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莺歌 于 2024-11-27 16:32 编辑
孔子关于金钱的论述 【转载前言】 现在网络上常常有人在发表什么都需要钱的理由和意义。这其实是一种误导,是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相违背的。说的严重点发表这种论述的人就是美国第五纵队在中国的代言人。 当然正能量还是有的,比如,有人看到专家发表论文说什么都需要钱的意义时候说:当你感觉一切都需要钱的时候,说明你的青春就要结束了——病入膏肓没钱不足以保命!也有人说: 社会发展到什么都要钱的时候人类距离灭完就不远了。 我们只要简单想想,如果什么都需要钱,还有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着吗?
1、《论语·雍也》:“雍也问于孔子,圣人云何?孔子曰:“圣心在天,利心在人。””孔子在这句话中表达了对金钱的正确运用的看法。他认为,圣人的心思主要放在天命和道德之上,而凡人的心思则更加注重利益和利欲。这句话告诉我们,金钱并不是非得不可,但是应该正确地对待金钱。对于圣人来说,金钱只是一种工具,应该合乎道德原则地使用;对于普通人来说,金钱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不应该成为独立于道德的追求。 2、《论语·公冶长》:“公冶长对孔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勇而不傲,直而不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观于闺范。见斯可矣。” 这句话指出,君子应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通过学习来完善自己。金钱并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乐趣和满足感,只有通过学习修身才能获得真正的人生价值。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取得成功,并不是通过金钱的积累,而是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和奉献。 3、《论语·宪问》:“大哉问!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告诫人们,在追求金钱时,要遵守道德底线。许多人为了拥有更多的金钱和财富,往往会不择手段地行事,使用巧言诱骗和欺诈他人。然而,孔子指出,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它可能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他认为,即使在少量的违背道德的行为中,都会为大的计划和远大的目标带来混乱。因此,孔子强调,在追求金钱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坚持正直和诚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