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294|回复: 4

五种遗规--养正遗规 (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6 17: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莺歌 于 2014-12-26 20:32 编辑

五种遗规--养正遗规(二)
(清)陈弘谋
颜氏家训勉学篇
高颜氏. 名之推. 北齐人.
    弘谋按教弟子之法。自夫子以学文后于力行。本末固已粲然。兹辑养正规。诸凡孝弟谨信爱众亲仁之事。上卷略备。然圣贤成法。非学古安能有获。观颜氏勉学篇。反复提撕。词旨恳到。而以幼而学者。方诸日出之光。则及时自勉. 所当爱惜分阴之意. 溢于言表矣。余故录此为下卷开章。即以朱子读书法继之。盖序固不容淆。功尤不可阙也。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终寤汝耳。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 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 体性稍定。因此天机. 倍须训诱。有志尚者. 遂能磨砺. 以就素业。无履立者. 自兹惰慢. 便为凡人。人生在世. 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计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 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既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 得一阶半级. 便谓为足。安能自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 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 欠伸而已。有识旁观. 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班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雇人答策。三九公燕. 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 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 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披褐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 诚驽材也。有学艺者. 触地而安。自荒乱已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 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 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
  以上为不学者言学。以下为学者言实学。
    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 欲其多智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 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 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 吾亦谓之学矣。今子既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人见邻里亲戚。有佳快者。使子弟慕而学之。不知使学古人。何其蔽也哉。世人但知跨马被甲。长矟强弓。便云我能为将. 不知明乎天道. 辨乎地利. 比量逆顺. 鉴达兴亡之妙也。但知承上接下。积财发谷。便云我能为相。不知敬鬼事神. 移风易俗. 调节阴阳. 荐举贤圣之至也。但知私财不入。公事夙办。便云我能治民。不知诚己刑物. 执辔如组. 反风灭火. 化鸱为凤之术也。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晚舍。便云我能平狱。不知同辕观罪. 分剑追财. 假言而奸露. 不问而得情之察也。爰及农商工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饭牛牧羊. 皆有先达。可为师表。博学求之. 无不利于事也。
  夫所以读书学问. 本欲开心明目. 利于行耳。未知养亲者. 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不惮劬劳. 以致甘软。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
    未知事君者. 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 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
    素骄奢者. 欲其观古人之恭俭节用。卑以自牧。礼为教本。敬者身基。瞿然自失. 敛容抑志也。
    素鄙吝者. 欲其观古人之贵义轻财。少私寡欲。忌盈恶满。赒穷恤匮。赧然悔耻. 积而能散也。
    素暴悍者. 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齿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贤容众。薾音涅疲也然沮丧. 若不胜衣也。
    素怯懦者. 欲其观古人之达生委命。强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勃然奋厉. 不可恐慑也。
    历兹以往. 百行皆然。纵不能淳。去泰去甚。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 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梲竖也。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军国经纶. 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 良由是乎。
    夫学者. 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 便自高大。陵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古之学者为己. 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 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 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 修身以求进也。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 春华也。修身利行. 秋实也。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 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 所诵经书。一月废置. 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尔。幼而学者. 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 如秉烛夜行. 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上篇:五种遗规-养正遗规 高提学洞学十戒             下篇: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
元四明程氏辑. 程名端礼. 号畏斋.
  (序)端礼窃闻之朱子曰。为学之道. 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 必在乎读书。读书之法. 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 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其门人与私淑之徒。会萃朱子平日之训. 而节序其要。定为读书法六条如左。

  弘谋按朱子自定读书之法。一曰循序渐进。一曰熟读精思。二者固尽其要。而此六条者. 则后人集其说而推明之者也。考庆源辅氏. 先以居敬持志。次及循序渐进。而江东书院讲义. 则先之循序渐进。而以居敬持志终焉。夫居敬持志. 固循序致精之本。但在初学. 似难遽责之使然。莫若先引以朱子之所自定。然后进之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而终之以居敬持志。则由是以渐进于大学。于为学之序似较顺。故是编采程氏所辑。而辅氏之说。则俟善学者参观而自喻之。


  循序渐进。
  朱子曰。以二书言之. 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 篇章句字。首尾次第. 亦各有序而不可乱。量力所至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 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 不敢志乎彼。如是. 则志定理明. 而无疏易陵躐之患矣。若奔程趁限。一向趱着了。则看犹不看也。近方觉此病痛不是小事。元来道学不明。不是上面欠工夫。乃是下面无根脚。其循序渐进之说如此。

  熟读精思。
  朱子曰。荀子说诵数以贯之。见得古人诵书。亦记遍数。乃知横渠教人读书必须成诵。真道学第一义。遍数已足. 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 虽已成诵。必满遍数。但百遍时. 自是强五十遍。二百遍时. 自是强一百遍。今人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所以不如古人。学者观书。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注中训释文意。事物名件。发明相穿纽处. 一一认得. 如自己做出底一般。方能玩味反覆。向上有通透处。其熟读精思之学如此。

  虚心涵泳。
  朱子曰。庄子说吾与之虚而委蛇。既虚了. 又要随他曲折去。读书须是虚心方得。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着心. 去秤停他。都使不得一豪杜撰。今人读书. 多是心下先有个意思. 却将圣贤言语来凑。有不合. 便穿鉴之使合。如何能见得圣贤本意。其虚心涵泳之说如此。

  切己体察。
  朱子曰。入道之门。是将自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与己为一。而今人道在这里。自家在外。元不相干。学者读书. 须要将圣贤言语. 体之于身。如克己复礼。如出门如见大宾等事。须就自家身上体覆. 我实能克己复礼. 主敬行恕否。件件如此. 方有益。其切己体察之说如此。

  着紧用力。
  朱子曰。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且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甚么精神。甚么筋骨。今之学者. 全不曾发愤。直要抖擞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其着紧用力之说如此。 

  居敬持志。
  朱子曰。程先生云。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此最精要。方无事时。敬以自持。心不可放入无何有之乡。须是收敛在此。及应事时. 敬于应事。读书时. 敬于读书。便自然该贯动静。心无不在。今学者说书. 多是捻合来说。却不详密活熟。此病不是说书上病。乃是心上病。盖心不专静纯一。故思虑不精明。须要养得虚明专静。使道理从里面流出方好。其居敬持志之说如此。
 
上篇:颜氏家训勉学篇
下篇: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
  弘谋按礼. 男子三十壮有室。今则未弱冠. 而已多授室者矣。此其去成童无几。能知闲有家悔亡之道者盖鲜。故于论读书后. 即继以治家格言。所以及其志未变. 而使知保室宜家之非易也。夫古人治家之言颇不少。独取乎是者。其言质. 愚智胥能通晓。其事迩. 贵贱尽可遵行。故虽朱子文集所不载。以其锓版流传之既久也. 录之。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粒. 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燕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 园蔬愈珍羞。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 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 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 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 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其质朴。训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 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 须加温恤。刻薄成家. 理无久享。伦常乖舛. 立见消亡。兄弟叔侄. 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 宜辞严法肃。听妇言. 乖骨肉. 岂是丈夫。重赀财. 薄父母. 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壻。毋索重聘。娶妇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 最可耻。见贫穷而作骄态者. 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 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牲禽。乖僻自是. 悔误必多。颓惰自甘. 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 急则可相倚。

  轻听发言. 安知非人之谮愬. 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 安知非我之不是. 须平心再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 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 不是真善。恶恐人知. 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 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 祸延子孙。家门和顺. 虽饔飧不继. 亦有余欢。国课早完. 即囊橐无余. 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 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 岂计身家。守分安命. 顺时听天。为人若此. 庶乎近焉。
 
上篇:朱子读书法
下篇:吕近溪小儿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17: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莺歌 于 2014-12-26 17:49 编辑

吕近溪小儿语
近溪. 名得胜. 明嘉靖时. 宁陵人.
    (序)儿之有知而能言也。皆有歌谣以遂其乐。群相习。代相传。不知作者所自。如梁宋间. 盘脚盘. 东屋点灯西屋明之类。学焉而与童子无补。余每笑之。夫蒙以养正。有知识时. 便是养正时也。是俚语者固无害。胡为乎习哉。余不愧浅末。乃以立身要务。谐之音声。如其鄙俚。使童子乐闻而易晓焉。名曰小儿语。是讙呼戏笑之间. 莫非义理身心之学。一儿习之. 可为诸儿流布。童时习之. 可为终身体认。庶几有小补云。纵无补也. 视所谓盘脚盘者. 不犹愈乎。沙随近溪渔隐书。

  弘谋按沧浪之歌. 孺子歌耳。孔子叹为自取。且呼小子听之。当是时. 不复计其歌之出自孺子也。近溪先生. 思所以语小儿. 而因自为小儿语。若规若刺。若讽若嘲。冲口而出。自然成音。小儿闻之. 果小儿语也。嗟乎儿固有不儿时。儿时熟之复之。不儿时思之味之。虽欲终视为小儿语. 不可得已。或曰. 言之毋乃不文。夫以小儿语语小儿. 亦焉用文为哉。


  四言
  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

  沉静立身。从容说话。不要轻薄。惹人笑骂。

  先学耐烦。快休使气。性燥心粗。一生不济。

  能有几句。见人胡讲。洪钟无声。满瓶不响。钟虽大。不撞不鸣。半瓶水。多有声。

  自家过失。不消遮掩。遮掩不得。又添一短。又多了饰非之短。

  无心之失。说开罢手。一差半错。那个没有。

  宁好认错。休要说谎。教人识破。谁肯作养。

  要成好人。须寻好友。引酵音叫酒母也。若酸。那得甜酒。

  与人讲话。看人面色。意不相投。不须强说。察言而观色.

  当面证人。惹祸最大。是与不是。尽他说罢。

  造言起事。谁不怕你。也要堤防。王法天理。王法天理。不怕恶人。

  我打人还。自打几下即是自打。我骂人还。换口自骂。

  既做生人。便有生理。个个安闲。谁养活你。

  世间生艺。要会一件。有时贫穷。救你患难。

  饱食足衣。乱说闲耍。终日昏昏。不如牛马。牛耕犂。马骑坐。此人要他何用。

  担头车尾。穷汉营生。日求升合。休与相争。

  兄弟分家。含糊相让。让要让个明白。子孙争家。厮打告状。让得不明。亦是争端。

  强取巧图。只嫌不彀。横来之物。要你承受。非理所得。岂能常保。

  六言
  儿小任情骄惯。大来负了亲心。费尽千辛万苦。分明养个仇人。

  世间第一好事。莫如救难怜贫。人若不遭天祸。舍施能费几文。

  乞儿口干力尽。终日不得一钱。败子羹肉满桌。吃着只恨不甜。富家一席酒。贫汉一年粮。不可不知。

  蜂蛾也害饥寒。蝼蚁都知疼痛。谁不怕死求活。休要杀生害命。

  自家认了不是。人再不好说你。自家倒在地下。人再不好跌你。

  气恼他家富贵。畅快人有灾殃。一些不由自己。可惜坏了心肠。人各有命。嫉妒何益。

  杂言
  老子终日浮水。儿子做了溺鬼。老子偷瓜盗果。儿子杀人放火。言为父者。不可开为恶之端。

  休着君子下看。俗人下看何妨。休教妇人鄙贱。乞墦之类是也。

  人生丧家亡身。言语占了八分。惟口可恨。耳目次之。

  任你心术奸险。哄瞒不过天眼。

  使他不辨不难。势服也。要他心上无言。理服也。

  人言未必皆真。听言只听三分。还要虚心审察. 不可听说便行.

  休与小人为仇。小人自有对头。我且忍他。

  干事休伤天理。防备儿孙辱你。远在儿孙近在身。

  你看人家妇女。眼里偏好。人家看你妇女。你心偏恼。凡事要将心比心。
  恶名儿难揭。好字儿难得。

  大嚼多噎。大走多蹶。凡事小心谨慎。

  为人若肯学好。羞甚担柴卖草。颜曾思宪。贫贱无比。为人若不学好。夸甚尚书阁老。

  慌忙到不得济。安详走在头地。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果不当理。一句也是多的。

  小辱不肯放下。惹起大辱倒罢。此受气不过者之通病。若大辱不罢。必至家败身亡.
  天来大功。莫大的功. 禁不得一句自称。纵使人称。还要谦让. 归功于人. 才免嫉妒。海那深罪。莫大的罪。禁不得双膝下跪。

  一争两丑。一让两有。虞芮之闲田。亡父之白金。

上篇:朱子治家格言
下篇:吕新吾续小儿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17: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莺歌 于 2014-12-26 17:51 编辑

吕新吾续小儿语
新吾. 名坤. 近溪子也. 明万历朝. 少司寇.
    (序)小儿皆有语。语皆成章。然无谓。先君谓无谓也。更之。又谓所更之未备也. 命余续之。既成刻矣。余又借小儿原语而演之。语云教子婴孩。是书也诚鄙俚。庶乎婴孩一正传哉。乃余窃自愧焉。言各有体。为诸生家言. 则患其不文。为儿曹家言. 则患其不俗。余为儿语而文. 殊不近体。然刻意求为俗. 弗能。故小儿习先君语. 如说话。莫不鼓掌跃诵之。虽妇人女子. 亦乐闻而笑。最多感发。习余语如读书. 謇謇愍愍。无喜听者。拂其所好. 而强以所不知。理固宜然。嗟嗟. 儿自有不儿时。即余言或有裨施他日万分一。第恐小儿徒以为语。人徒以为小儿语也。无论文俗. 总属空谈。虽仍小儿之旧语. 可矣。先君何庸更。余何庸续且演哉。重蒙养者. 其绎思之。

  弘谋按小儿语. 天籁也。续小儿语。人籁也。天籁动乎天机。人籁餍乎人意。婆心益急矣。

  四言
  心要慈悲。事要方便。残忍刻薄。惹人恨怨。

  手下无能。不是故意。只是无才。从容调理。他若有才。不服事你。

  遇事逢人。豁绰舒展。要看男儿。须先看胆。丈夫只怕胆怯气馁.

  休将实用。费在无功。蝙蝠翅儿。扇名。一文钱一把。一般有风。扇有值银三五两者。风也只是如此.

  一不积财。二不结怨。睡也安然。走也方便。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你看儿郎何如。便知亲看你何如。要求子顺。先孝爷娘。你不孝顺父母。你儿照你样行。

  别人情性。与我一般。时时体悉。件件从宽。

  都见面前。谁知脑后。笑着不觉。说着不受。

  人夸偏喜。人劝偏恼。你短你长。你心自晓。夸你是真是假. 劝你是好是歹.
  卑幼不才。瞒避尊长。外人笑骂。父母夸奖。

  仆隶纵横。谁向你说。恶名你受。暗利他得。

  从小做人。休坏一点。覆水难收。悔恨已晚。立身一败. 万悔难追.

  贪财之人。至死不止。不义得来。付与败子。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都要便宜。我得人不。人己无两得之理。亏人是祸。亏己是福。

  怪人休深。望人休过。省你闲烦。免你暗祸。怪人深。则祸必不测。望人过。则心必不遂。

  正人君子。邪人不喜。你又恶他。他肯饶你。人而不仁. 疾之已甚. 乱也。

  好衣肥马。喜气扬扬。醉生梦死。谁家儿郎。

  今日用度。前日积下。今日用尽。来日乞化。人生福分. 都有定数. 譬如一石粮食。一日一升。吃一百日. 一日一斗。只吃十日. 一日一石。只吃一日。自然之理.

  无可奈何。须得安命。怨叹燥急。又增一病。

  仇无大小。只怕伤心。恩若救急。一芥千金。

  自家有过。人说要听。当局者迷。旁观者醒。

  丈夫一生。廉耻为重。切莫求人。死生有命。

  要甜先苦。要逸先劳。须屈得下。才跳得高。惟忍乃克有济。

  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惊。是善当喜。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

  害与利随。祸与福倚。只个平常。安稳到底。

  怒多横语。喜多狂言。一时褊急。过后羞惭。

  人生在世。守身实难。一味小心。方得百年。

  慕贵耻贫。志趣落群。惊奇骇异。见识不济。

  心不顾身。多欲损身。口不顾腹。多食伤腹。人生实难。何苦纵欲。

  才说聪明。便有障蔽。不着学识。到底不济。

  威震四海。勇冠三军。只没本事。降伏自心。非制人之难。而自治之难。非任气之难 。而循理之难。

  矮人场笑。下士涂说。学者识见。要从心得。

  读圣贤书。字字体验。口耳之学。梦中吃饭。

  男儿事业。经纶天下。识见要高。规模要大。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一饭为恩。千金为仇。薄极成喜。爱重成愁。

  鼠杀象。蜈蚣杀龙。人休忽微。蚁穴破堤。蝼孔崩城。事休忽小。

  意念深沉。言辞安定。艰大独当。声色不动。

  相彼儿曹。乍悲乍喜。小事张皇。惊动邻里。有识有度。方是大器。

  分卑气高。能薄欲大。中浅外浮。十人九败。

  坐井观天。面墙定路。远大事业。休与共做。

  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定静沉潜之谓思理。

  理可理度。事有事体。只要留心。切莫任己。

  六言
  修寺将佛打点。烧钱买免神明。灾来鬼也难躲。为恶天自不容。鬼神原不卖福. 修寺烧钱何益。人能作善修德. 万福百祥自集。

  贫时怅望糟糠。富日骄嫌甘旨。天心难可人心。那个知足饿死。

  苦甜下咽不觉。是非出口难收。可怜八尺身命。死生一任舌头。昔人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因循惰慢之人。偏会引说天命。一年不务农桑。一年忍饥受冻。万事尽了心力。然后听天任命。

  天公不要房住。神道不少衣穿。强似将佛塑画. 求福免祸心切。只是谄赂神明. 大家都说行善。不知此心为神乎. 为己乎。行善乎. 行利乎. 不如救些贫难。这却是善事。又不肯为。彼善事上官. 忘情民瘼者. 何以异此。

  世上三不过意。王法天理人情。这个全然不顾。此身到处难容。

  责人丝发皆非。辨己分豪都是。盗跖千古元凶。盗跖何曾觉自。

  柳巷风流地狱。花奴胭粉刀山。丧了身家行止。落人眼下相看。

  只管你家门户。休说别个女妻。第一伤天害理。好讲闺门是非。此天下之大恶也。他若是实. 与你何干。倘若诬枉甚于杀人。

  人侮不要埋怨。只当宽解. 人羞不要数说。只当回护. 人极不要跟寻。只当放松。人愁不要喜悦。只当忧念。

  大凡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若还苟且粗疏。定不成一件事。

  少年志肆心狂。长者言之偏恼。你到长者之时。一生悔恨不了。

  改节莫云旧善。自新休问昔狂。贞妇白头失守。不如老妓从良。

  自家痛痒偏知. 别个辛酸那觉。体人须要体悉。责人慎勿责苛。

  快意从来没好。拂心不是命穷。安乐人人破败。忧勤个个亨通。  
  儿好何须父业。儿若不肖空积。不知教子一经。只要黄金满室。

  君子名利两得。小人名利两失。试看往古来今。惟有好人便益。

  厚时说尽知心。堤防薄后发泄。恼时说尽伤心。再好有甚颜色。

  事到延挨怕动。临时却恁慌忙。除却差错后悔。还落前件牵肠。

  往日真知可惜。来日依旧因循。若肯当年一苦。无边受用从今。

  东家不信阴阳。西家专敬风水。祸福彼此一般。费了钱财不悔。

  德行立身之本。才识处世所先。孟浪痴呆自是。空生人代百年。

  谦卑何曾致祸。忍默没个招灾。厚积深藏远器。轻发小逞凡才。

  俭用亦能彀用。要足何时是足。可怜惹祸伤身。都是经营长物。

  未来难以预定。算彀到头不彀。每事常余二分。那有悔的时候。

  火正灼时都来。火一灭时都去。炎凉自是通情。我不关心去住。

  何用终年讲学。善恶个个分明。稳坐高谈万里。不如踸踔音趂卓。跛者行也。一程。

  万古此身难再。百年展眼光阴。纵不同流天地。也休涴污也了乾坤。

  世上第一伶俐。莫如忍让为高。进屦张良结袜张释之胯下韩信。古今真正人豪。

  学者三般要紧。一要降伏私欲。二要调驯气质。三要跳脱习俗。

  百尺竿头进步。钻天巧智多才。饶你站得脚稳。终然也要下来。

  莫防外面刀枪。只怕随身兵刃。七尺盖世男儿。自杀只消三寸。此有无穷之味。爱身者当自得之。

  杂言
  创业就创干净。休替子孙留病。只图眼前便宜。却忽日后反覆。子孙必受其害。

  童生进学喜不了。尚书不升终日恼。始终是一个人. 人心有甚尽足。

  若要德业成。先学受穷困。若要无烦恼。惟有知足好。

  若要度量长。先学受冤枉。若要度量宽。先学受懊烦。

  十日无菽粟. 身亡。十年无金珠. 何伤。

  事只五分. 无悔。味只五分. 偏美。

  老来疾痛. 都是壮时落的。衰后冤孽。都是盛时作的。

  见人忍默偏欺。忍默不是痴的。

  鸟兽无杂病。穷汉没奇症。

  闻恶不可就恶。恐替别人泄怒。焉知非小人借我出气。

  休说前人长短。自家背后有眼。

  湿时捆就. 断了约儿不散。小时教成. 殁了父兄不变。

  说好话。存好心。行好事。近好人。

  算计二着现在。才得头着不败。凡事都留后门。有救性此万全之道。

  君子口里没乱道。不是人伦是世教。

  君子脚跟没乱行。不是规矩是准绳。

  君子胸中所常体。不是人情是天理。

  好面上灸音九个疤儿。一生带破。白衣上点些墨儿。一生带涴。叶乌卧切。

  恩怕先益后损。则恩反为仇。前功尽弃。威怕先松后紧。则管束不下. 反招怨怒。

  饥可使耐。过饥伤胃。饱可使再。过饱伤脾。

  热勿使汗。汗则腠理泄而招风寒。冷勿使颤音战。颤则肌肤闭而郁火。

  未饥先饭。未迫先便。便大小便也。此遇忙事久事。不可不知。

  久立先养足。久夜先养目。

  清心寡欲。火不动而水常足. 则血无耗。不服四物。省事休嗔。形不劳而怒不动. 则气无损。不服四君。

  酒少饭淡。无厚味湿热以生痰火。二陈没干。慎寒谨风。无外感贼邪以入肌肤。续命无功。此务本而修内之意。天德王道. 皆不外此。

  线流冲倒泰山。休为恶事开端。不止祸始休开。便是福端亦慎。福端即祸始也。

  才多累了己身。地多好了别人。智者求拙求少求下求后求迟。此天下之妙道也。

  白首贪得不了。一身能用多少。

  趁心休要欢喜。灾殃就在这里。

  未须立法。先看结煞。立了行不得。怎么收拾。

  休与众人结仇。众怒难犯。休作公论对头。公道难容。

  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说第一等话。抱第一等识。

  欺世瞒人都易。惟有此心难昧。

  暗室虽是无人。自身怎见自身。背地为一不善。自家见自家也羞。

  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

  触龙耽怕。骑虎难下。

  焚结碎环。这个不难。解环破结。毕竟有说。

  无忽久安。无惮初难。

  处世怕有进气。为人怕有退气。

  乘时如矢。待时如死。

  毋贱贱。毋老老。毋贫贫。毋小小。

  同困相忧。同亨相仇。

  欲心要淡。道心要艳。

  上看千仞。不如下看一寸。前看百里。不如后看一。

  将溢未溢。莫添一滴。将折未折。莫添一搦。

  无束燥薪。无激愤人。

  辩者不停。讷者若聋。辩者面赤。讷者屏息。辩者才住。讷者一句。辩者自惭。讷者自谦。

  积威不论从违。刑驱势迫。貌从心违。积爱不论是非。溺爱者不明。

  一子之母余衣。三子之母忍饥。越少越专. 越多越攀. 专者没的推托. 攀者大家耽闲。

  世情休说透了。世事休说彀了。

  眄望也不来。空劳眄望怀。无外慕之心. 愁惧也须去。多了一愁惧。有顺受之意。

  贪吃那一杯。把百杯都呕了。舍不得一金。把千金都丢了。

  怪人休怪老了。反不怕怪。你奈他何。爱人休爱恼了。劝他太苦。反惹后言.

  侵晨好饭。算不得午后饱。平日恩多。抵不得临时少。施恩要有终有节。

  祸到休愁。徒愁何益。也要会救。救得一分是一分。福来休喜。也要会受。空喜则福可为灾。能受。则福且未艾。

  不怕骤。只怕辏。不怕一。只怕积。

  声休要太高。只是人听的便了。事休要做尽。只是人当的便好。此亦有余不尽之意。

  要吃亏的是乖。占便宜的是呆。

  雨后伞. 不须支。怨后恩. 不须施。

  人欺不是辱。人怕不是福。

  刚欲杀身不顾。气。柔欲杀身不悟。酒色财。

  当迟就要宁耐。当速就要慷慨。

  回顾莫辞频。前人怕后人。

  歇事难奋。玩民难振。

  穷易过。富难享。宁受疼。莫受痒。

  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绵袄冻成病。

  无医枯骨。无浇朽木。

上篇:吕近溪小儿语
下篇:陆桴亭论小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17: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莺歌 于 2014-12-26 20:34 编辑

陆桴亭论小学
桴亭名世仪。明末。太仓人。
    弘谋按古人之论小学详矣。此特提其要而切言之。见人材之成. 未有不自幼时始者。诸凡正本清源。防微杜渐。以至随时引掖。俾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胥可见之施行。而不为迂远阔情之论。故特载之终篇. 以当是书总汇。至其论读书法.以三十年计. 条分三节。自童子始。因并附载焉。
  古者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此自是正理。然古者人心质朴。风俗淳厚。孩提至七八岁时. 知识尚未开。今则人心风俗. 远不如古。人家子弟. 至五六岁. 已多知诱物化矣。又二年而始入小学。即使父教师严. 已费一番手脚。况父兄之教. 又未必尽如古法乎。故愚谓今之教子弟入小学者. 决当自五六岁始。
  小学之书. 文公所集备矣。然予以为古人之意。小学之设. 是教人由之。大学之道. 乃使人知之。今文公所集. 多穷理之事. 近于大学。又所集之语. 多出四书五经. 读者以为重复。且类引多古礼. 不谐今俗。开卷多难字. 不便童子。此小学所以多废也。愚意小儿五六岁时。语音未朗。未能便读长句。窃欲彷明道之意。采择礼经中曲礼幼仪。参以近礼。斟酌古今。择其可通行者. 编成一书。或三字。或五字。节为韵语。务令易晓。名曰节韵幼仪。俾之即读即教。如头容直. 即教之端正头项。手容恭. 即教之整齐手足。合下便教他知行并进. 似于造就人材之法. 更为容易。集内采陈北溪小学诗礼. 即此意。
  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古人教人. 自幼便教他礼乐。所以德性气质。易于成就。今人自读书外. 一无所事。不知礼乐为何物。身子从幼便骄惰坏了。愚意自节韵幼仪外. 更欲参酌古今之制。辑冠. . . 及乡饮. 乡射. 诸礼为礼书。丧礼不可豫习。拟另辑为一卷。俾学者居丧时读之。文庙乐舞. 及宴饮. 升歌. 诸仪为乐书。俾童子十数岁时。仍读四书。兼习书数。暇日则序一处。教升歌习礼。如古人舞勺舞象之类。务使之郁郁彬彬。则涵养气质。熏陶德性。或可不劳而致。
  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多记性。少悟性。十五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前. 使之熟读。不但四书五经。即如天文. 地理. 史学. 算学之类。皆有歌诀。皆须熟读。若年稍长. 不惟不肯读。且不能读矣。今人村塾中开蒙。多教子弟念诗句。直是无谓。
    凡子弟学写仿书。不独教他字好。即可兼识字。及记诵之功。
  四明程端礼. 有家塾分年读书法。教童子读四书五经。先令读正文既毕。然后却读注亦可。盖子弟读书。大约十岁前有记性。以后渐否。若令先读正文。虽子弟至愚。未有不于十岁前完过者。此亦读书之一法。文公有言。古有小学。今无小学。须以敬字补之。此但可为年长学道者言。若童子定须教以前法。
  古人设社学法最好。欲教童子歌诗习礼。发其志意。肃其威仪。盖恐蒙师惟督句读。则学者苦于简束. 而无鼓舞入道之乐也。然歌诗近于鼓舞。习礼便有简束的意在。古人十三学乐. 诵诗。二十而冠. 始学礼。盖人当少年时。虽有童心。然父兄在前. 终有畏惮。故法不妨与之以宽。宽者. 所以诱其入道也。年力既壮. 则智计渐生。此时纯用诱掖. 则将有放荡不制之患。故法又当与之以严。严者。所以禁其或放也。二者因其年力.各有妙用。故古时成就人多。今之社学. 止以句读。简束童子。固失鼓舞之意矣。若误认古人纯用鼓舞。又岂成就之法乎。立教者当知所以善其施矣。
  近日人才之坏. 皆由子弟早习时文。盖古人之法. 四十始仕。即国初童子试. 亦必俟二十后. 方许进学。进学者. 必试经论。养之者深. 故其出之者大也。近日人务捷得。聪明者. 读摘段数叶。便可拾青紫。胸中何尝一豪道理知觉。乃欲责其致君泽民。故欲人才之端. 必先令子弟读书务实。
  昔人之患在朴。今人之患在文。文翁治蜀. 因其朴而教之以文也。今日之势.正与文翁相反。使民能反一分朴。则世界受一分惠。而反朴之道。当自教童子始。有心世道者. 慎毋于时文更扬其波哉。
教小儿. 不但是出就外傅谓之教。凡家庭之教最急。每见人家养子。当其知识乍开时. 即戏教以打人骂人. 及玩以声色玩好之具。此等气习. 沁入心腑。人才何缘得成就。
  家庭之教. 又必原于朝廷之教。朝廷之教以道德。则家庭之教亦以道德。朝廷之教以名利。则家庭之教亦以名利。尝有友人问建文时何多忠义。予曰. 此父兄之教严耳。友人问何以知之。曰. 以朝廷之教知之。盖当时朝廷重名节。励清修。其教甚严。茍子弟居官不肖。则累及父母。累及宗族。故孩提之时. 倘或不肖。则父兄必变色而训之。语曰.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积累既深. 所以居官之时. 虽九死而靡悔也。
  洒扫. 应对. 进退. 此真弟子事。自世俗习于侈靡。一切以仆隶当之。此理不讲久矣。然应对进退. 贫士家犹或有之。至于洒扫. 则贫士家亦绝无之矣。偶过友人妣文初家。见其门庭萧然。一切洒扫应对进退. 皆令次公执役。犹有古风。文初. 现闻先生后也。其高风如此。为贫士者. 可以愧矣。
  或问六艺. 童子十五以内. 恐未必能习。曰. 玩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文字则与义字有别。文是习其事。义是详其理。礼乐虽精微。然礼记云. 十三学乐诵诗。又曰十三舞勺。成童舞象。则知由粗及精。自有因年而进之法。射御虽非童子事。然北人与南人不同。曹丕典论论文。自言八岁即学骑射。是射御亦非难事也。至于书数。尤易为力。
  古者八岁入小学。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汉兴. 萧何草律令。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 乃得为史。又以六体试之。课最者. 以为尚书御史史书令史。六体者.古文. 奇字. 篆书. 隶书. 缪篆. 虫书. 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则知古人皆以字学为小学。故人皆识字。今俗崇尚制科。人务捷得。至贵为公卿. 而目不识古文奇字。且并音画亦多讹谬者。少此一段工夫也。
  人少小时. 未有不好歌舞者。盖天籁之发。天机之动。歌舞. 即礼乐之渐也。圣人因其歌舞. 教以礼乐。所谓因其势而利导之。今人教子. 宽者或流于放荡。严者并遏其天机。皆不识圣人礼乐之意。欲蒙养之端. 难矣。
  朱子蒙卦注曰。去其外诱。全其真纯。八字最妙。童子时. 惟外诱最坏事。如樗蒲博弈. 及看搬演故事之类。极易使人流荡忘反。善教子者. 只是形格势禁。不使得亲外诱。乐记所谓奸声乱色. 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是也。然其尤要在端本清源。使父兄不为非礼之戏.则子弟自无从得接耳目。
 
上篇:吕新吾续小儿语   
                                                  下篇:论读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17: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莺歌 于 2014-12-26 20:37 编辑

论读书
      古之学圣贤易。今之学圣贤难。只如读书一节。书籍之多. 千倍于古。学者茍欲学为圣贤。非博学不可。然茍欲博学. 则此汗牛充栋者将何如耶。偶思得一读书法。将所读之书. 分为三节。自五岁至十五为一节。十年诵读。自十五岁至二十五为一节。十年讲贯。自二十五至三十五为一节。十年涉猎。使学有渐次。书分缓急。庶几学者。可由此而程工。朝廷亦可因之而试士矣。所当读之书。约略开后。

  十年诵读。
  小学 四书 五经 周礼 太极通书西铭 纲目 古文 古诗 各家歌诀

  十年讲贯。
  四书 五经 周礼 性理 纲目 本朝事实 本朝典礼 本朝律令 文献通考 大学衍义 天文书 地理书 水利农田书 兵法书 古文 古诗

  十年涉猎。
  四书 五经 周礼 诸儒语录 二十一史 本朝实录及典礼律令诸书 诸家经济类书 诸家天文 诸家地理 诸家水利农田书 诸家兵法 诸家古文 诸家诗

  以上诸书. 力能兼者兼之。力不能兼. 则略其涉猎. 而专其讲贯。又不然. 则去其诗文。其余经济中. 或专习一家。其余则断断在所必读。庶学者俱为有体有用之士。今天下之精神皆耗于帖括矣。谁肯为真读书人。而国家又安得收读书之益哉。
 
上篇:陆桴亭论小学
                                              下篇:五种遗规--养正遗规 (三补编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之力网 ( 闽ICP备2022015686号|人工智能百度统计

GMT+8, 2024-11-24 00:42 , Processed in 0.1241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