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860|回复: 0

《一代宗师——孔子》解说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8 11: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代宗师——孔子》解说词
来源:丁森 博客博客  博客
        公元前五世纪,在西方文明的发祥地雅典,思想家柏拉图在一本书中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一个由哲学家统治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和谐相处,各谋其事,举国上下协调一致,秩序井然。这本书就叫做《理想国》。  
而在此之前大约100年,东方有一位文化巨人,也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了人类社会,他用一生的精力,试图创造和建立一个有爱心有秩序的太平盛世,但他最终还是带着他的理想和遗憾在纷争的战乱中离开了世界。不过他没有想到,在他离开后,一代又一代人继承了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这个曾经养育他的民族。  
公元十七世纪初,当西方传教士跨进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时,竟把这里误认为是他们的老祖宗柏拉图笔下的理想国。令他们难以理解的是,一个凝聚着数十个民族、有着亿万子民的大帝国,依靠什么思想而如此和睦相处呢?  
后来他们发现,支撑着这个泱泱大国的思想基础就来自那个东方的文化巨人,他就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人们都尊敬地称他为孔子。此时,他已经沉睡了2000多年。  
  
这里就是孔子的故乡,2500年前,这里是鲁国的国都,当时的鲁国,被人们称为礼仪之邦。  
今天,人们正在向一位老人祝寿,主人公就是孔子的第76代嫡孙女孔令仁,今年她已经80岁了。像祝寿这样的传统宴席,中国人最注重的是位置的排列,岁数大的人最优先。那么这种基于长幼的排列秩序是怎样形成的呢?  
山 东大学 教授、孔子第76代嫡孙孔令仁:一个人假如他对自己的父母不孝,就很难说是一个好人。所以从孔子就很提倡孝道。在我们家庭的教训里边,也是对老人要尊重。尊重长辈那不用说,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啊。很多事情是别人想像不到的,比方说我们吃饭的时候,大人不动筷子,小孩儿一个也不敢动,长辈还没能吃呢,我们怎么能吃?根本就是很自然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思想。比方说我们下学回来,屋里要是有客人或者有其他人的话,你都得挨个叫一遍,并且要从长辈叫起,年纪最大的叫起,奶奶、爸爸、娘娘、姑姑,什么的……,从小的时候就受到这样的教育。  
据说孔子年幼的时候,就和各种礼仪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最爱玩的一种游戏,就是摆上大盘小碗,模仿大人们敬拜天地祖先;而他喜欢的另一个职业是吹鼓手,遇上红白喜事,他就去给人家做吹鼓手,这样总能换回来一些干肉。  
礼和乐,这两个儿时的爱好,与他从小贫寒的家境有关,同时也影响了他的一生。  
  
这个背靠尼丘山、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小村庄叫做鲁源村。公元前551年的一天清晨,这个平常的小村庄,诞生了一个不平凡的生命。在这个生命诞生前,父母来到附近的尼丘山祈祷,希望能有一个儿子。似乎是山神显灵,这个愿望果然实现了,他们兴奋的同时就给这个男孩取名叫丘,取字仲尼,也许这正是为了报答山神的恩惠吧。  
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孔子。  
中国人民大学 冷成金 教授:中国古代如果说有四个儿子,那么它就可以排着伯仲叔季。伯就是老大,仲就是老二。孔子他叫孔仲尼,就是因为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是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孔子的祖先是殷人,住在宋国,后来他这一支,在宋国逐渐地就衰落了,后来就移居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一个非常勇武的人,但是当时的地位,就比较低了,属于士这一级,士啊,用今天的话讲,就好像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做到普通的国家公务员这样的一个级别上。那么叔梁纥这个人呢,他主要是在军队里边,他作战非常勇敢,所以做到了一定的官吏,那么后来呢,叔梁纥就娶了孔子的母亲颜徵在,这个时候呢,叔梁纥已经过了60多岁了,而孔子的母亲颜徵在才20岁。  
  
尼丘山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永久的平静,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从此,年轻的母亲颜徵在带着年幼的孔子相依为命。他们来到了鲁国国都郊外一个叫阙里的地方,开始了艰难的生活。  
一个年轻的女人带着一个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这在当时,必定会引来各种怀疑的目光,在这种目光下,母子俩的处境是可想而知的。孔子从小就习惯了这样的目光,在同龄的孩子中,他有些早熟,对人情冷暖格外的敏感,然而,他并没有因此变得孤僻和冷酷,相反却养成了他勤于思考、执著向上的品德。  
中国人民大学 冷成金 教授:阙里这个地方,是曲阜的一个贫民巷,离当时王公贵族所居住的内城比较远,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当时的生活状况是比较差的,但是就是在这样比较差的生活状况之下,孔子的母亲颜徵在对她的儿子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当时如果想成为士这个阶层,是需要通晓一定的技艺的,比如说,当时最著名的就是六艺,在六艺当中,礼、乐、御、射,尤其是像驾车和射箭,御就是驾车,射就是射箭,孔子经过艰苦的努力,应该说掌握得非常好,但在孔子那里,他最关心的是礼,也就是古代的礼乐制度。  
所谓礼乐制度,就是以各种礼仪,规范人们的行为。孔子所在的鲁国,是当时周王朝统治下的一个诸侯国。周王朝是一个以礼治国的时代,据说周王朝统治的数百年时间里,刑法只用了40年。  
鲁国的第一 任国 君周公,是周王朝开 国之 君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提倡礼治,周王朝许多礼仪典籍都珍藏在鲁国,所以这里被人们称为礼仪之邦,而周公也是孔子年少时就最为崇拜的偶像。  
然而孔子所处的时代,以礼治国的制度已经走向崩溃,诸侯国之间开始相互吞并,人民流离失所。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对周公的礼制时代就更加向往,他憧憬着一个人人以礼相待的社会秩序,而要实现这样的理想,首先就要学会做人,做一个对国家尽忠、对长辈尽孝的人。  
  
公元前535年,孔子失去了和他的朝夕相处的母亲,他决定为母亲披麻戴孝守孝三年。这一年,他17岁。一个年仅17岁少年的如此举动,感动了所有的人,孔子孝尊长辈的佳话,也就在这时家喻户晓,就连当时的 鲁国国 君鲁昭公也对他另眼相看。  
孔子19岁结婚,20岁那年,他自己也成了父亲,此时,他的博学多能已经远近闻名。鲁昭公亲自派人送去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就给刚刚出生的儿子取名为孔鲤,字伯鱼。从此,他的子子孙孙就这样生生不息,一直延续到今天。  
  
2500年过去了,当年他和他的子孙们曾经居住过的“生活空间”,经过历代的修建,已经形成了今天的著名旅游圣地孔府、孔庙和孔林。公元一九九九年,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字幕:近十年,每年大约有300万人来到这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聚集在他的故里,虔诚地拜谒这位文化先人。  
  
二○○○年,中国政府在这里举办了一次盛大的活动来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来自全球各地的华裔学者和儒学后人,纷纷来到这里,祭拜这位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文化哲人。  
  
字幕:古往今来,历代帝王都把他作为圣人祭拜。韩国、日本、越南、印尼以及欧洲也都建有孔庙。到十九世纪,全球的孔庙已经达到2800座。  
  
2000多年来,无数场厮杀争斗,无数次朝代更替。然而这样的祭拜活动,几乎一直没有中断过。那么,他的生命和思想具有怎样的力量,能够跨越2500多年的时光隧道,延续到今天呢?  
北京大学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汤一介: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大家都认为他是中国文明的代表,那么为什么他是中国文明的代表呢?就是他自觉地继承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而且把它传承了下去,所以一般都认为他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孔令仁:孔子的伟大是因为他继承下来的文化因为孔子而传至后世,传至后世当然是根据他的著作,根据他所教授的学生而传播下来。假如要是中国没有孔子的话,所谓的中国文化就像是无源之水,无土之木。  
   
   
这里位于北京的东城区,很多年以前,这里曾经是全国各地的文人书生们云集的地方,因此这条街道叫做成贤街,北京的孔庙也就位于这条街上。近些年,当地政府在这里开办了国学馆,开始招收来自京城各区学龄前的孩子。年轻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里,从小就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正式走进学校的大门之前,首先学会做人的道理。  
孩子朗读声:长者先,幼者后……  
国学馆负责人:这些孩子们不仅通过这个国学文化的熏陶,提高了对咱们国家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而且他们的记忆力,理解力,观察力,甚至表达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更重要的是从小培养了他们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宽以待人,这些良好品质。就说从小学会了如何做人,怎样做人。  
孩子家长:这里头的东西挺好的,讲了很多的道理,孩子懂不懂我倒不管她,因为长大了她早晚会懂的。  
孩子朗读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孩子们读的这本书叫《论语》,这本书上记录了孔子一生和他的学生的许多言论,是由他的学生们整理完成的。多少年来,这本被无数人阅读过的《论语》,记录了孔子的人生轨迹,也浸透了他的主要思想和主张。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中间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做“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这本书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力。那么,它究竟是一部怎样神奇的著作呢?  
北京大学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汤一介:论语这部书,它主要是要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是主要要表达一种思想,就是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或者说怎么样来调节好人与人的关系,这样一部书。孔子他认为:礼之用,和为贵。这个礼的作用,礼仪制度的作用,是使得人与人之间和谐。那么一个治国者,他如果能够教人如何做人,调整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他的社会当然能够治理好。  
在这部512个章节的《论语》中,使用最频繁的一个汉字,达到了105次,这个汉字就是“仁”。孔子把这个汉字看得非常崇高,在他一生中,能够冠以“仁”这种赞美之辞的只有五个人,其中有他的两个学生和当时的三个历史人物,孔子如此看重的“仁”,到底包含了怎样的为人哲学呢?  
汤一介:他的弟子叫樊迟,樊迟问他什么叫做仁?他说,爱人。仁的意思就是说你要爱别人,爱人。在《中庸》中间有句话,这个仁爱的思想,它是你人本身所具有的,爱你的亲人是最根本的。但是孔子讲:你爱自己的亲人是不够的,你孝顺你的父母,它必须放大,放大到什么情况呢?要爱天下的老百姓。他说这才叫做仁。  
中国人民大学 张立文 教授:礼呢是仁的外界表现,仁呢是礼的内涵,是内在的。所以礼应该是仁的体现,而不能把礼作为驾驭别人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那么这样的话,整个社会才能是协调的。  
汤一介:怎么样把他的仁的思想推广到整个社会呢?他讲克己复礼曰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首先要克制自己的私欲,你才可以取得遵守礼仪制度的自觉性。  
张立文:孔子的仁的思想,就是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国的一位哲学家费尔巴哈,他把这句话解释为,我希望幸福,我也希望别人得到幸福;我不希望不幸福,我也不把不幸福加给别人。  
  
鲁国的北部近邻是一个土地肥沃、农业发达的大国,这里叫齐国。公元前516年,孔子来到这个当时被称为一等大国的地方,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有记录的政治活动。在这里,他希望能够实现他恢复礼制的治国理想。而此时的鲁国,已经发生了政变,鲁昭公被迫寻求政治避难,也在这里。  
 齐国国 君问孔子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孔子说了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要维持好统治秩序,各人按照自己的名分办事。齐王听后,高兴地说:“对呀,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我就是有再多的粮食,也吃不上饭呀。”  
然而齐王最终并没有重用他,他恢复礼制的主张首先遭到了当时齐国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晏婴的反对,齐国的贵族势力对他那套烦琐的礼节教化也不感兴趣。重重阻挠之下,齐王不得不对他说:“我老了,精力不济,不能任用你来图谋改革了。”  
  
孔子在齐国的政治活动虽然失利了,却在那里听到了他从没有听到过的美妙音乐,一种叫做“韶”的古乐。据说他听“韶”乐,到了废寝忘食、如痴如醉的地步,竟然三个月不知道肉的滋味。他自己这样说:“我没想到我当时是这样被吸引到音乐里去了”。  
从小就陶醉于做吹鼓手的孔子,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独特的鉴赏能力。他用尽善尽美来评价“韶”乐,而对另一首叫“武”的音乐,他的评价是尽美不尽善。他指出:前者不仅好听,而且表现了一种和平思想,后者虽然好听,却有着鼓动战争的气息。  
他把对音乐的痴迷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融为一体。他在学音乐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纵情去感悟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去体味创作者的内在情感和思想境界。  
音乐是声音的法度和秩序,它可以陶冶一个人的内在品德;礼仪是人的行为法度和秩序,它可以修炼一个人的外在气质。在他看来,一个人,在形式上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他所推崇的“礼”,而在内容上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他所追求的理想“仁”。那么,他是怎样去实现他的“天下归仁”的理想的呢?  
中国人民大学 冷成金 教授:  
他一生应该说主要做了三件事,一件事就是搞民办教育,一件事呢是周游列国,一件事就是晚年回到鲁国之后,去整理古籍,也就是春秋、诗书这些东西。  
   
   
中国人常说:“三十而立”,就是说人到了三十岁,就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主张,最早说这句话的人就是孔子。30岁的时候,他确实提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主张,叫做“有教无类”,换句话说,就是任何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这个词,对于文明社会的每一个人都不陌生,然而2500年前,教育仅仅是王公贵族所特有的权利。公元前522年的春天,在这个叫做杏坛的地方,中国的平民百姓第一次跨进了学堂的门槛,享受到了接受教育的权利,站在他们面前的老师,就是那个把教育的门槛从王公贵族降至普通百姓的人,他就是孔子。  
中国人民大学 冷成金 教授:有教无类,就是教育不分类别,你只要能够行一定的礼节,在当时比如说以束修之礼,有一块干肉这样的礼物,送给老师,行一个拜师礼,就可以入围了,无论是庶民子弟,还是士大夫阶层。  
从这个时候开始,一批又一批在战乱中失去了土地和财产的人们,纷纷拜到了他的门下,成为他思想的传播者和继承者;确切地说,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平民教育。  
冷成金:孔子的教育非常突出的,就是要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此为基础来建立天下大同的这样仁德的国家。在孔子以后的教学实践当中,都可以明确地看出这一点。所以我们今天评价孔子说,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主要是从这个方面来谈的。  
中国人民大学 张立文 教授:孔子他主张学生和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都是可以自由讨论的。在《论语》中间我们可以看到都是学生和孔子之间的对话,所以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互相对话,一个平等的交流。  
山 东大学 教授、孔子第76代嫡孙孔令仁:孔子的学说就是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它就是非常地平民化、普及化,让人人都觉得,要是根据孔子的话来做人的话,就一定会做成一个好人,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  
他把他的爱倾注在这些布衣百姓的身上,他的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这些探求真理的人们,他的理想也通过这些普普通通的学子,带给了更多的人。据史书记载,孔子一生中,最得意的学生有72个,而一般的学生达到3000人之多,这对当时一个人口不足千万的国家来说,已经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了。  
这3000人,后来都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也就是他们,把孔子“天下归仁”的理想及其丰富的内涵,像火种一样传遍了天下,融进了漫漫的历史长河。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在中国东部山东省的境内,屹立着一座被称为“五岳独尊”的山峰,近年来,这里和孔子的故乡一样,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这就是泰山。公元前497年,孔子登上了泰山,放眼望去,他脚下的大地竟变得如此渺小,他要用自己宏大的理想来改变这片苍凉的土地,建立一个充满仁慈和爱心的社会。  
在这里,他走上了自己的木轮牛车,和他的学生们一起唱着歌,离开了自己的国家,开始了长达十四年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他55岁。  
冷成金:孔子为什么周游列国?原因有两条,一条是他在鲁国呆不下去了,在鲁国呆不下去,不是他的过错,而是当时的三桓,也就是三个家臣,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由于历史的原因,逐渐掌握了鲁国的军权、政权和财权,鲁国的公氏,也就是 鲁 君,基本是被架空的,没有这三家的支持, 鲁 君几乎什么事都干不成。孔子的目的就是要削弱这三家卿大夫,来提 高鲁 君的威望。这件事情使这三家最有权力的卿大夫,认识到孔子的真正目的,于是孔子就失去了他们的支持和信任。后来齐国利用美女来离间孔子 和鲁 君以及三家士大夫的关系,这样他就彻底失去了 鲁 君和这三家士大夫的支持,在没有支持的情况下,孔子当然只能辞官。辞官以后他是不是就在家里退而驻蜀呢?不!孔子有着伟大的政治理想,他还想到别的国家去,来寻求自己施展抱负的机会,最起码他也可以扩大所谓的国际影响。这就是孔子他周游列国的根本原因。  
  
这样一支游说的队伍,在孔子的带领下,先后走过卫、陈、郑、宋、蔡、楚国等六七个国家。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人的价值几乎被贬低到了极限。漂泊在异国他乡陌生的土地上,这支仁义的队伍,几乎每天都会遭遇磨难和打击,甚至还有羞辱和凶险,不过这一切最终并没有征服孔子执著的信念。  
公元前496年,在卫国的匡城,他被当地人误认为是曾经危害当地百姓的一个叫阳虎的恶霸,遭到众人的围追堵截。他这样说:“除非他们真不想过好日子,我就不信匡城人能把我们怎么样!”  
公元前493年,在宋国境内的一棵大树下,他们正在温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魋带人坎倒了大树,扬言要杀害孔子,学生们劝说孔子离开,他说:“我有我的事业,老天会保佑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公元前489年,在前往楚国的路上,他们被乱兵围困,连续断粮七天,他照样讲学、照样弹琴唱歌,他说:“有道德和学问的人并不是不遭难,但是能够遭了难也不动摇,而没有道德和学问的人一遇到困难就会变节!”  
他把自己和学生们比喻成古代诗歌中一群在茫茫旷野中流浪的无名兽,虽然满腹经纶,却始终不知道哪里是归宿。  
冷成金:在有一些国家里,可以说是非常受尊重。但是他始终没有获得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的这样的机会,最后楚昭王曾经想请他,但是也由于楚昭王臣下的反对,再一个,楚昭王过早地病逝,而没有成功。应该说孔子在周游列国这十四年当中,他不仅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使自己的学说越来越趋向成熟,使自己的理想越来越变得坚定,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它扩大了国际影响。  
  
疲惫的车轮,碾过了十四个春秋,孔子的游说生涯,在他68岁时,终于走到了尽头。尽管没有一个国家想重用他,也没有一个王侯认同他的主张和理想,但是,他就像一个辛勤的播种者,把他的思想和智慧播撒在广袤的大地上,等待着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公元前484年,孔子回到了自己的故乡,那个久别而又熟悉的地方,那个文化气息浓厚的鲁国。多年的奔波生活,消磨了他的参政激情,使他对功名富贵看得很轻,他说:“如果“求”能够换来富贵的话,让我赶车我也干;如果强求也办不到,还不如我爱做什么就做什么。”  
那么他爱做什么呢?在他的有生之年,恢复礼制和改良时政的愿望已经化成了泡影。他要用剩下的时间和精力,继续教育他的学生们,同时整理他所钟爱的礼乐典籍,给后人留下一笔精神财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流行在2500年前的这首民间歌谣叫《关雎》。雎鸠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鸟类,它们总是成双成对地生活在一起,人们常用它来比喻美好和忠贞的爱情生活。这段歌谣所表现的是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对一位美丽善良女子的思念和追求。  
孔子非常喜爱这首民谣,说它表现了悲哀的情绪,但不是颓丧;表现了欢乐的情绪,却又不淫荡。那么这首传唱了数千年的民谣是怎样保存到今天的呢?  
当时,像《关雎》这样的歌谣大约有3000多首,在那个纸张还没有出现的年代,想保存这些歌谣,是很难想像的。今天,沉醉在流行音乐中的人们也许不知道,2500年前的孔子,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音乐爱好者,他每天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唱歌,即使在他周游列国的旅途中,也从没有间断过。  
一生致力于礼和乐的孔子,几乎收集了当时流传下来的所有民谣的歌词。就像今天人们把歌曲分成通俗、民族和美声一样,在他的晚年,他把这些歌词分为民间、宫廷、祭祀三大类,删除重复的内容,整理成一篇诗歌集,这部诗歌集就是中国第一部诗歌集,它叫《诗经》。这部诗歌集的第一首诗,就是那首《关雎》。  
中国人民大学 张立文 教授:整个《诗经》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反映,整个社会的一个审美观念的一种提升,一种汇聚。那么孔子是把这个诗,把它删,然后整理汇集起来,渗透了孔子的一个审美观念,孔子的审美观念,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审美观念应该说对于当时流行的,老百姓所流行的,他不是说一味地采取排斥的方式。我们不能把孔子理解成为好像是一个道貌岸然的,是这样一个人。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其实他非常贴近民众的,他的思想也同民众非常接近。  
整理文献和教书育人,占据了他晚年的主要时间,他知道自己也许看不到“天下归仁”的安定社会,但他还是希望能以这些古代文献作为载体,来教育他的学生,来梳理人性,从而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部著名的史书叫《春秋》,是中国保存下来最早、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记载了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和天文现象,它是由孔子晚年编撰的。这既是一部历史书,字里行间也贯注了他的一些人生观。在文字工作上,他是一个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唯有这本书,他没有让任何人参加意见,他说:“后人知道我孔丘的,将因为这部《春秋》;后人责骂我孔丘的,也将因为这部《春秋》。”可见这部书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 冷成金 教授:他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整理《春秋》的呢?有一次,鲁国得到了一只很奇怪的兽,这只兽呢,据说长着一只肉角,长着马蹄,长着牛的尾巴,反正当时没有人认识。孔子听说了以后呢,就去看了,看了以后呢,认识,说这是麒麟。一般说来麒麟的出现是盛世出现的一种象征,那么,这就让孔子非常感伤,孔子感叹道,你为什么在这个世道要出来呢?孔子觉得,大概他自己就像麒麟,他自己的命运也就像麒麟,本来是应该在盛世出现的,有所作为的,可是在这个乱世,孔子这样的圣人,基本上无所作为。所以他写西狩获麟,狩就是打猎,狩猎,写下这四个字以后,《春秋》这部书就结束了。  
孔子一生到底亲自编写、整理过多少文献,后人一直难以统计,只有《诗经》和《春秋》一直留存至今。然而,他的思想却由他的学生和子孙一代又一代地继承下来……  
公元前479年,为理想奔波了73年的孔子,即将走到人生的终点。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哼唱起了一首哀歌:“泰山要崩塌了,梁柱要折断了,哲人要像草木那样枯萎了!”他的学生子贡也悲痛地和了一首歌:“泰山要是崩塌了,我们还仰望哪里呢?梁柱要是折断了,我们还倚仗什么呢?哲人要是凋零了,还有谁值得效法呢?”听着这首哀歌,让人觉得仿佛真是到了世界末日。  
字幕:公元前479年,孔子离开人世,终年73岁。  
带着深深的遗憾,孔子走了。他的学生子贡在他的墓前,整整守了六年!  
   
   
200多年后,孔子生前曾经在齐王面前称赞过的秦国,终于建立起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大一统曾经是他生前所期盼的,然而这个秦帝国的开国皇帝相信的并不是他所提倡的“仁”和“爱”,而是残暴的“法”和“刑”。  
他的思想,在秦帝国的烈火中化成了灰烬。他的460多个忠实追随者,也被活活地埋葬。  
这就是中国史书上记载的著名历史故事“焚书坑儒”。他所编撰的大部分文献,就是在这场浩劫中消失了。  
七年后,大一统的秦帝国土崩瓦解。经过了那场劫难的幸存者,把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经典,以口传心授的方式,重新复写了出来;他的第九代孙把《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重要典籍,偷偷藏在夹墙之内,而民间的知识分子,也冒死把《诗经》等藏了起来。就这样,由他的学生们所整理的《六经》,才得以完整地流传至今。  
  
北京大学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汤一介:在《过秦论》中间讲,秦朝它的过失,它为什么那么快就灭亡了,他讲,由于秦朝它没有实行仁义,它攻和守的这种形势就变化,正因为它不施行仁义,所以它很快就灭亡了。所以它可以马上得天下,它不能够马上治天下。它治天下就必须推行仁义。  
九年后,继秦帝国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的政权建立了,这就是大汉帝国。  
公元二世纪中叶,汉帝国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在国力充实的背景下,开始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它的第六代皇帝采纳了一个丞相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丞相,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儒家思想推向政治舞台的著名人物,他叫董仲舒。  
从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统治阶层上下一致的信条,儒家思想走向了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由于儒家强调对皇帝的忠和对父母的孝,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人民安居乐业,一个以儒家正统思想为规范的社会秩序形成了。  
这种国家统治体制,使大汉帝国保持了400年的稳定,后来成为长达2000多年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基石。  
  
汤一介:中国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它可以改朝换代,可以由不同的种族来做统治,但是它文化是一贯的,你从先秦以后历代所尊崇的文化基本上都是儒家文化。  
公元十二世纪末,一个叫朱熹的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位理学大师重修了白鹿洞书院,也模仿孔子那样,开始讲学授徒。与孔子不同的是,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师生之间平等交流,而朱熹在继承儒家正统思想的同时,更注重以一套系统的教条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甚至对待人接物等涉及人身权益的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儒家思想中消极的一面开始被无限放大,成为统治者束缚百姓思想的理论依据。学者们开始沉迷于古籍注释,背诵教条和解释古籍,成为数百年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甚至连作文的格式都有了统一的规定,这就是八股文。治国者们开始拒绝一切新思想,新思维,从而走向保守、内向和僵化。  
汤一介:你比方说读书人儒家你也要见到统治者恭恭敬敬,见到皇帝你应该恭恭敬敬。比方说父母死了,要守三年之丧。今天社会进步这么快,你真的去守三年丧,你还干什么呀,就甭干了。  
西方传教士们曾经试图用他们的文明来影响这个民族,然而此时,儒家思想的光环,已经深深地笼罩在这片沉睡的土地上;儒家道德伦理的教条,已经深深流淌在一代代人的血液里,几乎是坚不可摧的。公元十七世纪,无功而返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在他的日记里,这样描述这个他认为是理想国的中华大帝国:中国的领导者是一个具有“哲人王”素质的皇帝,他公正、智慧、仁慈。他在一些由孔夫子的道德哲学培养出来的哲学家的辅佐下,在千年的和平与幸福中统治着他的国家。然而,传教士们也许不知道,在这个理想国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个重大的危机,这就是儒学教条化所带来的保守和自傲。  
公元十九世纪,西方工业文明的时代到来了。随着大炮和汽笛的鸣响,他们的传教士没有敲开的国门,终于在坚船利炮的开导下打开了,西方人浩浩荡荡地开进了这片沉睡的土地。基于农耕文明的儒家思想面对来自西方的工业文明的冲击,显得不知所措,苏醒过来的人们开始反思了,他们不能再在僵化的儒学教条中保持沉默了。  
公元二十世纪初的一天,他们高喊着“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走上了街头,他们要从这场关于新旧文化的较量中解放自己,把套在身上数百年的那些沉重的教条摒弃掉,去拯救自己濒临危亡的民族,迎接一个新的文明的到来。这一天就是公元1919年的 5月4日 。  
  
汤一介:孔子他毕竟是生活在两千多年以前的人,他的思想中间也并不是每一句话,每一个东西都是对的,它是有它的时代性和局限性在那个地方,不大正确的思想也会被统治阶级所利用,你像三纲五常,有些东西也不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都是应该抛弃的一些东西,所以我们并不是说孔子的思想全都是对的,但是他的重要的思想在今天还是有意义的。  
如果说当年的焚书坑儒是试图消灭一种文明的萌芽,那么,两千年后的“打倒孔家店”只能算是这种文明的一次渐变经历,一种扬弃的过程,而无法从本质上改变这种文明。因为这种文明历经两千年风雨,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柱石,同时,它已经跨越国度,对整个人类文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孔子的嫡系后代,他们更是在为传播这种文明而努力。公元1985年,作为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的孔令仁有过一次难忘的美国之行。  
山 东大学 教授、孔子第七十六代嫡孙孔令仁:我姐姐叫孔令和,就在美国之音做导播,可是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在中美建交之前一点都不知道。那时候对国外的交流还是没现在这么开放,那时候还有种种的传说,什么孔子的后裔全被杀光了,或者全被怎么怎么怎么样了。我带去一个山大电教中心给我的录像带,叫做孔子诞辰故里游,制式跟美国的不一样,所以就不能放,我偶然提起这个事情,他们国会图书馆就非常热心,他说你把你的那个录像带带来,我们替你想法子换成美国的制式,结果是在美国新闻总署给我换过来的。接着就因为美国新闻总署看了这个片子以后,马上就提出来,我们能不能为这个片子开一个座谈会呢?我就接受了,接受了以后,他们就问我一些问题,像中国现在经济发展的情况啊,孔子现在在中国的地位啊,等等等等的,我就如实的一一向他们介绍了,他们也知道我当时已经是山东大学的教授了,是山东省政协的副主席了,他们知道这种情形以后,也觉得(中国政府)对孔子的后裔,不但没有歧视,至少是平等地看待吧。  
  
公元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风云变幻的时代,人类文明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世纪末,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的一次聚会中,一位瑞典的物理博士这样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那么,面对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人类应该去汲取孔子什么样的智慧呢?  
中国人民大学 张立文 教授: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和谐的,所以他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现在我们讲就是和而不同。我们尽管有不同的意见,但是我们可以和谐,和谐地相处。  
汤一介:我们可以文化不同,我们可以宗教信仰不同,我们可以价值观念不同,但是我们应该和谐相处,对不对?否则你怎么办?你只能打仗。  
张立文:一九九三年,芝加哥世界的宗教议会大会上,就起草了一个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全球伦理宣言,那么有一百二十个宗教团体和六千多个代表都认同这个走向全球伦理宣言。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当中有个指导思想,就是引用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希望的东西,你也不把这个东西加给别人;我们不希望战争,我们也不把战争加给别人。  
  
一个独领风骚2000年的儒家文化,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性格。作为这个文化的创始人,他是那样的耀眼而又伟大,然而,他又是那样的平凡和真实。他是一个人,人最可爱的地方就是它有人性,有喜怒哀乐。他有执著的一面,也有脆弱的一面,他高兴了就唱歌,伤心了会痛哭,生气了也会当场骂人,使人难堪;他做事有时会成功,有时也会失败,并不是像神那样永远不会出错。他经常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只要有心学习,三个同行的人中间,必定有一个可以做我的老师”。  
有时,他又是那样的风趣和率真,和他在一起的日子,他的学生们总是那样充实和快乐。有一次,他和他的学生在途中失散,学生在寻找他时,听见一群人说,有一个人高大个子,脑门很高,像个古代帝王,那副垂头丧气的样子简直像个丧家之犬。后来这个学生找到孔子,就把这些话告诉了他。孔子自嘲地说:“我像不像古代的帝王,这我不知道。但说我像个丧家之犬,一点都不错!”  
青岛话剧团演员、孔子扮演者王绘春:我有幸先后四次扮演过孔子,每一次扮演都有一些新的不同的感受,毫无疑问孔老夫子改变了我,改变了我的一生,那么正像东西方好多学者所说的那样,孔老夫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照耀人类的一盏明灯。  
2500多年过去了,他的目光还是那样的深邃和忧郁,他好像依旧站在他的木轮牛车上,有怨尤、有担心、有爱意地注视着人类,他是一个真正的哲人,然而,他更是一个实实在在、有人情味的人,他离我们很近。  
画外(童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之力网 ( 闽ICP备2022015686号|人工智能百度统计

GMT+8, 2024-11-24 05:26 , Processed in 0.09945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