章。唐朝的进士很难考,而杜审言二十多岁就成了进士,所以他非常有才华,武则天也非常欣赏他的诗文。根据《新唐书.杜审言传》的记载,“恃才高,以傲世见疾。”什么意思,他自恃才华超人,所以把谁都不瞧在眼里,还经常说大话,遭人嫉恨。有一次.跟他齐名的文章四友的另一个才子苏味道写了一道判词,就好比咱们今天法院的布告、判决书之类的。这篇文章其实写得很好,但是杜审言觉得自己才大,心里很不爽,看一眼之后就说味道必死,就是苏味道一定要死。别人一听吓坏了,说不会啊,苏先生身体很好,他怎么会死呢?杜审言讲:“彼见吾判,且羞死。”那是因为我没写,如果我写了这判词,让苏味道看见了,他会羞死的。这口气够大吧,真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他经常跟人家说:我的文章写得好啊,好到什么地步?好比我是官,屈原、宋玉得在旁边站着,只能做我的部下;我的字写得好啊,好到什么地步?王羲之看到我都得磕头。(“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后来,他生病了,很多人都去看他。临死前他还说了一句大话:“我在这个世界上混得不好,主要是运气不好,我也不想说什么了”(“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这还没完?最后还不甘心说了一句大话,我想想,我在这个世界上运气不好,我也不大想活,也没什么意思,我活在这里把你们给“压”死了.你们没法出头,我太厉害了,我现在死吧,对你们也是一个安慰,只不过我不甘心啊。为什么不甘心,没有人能够接我的班啊!(“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

  这样的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当然不如杜甫了,实际上他才华也很高,但是他说话做事太过分。所以这里特别建议大家读一读周敦颐yí写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这一段大家都很熟悉,君子就应该像莲花一样,只要你真的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你就会有“香远益清”。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你真的品德高尚.那么你即使低调一点别人也会知道的。这是《弟子规》要孩子从小养成的一个好习惯——谦虚。

     四,“己有能,勿自私;人又能,勿轻訾。”
  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才能呢?假如别人的才能超过了自己,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心态去面对?《弟子规》讲:“己有能,勿自私;人又能,勿轻訾。”訾(zi):诋毁,说人坏话。意思是:自己有才华有能力,不要自私,看到别人又才华有能力,你不要去贬低诋毁。可是这简简单单的十二个字,遇到具体的事情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

  接下来的问题是,你自己谦虚了,你怎么去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才能?假如别人有才能,你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心态去面对?《弟子规》讲:“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zi。”你自己有才华不要自私,别人如果有才华,你不要去诋毁。这个意思大家都明白,但是放到现实当中,却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这个“己有能,勿自私”大概是比较容易做得到的。自己有才华,你不要自私,让大家知道,现在很容易做到,电视上有很多才艺秀,就是让你去表现自己。但是现在有很多人没什么才华,却以为自己有才华。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在今天,真正难做到的是“人有能,勿轻訾zi”。别人有才华,你不要去贬低他,不要去诋毁他。现在有一种现象非常不好:笑人无,恨人有。你没有,我取笑你,我看不起你;你要有了,我会嫉恨你。两个同学考试,我考了九十分,你考了八十五分,我瞧不起你,这也叫笑人无,是不应该的。如果我考了九十分,你考了九十五分,我恨得要死.咬牙切齿,这种心态也是不健康的。《论语》里讲,“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你自己想有所成就的话.也应该让别人有所成就;你自己想闻名天下,想发达的话,你也应该让别人发达。你不能只允许自己有好事,不允许别人有好事。
  春秋的时候,晋悼公向自己的大夫祁qí黄羊请教,说你看看谁能够去管理南阳啊。祁黄羊回答:解狐。晋悼公觉得很奇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推荐他啊。祁黄羊说:国君,您问的是谁能够去管理这个地方,您没有问我的仇人是谁啊。这是什么样的胸怀?不久,晋悼公又去问祁黄羊:现在军队缺个头,我要找一个人来管理军队,你看谁行?祁黄羊说:祁午啊。晋悼公又晕了: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说:对啊,您问我谁能当军事长官啊,没问我谁是我儿子啊。心胸坦荡。前面一个叫什么?叫“人有能,勿轻訾”。哪怕是自己的仇人,他有某方面的才能你就不应该去贬低诋毁,而应该实事求是地去看待。“己有能,勿自私”,虽然不是他自己,但也是他自己的儿子吧,他自己的儿子有军事才能,也不必自私,你可以大大方方地推荐他。这种心胸是非常非常难得的。
  我们今天也会有这样的看法,对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我们会钦佩,但是对别人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才能,很多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者嗤之以鼻。下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论多么微不足道的能力,都有可能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那么,这又是一个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庄子》里边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很有名的人叫公孙龙。公孙龙很有学问,手下有好多弟子,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本领。有一次,公孙龙在赵国的时候跟他的弟子说:我作为你们的老师,只喜欢有本领的人,没有本领的人,我看都不要看,我不喜欢。这时候,有一个人就跑来求见,公孙龙一看这个人相貌平平,就问:我不结交没有本事的人啊,请问您有什么本事?那个人说:先生,大本事我没有,但是我有一副好嗓门,声音特别大,哪怕距离很远,别人也能听得见,一般人没这个本事。公孙龙回头一看,就问自己的弟子:你们中间有没有声音比他大的啊?弟子们争相回答:我们的声音都很大,我们都是大嗓门。然后都斜着眼睛,很轻蔑地看着他。公孙龙就说:那你们比试比试。众弟子推举一个嗓门最大的人,和那个人一起往前走了五百步,到了一个小山坡背后,然后朝公孙龙那边喊话,结果只有那个人的声音能听得到,那个嗓门最大的弟子的声音一点都听不到,于是公孙龙就把这个人收为自己的弟子。其他弟子很不爽,就经常欺负他。而且很多人在旁边讲:嗓子好算什么本事啊?我们老师是一个斯文人,又不需要人帮他吵架。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笑人无,恨人有”的心态。
  过了不久,公孙龙到燕国去见燕王,他带着一大群弟子上了路。没走多久碰到一条非常宽的大河,河面很宽。公孙龙他们这边没有船,远远地看见对岸有一条船,而且船夫正好蹲在船上闲着。公孙龙就让人把他新收的那个徒弟叫来,然后说:你帮我把那船给叫过来。那个被大家瞧不起的大嗓门一喊,声如洪钟,直达对岸,艄公立马站起来,将船划了过来。公孙龙一行上了船,一点都没有耽误跟燕王的见面。我们知道春秋时候,这些人见国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寻找为国君服务的机会,也就是当官的机会,他如果找不到机会,那群弟子都要跟着他饿肚子的。孔门弟子不也经常这样吗?孔子落难的时候身边的弟子也饿啊!到这个时候,那些原来“笑人无,恨人有”的弟子才认识到,这位新来的学友的一副大嗓子还真的有用。
  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才能,哪怕这种才能表面上看起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才能看得太重,而对别人的才艺不屑一顾。
  现在的孩子因为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家庭环境里,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唯我独尊,对自己的才能和优点认识得非常充分。但是对自己的同学,对自己的伙伴,往往不够尊重,对别人的长处认识不足。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没有养成客观公正地去认识、评价、尊重别人才能的习惯,这个孩子进入社会以后,就很难交到很好的朋友,很难融人一个团队,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弟子规》在讲完了这些部分以后,又着重讲了孩子教育方面的很多问题。《弟子规》希望孩子们从小能够从很多小的地方,从细节之处,也是最根本之处形成良好的习惯。
弟子规》是怎么论述这方面的要求的?请大家下周来学习《弟子规》之十五  泛爱众之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2 19: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复讲:解读《弟子规》之十五 泛爱众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2 19: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之力网 ( 闽ICP备2022015686号|人工智能百度统计

GMT+8, 2024-11-27 01:53 , Processed in 0.13199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