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43|回复: 0

郭文斌解读弟子规第18集 爱的根本是孝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15 20: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莺歌 于 2020-2-15 21:25 编辑

来源:【文明十二家莆田分群】主持:裴娜利




    下面是我们分享的时间,首先我把我整理的内容概要和我的学习感悟分享给各位老师和家人们。也请大家积极分享学习感悟。学习感悟重点分享:
一是针对某一个方面深刻独到的感悟和认识,不要面面俱到。
二是当下自己要采取的行动。

     今晚观看郭老师讲解《弟子规》第十八集有感:这一集郭老师重点围绕桑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侍死着,如事生,慎终追远,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来这些经典告知大家如何完成孝道大厦的建设,我并且第一次收获到为什么对故去的人守孝三年,对刚逝去人怀念仪式七祭,原来这都是古人的智慧所在,让守孝的人不忘怀念自己在母亲肚里成长七天一个样子和在父母怀抱三年长大这样一个过程,怎样才算是对老人真正的怀念,那就是化悲痛为力量不忘祖先的养育之恩!
     裴娜利
2020.2.14


一、内容概要:
        这一节课郭老师为我们解读弟子规入则孝最后部分,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告诉了我们在父母生后如何更好的做到孝敬父母,孝敬老人的最高境界是达到“事死者,如事生”是“对等性”的爱。这一节郭老师进一步讲述了中国人为什么如此崇尚孝道,以及告诉我们父母生前该如何行孝和父母去世后该如何行孝一整套完整的行孝方案。我们对父母生前的孝,能帮我们创造能量,对父母身后的孝,又能让我们通过慎终追远的过程,从父母和祖先那里继承和结转能量,从而增益我们生命的能量总库,孝心能让我们提起感恩心敬畏心和爱心,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二、问题集锦:
1.我们为什么要守孝三年呢?
      因为我们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住了三年,我们才能走路,彻底的独立生活。
2.我们对老人最好的怀念是什么?
      好好做人,好好做事,把生命力提高,把生命能量提高。把我们这个家族命运共同体,家族能量总库的短板补上,让老人得到属于我们转移支付给他的一份能量。
3.怎样才是对老人真正的怀念?
       化悲痛为力量
4.什么是孝?
      “善事父母为孝”无论父母生前或是生后,我们都要礼敬善待。
5.《弟子规》入则孝部分体现的教育的辩证法是什么?
      亲人教孩子,尊敬老师,老师教孩子孝敬老人,作为弟子规的第一条轨道就建立起来了,当师道尊严建立起来之后才能够真正的让孝道的尊严建立起来,当孝道的尊严建立起来,才能真正的让师道尊严建立起来,因为它是一体两面是我们培养孩子的感恩心、敬畏心和爱心来完成他的人格大厦的两条基础中的基础。
三、金句集锦:
1.真正对老人的怀念,就是化悲痛为力量。
2.生命是永恒的,潜意识四个特点:自动记录性,自动播放性,全息性,永恒性。
3.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形式,爱一定要落实到行动上。
4.中国人的信仰就是荣耀自己的祖先,怀念自己的祖先。
5.”中国人并非没有信仰,只是他们信仰的是自己的祖先而不是宗教人物,所以‘落叶归根’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不给祖先蒙羞‘就是中国人的奋斗目标。”——特维叟·莱特
6.”父母呼”是对一个人的行动力、执行力、反应力的培养。
7.孝敬老人的最高境界是最后达到”事死者,如事生”的境界。
8.一个人孝敬老人,孝敬到极致,就可以觉悟。
9.中华文化的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孝,孝敬老人,一个就是“敬”,尊敬老师,孝亲尊师的传统形成,我们就知道教育的辩证法。
四、感悟​
   【张琪分享郭文斌解读《弟子规》第十八~爱的根本是孝道】
        通过学习本集更深刻懂得了如何在父母生前和生后更好地行孝,孝敬老人的最高境界是最后达到”事死者,如事生”的境界,是”对等性”的爱。
       感恩父母生我、含辛茹苦的把我养育大,在有父母有生之年,我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去好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京津冀文明十二家明和家家女儿​~张琪
2020.02.15​
​

       【观后感分享模板】
        〈初学者可借鉴〉

      学习郭文斌解读弟子规第十八集《爱的根本是孝道》观后感:

●视频概要:
       这一集郭文斌老师主要讲对父母身后的孝体现在行动上就是“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郭文斌老师用了十多集的时间讲“入则孝”部分,我们做一个简短的回顾,他从“父母呼”开始讲起,我们讲这是人的行动力的培养,执行力的培养,反应力的培养,一直讲到“事死者,如事生”,我们会看到这里面有一个逻辑上的递进的过程,他从一个人的反应力一直讲到感受力,讲到后面的道德力,讲到自己对念头的跟踪力,再讲到“事死者,如是生”,这一部分包括规劝力,到最后我们对生命的认识到齐生死,这是一个人的孝道的价值大厦的完成,这就是说孝敬老人的最高境界,到最后要达到一种“事死者,如是生”的状态,这样就完成了我们很重要的一堂大课“慎终追远”,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也。

●课程金句:
     1.“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2.“丧尽礼,祭尽诚”祭如在,忌神的时候就要感觉神在,祭祖先的时候要感觉祖先在,这样的祭祀才算是真诚的祭。
3.“事死者如是生”。
4.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篇》。
5.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出自《孝经》。
6.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7.出生入死——出自《老子》第五十章。——
8.“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
10.“中国人并非没有信仰,只是他们信仰的是自己的祖先,而不是宗教人物,所以“落叶归根”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不给祖先蒙羞,就是中国人的奋斗目标”——特维叟莱特。
●课程感悟:
       中国人的信仰就是荣耀自己的祖先,怀念自己的祖先,郭老师把“入则孝”的孝道延伸到中华民族的信仰,那就是“事死者,如事生”,习主席也提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希望,民族有力量。

          明孝之家李俊霞
                       2020.2.15日​

彩虹:
观看郭文斌老师解读《弟子规》第十八集【爱的根本是孝道】感想:“丧三年,常悲咽。事死者,如事生”这部分是教导我们在亲人逝去的时候如何尽孝,古人教导我们还是”中道”,“刚刚好”的中国式尽孝。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好好做人做事,就是对亲人的最好怀念。在我的老家,老妈他们没有什么信仰,但是从小就看到妈妈和伯母总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把第一碗饺子或者炸的油条或者煮好的肉摆放在桌子中央,念叨这祖宗们保佑大家的事情。直到现在,我们也都这样,就连弟弟家的小侄子侄女儿都知道这样做。这就是我们家和祖先的能量链接啊!
  作为老师,​我会教育学生做个知恩感恩尽孝的孩子。在清明节还组织主题班会“慎终追远,珍惜现在”,学校组织学生去为烈士扫墓。这些都是在提升我们的生命能量!
河南省外贸学校牛彩虹 敬上2020.2.15


      2.15学习郭文斌老师解读弟子规第十八集《爱的根本是孝道》观后感:

●视频概要:
       这一集郭文斌老师主要讲对父母身后的孝体现在行动上就是“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讲到爱老人如同当年父母爱我们一样就做到了“爱的对等”
        对老人最好的怀念(怀念的现实意义):好好做人,好好做事,提高自己的生命能量,才能更好的祝福我们逝去的亲人,也就是化悲痛为力量。
        还讲了亲人去世后的七祭,百天,年祭,三年祭等都有甚深的特殊意义,还有过年不贴红对联,正月十五自家不做灯展等都是对逝去亲人的一种怀念方式~~~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永恒账户:潜意识,这个潜意识逝去的亲人也同样存在,所以我们要做到“祭如在”(忌神的时候就要感觉神在,祭祖先的时候要感觉祖先在,这样的祭祀才是真诚的祭)
●课程感悟:
        听今天郭老师的课,很惭愧的想起一件自己因为无知而做的一件大不孝的事,08年夏天奶奶去世后不久,单位几个员工组织聚餐,用完餐后,同事提议要去唱歌,当时领导的视线直接转向我,询问我是否方便,(其实领导是考虑到我前几天刚刚回老家奔丧,才问我的),领导考虑很周到,可我当时并没有明白什么意思,一心想着不能扫大家的兴,就满口答应了,事后回到家里,就觉的妈妈和先生都不是很高兴,可那时还是没懂啥意思,现在想想真是对不起从小百般疼爱我的奶奶,那是我从小长大第一次参加亲人过世的经历,太多的不懂,也是不敬,惭愧至极,都是打学习了传统文化才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这几年每当读到弟子规丧三年长悲咽,我都会百般惭愧,对不起奶奶,对不起,孙女不孝


          明義之家太太吴丽娜
                       2020.2.15日​

裴娜利
学习郭文斌老师《弟子规》
爱的根本就是孝。
这一集感悟最深的就是,事死者,如事生,让我明白了虽然父母都不在了,我依然还有尽孝的机会,老师讲,事死者,如事生,父母虽然去世,但他的潜意识还存在这个宇宙中,不仅父母生前要尽孝,不在了也要象生前一样的恭敬孝顺,孝的最高境界是对老人,事死者,如事生,每年的清明节,国家都会放长假,祭拜革命先烈,祭拜祖宗父母,当我们怀着一棵敬畏心去跪拜父母,就链接上了祖宗父母的能量,每当给祖宗父母祭拜的时候,就会回忆起从小到大父母的养育之恩,点点滴滴的大恩大德仿佛在脑海中回荡,父母一生的辛苦付出,一幕幕的出现在眼前,眼泪禁不住往下流,想起自己在父母在的时侯没有去好好珍惜,抱怨娘的糊涂,抱怨娘没有照顾好父亲,自己是多么的不孝完全不知,直到学习了传统文化,才感到自己真的亏孝了,父母的涌泉之恩连点滴还没报答父母就走了,父亲身体不好本应该是做儿女来照顾的,怎么能让娘亲去照顾,自己的孝道没去尽,反而还怨娘没照顾好父亲,每当想起这事就对不起娘亲,我娘为了我们姊妹八个受了哪么多苦,我竞然忽略了娘的苦心,真的大不孝,明白了父母的潜意识还在,我会在去弥补对父母的亏孝,对所有的父母好也是孝,为社会服务也是孝,尊敬老师也是孝,中和兄弟姐妹也是孝,我会把我弟弟的儿子养大,教育成人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登封天地之中文明十二家
        张秀荣

今天观看了郭文斌老师讲《弟子规》第18集"爱的根本是孝",在看的过程当中,我又想到了几年前去世的公婆,心里面有很多的感触。
        婆婆离开我们已经四年多,公公离开我们也近三年了。如果不是这次疫情的发生,可能在前几天就要给公公举行三年的祭奠仪式,现在这种仪式又要推迟到疫情之后了。而此刻,我想的是,对公公的祭奠外在的形式可以推迟,在我心中对公公的祭奠又体现在哪里,从内心内在而言,我能否能递交一份令我满意的答案。
       想起来一年多前我写的纪念公公婆婆的文章,我又打开看了看,回首近几年我走过的历程。又想起他老人家,心中不免又戚戚然,眼中又涌上泪水。小女儿五岁多,在幼儿园,老师经常教导如何与爷爷奶奶相处,她无数次给我提出这样的要求:我要爷爷奶奶!我说你想爷爷奶奶,就给爷爷的奶奶的照片磕磕头,说说话吧!可孩子的回答却是,我要能在屋子里面走来走去的爷爷奶奶,我要能陪我说话的爷爷奶奶。每每听到这些话,我都无言以对,眼泪再次涌上了眼眶!
         想想自己还是德行不足,没有更多的能力去爱他们,两位老人都是动了大手术之后先后离开了我们,那个时候如果我对祖国的传统医学有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如果那时从内心深处让他们感觉到更多的爱与温暖,也许两位老人不会这么早离开我们!
         此刻,我在内心拷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公婆两位老人家在世,我能否向王希海对待老父亲那样去侍奉两位老人,能否以更大的爱心和耐心去伺候他们两人,我竟不敢回答这个问题,发现自己功课还欠了太多太多!
        俗话讲"久病床前无孝子”,那天看到王玉华老师的分享,她对卧床婆婆的侍奉,那时我就在想,如果是我,我能否像她一样做到?我不敢轻率地回答"能与不能”,因为没有把我置身于那个境地。侍奉公公虽然在他生前的最后十几天里面尽心尽力,但是我在设想这样一幅场景,如果我和公公朝夕相处,我能否做到心里不产生埋怨厌烦的念头。不敢设想,不敢回答,因为有敬畏存心头,害怕我考不及格。
         老师讲生命能量是永恒的,能量是可以转换交付的,对于公婆我还是有很大亏欠的,我要努力,要继续积累自己的能量,转化支付给老人家,对老人家最好的奠祭是真正做好自己,行好五伦大道,相信老人家在另一个世界默默的看着我呢!
         继续努力,加油啊!
         古都洛阳文明12家诚信之家太太宋凤萍
         附上一年多前写的纪念公婆的文章。

裴娜利
今天我想写一写我的公公婆婆,一对可怜的老人。
      写这篇文章的缘起在于,我在明德书院的几次学习中间,我頻频想起我的公婆,我想对他们道一句发自内心的感谢,他们是我人生中的恩人。而这种认识和感恩是随着我对学习的深入,对人生的深刻认识之后,越来越感受到的。
      曾经的我对他们是怀着深深的恨意,抱有满腹的怨言。现在的我,看清楚想明白,他们没错,是我错了,真的真的是我错了。
     公公的爷爷是一位郎中,救死扶伤的同时,也为自己积下来一份殷实的家财。据老家的邻居讲,那个时候我们的房子拥有量是半条街,田地也很多。但不幸的是,公公的父亲是个浪荡子,房产土地到他手中几乎挥霍一空,公公姐弟六人,五个姐姐,他是老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他便卖家财的时候带给家人是多大的伤害,公公的母亲,在公公七八岁的时候,带着怨恨和悲伤,永远离开这个世界,在公公的父亲去世的时候,公公给两位老人合葬时,邻居的说法是,九婶泉下有知,一定不想给九叔葬在一起。
       公公在这样一个原生家庭中长大,极度缺爱的他,拿不出一点爱来爱他人,包括自己的妻子和儿孙。
      婆婆的父亲是一个木匠,高超的手艺为他的家人提供了不错的物质生活,婆婆在青少年时代,已经穿上了毛衣和条绒裤,要知道那个时候可是物资极度匮乏的五六十年代,婆婆长的很好看,但婆婆的文化素质不高,小时候又缺乏劳动,所以各方面能力不强,后来国家招工,她成了建筑工人——钢筋工。
       公公长得很帅气,也很聪明很能干,年轻时干过很多职业,而且干的还不错,有些职业还担任着领导岗位。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公公辞职下海经商,后来从事房地产,赚了不少钱。
       婆婆嫁给公公的时候,公公家里面是一穷二白的。家里条件不错,长相也不错,还有工作的婆婆,当初嫁给公公的时候,是顶着很大压力的,哪一位父母希望自己的女儿嫁穷小伙。但是婆婆就是相中了公公,公公是婆婆心中的天,是她心中的神。一直都是,既使最后她们离婚之后也是。
      但公公眼中的婆婆呢?家务操持不好,与人交往能力不行,在婆婆那里得不到他想要的爱和温暖的公公,选择的路是经常性逃离家庭。他走的路像极了他的父亲!一条可怕的恶性循环之路,在这个家庭中展开。
      先生是独生子,独生子是应该集父母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但我的先生是个例外,在婆婆的眼中和心中,公公几乎是她的一切,她太渴望得到公公的关注和疼爱,为了达到她的愿望,她做了万般努力,她愿为公公付出一切,也为公公付出了一切。她做了很多在外人看来是多么的愚蠢和可怜的事。
       我嫁到他们家不到十天,婆婆便因病住院,伤了一只眼从此看不见,结婚的头年春节我也是陪着婆婆在医院度过的,婆婆的身体不好,精神状态更不好,家里面的很多事儿,都是我来做,那时的我没有学习传统文化,不懂因果,所以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怨恨。
      我从小到大学习成绩还可以,但奇怪的是,每到大考便考砸,无论是小升初,中招还是高考,都是这样。拿好友乔小燕的话讲,有点慧根,但没有福报。
     我嫁给先生的时候,先生家正是辉煌时,公公那个时候很有钱,他开着一家房地产公司,但他的钱我花不着,他的儿子也花不着。我和先生订婚的时候,他只拿了3000多块钱的聘礼,其他的三金什么统统没有,要知道那个时候先生已经上班,而他的工资通通要上交。我从结婚开始便和他们生气。无知的我,可怜的我。
      后来发生了很多很多诸如之类的事,包括我的两个女儿,从出生到长大,公公是很少出力出钱的。他的心中只有他自己。
     我是2012年接触传统文化,随着学习的深入,我看清了真相,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我尝试着对我的公公婆婆好,但这个过程是极其艰难的,好在有圣贤的指导,虽然有多次的反复,但我更多是坚持,我在2013年春节参加了新安县传统文化论坛,遇到了文静老师,她看了我的面相,对我说,宋老师,你把你鼻梁上的斑到医院祛了吧?从相面上讲它不太好,我当时心里在想,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躲不过,斑就还是不起吧。
      从2014年开始,我的人生故事便多了起来,刚过清明节,婆娘两家,几乎是同时发生了不同的事件,娘家妈在痛苦恐惧中度过了一年多,婆婆则在医院的病床上,躺了两个月滴水不进,全靠输营养液维持生命,而那时的我怀有身孕,自己还要上班,每天真的是很累很累。所幸的是我接受了圣贤教育,明白一切的发生都是最好的安排,
       那个时候婆婆和公公已经离婚多年,婆婆躺在床上,有时候很心疼钱,我便劝婆婆,“有福伤财,无福伤身”,为你花钱,做于儿子儿媳我们很乐意,父母是挡在我们与福祸之间的一道天然的屏障,父母在,为我们挡着祸,积着福。可怜的婆婆,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饱受痛苦的折磨,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们。(待续      公公的身体之前一直很好,在婆婆去世那年,他生命中的六位亲人,他的姐姐,姐夫等六人,在同一年离开了人世,公公在那年感到了极大的恐惧,把家当旅店的他开始频繁地回来,刚开始,我对他还是有很大意见的,虽然表面明白了一些道理,但心里有些坎,老是过不去,感恩圣贤的教诲,我祈求圣贤加持,让我对公公好些,我在艰难中改变着自己,慢慢从心里面接受了公公,但恐惧是极其伤人的,在婆婆去世之后,公公也是频繁的生病住医院,我虽然心理上接受原谅了公公,但是还是没有能力消除他的恐惧,公公的身体每况愈下,在动了一场大手术之后的半年还是离开了我们。
       公公去世前的十几天,便出现吃不下饭,拉不下来,尿不出去的痛苦场景。医生对公公进行了灌肠,考虑灌肠效果的最大化,灌肠之后是需要专人捂住屁眼,捂半个小时的,由于没有其他亲人。这项工作便由我来负责,半个小时之后的场景几乎让我落泪,哪有大便?一滩水里面只有几个屎花,吃不下饭哪来的屎?
      公公生命的最后几天,连我给他熬的米油也喝不下去,我知道公公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就想为他清理下牙齿,我拿着棉签沾点水蹭蹭他的牙,体内极度缺水的公公用他的嘴去逮棉签里的水,而当我去喂他水的时候,却发现他喝不进去。我可怜的公公呀!
      我听一个老人讲,公公的禄粮已经没了。在公公生命的最后两天,我把他接回了家里,能在家里寿终正寝也是老人的一种福吧!我以佛教的形式送走了公公,在送往生的过程中,一位居士的话深深打动了我,他说,表面上是你这个孝顺儿媳送走了他,实际上还是他老人家上辈子修的好,积得这个福啊,你公公他跟你表了个好法呀!
      儿女对父母的孝分为四个层次,最高层次是开父母智慧,在这个层次上我是个不孝子女,我对不起我的公公。那么父母对儿女的爱也会分很多层次的,最高层次的爱,莫过于开儿女的智慧吧!在这一点公公他做到了,就这点来讲,公公他老人家送给我的真是天大的礼物呀。天加福是逆着来的,可怜的我之前却不懂得这个真理。
      公公以身表法,让我对经典圣贤教育,更加深信不疑,坚定决心,一定要牵手圣贤,沿着圣贤的脚印一路走下去。
      今年过完年,我又见到了文静老师,我说文老师,你看看我的鼻子,鼻梁上的斑不见了。文老师惊讶不已,她说宋老师,我现在才敢告诉你,从相面上讲,此斑是横祸之相。你为我们表了一个好法。
     我想到了远在天国的公公婆婆,我无限地感恩他们。是他们为了挡了祸积了福,我会继续以我的形式来孝敬他们。
     感恩圣贤,感恩公婆,感恩一切的一切!

丽娟:
学习郭文斌的老师,第十八集〈〈爱的根本是孝道〉〉虽学习而又看到的这些天,我都没有分个享,今天我也来说一下我自己的感悟,我们每个都应有一颗感恩的心,孝道的心,我一直以来,在还没出嫁之前,我对我的奶奶,每个人都是看在眼里,没见过这样子的孝顺的孩子,对她老人家又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百般照顾,到后来我奶奶百年之后,最后我己嫁入婆家,至始至终,我对待我的公婆始终如一,百帮孝顺的,我一直听于我公婆的话,说一不二的,而我公婆待我也像女儿一样看的,为什么我对我的公婆百般孝顺和照顾,因为我失去了我最和蔼可亲的爸爸,因为时间来不及孝顺他,他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所以我把未来的及照顾好的爸爸,我全把他们都照顾好我的公婆的身上,虽然我爸爸离开了我十几年时间,我都无法接受,我感觉我的爸爸还在我的脑子里面的,我嫁入公婆家,我照顾我公婆家的奶奶,也只有我照顾她老人家到百年,我一刻都没有离开过,村里面的都看到,有目共睹的,我一直就是那一句话,我以后终究也会老的那一刻的,虽然我没有给她们富裕的生活,而我一定要给她们老人家温饱,树欲而静风不止,子育养儿亲不在,一定要孝顺,而又孝道,把我们的孝道一代代的传承下去。祝全天下的父母亲,公婆身体健康,健康长寿,感恩您们,有了您们是我们这些做儿女,做媳妇的荣幸

《弟子规》第十八集《爱的根本是孝道》学习心得
         前面郭老师通过十多堂课的生动讲述,对从弟子规》入则孝部分的内涵外延和精神,从人的生命力和生命能量的维度做了一系列的精彩解读,每节课学完之后都感觉自己生命力的高度、宽度和长度都在不同程度的增加。再次感恩郭老师的智慧传递和老师们的大爱领学!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明”师指路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特别是像郭老师这样的“明道开悟”之师,想想我们是何等的幸运!
      今天,郭老师从《入则孝》中的“事死者如事生”这句训喻,结合生命能量共振的原理告诉我们,对父母生前的孝能帮助我们创造能量,而对父母身后的孝,又能让我们通过慎终追远的过程从父母和祖先那里继承和结转能量,从而增益我们生命的能量总库。此时,我有一次体征了人生重大的真理就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力!
        丨九年前的腊月二十六婆婆家92岁的奶奶去世时,阴阳先生算了时辰说,过了年初九才是下葬的黄道吉日,这十多天守灵的事就由我和先生带着大儿子来完成了,奶奶的灵柩在上房的客厅里,一到天黑,家里其他人都感觉害怕,而我们就住在套间里从未有过恐惧。那真是怀着一颗敬畏心一日三餐“事死者如事生”呀,奶奶灵前除了一日三餐外、供的灯和香一天24小时没间断过,晚上还要起来换两次,家里人都说我胆子大,殊不知这个“胆大”来源于《弟子规》呀,因为那时我和儿子已接触《弟子规》,只记住了“事死者如事生”是圣贤经典上的话,是需要我们照着做的,可不知道做到这句话是在增益我们生命的能量总库呀,感恩奶奶给了我全家一个蓄能的机会,给了我们培养孩子感恩心、敬畏心和爱心的机会,给孩子的人格大厦奠定了基础中的基础。后来通过学习逐渐明白,不是奶奶需要我们侍奉,而是我们需要在侍奉的过程中获得生命能量的提升。多年来身边的亲友们都说我运气好,福气大,说公婆身体好、说先生事业顺、说儿子懂事听话学业顺,这一切的福报可能都源于“事死者如事生”。再次感恩先祖的加持护佑,让我拥有了今天的幸福。
         古都洛阳文明十二家
         民主之家太太乔小燕
          2020.2.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之力网 ( 闽ICP备2022015686号|人工智能百度统计

GMT+8, 2024-11-23 10:22 , Processed in 0.12618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