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之音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7|回复: 0

第68讲《楞严经》视频+文字 印广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24 18: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莺歌 于 2023-10-24 19:20 编辑





课程介绍







楞严经讲记·第二次修订版
印广门清法师主讲

068讲
佛问圆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销灭诸漏,斯为第一:「降伏魔怨」是一方面降伏自己的烦恼习气,同时也帮助众生降伏烦恼习气。富楼那在法华会上授记是不是非常殊胜啊?就是因为他说法的功德。

为什么我每到一处都会劝大家发心讲经说法?讲经说法的人能够自度度他——在讲的过程中,他不知不觉或者自知自觉地就把自己的烦恼习气改掉了,而且越讲心里越亮堂,越讲越自在;那么讲的过程中呢,自然而然也教化了一大群众生。这是个奇妙法门。「销灭诸漏」,不会漏到六道轮回,这是最基本的保障线;乃至可以成为明心见性的大菩萨。
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ksohtml27924/wps129.png
优波离,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亲随佛逾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解脱世间贪欲诸漏。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性业、遮业悉皆清净,身心寂灭,成阿罗汉。我是如来众中纲纪,亲印我心,持戒修身,众推为上。佛问圆通,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

优波离:译作上首,或者叫上座。这位尊者曾经是悉达多太子的马夫,专门给佛牵马,所以随佛一起逃出都城。

我亲随佛逾城出家:「逾城」就是逃离。亲观如来六年勤苦:亲自看到如来修了六年苦行,并且在这期间修得骨瘦如柴啊!一天吃一粒麻麦,一粒芝麻。要体会佛的良苦用心呐!佛为了教化众生,示现修无益苦行没有用,不能在这个形相上执著。那么佛不再专修苦行以后,五大臣也先后离他而去。

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弟子当中有人要杀害他,有人要污蔑他,造谣中伤他……像什么六群比丘、五百比丘比丘尼,这是内部;外部呢,这里在讲经,外面在**。内外夹攻,当佛容易吗?可是他是正法道场,这杆大旗给他拿下来了。不要以为正法道场就歌舞升平。「降伏诸魔」,包括魔王的种种攻击,还有阿阇世王也曾经带兵来攻打僧团,最后全部皈依佛陀。

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三千威仪」,出家人的行、住、坐、卧,首先要修这四大威仪——走路要有个走相,行如风,不要垂头丧气,不要东张西望,也不要雄纠纠气昂昂、急急匆匆,要走得非常平稳,潇洒自在;立要有立相,叫立如松;坐要有坐相,坐如钟,不要跷二郎腿,不要前晃后晃;卧要有卧相,卧如弓,一般是要右侧,吉祥卧。当然,睡觉还要根据各人身体的情况,因人制宜。

这行、住、坐、卧各占二百五十分,加起来是一千分。这一千分,又各自对应三聚净戒——三聚净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我们在行持这三种戒律的时候,仍然以行、住、坐、卧来作为条条框框。讲是行、住、坐、卧,实际上包含我们整个日常的动作、行持。是不是变成三千了?这三千呢,再配合身口,身三口四——身三呢,不杀、不盗、不邪淫,这是三支;口四呢,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这七项每个内容都要达到这三千功德,这是不是就两万一千了?然后再配合意业的贪、嗔、痴等来分,烦恼以三毒为主,还有个等分,这四项每一项具足两万一千种功德,也就是八万四千微细,简称叫「八万微细」。

你说持戒持戒,持得苦不苦啊?现代我们以为持什么三皈五戒、菩萨戒、比丘戒就怎么样,你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首先有些人连三聚净戒都不懂,还自以为在持戒。福建福鼎平兴寺方丈界诠法师,辞去省佛教协会会长职务,带领几百个大僧修持戒法门,但是他讲得非常诚恳:「这个持戒只能给你们打打基础,不能叫你了生死,你们还要学开悟的法门。」这是真正的律宗法师。有些地方讲戒是遥遥无期,五年学戒以后再说,以后再说就没有下文。

性业、遮业:「性业」是指根本的犯戒,「遮业」是次要的方面破戒。杀、盗、淫、妄是根本戒,比如饮酒叫遮戒。饮酒本身并不犯戒,是防止因为饮酒以后糊涂了,造口业、意业、造身业。可是许多性业往往就由遮业而引起。喝着喝着酒事情就来了。酒后误事的案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有些人身体有些毛病,适当地一天喝一口酒没有关系,这并不犯戒,因为你是为了治病。

那么在佛法里是有开戒的,所以大家不必谈戒色变。这也是大乘佛法特别圆融之处。在过去托钵乞食的,人家给什么吃什么,给了肉你吃进去不破戒;而你自己买肉吃就是在破戒。在破戒与犯戒方面,首先有一条,你自己有没有破戒的心,这点很重要。

身心寂灭:心里没有犯戒的念,身上没有犯戒的事,乱七八糟的事情与我无缘。成阿罗汉。我是如来众中纲纪:等于现在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专门负责管理僧团的戒律问题。大的丛林里都有僧值来专门负责这一项事务。

亲印我心,持戒修身,众推为上:佛能知道这个人持戒的心怎么样,这个行为大家都看到的,不需要佛来印证。也就是说优波离的持戒第一是大家公认的,他来担任纲纪是众望所归。

佛问圆通,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执身」是在事相上执著,「执心」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观照自己,身心俱得清净。所以持戒不是很勉强、很被动地持戒,更不是为了一种情执——第一,我怕人家看;第二,我怕做了以后不能往生,而是要持得法喜充满,一定要对治自己的各种下劣心。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

大目犍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于路乞食,逢遇优楼频螺、伽耶、那提三迦叶波,宣说如来因缘深义,我顿发心,得大通达。如来惠我,袈裟著身,须发自落。我游十方,得无挂碍,神通发明,推为无上,成阿罗汉。宁唯世尊,十方如来叹我神力,圆明清净,自在无畏。佛问圆通,我以旋湛,心光发宣,如澄浊流,久成清莹,斯为第一。

大目犍连:这位尊者是佛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优楼频螺:翻译为汉语叫木瓜林,这个迦叶常在木瓜林里修行。伽耶:译作城,其家在王舍城南。那提:译作河,住在流经伽耶城东的尼连禅河旁,故得斯名。兄弟三人都是修崇火外道,也就是修火观。老大带领五百弟子,老二带领三百,老三带领两百,都是修拜火外道、用火来供神。这是一种婆罗门外道修行。

我顿发心,得大通达:当时舍利弗和目犍连都是在修自然外道,所以听到佛传了因缘所生法顿开茅塞。所以小乘因缘法对于破当时的自然外道功不可没。你说当时把这个茶杯分析成地、水、火、风,谁懂得这么分析啊?只有佛这么分析了。然后再讲「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是不是头头是道啊?我讲《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到第三关为止讲的是小乘因缘法,帮大家初开智慧,到第四关、第五关才涉及到大乘了义法,第六关是对前五关的一个补充提醒。读了《楞严经》再想一想,《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是不是对《楞严经》高度概括呀?所以讲「我顿发心,得大通达」,当听到一个未曾有法的时候,他心里就是这种感慨。

如来惠我,袈裟著身,须发自落:佛对目犍连同样是示现神通。

我游十方,得无挂碍,神通发明,推为无上,成阿罗汉:目犍连从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修神通。一开始是修外道神通,还会害人。他修神通实际上就是修意识,凭着意识就能闭门造车,他把神通在众生位几乎修到登峰造极。

宁唯世尊,十方如来叹我神力:不光是释迦佛说我神通第一,十方的诸佛赞叹我的神通不可思议。圆明清净:「圆明」就是前面讲的他能够遍游十方大做佛事,没有障碍;所谓「清净」,他这个神通不再去胡作非为,而是利益众生。为什么?因为他在佛座下破除三界见思烦恼,证到四果罗汉。自在无畏:他可以千变万化,而且没有私心,没有我执,妖魔鬼怪也会恭敬他。我们要想得到自在无碍,告诉大家:一定要做老实人!有道无道,你自己知道。心里有鬼的人得不到天地鬼神的护持,你以为那些护法神都在睡大觉吗?上自诸佛菩萨,下至天人鬼畜,都在拭目以待,都在看着你怎么样行持。举头三尺就有神明来监督我们。

佛问圆通,我以旋湛,心光发宣,如澄浊流,久成清莹,斯为第一:根据我这个修行的次第,我是修意识,专门用心。「旋湛」,把那种妄想心、分别心转为清净心,清净心就是「湛」。一心为众生,一心为如来家业。特别是修大乘佛法,弘扬如来家业是我们神圣不可推却的使命,连我们的生命都要用来供养如来家业。「心光发宣」,人到无求品自高,没有妄想杂念,自然是心光通达。不仅成就自己,还成就大众。「如澄浊流,久成清莹」,浑水怎么清莹啊?放的时间长了,水是不是沉淀了?比喻保持清净心,不要去攀缘。这是修静止,也可以修转识为智,把静止变为主动,积极去帮助众生。「久成清莹」就是证得清净心,证得自在解脱。

53.《楞严经讲记》 第二次修订版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肢,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乌刍瑟摩:译作火头金刚。他是观火,修火大而成就。

久远劫前,性多贪欲:他的毛病就在这里。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在空王佛出世的时候,讲贪著男女生活的人,就像猛火聚在一起。这是什么原因呢?凡是过来人都知道,淫欲心上来的时候,浑身是不是发热?这叫欲火,既然是火,大家知道,习气会生生世世跟随我们,所以人死了以后这个欲火转为业火,也叫做业薪,就像柴火一样,一遇到机会它就燃烧。

下地狱的人呢,实际上就是业薪燃烧。真正来讲,这也是救护我们。因为我们的本性是清净的,那你有了业火或者业薪,如果不用地狱之火把它烧了,是不是越染越重呐?你就不知道还要造多少业,你永远不知道回头,永远都不得解脱。这叫「猛火聚」。因为你执著的东西越是离不开,这个习气就越深。修行人对这个问题要重视,尤其在家居士要适当地克制,慢慢地淡化乃至取消。

教我遍观,百骸四肢,诸冷暖气:「遍观」就是内观,这一看还是修禅定。「百骸四肢」,是指全身所有的骨骼,也包括五脏六腑。「诸冷暖气」,没有起心动念之前,身体清凉自在;一旦心里乱了,就会浑身热烘烘的。在这个时候他就能悟到「猛火聚」这个道理。这个心是不是好玩呐?它能叫你变热,也能叫你变冷。火头金刚由此而悟到这个心法。

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这是个妙法,他把这种欲火转为智慧光明、智慧之火。我们该怎样权衡利弊?没有两全其美。你既想得到今生今世的吃喝玩乐,又想要得到来世的解脱自在,没有这么便宜的事。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他在这个方面有突破,专攻这个法门取得成就,所以诸佛称呼他火头这个名字。

我以火光三昧力故:「火光三昧」就是火光禅定,就是前面的化多淫心成智慧火。我们这个心不可思议啊。我大概前年在春节期间到一个同学家里去,电视机一开,正好看到一大群少数民族的人光着脚丫在那火炭上走路。他问我这是怎么回事,我说他们就是修火观的——用心观我也是火,火也是我,到了一定的时候火会跟他融为一体,他即可在火炭上如履平地。这是讲到火光三昧的问题。

那么我们不仅可以用火光三昧,也可以用月光三昧,也可以用虚空三昧,都可以用来治疗自己的病苦。但是我们要了生脱死不是修这个法门,这些法门太难修,你要想达到明心见性,不知道要修多少生生世世。

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火头金刚通过这样修,不仅开了智慧,而且成就了金刚不坏身。所以他发愿,诸佛成道之后他来做金刚力士,护佛护法,降服魔众。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火头金刚就是修火观。气功也有一种练法,比如身体上有些毛病,他可以观照整个尽虚空遍法界都是熊熊大火来烤自己,是集中在身内来观照,以此恢复健康。我们心往里用了,到一定的时候能够看到自己体内的五脏六腑、皮肉筋骨、经脉骨髓等。

诸漏既销,生大宝焰:「诸漏」是有色漏、无色漏、欲漏,称为三无为。人到这个时候,心态自然清净。「大宝焰」是指智慧之光。登无上觉,斯为第一:他已经不是普通阿罗汉的地位,已经到菩萨位。
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ksohtml27924/wps130.png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不如法,妨损车马,我皆平填,或作桥梁,或负沙土。如是勤苦,经无量佛出现于世。或有众生,于阛阓处要人擎物,我先为擎,至其所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毗舍浮佛现在世时,世多饥荒,我为负人,无问远近,唯取一钱。或有车牛,被于泥溺,我有神力,为其推轮,拔其苦恼。

时国大王筵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开,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微尘自性不相触摩,乃至刀兵,亦无所触。我于法性悟无生忍,成阿罗汉,回心今入菩萨位中,闻诸如来宣妙莲华,佛知见地,我先证明,而为上首。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本如来藏,虚妄发尘,尘销智圆,成无上道,斯为第一。

持地菩萨:他的主修法门是地大。

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不如法,妨损车马,我皆平填,或作桥梁,或负沙土。如是勤苦,经无量佛出现于世。或有众生,于阛阓处要人擎物,我先为擎,至其所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津口」,是指渡口、过河的地方。「险隘」,一般是山口这些悬崖峭壁。「闤闠处」,是指闹市,物资流通的地方。「要人擎物」,就是帮助装装卸卸这样的意思。「擎」就是装卸。「至其所诣」,送到他所要送的地方。「诣」是到的意思。「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放完东西就走,连报酬都不要。持地菩萨无量劫都是修桥补路,都没有开智慧,正因为如此,他在有一世遇到毗舍浮佛,给他一点,即当下成就。这也是福至心灵。他这种法门不是在观照地大,他专门在修有形有相的藏教法门,专门做行善积德之类的事情。

毗舍浮佛现在世时,世多饥荒,我为负人:「负」就是做苦力、人力车夫之类。无问远近,唯取一钱:远也好,近也好,随便给一个钱意思意思,不至于也跟着饥荒饿死了就行。他也不是执著一钱不取,该取的时候还要取。饥荒饿死了还怎么做好事啊?或有车牛被于泥溺,我有神力为其推轮,拔其苦恼:持地菩萨无量劫以来都是帮助别人修桥补路、积德行善,所以感召神力。

时国大王筵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国王设斋供佛,正好他也可以参加,仍然以平地心来对待佛陀。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首先心要有平等,则世界平。是不是万法都由我们心变现的?所以这个世界平,不光是高山大河平,而且一切的是非长短都要平,要有这样的心态。

我即心开:持地菩萨当下心开意解。如果是修桥补路只搞了十年八年的人,他能不能心开啊?他认为你是在鼓励他。所以他一定是到了这个火候,一点就开,成就的机缘已经到了。

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这是不是明心见性了?这可不是讲开了神通等无差别,高山还是高山,大河还是大河,他的心已经悟到了万法平等,这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持地菩萨无量劫修桥补路,看起来是因为毗舍佛给他一点这种因缘,而使得智慧一下现前。真正讲,智慧并不是从毗舍佛得来的,也不是从泥巴得来的,自己当下就是。所以,虽然这个法很难讲清楚,但是我们能够悟到,因为我们本来就是智慧。在这个特殊的因缘,它就显现出来。我们有时候在散步、吃饭、睡觉或者深更半夜起来方便的时候,什么也没有想,突然明白了一个东西。你说从哪里生的?从天上掉下来的?我们什么也没想,什么也没看到,什么情况也没有遇到,就突然明白了,这是因为我们本来就是这个东西,明白吗?那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为什么佛把因缘法判为戏论法?因为谁也不能生谁,都是我们自己的心变出来的。往往我们读了第一卷,一个问题读不懂,读不懂还不就过去了?但是当读到第一百页的时候,与第一页没有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反而把第一页的东西悟明白了。有没有什么因缘呢?这个时候什么因缘也没有。这就是叫我们悟。佛讲三藏十二部经,什么因缘法、自然法……他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真正目的都是引导到真心本来面目。本来就是真的,要不然你就不能理解。因为他那个悟本来就有,我们本来就是智慧。

但是我们可不要学外道去诈骗佛法——你看人家修桥补路无量劫都没有开悟,毗舍浮佛一摸头就开悟了——你这就是错用了心。你前面没有修无量劫,别说摩你的头,就是棍子敲你的头,你也不能开悟。我有个宝贝弟子修禅宗,每次一边拽耳朵一边说:怎么还不开悟?怎么还不开悟?他认为盘腿禅坐就能开悟。开悟不是你想的开悟,不是在那里打妄想。即使修禅宗也是静静的,无所考虑,很平静的,起心动念你就乱了。所以这里的「见身」与整个十法界万法等无差别,这是一种智慧。

微尘自性不相触摩:世间的万法都是圆融、圆满、圆通,这是我们的自心本性。世人认为水火不相容,其实水就是火,火就是水。乃至刀兵亦无所触:六祖慧能就有这样的情况。冤亲债主派了个杀手来害他,连砍他三刀都砍不上他的身。六祖说:「我只欠你的金,不欠你的命啊!」后来六祖传法给他,杀手拜他为师,最后还得道了。所以祖师大德就是这样的心量,把杀自己的仇家收为弟子。刀兵是杀人的利器,跟我们都是一个本性,它都不会伤害我。刀兵是不是你自己啊?你要我的命我就给你,问题是你能要得了我的命吗?不能的。你心甘情愿地给他,还可以换一个更加殊胜的命。人到不怕死的时候,他就能得到好生,就是这样。

我于法性悟无生忍:他通过观照悟到无生忍,毗舍浮佛是不是讲的一心三藏啊?万法唯心所现,心平则世界平。他并不是通过禅宗修到那种无生法忍。成阿罗汉:起码是十地以上的大阿罗汉。回心今入菩萨位中:回小向大。

闻诸如来宣妙莲华,佛知见地,我先证明:只要有人传《妙法莲华经》,我第一个来证明,这个法太妙了。而为上首:也就是在诸佛法中,他主要作为上座长老来助佛弘法,为《妙法莲华经》作证明。所以这是《楞严经》第二次提出「妙莲华」,前面讲「是名妙莲华」,后面还要提到「妙法莲华王」。好好想,我经常讲,这两部经是一部经,互为表里。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身」是内六根,也叫内六尘,「界」是外六尘一切的万法。本如来藏: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一个如来藏。

虚妄发尘:一切的万法无所从来,无所从去,查不到它的来龙去脉。虽然没有来龙去脉,但它就是宛然现在。这是不是「虚妄」?「发尘」,就是造成这种客观现实,成就种种的万法。

尘销智圆:凡夫在执著有相,二乘和通教菩萨执著无相,有相无相都是相,都是尘,都在执著。所以佛讲:「妄真同二妄」。真心本来面目非真非妄,随缘现真现妄。明白这个道理叫「尘销智圆」。成无上道,斯为第一。
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ksohtml27924/wps131.png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观于身中,水性无夺,初从涕唾,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复,水性一同。见水身中与世界外,浮幢王刹,诸香水海,等无差别。我于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

当为比丘,室中安禅。我有弟子,窥窗观室,唯见清水遍在室中,了无所见。童稚无知,取一瓦砾投于水内,激水作声,顾盼而去。我出定后,顿觉心痛,如舍利弗遭违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罗汉道,久离病缘,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将无退失?尔时童子捷来我前,说如上事,我则告言:汝更见水,可即开门,入此水中,除去瓦砾。童子奉教。后入定时,还复见水,瓦砾宛然,开门除出。我后出定,身质如初。逢无量佛,如是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来,方得亡身,与十方界,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今于如来,得童真名,预菩萨会。佛问圆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

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水天佛,这是月光童子修水观的因缘。

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诸佛出世也会依无量法门方便引导,这是正常的。你别讲水天佛出世怎么教菩萨修水观呢?可是他到最后一定是讲《法华经》《楞严经》。诸佛出世都是以小法、中法、大法三乘来引导,到快灭度的时候一定是讲《法华经》;而且灭度以后菩萨继位一定是讲《法华经》,在《法华经》都有铁的证据。

大通智胜王佛灭度以后,十六王子是不是讲《法华经》?日月灯明佛灭度以后,妙光菩萨是不是接着讲《法华经》?现在正是解决问题的时候,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是我们的义务!我们要发这个大心,谁把这个心发得大,谁得大自在!不要有任何的含糊,不要再有任何的侥幸和妄想!

观于身中,水性无夺:怎么修水观呢?就是加一个念,我就是一滩水,这个念不要动,保持下去。到一定的时候就能变成一滩水。起步的阶段叫「水性无夺」。「无夺」,不是互相障碍,互相争斗,而是圆融为一体。

初从涕唾:「涕」就是鼻涕,「唾」就是口水、吐痰。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便利:「津」是舌头自己生出的津液,是最好的补肾良药;「液」是喉外的那种口水,没有「津」贵重;「精」是精气之类;「血」是在筋肉里流通。

身中旋复,水性一同:这些东西共处于这个身中。就其本性而言,你讲它同的话,一个是清净,一个是错乱;你讲它异的话,它都是水大。

见水身中与世界外,浮幢王刹,诸香水海,等无差别:定力加深以后,不仅在身中的水大清净无染没有差别,而且与无量世界之外的大海水都是一个本体。「等无差别」,这是种定力转深的境界。「世界外」就是娑婆世界之外。《乳峰摘脉》云:按华藏庄严世界海,名普光摩尼香水海,海中有一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芷香幢,华中有十佛刹,微尘数香水海。一一海中,各有一刹种;每一刹种,皆有二十重佛刹;累高如幢,为佛刹之王,故曰「浮幢王刹」。「诸香水海」,即指总别诸香水海。我于是时,初成此观:这是水观成就之初。

但见其水,未得无身:怎么没有得到无身呢?他看到这个水跟自己融合为一体了,但他还有一个我,这就是后来遇到麻烦关键之所在,他还没有破除我执,叫「未得无身」。

当为比丘,室中安禅,我有弟子,窥窗观室:他的徒弟隔着窗户看看师父在干什么。唯见清水遍在室中,了无所见:他这种功力已经比较殊胜。一般在禅定过程中,自己看到自己跟水是一片,跟火是一片,跟虚空是一片,这就是已经初成定功,已经很不简单了。在历史上后梁时代,有一个修水观的和尚,为了抵御流寇之害,作水观把县城全部就像汪洋包围,流寇一看,全部退兵,就这样救了全县百姓。心法不可思议。这还是小法,你定力深就能成就。

我经常听到有些人说:「我师父是明心见性的菩萨。」我说:「怎么个明心见性呐?」他说:「我师父会给人开药方子。」如果按这种说法,那全国医院里明心见性的菩萨太多了。还有些人说他师父有什么什么神通,我问他师父能不能腾云驾雾?他说那不能。即使腾云驾雾都不过是个外道,即使像二十八层天的天人可以腾云驾雾、排山倒海、千变万化,都还不过是个外道,是个凡夫。这和明心见性有什么关系呢?

童稚无知,取一瓦砾投于水内,激水作声,顾盼而去:这个小徒弟他没有见识,他不知道师父入定了,找不到师父了,又不知道禅堂里怎么会有一滩水,所以他就丢个石头进去,感到好玩。

我出定后,顿觉心痛,如舍利弗遭违害鬼:石头丢到水里,出定以后变成一个人,可石头是不是在他肚子里啊?因此他觉得心痛,难受。这里举了一个类似的例子。舍利弗在定中,有两个鬼过来,一个鬼叫复害,另一个鬼叫违害。复害鬼要试试他的定力,违害鬼劝他不要打,复害鬼就要打,然后就给了舍利弗的脑袋一拳。所以舍利弗出定以后感到头有点痛,问佛怎么回事。佛讲,刚才一个复害鬼打了你一拳,幸亏你的定力还可以,没有打碎。这种鬼可以把须弥山一拳打成两半。当然,复害鬼也因此下无间地狱。

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罗汉道,久离病缘,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将无退失:因为自己已经证到四果罗汉了,很久没有生病了,现在突然心痛,就心想,自己是不是退失了?开始怀疑自己了。那么实际上,真正证果是不会退转的。

尔时童子捷来我前,说如上事,我则告言:汝更见水,可即开门,入此水中,除去瓦砾:说明他自己还没有破除色阴,否则自己可以伸到肚子里去把东西拿出来。童子奉教。后入定时,还复见水,瓦砾宛然,开门除出。我后出定,身质如初:自己再次入定,然后童子把石头取出来。这样把这个疑虑解除了。

逢无量佛,如是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来,方得亡身:这个法门能不能修啊?修到这种程度还要等无量佛出来才能破除我执,你想想看。所以那些神通、气功,讲你走火入魔都是抬举你。你能盘几年腿?可不要狂妄啊!「方得亡身」,这个时候破除了人我执,证四果罗汉,破肉团身这种分段生死得自在。与十方界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月光童子是菩萨,明心见性了。这里的「性合真空」是不是「性水真空,性空真水」啊?今于如来,得童真名,预菩萨会:「预」就是参与,与菩萨是同一个等级了。

佛问圆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水性一味流通」就是前面讲的水性周遍法界,他从这一门深入而成就。既然是「一味流通」,那就是一流通一切流通,整个地、水、火、风、空都是水。圆满菩提,斯为第一:水大这个法门是我因地修行的主课程,我依此而成就。






法华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法华之音 ( 闽ICP备2022015686号|人工智能

GMT+8, 2024-5-5 04:00 , Processed in 0.1661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