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之音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5|回复: 0

第53讲《楞严经》视频+文字 印广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24 18: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莺歌 于 2023-10-24 18:54 编辑





课程介绍






楞严经讲记·第二次修订版
印广门清法师主讲

053讲
不动道场遍十方界:我们现在坐在这里,能不能把你家里的电视机、沙发想起来啊?在见道位就可以作这种观照。你现在心能不能跑到十年以前去?能,但身能不能跑过去啊?不能啊,现在和十年前是不是二啊?可是现在跟十年前当下是不是都是你?是的,这就叫不二法门。真心本来面目这种妙,妙不可言。用世间凡夫的心态没有办法来理解,只有智慧才能观照。以此推论到十方法界,是不是都是我们?我们现在一念心可以跑到美国,可以跑到太阳,是不是「不动道场周遍法界」?

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观照。比如说张居士从南京跑到扬州来听经,南京有没有少一个张居士?这里有没有多一个张居士?因为南京也是张居士,扬州也是张居士,太阳、月亮是不是张居士啊?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我们在众生位分南京、上海、北京,有彼此,这是我们的同分妄见。其实十法界都是当人当下一个念。

再作第三种观照,不动道场就是空如来藏,十方界就是不空如来藏,中间的那个「遍」字理解为空不空如来藏、性相一如、理事不二。我们每一个人当下是不是不动道场遍十方界啊?从全体上来讲是这样,从个体上来讲也是这样。一粒微尘、一根草丝缕结,尽足为一真法界。所以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任何一个小微尘当下就是十方法界,并不是说许多东西综合起来才是个十方法界,十方法界中每一个法当下都是十方法界。

六祖惠能讲,有这么个怪物,没头没尾没面没背,他是谁啊?就是我们的真心,这是方便说为真心。那么有头有尾有面有背是谁啊?还是真心。没头没尾没面没背的那个东西跟那个有头有尾有面有背的东西是什么关系?就是一个东西。无量就是一,一就是无量。这一部分就是那一部分,那两个部分就是那八个部分,就这么古怪。我们好好把它转,谁转得刻骨铭心,谁得大自在。

身含十方无尽虚空:「身」指法身,法身无相,为一切相所依。这都是方便说,没有方便说我们不可能悟到究竟说,而究竟说没有什么法身、报身、化身。法、报、化当下就是一个念。「含」就是报身,是智慧妙用;「十方」就是化身。「身含十方无尽虚空」,有方所有空间必有时间,必有万法万相。这段经文是妙语连珠,口头禅都会讲,但是我们贵在要变成自性流露,要懂。
《楞严经》从头讲到尾就是在讲一心三藏,就是讲我们的心。所以读懂了《楞严经》,三藏十二部经即使是方便法,方便法是不是我啊?行善的善是不是我?被断的恶是不是也是我?行善的行、断恶的断,是不是还是我?明白了《楞严经》一心三藏,十二部经乃至外道邪法乃至种种资生产业,乃至种种学科,没有哪一样不是我,都是一个念在变化。

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ksohtml27924/wps60.png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毛端」,是人身上的毛端,是表正报,表有情;「宝王刹」,是表佛宝法王之国土,表依报国土,表无情。正报之最小能现依报之最大,这就继续讲事事无碍法界。「宝王刹」比喻为无穷无尽的十方虚空,我们一毛孔就能包含它,而且就能当下现出它的全体之相来,是不是讲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啊?表这个法。

「坐微尘里转大**」,「微尘」是表无情之最小。转大**教化众生,一般是针对有情而言。无情里能包容着有情。所以这两句经文,继续强调法界真心本来面目不可思议。

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如果按照通教的「灭尘合觉」,叫做无余依涅槃。它离开了肉团身,离开了一切有形有相的法,进入那种空如来藏大光明。用圆顿大教来讲,可说为无住大涅槃。无住大涅槃包括自性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当下是一个本体。所以我们现在在这里,已经灭尘合觉的那些古佛如来知道不知道我们呐?都知道。我们动一动就是他们自己在动,虽然他们知道我们,如果我们不发心的话,他能不能度我们啊?不能。

就像我们在梦中一样,变现出来那么多人,他们在梦中能不能听我们的话呀?各人都有各人的想法,可是梦中那么多人是不是我们自己啊?我们做梦的自己度不了梦境中的自己。所以诸佛到这个世界上来是不是在做梦中佛事啊?你自己不发心,佛度不了你。虽然我们就是他,但是必须自己发心才能得度。那么一旦我们成佛了,跟他是不是圆融为一个本体啦?这个时候你才体会到,哎呀!原来我就是多宝如来,原来我就是观世音啊,原来阿弥陀佛、释迦牟尼、日月灯明佛都是一个东西啊;原来那个牛魔王也是我啊,原来那个泥巴块也是我啊!可要度他们,只有出来讲经说法啊!所以这个法就是不可思议,唯有智慧能够观照。

没有明心见性的人绝对不能相信自己,你所有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因为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你怎么能知道别人呢?可是我们在迷惑颠倒中总是自以为是。所以这个「灭尘合觉」,看我们灭了多少,合了多少。同时还要明白,这个尘能不能灭啊?把这个一灭掉就什么都没有了,释迦牟尼、阿弥陀佛统统完蛋。这就是《楞严经》讲的,一假一切假,一灭一切灭。

比如说这个手掌比喻为尘,我灭尘合觉变成拳头了,手掌灭了没有?没有。它当下就是拳头,拳头生了没有啊?它当下不还是个手掌?所以既然不能灭尘,能不能合觉啊?你跟谁合啊?尘当下就是觉,觉当下就是尘。所以灭而非灭,合而非合。无合不妨说合,要不然这个嘴巴怎么开口啊?讲到底,什么东西都是一个念,我们咬住这一点,经文就好理解。

即使佛在讲经的时候,许多语言也都是不圆满的,但是他没有办法,出世间的真理没有办法用世间的语言来表达圆满。所以「灭尘合觉」错不错啊?本身就是错的。虽然是错的,但是有智慧的人却能悟到真理。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们本来就是那个东西。

我们虽然本来是佛,不从修得,但是不修能不能起妙用啊?就跟那个矿里的金一样,它本来是金啊,你炼也好,不炼也好,它都是金,但你不炼的话,能不能把它显发出来?不能。因为佛灭尘合觉,也是依照一心三藏的道理,用法来把自己的烦恼习气化掉。灭与合是不是讲修证啊?因为修证了,「故发真如」。「故发真如」就是把自性本心的妙用成就了。你不修行真如也在,但它发不了妙用,所以真如并不是因为我们修出来的,你修也好不修也好,它就是真如,否则就不能叫真如。

「妙觉明性」,是我们自性智慧德能妙用现前,可以理解为三身功德。一个「妙」贯穿三个字,妙觉、妙明、妙性。「觉」,就是空如来藏,方便说为法身;「明」,就是不空如来藏,方便说为化身;「性」,就是空不空如来藏,方便说为报身,是智慧功德妙用。所以这个「妙觉明性」是不是「阿弥陀佛」?

41.《楞严经讲记》 第二次修订版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密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这段经文比较长,先作个提示。在「故发真如妙觉明性」之前这一段,佛带有笼统性用不同的语言来开示一心三藏,这是从总体上概括;那从「而如来藏,本妙圆心」这一段往下呢,佛从具体的、个别的角度来开示一心三藏。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佛在这里是用别教的分别法来开示空如来藏,也就是阿弥陀佛的阿、如是我闻的如、真、性、理。「本妙圆心」的「本」就是根本。有些同修问我们的真心从哪里来啊?是本有的。本来就是这样,无所从来,无所从去;自来就有,不是从它有;一向就有,不是后来才有;在时间上来讲没有起点,没有结束,也没有中间。「妙」就妙在一个「本」,法尔如是。世间人总认为一个事情定有方所和有来龙去脉;但真心本来面目就是没有方所,没有来龙去脉,就这么妙。这个「圆」,圆融圆满圆通一切万法。这叫「本妙圆心」。

我问大家,我们有时候愣头愣脑地在那里发呆,就好像失去了常态一样,人家喊了三次还不知道,等反应过来,问我们刚才想什么,是不是什么也没想啊?那叫「本妙圆心」。虽然什么也没有想,你家里的多少人、多少朋友、有多少东西,在不在心里啊?在心里。只要需要就想出来,这是打比方。怎么圆法呢?下面有讲。

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这是讲七大。这里「心」包括第七识和六种意识心。严格地来讲,第七识、第八识都在这里,第七识、第八识共为意根,识就是六识。「非心」,这个七大刚刚讲过。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性七大真空,性空真七大,能不能这样讲啊?七大之性就是我们的「本妙圆心」。在本妙圆心里,它有没有一天到晚装那个七大之相啊?这里「非」,就是没有这个七大之相。注意,佛这个办法是把在形相上执著的人引导到空性来。讲有也好,讲非也好,这个七大之性当下是不是七大之相?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现相。

非眼、非耳鼻舌身意:少了四个「非」字,就是「非眼、非耳、非鼻、非舌、非身、非意」。这是非六根。注意,在这里这个六根是把它作为肉团,意根没有肉团,但方便说是心脏、是肉团,是不是?或者把那个寤寐之相、心脏开合之相方便说为意根。因为前面一个非心,已经把六根的一种见性说了。如果前面没有非心的话,要注意,这六根既包括六个肉团,还包括它们的见性。

非色、非声香味触法:实际上就是「非色、非声、非香、非味、非触、非法」,译者的本意无非是每句话要凑成四个字。六根攀缘六尘,就产生下面的。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也就是非眼识界、非耳识界、非鼻识界、非舌识界、非身识界、非意识界。在前面十八界会相归性的时候,我们已经解释过,在这里我省略。
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ksohtml27924/wps61.png
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这段比较拗口。「非明、无明、明无明尽」,也就是「非明、非无明、非无明尽」。

「非明」呢,这是讲修行人通过十二因缘来证辟支佛果位。十二因缘呢,把这个人的三世因果轮转分成十二个细节来开示。这十二个方面包含了今世、中阴身、来世、还有来来世。它是讲三世,其中还包括一个中阴身。如果把中阴身作为一世的话,就四世。这个十二因缘从无明开始,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是这十二个因缘。这个十二因缘解释了我们这个人今生怎么样造业,造的业然后进入阿赖耶识作为种子业,当我们这期生命结束以后,在中阴身期间呢,所有的这个种子业中八识田中强者牵。

比如做狗的这个业力种子最强就投狗胎,这个时候投胎就进入名色,名色一开始像一滴牛奶那个样子,然后在娘胎里经过十个月,这个时候就开始有了六根、有点感受,一直到出世就开始爱啊、取啊、造业啊,到出世是不是变成第二世啦?第二世又造业呢,就取了,有了,然后接着第三世……缘觉修行人从这十二个因缘中任何一个环节起修,他都能成就。那么在这里把这个法门也否定掉,真心本来面目中没有这些什么缘啊、取啊、名色……没有这些相,它是性具功德。

「非无明」,也没有这种无明相。无明变成一个念出来,是不是就有形有相啊?可是讲到真心本来面目,它连一个念都没有的。它是无念而知,不需要起心动念它就知道。所以把这个无明,把这个十二因缘破掉了,把与无明相对的智慧也破掉了。

还有「非无明尽」,就是没有十二因缘的因地法,也没有十二因缘的果地法。「无明尽」就是修十二因缘证辟支佛果了,是果地法。

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如果这样来解释的话,「乃至」就是把十二因缘每个因缘前面加一个非,这是一个一个把它否定掉。老死尽了实际上就是无明尽了。非苦、非集、非灭、非道:这是讲声闻法。这是修阿罗汉果位的人。小乘人修行法按照「苦、集、灭、道」四圣谛为指导。

所谓「苦」,就是讲六道凡夫之苦。苦有无量,可概括为三苦或者八苦。三苦有「苦苦、坏苦、行苦」。所谓「苦苦」,好理解,三恶道的众生苦上加苦,人道里的众生也有种种的苦,叫苦苦。没有吃没有穿就很苦,没吃没穿生了病是不是苦上加苦?生病没钱看,是不是苦上加苦再加苦啊?所谓「坏苦」,就是你快乐的当下就是苦。能吃到山珍海味,这是不是快乐啊?可是当下你可能各种各样的毛病在身体里已经郁结。遇到什么事情心里高兴得狂喜不禁,这是不是快乐啊?你不知道当下心脏病、高血压已经在悄悄地走来,大喜伤心。所谓「行苦」,是指来世苦果由今生业因。

所谓「集」,就是造成苦的原因。原因在哪里呢?就是我们的贪、嗔、痴、慢、疑,就是我们严重的我执,就是我们损人利己,就是我们杀、盗、淫、妄造种种的恶业。

讲是苦、集、灭、道,实际上应该叫苦、集、道、灭。按照次序来讲,找到了原因,是不是找到下手的地方了?我不做就行了嘛。针对小乘人的修行,佛专门讲了三十七个道品。三十七道品在《阿弥陀经》里就讲了二十五个,有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证道分,这里不能作详细解释。果真如此修行,我们就证到阿罗汉道。

这里是把四圣谛也否定掉了,我们真心本来面目里没有四圣谛,它都是作为性具功德本来存在。需要教化众生的时候,一念它就能变出来。

非智、非得:这是从笼统上来讲,修行人一是要证菩提果,也叫智德,一个是证涅槃果,也叫断德。这四个字是承上启下。承上,小乘人、六道轮回的众生;启下,从阿罗汉、辟支佛到菩萨果位到如来果位。
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ksohtml27924/wps62.png
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密多:这是分述菩萨修行的法门,也叫六度。

「檀那」就是布施。有这么几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又分为外财布施和内财布施。外财布施就是以金钱物质来供养三宝、供养众生——内财布施是用我们的能力来供养三宝、供养众生。比如到寺庙里来打扫卫生等等叫内财布施。

「檀那」,带有超越之义,也就是布施超越贫穷苦海。超越之义就是有舍必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超越你原来的贫困,超越你原来的富贵,更加殊胜。布施对治贪心,要养成一种习惯。说到底,你布施给谁啊?布施你自己啊。有些菩萨向我请教怎样搞经营,我告诉他叫许愿经营。你跪在佛面前发愿,所得利润百分之多少供养三宝。你有没有任何风险啊?没有!

所谓法布施,我们今天在这里听经闻法是不是法布施啊?诸供养中,法布施为最。法布施既能开智慧,又能得财富。讲经、听经、印经书、组织法会,都是法布施。所谓无畏布施,就是不杀生。吃斋茹素就是最大的放生。

「尸罗」,是讲持戒,最圆满的持戒叫做「三聚净戒」,也就是摄善法戒、摄律仪戒、摄众生戒。






法华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法华之音 ( 闽ICP备2022015686号|人工智能

GMT+8, 2024-5-5 07:37 , Processed in 0.13773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