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之音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93|回复: 0

莆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4 14: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莆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莆田文化 莆田文化网2012-8-16237113A+A-

  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务院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莆田市)
  四、传统戏剧(共计92项)
  147  Ⅳ—3   莆仙戏                          福建省莆田市
  十、民俗(共计70项)
  484  Ⅸ—36               妈祖祭典                              福建省莆田市
  国务院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二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莆田市)
  642   Ⅲ-45    灯舞
  莆田九鲤         福建省莆田市
  十、民俗(共计51项)
  978           Ⅹ-71    元宵节
  枫亭元宵游灯习俗、               仙游县、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共计147项)
  二、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共计17项)
  75   Ⅱ-44    十番音乐
  邵伯锣鼓小牌子、           邵伯锣鼓小牌子、       福建省莆田市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莆仙戏
  莆仙戏是我国地方戏曲的古老剧种之一,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至今仍保留着5000多个传统剧目,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有80多个。《琴挑》、《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等传统剧目比较著名,新创作的《新亭泪》、《秋风辞》等剧目,在全国引起广泛影响。莆仙戏的著名剧作家有陈仁鉴、柯如宽、江幼宋、郑怀兴、周长赋等,著名演员有黄文狄、林栋志等。
  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据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唱腔丰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综合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风味。演员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湄洲妈祖祭典
  妈祖文化起源于北宋初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妈祖姓林名默,北宋建隆元年生于莆田湄洲岛,雍熙四年因救助海难逝世。人们感念她生前行善济世,在她死后不久,自发在湄洲岛上立祠祭祀,始称“妈祖”,尊为护航女神。
  妈祖祖庙祭典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圣诞之日举行,行祭地点设在湄洲祖庙广场和新殿天后广场。祭典全程约需45分钟,规模有大、中、小三种,其程序包括:1.擂鼓鸣炮;2.仪仗仪卫队就位,乐生、舞生就位;3.主祭人、陪祭人就位;4.迎神上香;5.奠帛;6.诵读祝文;7.跪拜叩首;8.行初献之礼,奏和平乐;9.行亚献之礼,奏乐;10.行终献之礼,奏乐;11.焚祝文,焚帛;12.三跪九叩;13.礼成。
  妈祖祭典习俗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尤其在我国大陆沿海、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一带,妈祖形象可谓深入人心,老少皆知。湄洲妈祖文化习俗自成一体,内容独特,有研究和保护价值,尤其是在进一步促进闽台两地交流方面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在世界各地数千座妈祖宫庙当中,台湾就有妈祖庙一千多座,妈祖在台湾被尊为“天上圣母”。
  在漫长的传承演绎进程中,妈祖文化逐步传播至我国的沿江、沿海和台港澳地区,并随着华侨华人的脚印逐步传播到世界上的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妈祖文化对世界华人具有很强的凝聚力,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有着很大的影响。妈祖文化经过千年岁月,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成为联系海内外华人、沟通世界各地的文化桥梁和精神纽带。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之——莆田黄石惠洋十音
  莆田十音古称“十番”,是一个独特的民间艺术,极具乡土韵味,被誉为“南曲活化石”,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黄石镇惠洋是十音的发源地,十音器乐演奏最为经典,经历代沿袭传承,仍保留了传统的古老器乐和曲牌,至今沿袭古曲调音符“合、四、就、乙、上、尺、工、还、六、五”等九个音符,在演奏时,弓法齐整,音色甜美,韵律明快,既有江南丝竹之音乐艺术风格,又有北方粗犷的音乐特征。
  黄石惠洋十音盛于明清,现存的曲牌有《荔枝楼》、《风和子》等,主要演奏乐器有四胡、尺胡、笛子等。
  莆田十音几乎渗透在所有民俗活动中,包括民间的婚聚,寿诞,新屋落成都会请十音演奏,但随着民俗文化日益淡化,一些颇有造诣的十音艺人,或年事已高,或退出演奏舞台,十音发展举步维艰。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仙游枫亭元宵游灯习俗
  枫亭是仙游县文化发祥地之一,自宋至清代,登进士榜的有127人,出了文武状元;南唐的晋江王留从效、宋代南康郡王陈洪进、同朝为相的蔡京、蔡卞兄弟、端明殿学士蔡襄等一批历史风云人物从这里走出,铸就了枫亭历史文化的辉煌。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催生了枫亭元宵游灯的民俗文化奇葩。
  枫亭元宵游灯始于宋代。至明代,灯事更是盛况空前,传承至今已900多年。改革开放以来,枫亭元宵游灯成为当地文化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由集镇区的下桥、下街、兰友、学士社区及下街北门自然村依次进行,参与人员达4000多人。装饰精美的头牌主匾由仗仪队簇拥而行;车鼓队、十音八乐队、女子腰鼓队穿插在各式各样的游灯方队之中;灯架队阵容壮观;蜈蚣灯、松树灯、宝伞灯、水族灯、莲花灯、花篮灯、蝴蝶灯、鸽子灯、蜻蜓灯、凤凰灯、菜头灯千奇百态,异彩纷呈;“百戏彩架灯”融入了戏剧、灯艺和杂技艺术的技巧,让人叹为观止;古朴典雅的棕轿舞、皂隶舞、童身舞也是民俗文化一绝;舞龙舞狮让元宵游灯锦上添花。
  枫亭元宵游灯不同于各地的元宵灯节,它汇集了篝火、社火、放灯、游神、古巫、傩舞等多种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合了民间灯艺、曲艺、舞蹈、历史文化、十音八乐、戏剧和杂技等各类艺术,并以游动的方式进行体现,从而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于研究古典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演变以及国内外学者研究蔡襄文化和枫亭民俗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
  枫亭元宵游灯在东南沿海及东南亚地区的观众中深深植根,元宵节的每天夜里,观众多达四、五万人,同时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专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2005年11月,《枫亭元宵游灯习俗》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莆田九鲤灯舞
  《九鲤舞》流传于莆田市黄石镇一带,原是一种带有祈福驱邪色彩的民俗表演活动,而后逐渐演变,至今成为寓意吉祥的节日欢庆舞蹈。
  《九鲤舞》以九种精致的鱼灯为道具作舞而得名。所谓九鲤,并非九条鲤鱼,而是一蛟八鱼九种水族:蛟、鳌、鳜、鲈、鳍、鲤,花鱼、金鱼。舞蹈表现“鲤鱼跳龙门”的民间传说。九鱼之中,以蛟为首,象征吉祥。
  按当地习俗,逢龙年时才于元宵节舞一次《九鲤舞》。即每隔十二年才举行一次活动。但如发生严重灾情或瘟疫时,也可破例举行。此时活动的目的在于求雨、驱邪、祈求丰收等。
  舞九鲤有着固定的仪式。
  它的表演场所,一般选择在斜坡的开阔地,舞队由低向高处舞动,具有立体视觉,很为别致。表演者均为男性。
  《九鲤舞》的渊源,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九鲤舞》出于隋朝,也有传说,此舞在唐末藩镇割据,百姓南迁入闽时传入福建莆田的。还有的说,此舞乃河南禹门县百姓为纪念大禹为民治水之功,编之以庆贺,后逐渐传至各地。另有一种意见,认为《九鲤舞》可能是由潮州传入莆田的。明清时,莆田人到潮州经商者甚多,明清以后,莆田人在广东,广西为官的也不少,故《九鲤舞》由潮州传入也是有可能的。


关键词:        莆田市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法华之音 ( 闽ICP备2022015686号|人工智能

GMT+8, 2024-4-19 21:12 , Processed in 0.14667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