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48|回复: 0

碳中和——新能源之大变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19 18: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林麟斋院 于 2021-7-19 19:52 编辑


碳中和——新能源之大变局



     碳中和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悄然展开,这场变局足以改变未来世界能源的格局,如果一切顺利,未来的中国将会变成一个前所未有的能源强国。而为了这一刻,我们已经布局了将近15年,2006年中国在十一五纲要规划中提出节能减排计划,说白了,这就是要痛下决心去淘汰那些落后且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在那时大部分的产业还是以消耗化石能源为主,所以当计划提出后,一些传统的产业就很难受,但无奈的是,我们的石油大部分靠进口,而随着国际油价的剧烈波动,又会导致国家的能源安全。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得慢慢摆脱对石油的依赖,不但如此,还得建立一套自主可控的能源体系,也正是在次年,祖国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如果仔细研究,这些都是为了大力扶持,以及太阳能,风能,水能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因为只有他们成熟之日,才是新能源秩序建成之时,为了这件事,我们努力了近15年之久。就在去年一个转折的契机终于出现了,那就是中国宣布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宣布碳中和,就是化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上风,所以承诺碳中和就是中国崛起的标志性转折。
碳中和是中国崛起非常重要的一次机会,不要以为 它单单只是环保的概念,它堪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换句话说,它就是这个世界新一轮的能源革命,是可以决定各个文明兴衰的一次转折,那什么是碳中和呢?简单点说就是二氧化碳的排出量等于吸收量,那这和能源有什么关系呢?从经济战略来看,碳中和其实就是在制约米国的石油美元,众所周知,美国仗着自己美元和石油挂钩,就有点像《三国演义》里膀大腰圆那董卓了,董卓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美国是挟石油以令各国,就是因为石油美元,它才可以舔着老脸,无限印钱,每次印钱后通货膨胀都会跑到其他的国家,所以说米国可谓是在经济上基本处于了无敌的状态,但是这种行为呢,也搞得其他国家怨声载道,于是有一天欧洲就开始研究能不能重新建一套规则,去制约米国的石油美元呢?如果想造一个新规则,首先就得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就是得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其次就是得制约石油美元,而且还不能让米国看出来我们是在搞他,于是在大家头脑风暴后,一个打着保护地球环境的碳排放体系就诞生了,当时一些专家学者就说,你看自从工业革命以后,这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太多了,搞得地球的温度急速上升,所以这些科学家们就倡议,为了不让温度上升,我们人类必须减少点碳排放,而且那些欧洲佬又私下忽悠米国,说,你看咱们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越排越少,那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肯定会越排越多,咋样都是他们吃亏,所以我们这些老牌资本家们为什么不联合起来,利用碳排放概念来做点文章?那很快米国就中招了,他一时半会儿也没看出来碳排放,就是冲着自己石油美元来的,居然还帮着欧洲研究怎么用碳排放去割韭菜,于是在欧美强强的联合研究下,一个新的概念又诞生了,它就叫碳排放权,随后便组织了84个国家签了一个《京都议定书》,这个条约里明确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变成了一种可以交易的商品,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假如印度有100个碳排放指标,英格兰也有100个,但人家日不落发展的很牛叉,人家国内都是高端产业,造的都是芯片,100个指标根本用不完,它撑死用20个就够了,但印度主要发展的是工业,这些工厂都需要烧煤没烧石油,那这些能源排出来的二氧化碳比100个指标根本不够用,所以你就得多买一些排放指标,换句话说,阿三就得用真金白银,从日不落手里买80个指标,看出来了吗?碳排放权从表面上来看,好像是一个环保问题,但其本质就是把国家的发展全变成一种可以交易的商品,所以想要发展的国家只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乖乖的,像发达国家买碳排放指标,这跟交保护费没啥区别,这第二个嘛,就是用清洁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这些不产生或者少产生二氧化碳的能源,如果大家开始用清洁能源,那传统的石油自然会销量骤减,但是米国就是靠石油美元才猖狂的,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米国终于反应过来了,你这个碳排放权哪是在压制发展中国家呀?你这明明就是在搞我,于是在2001年3月,米国当时的扛把子小布什毫不留情的掀桌子,恰巧那个时代新能源产业也并不发达,有些国家一合计用新能源太贵了,所以都拖着不签字了,于是各个参与国联合力都没有形成,更别提去制约着石油美元了,所以这个协议最终还是落了一个雷声大雨点小的下场。
可是欧洲实在不想放弃啊,因为他们在碳排放体系上已经是下血本,特别是在环境宣传的上,那都是军工级别的投入了,你别以为他们光是现在扶持了一个环保少女,光是现在给公知钱教唆大家不要吃海鲜,人家欧洲在环保问题上的狗粮撒的那是数都数不过来,要知道bbc一大业务,就是去各国造纪录片,那些国际环保组织大部分都拿了他们的吗内,这好不容易把环保的理念推向了世界,那说放弃就能放弃吗?显然不能,所以在2009年大伙又在哥本哈根开一次会,会议的主题就是:你看咱们《京都议定书》虽然签了但效果不咋滴,所以这次能不能把细节规定一下呢?这个会议虽然细化了很多细节,但是大家还是吵得不可开交,当时欧美在其他国家没有参与的情况下,就给各国分配了碳排放指标,他们拍脑门算出全世界碳排放量不能超过8000亿吨,然后27个发达国家抢走了44%的碳排放权,要知道这些国家当时只有11亿人口,也就是说剩下的56%的碳排放权,要让其他国家的55亿人分,从1900年~2005年,发达国家的碳排放量是发展中国家的七倍左右,现在你又要抢走几乎一半的蛋糕,这公平吗?拿脚趾头想都不公平,但是当时却出现了很奇怪的现象,很多环保主义者说,因为欧美率先提出的这个概念,所以要奖励他们多一些的指标,还有人说人家人口基数少,当然要多给一点碳排放的权利了。
这个东西就是一个陷阱,一旦承认了欧美定下来的指标,中国从2020年后,每年都得花1万亿去购买二氧化碳的排放权,所以说公知误国!关键时候还是要靠我们真正的国士们,他们打破了西方国家对碳排放的话语权,是他们以人均历史排放为基础,为中国争取了更多的碳排放权,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努力,一旦被欧美那群人站到了道德的至高点,你想想他们会怎么恶心我们呢?
我们再回到哥本哈根的会议,虽然各国吵的是不可开交,但温度上升的议题还是得到了大家的重视,科学家们也表示,如果继续让温度上升,格陵兰岛等地的冰盖就会融化,冰盖融化了,海平面就会上升,海平面一上升很多沿海地区那可就遭罪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能源产业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于是大家似乎达成了一种共识,这个共识就是在未来一定要减少碳排放量,从而稳住温度的上升,于是到了2016年,近200个国家签订了防止温度持续上升的协定,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地球上的碳——中和,这就是著名的《巴黎气候变化协定》!
      
    既然协定都签了,那各国的工厂排放的时候就得收敛点儿吧?可各国碳排放一减少,米国那边又出了幺蛾子,之前说过  想要减少碳排放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用新能源,二是少用化石能源,可无论是用新能源还是少用化石能源,这罪受损失的都是米国了,人家就指望石油美元来割韭菜呢,你这不是要他命嘛,所以为了不让自己的石油美元被动摇,在2017年美国又骂骂咧咧的退出了,但这无疑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还记得开头吗?我们早在2007年就开始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经过了岁月的蹉跎,一些优质企业果然不负众望地走了出来,比如新能源汽车——比亚迪,比如太阳能光伏龙头——隆基股份,再比如风电的龙头——金风科技,他们都是十几年如一日在新能源领域深耕细作的典范,于是新能源优势的天平悄无声息地倒向了祖国这边!
   比亚迪,比如太阳能光伏龙头——隆基股份,再比如风电的龙头——金风科技,他们都是十几年如一日在新能源领域深耕细作的典范,于是新能源优势的天平悄无声息地倒向了祖国这边!
    所以说2016年,我们并不是以弱者的姿态加入了《巴黎协定》,反之,我们还有很大的优势,什么优势呢?这就要提到能源安全的概念了,从经济战略来讲,碳排放权的目的就是为了制约石油美元,而我们加入《巴黎协定》,其实也是想改变目前自己的能源结构,要知道2020年我们原油70%以上依赖进口,天然气40%以上也得买别人的,能源卡脖子可比芯片卡脖子更严重,如果无法摆脱能源卡脖子,那永远都得看别人的眼色,所以就新能源的路线是迫在眉睫,幸运的是我们恰恰的新能源体系中拥有巨大的竞争优势,就拿2015年麦肯锡的报告来说,中国光伏和风能行业简直是吊打欧美,特别是在光伏领域,2020年,全球前20的光伏企业15个是中国的,而且在这个领域我们已经达成从技术到设备全部国产化,换句话说就是光伏这个产业,任何人都卡不了我们的脖子,而随着技术的推进,近两年光伏的发电价格慢慢的比火电还要便宜啦,所以呢,太阳能发电必然是未来的趋势,最关键的是我们现在还解决了曾经的一大难题,那就是——弃电率,顾名思义,弃电率就是发出来的电用不了。回想当年新能源产业也是非常憋屈的,有些地方日照充足,我们可以用光伏尽情的发电,有些地方风起云涌,我们可以尽情的用风力发电,但可惜的是曾经发的电无法储存,即便是储存了也无法分配,这就导致浪费了很多电,这些电可都是白花花的能源啊,但近几年一个黑科技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他就是中国的特高压技术,举例子吧,从西边的新疆伊犁——到山东曹县有三千多公里,如果用普通的油罐车去运输化石能源,那运费可高的吓人,但要是用特高压直接送电损耗也就只有1%左右,目前特高压已经上升到了G家战略的高度,在未来它将会让世界形成一张网,我们可以畅想一下,这个网一旦结成,是不是就能把多余的电合理的分配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呢?中国在特高压技术方面也是世界第一,而且今年大家肯定都有这种感觉,那就是身边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了,没错,今年也是新能源汽车爆发之年,我们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初露峥嵘,无论是长城,比亚迪,五菱,宏光在今年都研发出来了让人记忆犹新的车型,据一些大神估计,2030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占比有望达到70%,到那时光伏风能负责发电,特高压负责能源分配,而新能源汽车负责储备、消耗,这就形成了一套摆脱化石能源迈向新能源到新体系,在这种新体系下的不但可以倒逼低端产业升级,最关键的是可以向更高级的科技进阶,比如随时随地的虚拟现实,比如随处可见的太阳能无人机,而这些应用无疑又会推进万物互联、量子计算、无人驾驶的技术的进步,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神奇,某些人还想着怎么用石油美元去割韭菜时,另一批人早就开始思考怎么进入新的资源化,什么是格局?这就是格局!!!
     太阳能发电必然是未来的趋势,最关键的是我们现在还解决了曾经的一大难题,那就是——弃电率,顾名思义,弃电率就是发出来的电用不了。回想当年新能源产业也是非常憋屈的,有些地方日照充足,我们可以用光伏尽情的发电,有些地方风起云涌,我们可以尽情的用风力发电,但可惜的是曾经发的电无法储存,即便是储存了也无法分配,这就导致浪费了很多电,这些电可都是白花花的能源啊,但近几年一个黑科技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他就是中国的特高压技术,举例子吧,从西边的新疆伊犁——到山东曹县有三千多公里,如果用普通的油罐车去运输化石能源,那运费可高的吓人,但要是用特高压直接送电损耗也就只有1%左右,目前特高压已经上升到了G家战略的高度,在未来它将会让世界形成一张网,我们可以畅想一下,这个网一旦结成,是不是就能把多余的电合理的分配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呢?中国在特高压技术方面也是世界第一,而且今年大家肯定都有这种感觉,那就是身边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了,没错,今年也是新能源汽车爆发之年,我们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初露峥嵘,无论是长城,比亚迪,五菱,宏光在今年都研发出来了让人记忆犹新的车型,据一些大神估计,2030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占比有望达到70%,到那时光伏风能负责发电,特高压负责能源分配,而新能源汽车负责储备、消耗,这就形成了一套摆脱化石能源迈向新能源到新体系,在这种新体系下的不但可以倒逼低端产业升级,最关键的是可以向更高级的科技进阶,比如随时随地的虚拟现实,比如随处可见的太阳能无人机,而这些应用无疑又会推进万物互联、量子计算、无人驾驶的技术的进步,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神奇,某些人还想着怎么用石油美元去割韭菜时,另一批人早就开始思考怎么进入新的资源化,什么是格局?这就是格局!!!
     也正是在一切水到渠成后,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换句话说就是2030年,我们的温室气体排放将达到峰值,30年后,我们会实现温室气体的近零排放。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宣布2060年实现碳中和后,米国开始慌了,米国深知曾经光是欧洲那批人自己玩儿是掀不起啥大浪吧,但现在如果中国加入欧亚,很可能会形成一个经济共同体,如果欧亚形成了经济共同体,那么很多产业都将被整合在一起,到那个时候等待它的结果只能是被孤立,这个时候的米国就陷入了电车难题,如果他不加入碳中和就忤逆了世界的意志会被排斥在群外,如果他加入了碳中和它的石油美元就会被削弱,两害,取其轻,被迫无奈,还是选择顺应潮流,于是在2021年,米国又回到了桌子前,曾经的他们可以仗着石油美元,挟石油以令各国,但在未来新能源的赛道上,可就不是他一家说的算了!
     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中国的崛起不是建立在侵略、殖民、掠夺上的,而是我们用一个个五年计划建设着这片土地,我们用一次次探索,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2001年的加入世贸,08年的奥运会,到15年的《巴黎协定》,无疑都涌现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决心,特别是在2020年承诺实现碳中和后,这不单单只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更是为了完成我们的科技升级,从而形成时代的红利。所以说碳中和是旧能源于新能源的博弈,是旧世界与新世界的交替,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无形的展开,而那条巨龙即将腾飞于空!!!!




中国放大招?中国“碳中和”引领新能源革命?我们如何弯道超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之力网 ( 闽ICP备2022015686号|人工智能百度统计

GMT+8, 2024-11-1 10:37 , Processed in 0.14165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