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之音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783|回复: 0

国学辅导:《大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14 01: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智悲学堂】国学辅导:《大学》

作者:智悲学堂  来源:智悲原创

  第一讲



  
  一、前言
  经典教育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呢?经典教育解决最核心问题是孩子最终成为什么样的?如何让孩子更有出息?如何让孩子幸福快乐?
  国学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华文化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它们是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家长经常会遇到许多的问题,比如孩子偏食,自我为中心,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爱学习,不讲卫生,性格急躁,不讲礼,冷漠,不合群等不良行为习惯。这些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一生的健康,快乐,成就85%取决于这些性格和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和性格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因此孩子的习惯和性格的培养是为孩子的一生做准备,对孩子的一生负责的教育观点。而经典教育正是把握了这一教育观点,从根本上开发孩子的心灵智慧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孩子良好行为惯,道德品质等。
  那经典教育到底是怎么回事?经典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开发其高度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而经典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比如:音乐有音乐的经典,美术有美术的经典,而最能代表中华5000年来的文化精髓的经典有《大学》、《中庸》、《论语》、《老子》、《孟子》、《易经》、《三字经》、《弟子规》等。谈到中华国学经典,必然得提到“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中华5000年来的文明史,让中华民族领先4800多年的成功教育模式,培养出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 小平,吴仁宝,张瑞敏等一大批精英,今天它正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普及教育。
  换言之,经典教育是根基教育,能帮助孩子奠定四大人生根基,即:语文根基、人文底蕴根基、好习惯根基和高尚道德的根基。
  读国学经典对孩子的教育有以下好处:
  1、“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奠定孩子一生的道德品质的根基;
  2、提升儿童的记忆力、专注力,开发生命的潜能;
  3、明显快速增加识字量,语文程度提升;
  4、培养读书兴趣,增加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还提高了理解力、分析能力,并能提高和带动其它学科成绩的提升。
  5、父母子女一起读经典,更能增进亲子感情,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国学实际上就是我们古代的语文教育,我之所以说是古代的语文教育,是要与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作一个区别。古代的语文教育跟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是不同的,过去的语文教育是文言文教育,现在的语文教育是白话文教育,过去的语文教育学习的是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诗词歌赋等流传千古的经典著作,而现在我们十六年的语文教育学习的内容能称之为经典的少之又少
  语文教育在传统的教育中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被称之为国学。国学,关系到一国兴衰之学问,它能不重要吗?
  世界上有一个民族,犹太民族,人口只有一千多万,自有诺贝尔奖以来,在各个领域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犹太人占全世界总获奖人数的39%,为什么?因为这个民族有一个传统,就是让儿童从小诵读经典,《圣经》就是犹太民族的国学,犹太民族的经典。几十年来我们不学国学,不读经典,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十四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一个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也没有。几十年来,我们的国家再没有出现过一个大人物。各位同学应该都知道有一个钱学森之问,钱学森问我们的总理,为什么我们几十年出不了大人物。为什么?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不再学国学,不再读经典了,我们背离了我们文化的根,所以我们现代的中国人已经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为什么说我们已经不是中国人呢?打开经史子集而不能读,中国人不能读中国书,我们就不能自称为中国人。不了解我们中国的历史,不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我们就不能自称为中国人。
  学习国学,诵读经典可以使我们的学生亲近汉字,热爱母语,提升见识、修养品行、了解历史,传承文化。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国学教育的功能,来强调国学教育的重要性,那就是国学教育是培养一个能让人真正成为人的教育。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今年9月17日举办的第四届复旦基础教育论坛上,痛批教育功利化时说过一段话:
  “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对整个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如果学校教育只重视知识,不重视德性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下面我可以引用一些例子来佐证杨校长的这段话。
  这是一个学校的网站上对该校的一个学生的报道:“×××2003年10月托福考试663分(满分677分);2004年6月GRE考试,数学部分满分800分,作文仅扣1分,总成绩为1370+5;2004年6月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力挫群雄,夺得一等奖。而且该生获得了美国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出国读博士了。”
  如果仅看上面的这个介绍,按照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成才观来看,这位同学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可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典范,制造出了一个惊天大案,他在美国留学期间,用刀砍下了一个中国女同学的头,同时毁灭了两个家庭的希望。
  这个人叫朱海洋,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原上海水产大学),是该校2001级国贸专业学生。
  还有一个海洋,刘海洋,北京清华大学的高材生,用硫酸泼洒动物园里的狗熊,使五只狗熊受到严重的伤害。
  这就是杨校长所说的学校教育只重视知识,不重视德性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的实证。
  这些仅仅是个案吗?不,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2005年,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举行了一个中美高中学生的理想和追求的比较。提出了五个“人生理想”让学生们选择,分别是:真理,智慧,美丽,财富,权力。结果是中国学生除一个人选择了“美丽”外,其他人无一例外选择了“财富”和“权力”。而美国学生没有一个人选择这些中国学生迷恋的东西,他们全部选择了“真理”和“智慧”!
  这就是中国现在的教育决定了这个结果!选择“财富、权力”的中国人,他们在食品中加三聚氰胺,苏丹红、洗衣粉时不会有丝毫愧疚,只要能赚钱就行。选择“财富、权力”的朱海洋们,当然会毫不犹豫地将刀砍向自己的同胞。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几代中国人已经不学国学了。
  我(杨玉良校长)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以道德为手段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能成为人,而不是动物。教育就是要使一个冥然无知的人明白事理和获得智慧,使人能泰然自若地进入复杂无比的社会,可以参与建设和改造社会的种种活动。教育不单教人以谋生的技能,还应启发人追寻生命的智慧,协助人找出生命的秘密,明白生存的意义和提高生活的质量。教育的理想是尽人之性,使人成为完全的人、圆满的人。更具体地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使人成为有道德行为标准,有仁爱之心的善良之人。中国东汉许慎编了一本书叫《说文解字》,把每个字的义理开显得非常精辟,而且都是一句话就开通,所以我常常看古书都会打从心里佩服圣贤人。「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本质是要以身作则。「育」是「教子使作善也」,教孩子使他能够做善人,所以这个「育」当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善」,而「善」要有标准,孩子才懂得他做人的分寸。孔子说:“仁者爱人”,其实我们不只要爱人,我们还要爱花草树木、河流山川;爱天地万物、宇宙自然;爱世界上任何一种高贵与微小的事物。
  要达到上述的教育目标,只有通过国学教育才能做得到。我们能说国学不重要吗?甚至我们可以说一句偏激的话,我们的学生可以不学数学,不学物理、不学化学、不学英语,但是我们不能不学国学,因为国学是教人做人的学问。
  实际上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首先强调的就是德行教育。
  如果不信,我们可以来做一个拆字游戏,看看“教”字的真实含义。
  中国的汉字是非常神奇的。我们先从字面上来解释一下教育的“教”字,左边是一个“孝”字,右边是一个“文”字,意思是说教育首先是教人孝敬父母,然后才是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我们再来看看“孝”字,较早的“孝”字是象形字:上面象是一老人,下面为一个“子”字。意思是子女背着父母行走。在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传统中,孝的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因为孝道是做人的根基。在家知道孝敬父母,在外面才知道尊敬老师、尊敬领导;在家懂得友爱兄弟,在外面才知道亲近朋友、团结同事。在家里把孝道行好了,在社会上才会做人做事。一个人如果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了,他还会爱谁呢?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个孝字,懂了孝这个字就算明道,遵照孝之理去做就是行道,就是修行,所以说“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第一位的。所以《三字经》里才说“首孝悌,次见闻”,这是教育的顺序,非常重要,一定要按照顺序进行,这个教育的原则不能变。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在《论语》这本书里,就记载了孔子的很多谈孝的内容。诸如“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等等。
  “蓼蓼liao者莪,匪莪e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qu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fu(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hao天罔极。”
  ……
  这首诗出自于《诗经?小雅?蓼莪》,意思是:父母生我育我,耗尽了心血。长大后离开父母远游他乡,等到多年以后回家,父母已去世了。在深深哀痛之中,才知道父母在时自己未能多尽些孝心,此刻,就是再呼天落泪,失声恸哭,也不能挽回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两句话的意思也和上面这首诗差不多。如果我们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恸哭流涕,感到遗憾和悔恨,还不如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尽些孝道,以报答父母的深恩。只是不知道我们现在的学生还有多少人能体会到“哀哀父母,生我劬(qu劳累)劳”这两句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有了孝悌的基础以后,才是知识的传授。我们读读《论语?学而篇》中孔子的话就清楚了,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个人首先要懂得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言行谨慎,要讲信用,要有博爱之心,要多亲近仁德之人。这些非做不可的事做好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再学文,进行知识的传授。
  现代教育将教育的顺序整个弄反了,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真正的教育,首先是教人做人,知识的传授可以暂缓,道德一定要首先确立起来,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国学教育已经中断了几十年,我们的现代教育什么都教,偏偏缺少了道德。有人说现代教育是“缺德”的教育,事实也是如此。由于传统教育的缺失,我们几代的学生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承继已经出现了断层,无法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在我们这几代人的血脉中渐渐地流失。由于传统教育的缺失,造成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的下降,中华民族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民族成了世界上最没有文化的民族,中国人成了世界上最没有文明,最没有道德的人,想想真让人悲哀!
  现在政府也意识到这一点,正在逐步改变当中。(今年)教育部已经正式决定在全国近2万所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教育,明年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正式开展经典诵读教育。
  什么样的文章能被称为经典呢?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诗词歌赋等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经典。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诗词歌赋等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流传千古而不衰的文化瑰宝,是因为其中包含有丰富的民族智慧和大量对人生、世界乃至神秘宇宙的智能思考和为人之道的论述,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个人与社会健康互动之道,有“天地之大曰生”、“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的创生之道、与时俱进之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人文关怀,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是古人真实深远的生命体验。
  经典中包含有一种诚恳的人性,能够进入到人的心灵深处,提高人作为“人”的内在品德,并让人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让人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些经典本身就是一个高远的理想,一个开阔的胸怀。它可以涵养性情,增长智慧,提升眼界,增进道德勇气。熟读这些有高度智慧的书,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较迅速地启迪理性,可以对人生的各项活动,作较为全面而合理的安排。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见识”,也是现今所谓的“文化教养”。但凡有成就并且能够长期保持的人,都是目光远大、品德高尚、富有爱心的人。
  经典教育的最佳时期是在小学阶段。传统教育中的小学阶段,是先学习做人以及如何生活,然后再传授知识,学习六艺,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教育走的路线。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主要是私塾教育,小孩子一入私塾,开头一、二年首先要学的就是“孝弟三百千”这几本书。孝是《孝经》,弟是《弟子规》,三是《三字经》、百是《百家姓》、千是《千字文》。学了这几本书,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实施了品德教育,奠定了一生做人的基础,也就是子游在《论语?子张篇》中说的“洒扫、应对、进退”。我们不要小看“洒扫、应对、进退”这六个字,它既是生活教育也是人品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一贯的传统。我们今天提倡的生活教育,大多是与职业、赚钱相结合的技能培训,与传统的生活教育是两回事。现代人连最基本的洒扫庭厨都不会,以后如何去面对生活呢?
  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只可惜我们这些人已经无福消受了,最多只能在教科书中了解一些皮毛。
  在这里,我想着重向同学们介绍四书中的《大学》。
  《大学》这部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著,它完整地阐述了一个人从格物致知开始,直到治国平天下的自我修炼的的八步功夫。特别是曾子在开篇讲的第一段话,是《大学》全书的精华之所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所以《大学》始终扣住的主题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是立身立己,亲民是爱人立人,止于至善是起心动念,利益一切众生。儒家与佛家没有两样,所以宋儒张载说:“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
  具体到方法上就是八个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五个是修正自己,后面三个是服务社会。正心是端正自己的思想,怎么使自己的思想端正呢?要诚意,要使自己的心念沉静下来。怎样才能诚意呢?要致知,有一个正确的知见,知见不正确,行为是不可能正确的。怎样才能使知见正确呢?要格物,要探究事物之理,以尽物之性。格物、至知、诚意、正心,能达到此四步功夫叫“内圣”,是“独善其身”;自己内心的修行已经圆满了,就是圣人。内心圆满了,然后将你所学所得向外扩展,所以后面四步工夫叫“外王”,是“兼济天下”。
  八步功夫中最重要的是先修己心,然后再修身,先管好自己,树立一个好样板,其次是齐家,把家族治理好;然后是治国,最后才是平治天下。如果没有这个机会,就教化众生,著书立说,做千古的圣人。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遵循着《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指引,用生命去实践自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人生理想,成为流芳百世的大家人物。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文天祥的衣带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都是值得所有读书人学习的典范。
  古人常用“满腹经纶”、“腹有诗书气自华”来评价一个人的学识修养,过去读了六年私塾的人是可以用这两句话来评价的。读了六年私塾的学生,他的背诵量能达到几十万字,阅读量能达到几千万字,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胸藏古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知识渊博的文化人。
  可是我们现在读了十多年书的学生,背诵量和阅读量还不到过去私塾教育的十分之一,大多数学生胸无点墨,大脑空空,看不到丝毫“满腹经纶”、“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这实在是我们教育的耻辱!这也是现代教育背离传统教育所产生的必然恶果!(因果报应!)如果我们的教育再不迷途知返,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创造过世界上最辉煌文明的优秀民族将永远成为世界上最没有道德最没有文化的低等民族,我们也就愧为炎黄子孙。只有真正让教育回归本质,我们延续了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才能在新的世纪重现辉煌,中华民族才能重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阅读国学经典,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极高的文化阅读;
  阅读国学经典,可以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
  阅读国学经典,可以陶冶情操、增加才情;
  阅读国学经典,可以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
  阅读国学经典,可以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
  阅读国学经典,可以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国学经典《大学》! 
  
  <大学>教案
  
  “《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大学》(原作者:曾参shen):《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程颢,程颐)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朱熹又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编排了一番,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
  这样一编排,便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学》版本。
  
  目录
  
  大学简介
  1)三纲八目的追求
  2)弘扬光明的品德
  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4)找准自己的位置
  5)凡事抓住根本
  6)获得知识的途径
  7)不要自欺欺人
  8)修身先正心
  9)齐家先修身
  10)治国先齐家
  11)平天下先治国
  
  一.三纲八目的追求(经)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经)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5)得:收获。(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9)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10)庶人:指平民百姓。(11)壹是:都是。本:根本。(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读解】
  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我们修学佛法的**都读过《无量寿经》,《无量寿经》讲的三种真实相跟《大学》上的三纲完全相同。本经讲的“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就是《大学》里面讲的(明明德);“惠以真实之利”,就是《大学》讲的(亲民);“住真实慧”就是《大学》讲的(止于至善)。这说明儒跟佛法有差别,实际上是圆融的。我们想想看,這是世尊跟孔老夫子的教学,我们把它比照比照,他们两个过去沒见过面,也沒有通过訊,所說的、所教的居然完全相同。这正是谚语所說的:「英雄所见,大略相同。」这些人是真正的英雄豪杰,真正是不为自己,是为了苦难的众生,所以他们都从事于社会教学工作,现在人说的,这是社会教育学家。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儒学经典的奥义。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也即佛法中的修心。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也即佛法中的境由心转。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性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了。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着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
  《大学》这本光辉的经典教材,自古至今熏陶和造就了无数仁人志士,影响着我们后人,推动着历史社会的进步!下面让我们认识一下用生命践行《大学》主旨的伟人——舜吧!
  参考小故事:  
  大禹克俭
  
  诗曰:夏禹治水,过门不入,菲①食恶衣,俭勤莫及。
  
  上古尧帝的时候,洪水遍地,百姓们不能够安居,尧帝派大禹去治水。大禹为人聪明机智,和蔼可亲,又意志坚强,非常讲信用。
  大禹接受治水任务时,结婚才四天。可是为了天下黎民百姓,大禹毫不犹豫地告别了新婚的妻子涂山氏,与大臣益、后稷一起启程赴任。大禹到任后,就积极着手制定治水措施。他吸取父亲鲧②治水的经验教训,努力实践,终于找到了合理的治水方法。他认为,父亲用堵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只有劈开大山,开挖大河,让洪水顺着河流入大湖和大海,才能根治洪水。于是,大禹便带着成千上万的民工去开山挖河,治理洪水。他拿着测量仪器,沿途测量地形地貌,查清何处需要开山,何处需要挖河。他牢记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决心治好洪水。因此,他不辞辛劳,日夜苦干。不论是酷暑还是寒冬,大禹不避风霜雨雪,总是在奔波劳碌,忙于治水。他的儿子生下来后,他也没回家去看一眼。
  有一次,天下着大雨,他带着治水的队伍路过家门,听见儿子在家里哭啼,他的心被牵动了,哪个做父亲的不爱自己的子女啊!他多么想进家门看一看,多么想去亲亲儿子可爱的小脸蛋。可是,治水的工程在等着他,天下的黎民百姓在看着他,他不能因私废公。于是,他深情地望了望家门,心里默默地说:“儿子,等着我,等我治好洪水再回来看你。”然后,毅然转身,带着治水的人顶风冒雨又上路了。
  在治水期间,大禹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可是他一次也没有进家里去看一下。
  大禹带着人们治水,先从帝都冀州开始,完成了壶口工程。接着又治理梁山和岐山,从太原地区到太岳山南面,从衡水到漳水,沿途开山挖河,一步步把洪水引向大湖和大海。大禹带人疏导了九条河道,劈开了九座大山,修治了九个大湖,筑起了无数堤坝。洪水终于被驯服了,顺着河道流向大湖、大海,艰苦卓绝的治水斗争终于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舜帝高度评价大禹的治水功绩,有一次,舜和大臣们聚会,他问大禹说:“你是怎样治好洪水的?”大禹回答说:“是靠孜孜不倦地工作。”虞舜又问:“你是怎样孜孜不倦地工作的?”大禹回答说:“治理洪水时,我和人们一起与洪水搏斗,不分昼夜劈山开河,挖泥运土。我的手指甲都在劳动中磨光了,再也长不出新指甲;我小腿上的汗毛也磨掉了,再也不长汗毛;手上脚底长满了老茧,走路时疼痛难忍,我还是咬紧牙关不停地干,直到治好洪水。”
  舜和大臣们听了大禹的话,都为他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动。主管礼教的贤臣皋③陶颁布命令,号召天下臣民向大禹学习。大禹治水立大功,接替舜做了天子。大禹在吃喝上非常检朴,可是敬天地鬼神却很尽心;自己穿的衣服很不好,可是对于祭服和礼帽,却收拾得很美观;自己住的房屋很矮小,可是对于人民田间的水路,却尽力地讲究,因此孔子也极为推崇他,劝导学生们要向大禹学习。
  【注释】①菲:fěi,微、薄。②鲧:ɡǔn。③皋:ɡāo。
  第一讲思考题:
  1.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
  2.四书指的是哪几本书?
  3.五经指的是那几部经?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法华之音 ( 闽ICP备2022015686号|人工智能

GMT+8, 2024-5-2 21:36 , Processed in 0.14924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