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源流来自何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张岂之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双聘教授。
主持人:您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的理念是什么,有哪些基本元素?
张岂之:第一,天人和谐。这是最根本的。第二,道法自然。道,就是事情的本源。这两个理念,围绕一个中心,就是探讨天和人的关系。五千多年以来,中华的优秀文化一直在探讨什么是天,什么是人。中国古人讲人禽之辨,孟子说过,人有道德修养,人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信念,为思想信念而不断地努力,这是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所以产生了一些理念,一个叫做自强不息,按照既定目标,不断努力;一个叫厚德载物,我们的道德不断地积累,就和大地一样,越加深厚。作为个人来讲,就是必须诚实守信,讲信用,讲诚信。在道德范畴里,有这样三个理念。第三,我们有社会有国家,那如何来治理国家,这方面又有了一些理念,例如居安思危,也叫做忧患意识。还有治理国家的时候以什么为本,又产生一个理念叫做以民为本。后来孔子为此归纳出一个理念,叫做仁者爱人。
还有孔子提的“和而不同”。许多东西把它组织起来就叫做“和”,例如乐曲,光一个声音不行,哆来咪发唆,多种音调组成一支美妙的乐曲。多样性被它组织起来,就叫做“和”。所以要有和而不同。
我们的祖先不但在治国理政方面、个人道德修养方面提出一些理念,而且在世界向哪一个方面发展、国家朝着什么方向前进上,也有了理想或梦想的概念。可以实现的梦想也有两个理念:日新月异,天下大同。从文化、经济、教育等等方面来看,没有创新是不行的,要创新就必须日新月异。未来的目标,我们古人就提出一个命题——大同社会、大同世界,也叫做天下大同。
主持人:以民为本这种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张岂之:追溯到距离现在三千多年以前的西周时期。周公为西周创造了一些国家的制度,提倡了一些理论观念。他提出一个看法,他说执政者要去经常照照镜子,不要用水来做镜子,以什么来做镜子呢?以民为鉴。
后来孔夫子提出一个命题,仁者爱人。爱父母,爱家人,推而广之爱天下之人,要有利于人民。到了战国中期,孟子提出要实现仁政,就是“民生”,人民有饭吃,有衣穿,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荀子说水能载舟,水能覆舟。所以我们中国的政治信条里,优秀传统文化里,以民为本是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历代有些君主也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但是古代的以民为本,也还有它的不足之处。第一,虽然它肯定民的作用,但是它认识不到人民创造的能量,所以把人民应该得到的东西看作是君主的恩赐。还有一个局限性,不是把人民看成历史真正的主人,往往把人民当做工具性的理解。人民是水,它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主体是舟。它没有真正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主持人:我们今天如何看待以民为本?
张岂之:今天我们可以继承以民为本的一些思想精华,但是需要从本质上把它提高一步,要提升到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高度。我们今天不说以民为本,而是以人为本,每个人都能够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面得到重视,有他自己拥有的权利,有他自己应该尽的责任,把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作为真正的历史推动者,而享有大家共同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其他方面文明的成果。
主持人:中国很多传统价值观念都是取法天地,道法自然的,它在当今社会有什么指导意义吗?
张岂之:事物的发展是无穷尽的,我们国家现在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向更加文明、更加富强的道路发展,这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没有哪一天说已经到了终点了,我不需要前进了。而且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也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挫折,面对这样的复杂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就要向传统文化学习,而且把传统文化里面的核心理念提升到今天时代的高度,加上新的内容,来鼓舞我们前进。
主持人:在认识和借鉴、评价传统文化方面,应该把握一个什么样的原则?
张岂之:第一个原则要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果我们把它丢掉了,我们就没有一个战略的基础了。第二,要从古人的智慧里吸收营养,作为我们今天思想的理论武器,并加以提升,来指导我们今天的行动,并且规划我们未来的发展。
(本文摘编于江苏卫视频道每周二播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大型系列访谈栏目《时代问答》原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