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435|回复: 0

德育故事:《二十四廉》【三集卷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22 07: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德育故事:《二十四廉》【三集卷七】
--學佛網

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推荐给朋友



三集卷七 《二十四廉》    
  廉篇
  
  一、【子罕卻玉】
  子罕守廉。卻玉有道。使富而歸。不貪為寶。
  【原文】
  周宋樂喜。即司城子罕也。宋人或得玉以獻。弗受。獻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獻者稽首曰。小人懷璧。不可以越鄉。納此以請死也。子罕寘諸其裡。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後使復其所。
  
  象以齒而焚身。麝以香而喪命。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獻玉者亦知之矣。而子罕乃曲予成全。不以此故而傷己之廉德。且其谏築台則請俟農畢。出饑粟則貸而不書。宜乎叔向稱宋之樂、其後亡者也。
  
  【白話解釋】
  周朝時候。宋國的樂喜。就是叫做司城子罕的。宋國有一個人。得到了一塊寶玉。就去送給他。子罕不肯收受。送玉的人說。我把這塊玉給玉工看過了。玉工說是件寶貝。所以我敢來送你的呵。子罕說。我是拿不貪當寶貝的。你是拿這塊玉當寶貝的。倘然你把這塊玉送給了我以後。那末我喪失了不貪污的品行。你喪失了一塊玉。豈不是大家都喪失了寶貝麼。送玉的人叩頭到地說。小人有了一塊寶貝。恐怕發生危險。不可走到別的地方去了。我所以來送你這個的。就是來請求免死的。於是子罕就把這個人送到了他的縣裡。又叫玉工去治理這塊玉。等到這塊寶玉賣去了。得了許多錢。才叫他回到自己的家裡。
  
  二、【原憲辭粟】
  孔門原思。狷介自持。家貧為宰。與粟猶辭。
  【原文】
  周宋原憲、字子思。孔子之弟子也。為人狷介。所居蓬戶甕牖。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子貢過之曰。夫子病乎。憲曰。無財之謂貧。學道而不能行之謂病。若思。貧也。非病也。孔子為魯司寇。以憲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孔子曰。毋。以與爾鄰裡鄉黨乎。
  
  子華使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孔子僅與釜與庾。原思為宰。孔子與之粟九百。蓋出使為弟子之當務。而宰粟乃應得之常祿也。原思之貧若此。尚辭其常祿。則凡貧未若原思者當如何。
  
  【白話解釋】
  周朝宋國裡的原憲。表字子思。就是孔夫子的學生。他做人狷潔清白。所住的地方。編了蓬蒿做著門。用了甕口做著窗子。他住的是這樣的情形。並且正一正帽子。帽帶就斷了。振一振衣襟。肘子就露了出來。穿進鞋子。腳後跟又露出了。他的衣服鞋帽。又是這樣破舊的。有一回、子貢到他那兒去。問他說。你先生病了嗎。原憲說。沒有錢財的就叫做貧。學了道不能實行的才叫做病。現在像我這個樣子是貧。並不是病呵。後來孔夫子在魯國做了司寇官。就叫原憲去做了家臣。給了他九百斛的谷。原憲辭謝了不收。孔夫子說。你不必客氣的。你拿去了以後。可以分給鄰裡鄉黨的人呵。
  
  三、【疏廣知止】
  太傅疏廣。知止辭尊。不買田宅。免害兒孫。
  【原文】
  漢疏廣為太子太傅。侄受為少傅。在位五年。廣謂受曰。吾聞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即日俱告病歸。送者載道。觀者皆曰。賢哉二大夫。廣歸。散金與故舊。或勸買田宅。廣曰。我豈不念子孫哉。顧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當世稱之。
  
  許止淨謂疏公與蕭何范遷。為子孫計。何其深且遠哉。世間中人以下之子孫。受害於祖父遺產者。胡可勝道。而世之為祖父者。偏欲剝他人之脂膏。叢子孫之怨毒。殆亦夙怨所結。有不容解釋者欤。
  
  【白話解釋】
  漢朝的疏廣。做了太子太傅官。他的侄兒疏受。做了太子少傅官。這樣的過了五年。疏廣就對疏受說。我曉得知足的人是不受恥辱的。知止的人是沒有危險的。功名成就了。全身回去。這才是上天的道理呵。於是叔侄兩個人。在朝廷裡立刻告了病回家。道路上擠滿了送行的人。來看的人都說。這兩位做官的人。真是賢良呵。疏廣回到家以後。把金錢分給從前認識的人。有人勸他買田買屋。疏廣說。我難道是不曉得罣念子孫的麼。不過子孫們假使是很賢良的。家裡的錢財多了。那末就墮落了他們的志氣。假使子孫們是很愚笨的。家裡的錢財多了。那末就加重了他們的過失。當時社會上的人。都很稱贊他。
  
  四、【子阿委珠】
  漢鐘離意。上賜珠玑。委地不拜。清譽邦畿。
  【原文】
  漢鐘離意、字子阿。山陰人。為尚書時。交趾太守坐贓。诏籍其資物。頒賜群臣。子阿得珠玑。悉委於地而不拜賜。顯宗問其故。對曰。臣聞孔子忍渴於盜泉之水。曾參回車於勝母之闾。惡其名也。此贓穢之寶。誠不敢拜。帝歎曰。清乎尚書之言。乃更以庫錢賜之。
  
  長者賜。少者賤者不敢辭。禮也。況出於上所賜乎。乃群臣皆拜謝。而鐘離意獨不拜。非特不拜謝。且悉委珠玑於地焉。明帝稱其清。更賜以庫錢。以視同時張伯之修孔廟而懷一璧。不啻霄壤矣。
  
  【白話解釋】
  漢朝的鐘離意。表字子阿。是山陰地方的人。當他正在朝裡做尚書的時候。有個交趾太守為了受賄犯了罪。皇帝把他的財產充了公。賜給朝廷裡的一班臣子。鐘離子阿分得了珠子。就把珠子都丟在地上。不肯下拜。就是表示不肯受皇上的賜給。顯宗皇帝就問他是什麼緣故。他回對道。我記得孔夫子忍著渴。不肯飲盜泉裡的水。曾夫子回轉了車子。不肯走進勝母裡的門。這就是厭惡那些名字不好的緣故。現在這些贓物。雖然說是寶貝。可是都是污穢不正當的東西。所以我不敢拜受皇上的賞賜。皇帝聽了歎息著道。尚書所說的話。是何等的清白廉潔呵。就另外把庫錢賜給他。
  
  五、【子干墾田】
  子干與稻。假名墾荒。還米不受。永置道旁。
  【原文】
  漢鐘離牧、字子干。會稽人。少居永興。躬自墾田二十余畝。稻熟。縣民有認之者。牧不與爭。悉與之。縣長聞而拘其民。欲繩以法。牧力救之。民乃獲免。率妻子舂所取稻。得米六十余斛。送還牧。牧閉門不納。民置米道旁。莫有取者。牧由此得名。遷南海太守。封都鄉侯。
  
  許止淨謂牧之無诤三昧。固千秋景仰。然倘無縣長拘治。彼頑梗不化者。未必能立時回心。故古人雲。繩之以法。法立則知恩。苟國法不立。則無賴者。且以掠奪而自鳴得意也。知恩雲乎哉。
  
  【白話解釋】
  漢朝時候。有個鐘離牧。表字子干。是會稽地方的人。年青時候。住在永興地方。親自種著二十多畝田。後來田裡的稻子熟了。那地方的人有來冒認了去的。鐘離牧也不和他們爭奪。完全給了他。縣官得知了這一回事。就把那個冒認的人捉了起來。要用國法辦他的罪。鐘離牧竭力去救他。於是他才得免了罪。那個人免了罪以後。就帶領了妻子們。舂打那起初冒認取來的稻。得到了三十多石的米。就把米送還給鐘離牧。鐘離牧關了門不肯收。那個人把米放在道路旁邊。沒有人去拿他一些兒的。從此以後。鐘離牧就有了名譽。升做南海的太守官。封了都鄉侯。
  
  六、【王忳葬金】
  王忳受托。得金十斤。悉葬棺下。馬被奇聞。
  【原文】
  漢王忳於客旅中遇一生。謂曰。命在須臾。有金十斤相贈。乞葬。未及問姓名而絕。忳葬之。余金悉置棺下。後為亭長。有馬馳入亭中而止。時大風。飄一繡被墮忳前。忳以告縣。縣以歸忳。忳後乘馬。馬奔入他捨。主人識其馬與被。問之。始知前所葬者。即其子金彥也。
  
  許止淨謂忳葬書生。而以遺金悉置棺下。其廉介實人所難能。故風飄繡被於前。馬逸亭中而止。更輾轉牽入金翁之捨。豈非受恩之鬼。決不忍其陰德湮沒不彰。而冥冥中力為揄揚耶。
  
  【白話解釋】
  漢朝有個姓王名忳的人。有一回、他在旅館裡遇見了一個人。對他說。我的性命看來是不長久的了。就在這一刻兒的時間了。我有十斤的金子送給你。請求你替我安葬了。王忳來不及問他的姓名。那個人就死了。王忳就給他安葬好了。所剩下來的金子。都給他放在棺材下面。後來王忳做了亭長。有一匹馬跑到亭裡來停止了。這時候的風非常地大。吹來了一條繡花被。落在王忳的面前。王忳把這回事告訴了縣裡。縣官就把這匹馬和那條被都判給了王忳。後來王忳乘了馬。那匹馬忽然跑進了別人家的屋裡。那家人家的主人翁。認識那匹馬和那條繡花被都是自己的。就去問他。於是才曉得從前替他安葬的人。就是那家家主的兒子金彥呵。
  
  七、【閻敞還錢】
  閻敞為掾。太守寄錢。年湮代遠。如數歸焉。
  【原文】
  漢閻敞、字子張。為郡五官掾。太守第五常被征。以俸錢百三十萬寄敞。敞埋置堂上。後常舉家病死。惟孤孫方九歲獨存。聞常曾說有錢三十萬寄敞。及長。求之。敞見之。悲喜不勝。即取錢還之。孫曰。祖惟言三十萬。無百三十萬。敞曰。府君病困模糊耳。郎君勿疑。
  
  悲者何。悲常之僅遺此孫也。喜者何。喜幸有此孫。而百三十萬之錢。可以歸之也。常僅言三十萬。殆以酬敞代藏之勞乎。或恐錢之未必全在乎。然非敞所為也。而其孫亦言祖惟三十萬。蓋亦廉矣。
  
  【白話解釋】
  漢朝的閻敞。表字子張。在府裡做了五官掾。這時候、太守官叫第五常的。朝廷裡召了他去。他就把陸續積蓄下來的薪俸錢一百三十萬。寄存在閻敞那兒。閻敞把這許多錢埋在堂上的地裡。後來第五常合家的人。都生了病死了。只剩下了一個孤苦伶仃的孫子。年紀才九歲。他曾經聽見祖父第五常說過。有錢三十萬寄在閻敞那兒。等到年紀長大了。就到那邊去訪求。閻敞見了第五常的孫子長大成人。不禁又悲傷。又歡喜。就把所有的錢都還了他。第五常的孫兒。見了有一百三十萬的錢。就說。我的祖父只說三十萬。沒有說一百三十萬的呵。閻敞說。這是太守生了病。所以說得模糊了。請你不要懷疑的。
  
  八、【董奉治病】
  董奉治病。不取醫赀。杏多谷少。群虎逐之。
  【原文】
  晉董奉居廬山。有道術。為人治病。不取錢。病重而愈者。令栽杏五株。輕者一株。數年成林。杏熟時。作一倉。令買者隨器之大小。易以谷。若置谷少。取杏多。群虎辄逐之。所得谷、以赈貧者。供行旅。歲消三千斛。谷尚有余。一日、受上帝命。授碧虛太乙真人。白日飛升。
  
  董奉之得登真。惟治病以栽杏。得杏以易谷。得谷以赈貧而已。最奇者、置少取多。群虎且亂逐之。其奇而又奇者。奉登真後。妻女守宅。賣杏取給。有欺之者。虎逐如故。後人即於其種杏處。建祠祀之焉。
  
  【白話解釋】
  晉朝時候。有個董奉。住在廬山裡。很有些道法手術。替人家醫治疾病。不收金錢。病重醫好了的。就叫他們種五株杏樹。病輕醫好了的。就叫他種一株杏樹。這樣的過了幾年。就成了很大的杏林了。杏子成熟的時候。就造了一個米倉。叫來買杏子的人。依照了器具的大小。用谷來換了杏子去。若是有放得谷少。拿得杏子多的人。就有一班老虎來追逐他們。他所換來的谷。就拿去救濟貧窮的人。和供給來往行路的人。每年用去了谷一千八百石。可是還有剩下谷來的。他的善行積得這樣多。有一天、受了上帝的命令。封他做碧虛太乙真人。在白天裡飛升到天上去。
  
  九、【陸納杖俶】
  陸納為守。俸祿固辭。侄陳盛馔。大怒杖之。
  【原文】
  晉陸納少有清操。為吳興太守。不受俸祿。頃之。召拜左民尚書。將行。或問用幾船。納曰。無行裝。不必副船也。臨發。止攜被襆。余均封以還官。謝安嘗詣納。納無供給。惟茶果而已。其侄俶為治盛馔。客罷。納大怒曰。汝不能光益叔父。乃復穢我素業耶。杖之四十。
  
  納之貞厲絕俗。尚矣。其辭俸也。不啻辭粟之原思。其赴任也。不啻赴郡之孔奂。其對物也。不啻封金之關公。其供客也。不啻供母之茅容。其杖侄也。不啻杖徒之顧協。廉德孔多。豈第忠亮見稱朝士哉。
  
  【白話解釋】
  晉朝的陸納。幼小時候。就有清廉的操守。後來在吳興地方做了太守官。不受俸祿。過了一回兒。朝廷裡召了他去做左民尚書。他在將去上任的時候。有人問他要用幾只船。陸納說。我沒有什麼行李。一只船就夠用了。不要另外再備船的。臨走的時候。只帶了一個鋪蓋。余外的東西都封還了官家。有一次、謝安到了陸納那兒。陸納沒有什麼請客的東西。只有清茶和水果吧了。他的侄兒名叫陸俶的。置辦了很豐盛的菜蔬請客。客人回去了以後。陸納大大的生了氣。說、你不能替你叔父增光輝。反來污穢我清白的行為麼。就把他打了四十杖。
  
  十、【孔顗辭米】
  孔顗骨鲠。名重朝班。弟饷以米。叱吏載還。
  【原文】
  南宋孔顗、字思遠。為御史中丞。在都時。值歲儉。弟道存為江夏內史。慮顗貧乏。遣吏載米五百斛饷之。顗呼吏曰。我在彼三載。去官之日。不辦有路糧。郎至未幾。何緣得此。竟叱令載還。吏曰。自古以來。無有載米上水者。都下米貴。乞於此貨之。不聽。吏乃載米而去。
  
  孔顗骨鲠有風力。其弟道存與從弟道徽。請假還東。顗出渚迎之。見辎重十余船。顗偽喜曰。我正困乏。甚需此。因命將岸上。既而正色語曰。汝輩忝預士流。何至還東作賈客耶。命左右取火焚盡。乃去。
  
  【白話解釋】
  南宋朝的孔顗。表字思遠。做了御史中丞的官。在京師裡的時候。正遇著年成很荒。他的弟弟孔道存。在江夏地方做了內史官。恐怕哥哥孔顗窮苦。所以差了一個小官。載了三百石米。來送給哥哥。孔顗見了。就大聲對那個小官說。我在那個地方做官有三年。卸任的時候。連行路的糧食也沒有。現在我的弟弟到了那兒。沒有多大時候。怎麼得到這許多的米呢。竟喝令小官快把這些米載回去。那小官說。從古以來。沒有載了米上水的。況且現在京師裡的米價很貴。還是請你在這裡賣給人家罷了。孔顗終於不肯聽他。那個小官沒有法了。於是就載了那些米回去。
  
  十一、【蔡樽清節】
  蔡樽守郡。吳寇悉平。種茄飲水。诏褒其清。
  【原文】
  梁蔡樽、字景節。陳留人。為吳興太守。在官惟飲郡中井水。齋前自種紫茄白苋。以為常餌。诏褒其清。加信武將軍。天監九年。宣城郡吏吳承伯挾妖道。聚眾攻宣城。殺太守。轉寇吳興。吏人並請避之。樽堅守不動。命眾出戰。摧破承伯。余黨悉平。累遷吏部尚書。
  
  身為太守。而所飲者。惟郡中之井水。所食者、惟齋前之苋茄。而白苋紫茄。猶為自種之品。且以為常餌也。清節若此。以媲美漢之劉寵、孟嘗、楊震、羊續。晉之虞願、梁之孫謙、陳之孔奂諸太守。有何不可。
  
  【白話解釋】
  梁朝時候。有個姓蔡名樽的人。表字景節。是陳留地方人。在吳興地方做了太守官。他在做官的時候。只吃著衙門裡的井水。齋室前面、自己種了幾種紫茄和白苋。做著日常的菜蔬。皇帝下诏書褒揚他的清白。升做信武將軍。在天監九年的時候。宣城縣的官吏吳承伯。用了妖法。集合了許多人。把宣城縣城攻破了。殺死了太守。轉去攻打吳興。手下的人都請蔡樽躲避了。蔡樽很堅固的守著城池不動。命令那一班人出城去戰。竟把吳承伯攻破了。另外的黨羽也都打平了。後來蔡樽屢次升遷。做了吏部尚書。
  
  十二、【傅昭靜廉】
  傅昭廉德。布衣粝食。不納薦魚。委之門側。
  【原文】
  梁傅昭為中書通事捨人。時居此職者。皆勢傾天下。昭獨廉靜無所干預。器服率陋。身安粗粝。有薦魚者。既不納。又不欲拒。遂委之門側。子婦嘗得家饷牛肉以進昭。昭謂子曰。食之則犯罪。告之則不可。取而埋之。為安成內史。郡捨轉凶為安。鹹以昭正直所致。
  
  傅昭泊然靜處。不妄出游。袁粲每經其戶。歎曰。經其戶、寂若無聲。履其室、其人斯在。故其為安成內史。郡捨得以轉凶為安也。許止淨謂善人所在。凶邪退避。反之、則惡人所至。凶邪贲臨可知矣。
  
  【白話解釋】
  梁朝的傅昭。做了中書通事捨人的官。這時候做這個官的人。個個都是權勢很大。傾動天下。只有傅昭獨自廉潔安靜。一點兒也不去干預。他所用的器皿。穿的衣服。都是很簡陋的。他卻很安然的吃著粗糙的米。有一次、有人送他一尾魚。他既然不肯收受這條魚。可是又不肯拒絕了他。就把那條魚丟在門旁邊了。他的媳婦。有一回得到了娘家送來的牛肉。就去送給公公吃。傅昭就對他的兒子說。殺牛是有禁的。我們若是吃了牛肉。就犯了罪。倘若去告發了。在情理上又是不可的。就把那些牛肉埋在地裡。後來做了安成地方的內史官。那個衙門原來是很凶的。他住下了以後。就變得很平安了。一般人都說、這是傅昭正直的行為所感動的。
  
  十三、【姚察辭綀】
  姚察布綀。不受一端。臨終遺命。葬以薄棺。
  【原文】
  陳姚察幼有至性。以孝聞。蔬食布衣。五十余年如一日。歷官度支吏部二尚書。概不交通。有門生饋南布花綀各一端。察辭曰。吾所衣著。止麻布蒲綀。此物於吾無用。後莫有敢饋遺者。大業二年。終於東都。遺命以薄棺葬。臨終一無痛惱。卒後身體柔軟。顏色如恆。
  
  顧協門生送制錢二千。協杖之二十。因此得絕贈遺。姚察門生送南布花綀。察不受一端。人且不敢再饋。身為度支吏部二尚書。而生則僅衣麻布。殁則命葬薄棺。聞其風者。嘗使頑夫廉。懦夫立矣。
  
  【白話解釋】
  陳朝的姚察。幼小時候。就有很善良的天性。孝順爺娘出了名。吃的是蔬菜。穿的是布衣。這樣的過了五十多年的生活。始終是一個樣子的。歷官做到度支尚書和吏部尚書。一概不和人家來往。有一次、他的學生子送他一匹南布和一匹花綀。姚察辭謝著說。我平常所穿著的。只要麻布蒲綀就行了。你送我的這些東西。對於我是沒有用處的。從此以後。就沒有一個人敢送他東西的了。在大業二年的時候。姚察死在東都地方。遺囑只用薄薄的棺木安葬。他在臨死的時候。一些兒也沒有痛苦煩惱的樣子。死了以後。身體很柔軟。顏色也和平常一樣。
  
  十四、【眭誇不仕】
  眭誇高尚。避列朝班。喬妝租戶。御車出關。
  【原文】
  北魏眭誇少有大度。高尚不仕。與崔浩為莫逆之交。浩為司徒。奏征為郎中。州郡逼遣入京。與浩相見。惟飲酒談敘平生。不及世務。浩投诏書於誇懷。誇曰。何足以此勞國士也。吾便將別。浩以誇所乘騾。內之廄中。冀相維絷。誇遂托鄉人輸租者。謬為御車出關。
  
  眭誇夙好書傳。崔浩博覽經史。故同聲同氣而為莫逆之交也。迨浩以直筆撰國記而被誅。誇為之素服。受鄉人吊唁。歎曰。崔公死。誰能更容眭誇。第一仕一不仕。誇之高尚。雖至友如浩。亦不能強之也。
  
  【白話解釋】
  北魏時候。有個眭誇。幼小就有很大的度量。品行很高尚。不肯做官。和崔浩是非常要好的。崔浩做了司徒官。就奏明皇上召眭誇來做郎中官。州郡裡的官吏。逼著他到京城裡來。和崔浩見了面。大家只飲著酒、說著平生的事。並不講到世上的事務。崔浩就把皇上的诏書、放在眭誇的胸懷裡。眭誇說。這個怎麼可以勞動你老兄。我就要辭別你去了。崔浩把眭誇乘坐的那一只騾子。關在馬房裡面。想要留住了他。眭誇就托了鄉下人來完租的。假給他駕著車出關去了。
  
  十五、【懷慎清儉】
  唐盧懷慎。仕至尚書。蒸豆兩器。風雨敝廬。
  【原文】
  唐盧懷慎仕至吏部尚書。清儉不營資產。雖貴。妻子猶饑寒。赴東都掌選。奉身之具。止一布囊。屬疾。宋璟盧從願候之。見所居環堵蕭然。敝箦單籍。門不施箔。會風雨至。舉席自障。日宴設食。蒸豆兩器而已。及治喪。家無留儲。诏賜其家絹百段。米二百斛。官為立碑。
  
  許止淨謂懷慎清絕。不為子孫計。而其子奂。亦甚清白。為南郡太守時。污吏斂手。中人之市舶者。不敢干法。遠俗為安。箕裘克紹。不墜家風。世之積資財以遺子孫者。實待子孫太虐。而贻以禍殃也。
  
  【白話解釋】
  唐朝的盧懷慎。官做到吏部尚書。清白勤儉。不營家財產業。官職雖然很大了。家裡的妻子還是忍著饑餓。受著寒凍。他到東都地方去治理選官的事。奉身的東西。只有一只布做的袋。有一次、生了病。宋璟和盧從願兩個人去看他。只見他所住的地方。滿屋子裡都是很蕭條的。破舊的席。單扇的門。門裡又沒有簾子。正逢著風雨來了。就舉起了一張席子來遮著。到了時候不早了。就請他們吃飯。只不過兩碗的蒸豆吧了。等到後來他死了。治喪事的時候。家裡沒有一些留下的錢財和物品。皇上得知他這樣的清貧。就下诏送給他家裡一百段絹。一百二十石米。官裡又給他立了碑。
  
  十六、【裴寬瘗鹿】
  裴寬瘗鹿。弗受苞苴。不附權貴。官至尚書。
  【原文】
  唐裴寬為潤州參軍。刺史韋诜有女。登樓。見人於後囿有所瘗。訪令偕來。問其狀。曰。寬義不以苞苴污家。適人以鹿為饷。致而去。不敢自欺。故瘗之。诜嗟異。妻以女。累遷蒲州刺史。久旱。入境辄雨。徙河南尹。不屈附權貴。終禮部尚書。兄弟八人。皆任台省州刺史。
  
  裴公兄弟八人。天性友愛。在都治時。八院相對。常擊鼓會飯。政務清簡。人皆愛之。至廉而又悌矣。許止淨謂其不受苞苴。而姻緣湊合。不附權貴。而昆季聯芳。此皆出人意計外者。非天相乎。
  
  【白話解釋】
  唐朝的裴寬。做了潤州地方的參軍。這時候。刺史韋诜有個女兒。在樓上看見有人在後園。好像在泥地裡埋葬什麼東西的樣子。韋诜訪著了。知道是裴寬干的。就叫他來。問他怎樣的情形。裴寬說。寬不肯為了私下饋送的物品。污穢了清白的家聲。剛才有個人送我些鹿肉。放下就走了。我不敢欺自己的心。所以把他埋葬了。韋诜聽了這一番話。非常驚歎。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做妻子了。後來屢次升做蒲州刺史官。蒲州地方。有許多時候沒有下雨。裴寬到了那個地方。天就下雨了。後來又做河南府尹。他不肯卑屈了自己。去謟附朝廷裡有勢力的大臣。後來做到禮部尚書。他弟兄一共有八個人。都做了台省和刺史的官。
  
  十七、【郭曜獻賜】
  郭曜儉樸。廉德獨尊。德宗復賜。散諸弟昆。
  【原文】
  唐郭曜性孝友廉謹。父子儀出征。每留曜治家。少長千人。皆得其所。諸弟爭築池館。盛其車服。曜以儉樸自處。累遷至太子賓客。建中初。子儀罷兵柄。乃遍加諸子官。以曜為太子少保。子儀薨。曜遵遺命。四朝所賜名馬珍玩。悉皆上獻。德宗復賜之。曜乃散諸昆弟。
  
  汾陽王弟男七人。同日拜官。前古未聞。青紫照庭。冠蓋成裡。而次子曜。獨能廉謹儉樸。矯矯出群。尤為難得。至遵遺命。盡獻四朝所賜名馬珍玩。而上復賜之。則散諸昆弟。其廉德更足稱焉。
  
  【白話解釋】
  唐朝的郭曜。生性孝順友愛。廉潔恭謹。他的父親郭子儀帶兵出去征討。每每留下了郭曜在家裡治理家務。大大小小千數人。個個都很服貼得所。他的弟弟們大家爭著建築池館。車馬衣服裝飾得很華麗。獨有郭曜對待自己很儉樸。累次升做太子賓客的官。在建中初年。郭子儀罷免了兵權。就給他的兒子們個個都加了官。郭曜做了太子少保。後來郭子儀死了。郭曜遵守了父親的遺囑。把四朝皇帝累次賜給他父親的有名的駿馬。珍貴的寶玩。盡數獻還了皇上。德宗皇帝仍舊賜給了他。於是郭曜就分散給兄弟們了。
  
  十八、【程骧散財】
  程骧問母。涕泣悲哀。不義而富。悉散其財。
  【原文】
  唐程骧之父為盜。致資百萬。老而改行。不復出裡闬者十五年。既卒。骧不知此事。後有過。母詈曰。此種不良。庸有好事邪。骧泣問故。母悉告之。骧數日不食。盡散其財。逾年甚貧。就裡中讀書。師賢之。時與饘粥布帛。使供母。文行漸著。開成初。相國彭公聘之。不起。
  
  程骧可謂干父之蠱矣。以盜而致資百萬。不廉孰甚。徒以改行已久。故骧未得知之。且骧、童子耳。一旦聞母言。數日不食。悉散其財。甚至貧無以養母。反賴塾師供其饘粥布帛也。骧固廉。而其母亦廉。
  
  【白話解釋】
  唐朝時候。有個程骧。他的父親原來是個強盜。積了百萬的家資。到了老年才改了行為。足跡不出裡門有十五年。死了以後。程骧就不曉得他父親有做強盜的這回事了。後來程骧有了過失。他的母親罵他道。這個不良的種子。那裡有好的事情做出來呢。程骧流著眼淚。追問著母親說這話的緣故。他的母親就把原委都對他講了。程骧聽了以後。就有好幾天不吃飯。於是把家裡的財產。都散盡了。過了一年。就很貧窮了。在鄉村裡讀書。先生很看得起他。時時給他米粥布綢。叫他供養母親。後來他的學問和品行漸漸地出了名。在開成初年。宰相彭公用禮物來聘他。他不肯去做官。
  
  十九、【溫叟封錢】
  宋劉溫叟。太守贈錢。久貯西捨。封識宛然。
  【原文】
  宋劉溫叟性重厚方正。事繼母以孝聞。開封府尹光義聞溫叟清介。嘗遣府吏赍錢五百千遺之。溫叟不敢卻。貯廳事西捨。令府吏封識而去。明年端午。復送角黍纨扇。所遣吏即送錢者。視西捨封識宛然。吏還以告。光義曰。我送猶不受。況他人乎。乃命辇歸府中。
  
  溫叟不特孝且廉也。其好古執禮。五代以來。當推為第一人焉。光義知其清介。遣吏送錢。殆以試之耳。溫叟以卻之則非禮。受之則不廉。命吏封識。經歲宛然。光義乃不得不命辇歸矣。
  
  【白話解釋】
  宋朝時候。有個劉溫叟。生性穩重厚道。端方正直。服事他的後母。有孝順的聲名。這時候的開封府尹光義。曉得劉溫叟的操守清介。就差了府裡的官吏。帶了五百千錢來送他。劉溫叟不敢推卻。把那些錢都放在廳旁邊西首的房子裡。叫那個官吏封好了。做了記號才回去。到了第二年的端午節。光義又送了他許多粽子和扇子。這一次差來的人。就是前次送錢來的人。看見了西首房屋上封好的記號。仍舊照從前一樣。一些兒也沒有更動。回去就把這般情形。告訴了光義。光義說。我送他。他尚且不肯收受。況且是別人家呢。於是叫把送他的東西。一概用車子載回衙門來。
  
  二十、【馮京拒貴】
  馮京隽邁。少年登科。力拒權貴。不受嬌娥。
  【原文】
  宋馮京幼時。其父式常題其所讀書後雲。將作監丞通判荊南軍府事馮京。後十一年舉進士。廷試皆第一。為將作監丞。通判荊南。如式之言。時猶未娶。張堯佐恃外戚勢。欲妻以女。擁至家。束之金帶。曰、此上意也。頃之。宮中攜酒殽來。出奁具。京笑之不受。力辭出。
  
  許止淨謂京父壯歲無子。買妾涕泣。問知其父欠折。鬻女賠償。即遣女歸。不索原金。翌年、其妻生京。而京少年登科。即能力拒權貴。不為勢逼。不為利誘。所以終能為正直不阿之臣。不負父之德蔭也。
  
  【白話解釋】
  宋朝的馮京。幼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名叫馮式的。常常在馮京所讀的書本後面。題幾個字說。將作監丞通判荊南軍府事馮京。後來過了十一年。馮京中了進士。在殿中考試的時候。都是第一名。做了將作監丞的官。在荊南地方做通判。果然照他父親馮式所說的預言一樣。這時候、馮京還沒有娶親。有個張堯佐靠著自己是皇親國戚的勢力。要把女兒許給馮京做妻子。把他生硬地拉到了家裡。用金帶來束他的腰。對他說。這是皇上的意思呵。過了一回兒。果然宮裡帶了酒菜來。又把很豐盛的嫁妝。陳設出來誇耀給他看。馮京笑著不肯收受。竭力辭別了出來。
  
  二十一、【林積還珠】
  林積邸寓。得一錦囊。明珠數百。悉返浔陽。
  【原文】
  宋林積少入京師。至蔡州邸寓。得錦囊。有明珠數百顆。詢主人曰。前有何人宿此。主人雲。浔陽周仲津。積曰。此人必復至。汝可具吾姓名告之。令來相訪。數日。仲津果至蔡邸尋珠。主人具以姓名告之。乃趨訪積。積驗其珠。數皆合。悉還之。仲津分珠謝。積固辭不受。
  
  思永童時還钏。林積少年還珠。皆賤貨而貴德焉。乃周仲津以分珠酬積不受。竟感恩不已。以數百貫錢。就佛寺修齋。為積祈福。積後登第。官至大中大夫。其家世世簪纓不絕。積厚流光。良有以也。
  
  【白話解釋】
  宋朝有個林積。少年時候到京師裡去。到了蔡州地方的旅館裡。拾得了一只錦做的袋子。袋裡面有幾百顆的明珠。林積就問旅館的主人道。以前有什麼人住在這裡呢。旅館主人說。是個浔陽人姓周名仲津的。林積說。這個人一定再來。你可把我的姓名告訴他。叫他來訪我。過了幾天以後。周仲津果然到蔡州的旅館裡來尋珠子了。旅館主人就把林積的姓名告訴了他。於是周仲津就去拜訪林積。林積考驗他所說的珠子數目。和他所拾到的都是相符合的。就把珠子盡數都還了周仲津。周仲津分了一些珠子來謝他。林積很堅固地辭謝了。不肯收受。
  
  二十二、【思永拾钏】
  思永年幼。拾金候還。失物不索。钏墜袖間。
  【原文】
  宋彭思永幼時。旦起就學。得金钏於門外。默坐其處。須臾、亡钏者來。物色審之良是。即付之。其人欲謝以錢。思永笑曰。使我欲之。則匿金矣。始就舉。持數钏為資。同舉者過之。出而玩。或墜其一於袖間。眾為求索。思永曰。數止此耳。客去。舉手揖。钏墜於地。眾服其量。
  
  許止淨謂拾遺不取、難。而在兒時尤難。失物不索。免彰人過。更難。而在貧時。則難中之難。彭公誠雅量矣。然失物固當緩以置之。不可輕易誣人。免增罪戾。彭公後舉進士。累官戶部侍郎。忠厚之報也。
  
  【白話解釋】
  宋朝有個彭思永。幼小時候。有一天、早晨起來讀書去。在門外面拾得了一只金钏。他就默默地坐在那個地方等著。過了一回兒。那個遺失了金钏的人。果然來了。盤問了一番。那只金钏果然是他的。於是彭思永就把金钏還了他。那個人想把錢來酬謝彭思永。彭思永笑著說道。假使我的心裡喜歡錢。那末就把那只金钏匿起來。不還你了。當他初初去趕考的時候。帶了幾只钏子當盤費。有好幾個同他趕考的人。去看望他。就拿出了钏子大家一同玩著。客人裡面有一個把一只钏子落在袖子裡面。一班人覺得少了一只。就替他尋找。彭思永就說。我的钏子原來只有這個數目。並不缺少的呵。後來落钏在袖子裡的客人臨去。舉起手來作揖。那只钏子就跌在地上了。許多人都佩服他度量的寬大。
  
  二十三、【茂烈安貧】
  茂烈終養。貧素安恬。上書辭帑。非敢雲廉。
  【原文】
  明陳茂烈以母老終養。供母之外。不治一帷。祿以晉江教谕。不受。上給以月米。上書言臣素貧。食本儉。故臣母自安。而臣亦得以自逭其罪。非有及人之廉。盡己之孝也。古人行傭負米。皆以為親。臣母年已八十六。臣欲盡心。尚恐不及。上煩官帑。心竊未安。上不允。
  
  陳公為吉安推官。考績過淮。寒無絮衣。凍幾殆。入為監察御史。袍服樸陋。乘一疲馬。人望而敬之。母老終養。治畦汲水。躬自操作。吏部以其貧。祿以教谕。不受。廉而不自居廉。孝而不自居孝。尤足稱也。
  
  【白話解釋】
  明朝時候。陳茂烈因為母親年紀老了。就辭了官。回家奉養母親。他在家裡。除了供養母親以外。對於其他一切。都非常省儉。甚至一張門幕也沒有。朝廷裡叫他到晉江地方去做教官。他不肯去。皇上每月裡給他月米。他心裡也不肯受。就上了一封書到皇帝那兒去說。我向來貧苦。所以吃的都很儉省。因此我的母親。才得安安地過著生活。一方面我也可以因了貧窮。自己逃脫些罪過。我並沒有及得人家的廉潔。也並沒有盡了自己的孝順。古時候的人。有的做著苦工。有的從老遠的地方背了米。這都是為了雙親的緣故。我的母親。年紀已經八十六歲了。我要稍盡一點做兒子的心。尚且恐怕來不及。又要用了官庫裡的錢。我的心裡是很不安的呵。皇上終於不肯答應他。
  
  二十四、【一儒扃奁】
  一儒高潔。為子完姻。扃奁別室。返濟其貧。
  【原文】
  明劉一儒官刑部侍郎。張居正之姻也。居正當國。一儒嘗贻書規之。居正沒。其親黨皆坐斥。一儒獨以高潔名。尋拜工部尚書。甫半載。移疾歸。初、居正女歸一儒子。珠琲纨绮。盈箱累箧。一儒悉扃之別室。居正死。資產盡入官。一儒乃發向所緘物。還之。卒谥莊介。
  
  許止淨謂范文正為子娶婦。欲焚婦家妝奁於中庭。以嚴拒之。乃一儒不加拒卻。而扃之別室。既不敗壞家風。更以濟其貧乏。使人皆知富貴如浮雲。而儉德久而可貴。於訓世之道。倍覺深切著明矣。
  
  【白話解釋】
  明朝時候。有個姓劉名一儒的人。官做了刑部侍郎。就是當時首相張居正的親家。張居正治理國事。權威很大。劉一儒就寫了一封信去規勸他。後來張居正死了。凡是他的親戚同黨。一個個都受了斥責。只有劉一儒獨獨有了清高廉潔的名譽。過了不多幾時。朝廷裡拜他做了工部尚書的官。做得半年。他就稱了有病。辭官回來。在從前時候。張居正的女兒。嫁給劉一儒的兒子做妻子。嫁來的嫁妝非常豐盛。珠子綢緞。滿滿地堆滿了許多箱子。劉一儒就把所有的嫁妝。盡數鎖在空房子裡。等到張居正死了。他的家產充了公。於是劉一儒把從前封鎖起的東西。還著張居正的家裡。後來劉一儒死了。谥法叫做莊介。
  
  【緒余】
  孔子曰。古之矜也廉。是言其持守太嚴。雖有不圓和之偏處。而其勁節不屈。猶不失為廉也。胡瑗原廉篇雲。夫士子讀書。所學何事。本欲出而致用。為國家作棟梁。為兆民謀幸福。急宜廉隅自饬。清操自勵。以不貪為寶。學古聖賢之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雖貧而不受賂金。雖渴而不飲盜泉。以天地為心。以萬民為命。決不至失其節操。入瓊林玉樹中而迷其性。登仕圖版籍而異其心。果能如此立心。以之治國。而國無不治。以之安民。而民無不安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之力网 ( 闽ICP备2022015686号|人工智能百度统计

GMT+8, 2024-11-1 09:01 , Processed in 0.12057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