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7|回复: 0

《圆实常化论》第29讲 印广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7 08: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林麟斋院 于 2024-12-27 16:21 编辑

《圆实常化论》第29讲 印广法师
音频

《圆实常化论》
根据《从六大思维辩证佛教与各教》改编
第二十九讲
关键词08:十三种色 十九科门 十七宗门三乘圣教 不二法门
印广门清法师 主讲
2023年4月1日

开始讲课。关键词「十三种色」,这是我们对应上一课讲「十三种识」。

「识」是表精神、思想、意识,「色」是表无情的山河大地、地水火风、树木花草、风云雨雾等等。在世间凡夫认为,有情的众生,天人鬼畜有思想意识,无情的矿物、植物、液体、气体没有精神意识。我们在《圆实常化论》,根据传统佛教的九种心和《心经》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进行逻辑推理,并且通过现代科学动物克隆、波粒二象、量子纠缠、全息理论实践证明,从而把天地万法圆融为一体。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一识一切识,一色一切色。

这个弯子转过来的人,有没有?转过来的人举手,一色一切色。虽然转过来了,我们也要来个具体的分别。

既然「识」即是「色」,那么我们首先要知道佛教讲的九种识心,那就是九种色,一一对照。我们特别把这个无情的色法作为第十色,把九种识心与无情的色法作为一心三藏,作为正法。前面第九识作为「真色」,后面的八识心王作为妄识、「妄识色」,一样的。现成的,我们传统认为的固体、液体、气体等等,作为第十色。

当我们正确理解了这十种色跟十种识是一回事,就变成第十一色,第十一色叫「觉色」,觉悟之色。转过来的人举手。诶,十一种色法。好,当我们懂得了第十一色,也相信第十一色的时候,你即已经证果,证到分真即佛位,也就是菩萨位的佛,超越六道轮回。等级千差万别,少说四圣法界,往大了说就是五十五位妙菩提路、六十圣位或者四十二分法身。

这在佛教里,虽然分的等级、次第,什么五十五、六十、四十二,其实意义都是一样的。我们笼统地按照世间人用一百分来计算,把它叫分真即佛。我们这个分真即佛,与天台宗智者大师所讲的六即佛不一样,我们是借他的名相,叫分真即佛。我们是按照一百分来打分,到了六十分你就已经脱离了六道轮回,起码脱离了三恶道,六十分之前都不究竟,只能得人天福报,这个人天福报里也有无量的等级。

那么当我们到了分真即佛位次,起码就是六十分以上。六十分以上即已明心见性,已经超越六道轮回,然后我们破除习气,不断地增进品位,到一百分满分就证极果如来、圆满佛。到一百分,需要修百千万亿亿亿亿年,但各人是不一样的,快则几千年、几万年、几亿年,再快再快则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快到几年、几天,乃至像龙女那样当下成就,根据我们各人心量。

《妙法莲华经•第十七品》,读过的人举手。《妙法莲华经•第十七品》佛讲,我讲《如来寿量品》以后,多少人证到什么什么果位。我们看一看,《如来寿量品》那么点内容,佛原来讲课的时候就按原经文那么讲,我们现在还要来解释,过去不要解释,就是那么多。就跟我们现在讲经,后来的人还要解释讲记,又变成经了。所以你看《如来寿量品》,第十六品,我没有计算过时间,我估计十来分钟的时间是不是?就讲完了。讲十来分钟,就有些人证到罗汉位,有些人证到信位,有些人证到住位,有些人证到行位。

我跟你们讲啊,这六十个圣位,每一个圣位,少则几千年,多则几万几亿年,你以为好证呢?这个时间相差得太悬殊了。你看《楞严经》里的波斯匿王,大家知道有个波斯匿王吗?波斯匿王在四地位菩萨到我们娑婆世界就已经来了一万辈子,一万辈子都是在修第四地,最起码第四地不少于一万个等级,是不是?不少啊!所以你看《妙法莲华经•第十七品》讲得多殊胜,仅仅是十分钟,有人最低的罗汉位,最高的十地等觉,那相差就千千万万亿亿年,是不是?

所以我提醒各位,只在于你发心大小而已。你发心大了,你只要心量发得大一点,对你自己的过去那些缺点烦恼,猛然生强烈的后悔,「哎呀,这怎么行啊?」我告诉你,这就是功德。你这一个念,少说突破几千年,多说几万年几亿年。我们可不要说,「反正我能往生就不愁了,急啥呀?」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我相信,我们有些人虽然烦恼习气很重,但是他一定已经往生,因为他相信天地万法就是一个人一个念。但是从那种烦恼习气来看,像这种人那真是不知道要修多少无量百千万亿年,光时间长还不算,来世还要受报应,还要还债啊!

所以讲第十一色,你即已经了生死;那很自然,烦恼习气破除尽了就是第十二色,也叫「金色」,圆满了。但是还有无量的众生在轮回之中。所以这个「金色」,是相对个体位修行人,他圆满了,但是对于整个十法界,只要有一个人、一条狗、一粒泥巴还没有成佛,这个佛就不圆满。

所以你们就知道地藏王菩萨是谁,所有的已经成佛的佛统统都是地藏王。你们以为地藏王是谁?你们以为观音菩萨是谁?你们以为文殊菩萨是谁?所有的菩萨都是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观音是代表救苦救难,文殊是代表如来藏一心三藏,普贤是代表菩提行,发大心度众生,地藏王是表究竟。只要有一个人没有成佛,大家都是四大菩萨,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等所有的众生成佛以后,叫第十三色。「十三色」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果位。

十三种色、十三种识,这是我们根据传统佛法,《楞严经》《法华经》和《心经》法理圆融辩证,再结合现代科学、现代科技实践,用我们的自性智慧,把传统佛教的三身功德演绎为「七身」。在这个新修改的《圆实常化论》,在七身功德的基础之上,我们还可以把它细分,增加「半法身半报身」,把它说为「胜义报身」,还可以把报身和色身、半报身半色身说为「胜义色身」。

这个法呢,我们一般地对初入门的同修,没有必要去讲太多,反而会把他们讲糊涂了。对于我们已经读过讲记,读过《楞严经讲记》、读过《圆实常化论》的同修,这是给你们锦上添花、提升品位。把这个道理搞明白了,我相信你们会生大欢喜心。

「十九科门」,十九科门是对前边的五大洪名、十一要道、七身功德,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概括,把佛教有史以来诸多名相概念概括为十九科门,与阿弥陀佛、如是我闻全部对应起来。

我们现在看看「十九科门」这个表。第一科第一门就是阿弥陀佛,第二科第二门就是如是我闻,第三科第三门就是七身佛。十九个科门,你们自己回去对照一下好不好?应该能够对照得懂,十九科门。需要提醒的就是法无定法,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我们这里从十九个角度来讲都是一样的,大家理解了吗?

「十七宗门」,前面的科门是只限于佛门,十七宗门呢,是演绎到各宗、各教、各门,跟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伏羲文化太极图,跟哲学、科学,跟我们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跟马克思怎么讲、MZD怎么讲、XJP怎么讲都联系起来。所以前面是着重于我们佛门内部,后面就是笼统结合于天地万法。

讲是讲十七宗门,其实是无量宗门,你一根头发都是一个宗门,一粒眼屎都是一个宗门。但是谁也没有办法把无量宗门能在这一辈子讲清,无量佛都没有办法讲清,我们可以由此闻一悟千、举一反三。这也是有一个表格来跟你们参考。

「三乘圣教」,三乘圣教有种种说法,一种说为小乘、中乘、大乘,叫三乘圣教。小乘就是声闻、阿罗汉,修苦集灭道四圣谛,证阿罗汉果位。中乘就是辟支佛,修十二因缘,证辟支佛果位。大乘就包括藏、通、别、圆,大乘统统叫佛教,因为他发的是方便菩提心和真实菩提心,他知道为全体劳苦大众的解脱而奋斗;小乘他仅仅是求个人解脱,他不管别人。这是一种提法,叫三乘圣教。还有的把大乘佛法,大乘有藏、通、别、圆这四乘教,把前面的藏、通、别说成是权教,也叫三乘菩萨教、三乘圣教。所以对于「三乘圣教」有这两种提法,我们心里要明白。

从古到今,我发现就有一种误解,一提到佛教,一提到大乘教,他不分这四个次第,《地藏经》也是大乘教,《阿弥陀经》也是大乘教,《金刚经》也是大乘教,《华严经》也是大乘教,当然《法华》《楞严》也是大乘教,他就分不清了,都叫大乘佛法。那么真实而言,藏、通、别是「菩萨教」,圆教是「佛」教,代表作《法华》《楞严》,唯一佛乘。佛在《法华经•方便品》反反复复强调,诸佛出世就是为了讲「唯一佛乘」,没有第二部经,「无二亦无三」,更不用说第三部经。

所以这个法呀,自古以来很难传下去。一讲到大乘佛法,要么就强调《金刚经》是大乘佛法,《地藏经》是大乘佛法,《无量寿经》是大乘佛法,就这么强调,没有人去提《法华经》《楞严经》;乃至在讲万法平等的时候,连小乘法也是佛讲的,也是算数的。
所以我们要搞清楚,佛教有大、小乘分。大乘就有藏、通、别、圆,小乘就是把阿罗汉和辟支佛统统归为小乘;然后在大乘里还有权、实之别,藏教、通教、别教是权宜方便之法,只有圆教是真实法,要搞明白。

所以我们现在传法,受到最大的障碍,本来是佛讲的「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可是人家对我们误解为我们在搞宗教极端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是指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之间互相搞极端、排斥彼此。比如天主教、基督教,如果你佛教徒要信天主教、耶稣教,你原来是信佛教的,你必须当着天主的面,把佛像砸碎,把佛经撕毁,这叫宗教极端主义。我们佛教一般地对宗教,对基督教、耶稣教都是包容,基督教、天主教,尤其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对佛教是不包容的,但我们一定要包容它。所以《圆实常化论》对各教平等包容。

「不二法门」。刚才讲的是大乘佛法四教。藏教它是著相修行,修无量的法门,叫「二法门」,二法门就表无量。通教,它无修无证,它这个无修无证跟圆教的无修无证不一样,它这个无修无证是什么也不干,就坐在那里空想、打禅坐。

本来我们打坐,修行人在古时候,农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很艰苦,坐在山洞里,坐在树林下,为了保暖,为了保持能量,通过打坐,观照宇宙正气,观照日月精华,补充能量,属于这个情况来打坐,是为了吸取能量。结果我们就有人把这个打坐混同于禅宗,认为修成佛就是那样打坐。

另外,讲经说法的时候要示现庄严相。古时候没有靠背椅坐,是不是?搞一个蒲团,两条腿一盘,表示庄严相传法。讲课之前,为了保持会场秩序,先到的人就坐在那里,不动的,讲课的老师来了也是坐在那不动,等人到齐了以后,敲戒尺,好,讲课了,是这个意思。

结果把这个东西当成了禅宗,所以坐在那里卖呆观想,就什么也不干,这叫禅宗。那么坐到一定的时候也能开悟,他心往一处想,不是不能开悟,但是很难很难。按照禅宗第五祖弘忍大师在《最上乘论》讲,修我们这个法门,八个字,叫「恒沙莫一,亿劫稀成」——恒沙,印度的一条大河叫恒河,比中国的长江黄河还要大,还要长,还要宽,沙子没办法计算,恒河沙数的人难有一个根机修这个法门。法是妙法,人非妙人。

要修多长时间呢?第二句话「亿劫稀成」。一劫,按照我们普通的说法,可能几十亿年,或者几百亿到几千亿、几万亿年。我们取一个保守的说法,一劫算100亿年,亿劫就是100个亿亿年,你都很难成就,你修那个干啥?修我们这个法门当下成就,你为什么不修?「亿劫稀成」,修到什么程度呢?修到鸟在头上做窝你都没有知觉,脸上的灰积满了三寸你都没有知觉。印度有一个修《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他修的灰有这么厚。有一个小孩子很调皮,搞个鸡毛去捅他的鼻孔,一捅——阿嚏!出定了。你说你能修成吗?是不是?

窥基大师前世在雪堆里打禅定,玄奘大师西天取经,他也开了天眼的,看那雪堆里怎么有一个人呢?把他掏出来,给他三弹指,他出定了,眼睛一睁:「啊?释迦牟尼佛出世了没有啊?」唐玄奘告诉他,释迦牟尼佛都已经灭度多少年了,到唐朝那个时候一千多年了。由此可见,他是在释迦牟尼佛没有出世之前就进去了,谁知道他坐了几千年、几万年、几亿年?少说也有几千年,是不是?那好,马上说入定就入定了。唐玄奘又弹指叫他出定,说:「将来如果弥勒佛再出世的时候,谁来告诉你呀?」「诶,对呀!」

他也知道修禅定不能究竟,佛一出世,不管是阿罗汉、辟支佛,修什么的,统统都要来亲近。所以唐玄奘讲:「这样吧,你到唐朝去投胎,我到印度取经回来,你拜我为师。」人家干脆得很,说走就走,「好!到唐朝,我到哪里投胎?」说:「你到唐朝,看哪个的院子最大就在哪里投胎。」本来唐玄奘的意思是叫他到皇宫里投胎,结果他看尉迟恭将军的院子也很大,他没见过世面,就投到他家里去了。

唐玄奘十几年后回来了,就找这个人,找来找去,找皇帝李世民问。皇帝说:「那个时候没有人投胎啊。」最后一查,查到尉迟恭将军府里去了,他已经变成花花公子了。唐玄奘找他说:「我们讲好的,我叫你投胎,我现在回来了,来剃度。」他看了说:「我才不剃度呢。」他这个心已经被凡尘污染了。

结果李世民讲:「命令你代朕出家,你敢不出家?」皇帝的命令,他不敢呢,所以他说:「出家可以,我有条件。」「什么条件?」「第一,你要给我一车肉,第二,你要给我一车美酒,第三,还要给我一车美女。」皇帝讲了:「给你一车肉、给你一车酒没有问题,这和尚怎么可以带美女啊?」唐玄奘给皇帝使使眼色,意思是你先答应他再说。

所以三车——一车肉、一车酒、一车美女,浩浩荡荡向洛阳白马寺而来。洛阳白马寺钟鼓齐鸣,僧众云集,云集是迎接唐玄奘的。这位三车和尚叫窥基大师,他听到钟声鼓响以后浑身汗毛竖起,把三车退回,出家了。有这个故事啊。所以窥基大师在唐玄奘门下研究经藏,也是有成就的。

禅宗修的是「一法门」,好坏他都不管,就是修一个空性,在那儿是卖呆。很难很难修,像修到窥基大师这样的到最后还要退转。

还有一个叫道宣大律师,在终南山修禅宗,修到什么程度呢?修到不倒单,就住在山洞里面不倒单。天上的人叫哪吒,就是《封神榜》里的那个哪吒三太子,给他送饭。这个时候窥基大师说:「我来度他。」他现身说法:「你修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啊?我在雪堆里禅坐几千年,你在这里,都不能比,你还吃饭,老子还不吃饭呢,是不是?」结果劝不了他,他不相信。他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你来看看天上人给我送饭呢!」

劝不动,窥基大师说:「你不听也没关系的,我今天在这里借宿,睡一个晚上,在山洞里。」结果呢,窥基大师就打呼噜,震破了天。第二天,这个道宣律师就轮到他做人了,「你看看你还是个修行人,睡觉也没有睡相,打呼噜打得震破了天,你这也行?看我这样坐的不倒单,既不瞌睡,心也不乱。」

窥基大师说:「你不要在我面前逞能,不要装。一个跳蚤蹦到你身上,你生烦恼,把人家扔到外面去了。那个跳蚤给你摔断了一条腿,你知道吗?吵了一个晚上,我都没有睡好觉。」道宣律师一下明白了,看来人不可貌相啊!他打呼噜,那么睡觉,这里一个跳蚤给我摔了他都知道。

当下窥基大师告辞就走了,这个时候那个天人哪吒来送饭了。道宣律师就讲:「你平时都给我准时送饭,昨天你怎么就不给我送饭?」意思是你送饭来,我也可以显摆一下,天人还给我送饭呢。结果哪吒就讲:「昨天我怎么敢来呀?漫山遍野的统统都是护法菩萨在那儿站岗,我这个小小的天人怎么能进得来?昨天那是个大菩萨呀!」道宣律师听了以后,才下决心下山。《法华经》的《弘传序》就是道宣律师写的。

我这是通过比较,你看看,有些修禅宗的同修,你不要执著了。连历史上的道宣、窥基等大师都如此,特别是《楞严经》里面讲了五十种阴魔境界,专门就是对通教而言。如果是圆教人,只要明心见性了,不存在五十种阴魔境界,五十种阴魔境界都是我们度人、度众生的法门。我们这个法门,人来人度,天来天度,鬼来鬼度,菩萨来菩萨度。所以要明白这个道理啊。

师父度天人、度神仙,你们想不想听啊?我们有许多有顶神附体的同修,是不是?这些人,他们跟师父接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能老老实实护法。

大概起码15年前,师父当时的侍者是当勇和当立。有一天我们到北京八达岭的一个地方,也是一个居士带我们去,就是去参学参考,说那里有个大道场。当时也有一百多人,一开始就有一个居士,好像是那里的管理人员,很热情的。他跟我交流佛法时说:「师父,你说宣化上人是修的什么法门?」那人家问,我只好如实回答,我也不好说假话。我说:「他修的是禅宗。」「怎么样啊?」我说:「禅宗属于第六次第,属于《金刚经》的境界。」他说:「你修的是什么次第啊?」我说:「我修的是《法华经》《楞严经》,是第八个次第,宣化上人是第六个次第。」又问我宣化上人修的法门能不能成就?我讲不能成就。

他马上就发狠了,说:「你怎么可以评价宣化上人啊?」我说:「为什么我就不能评价宣化上人啊?这是你问我,我不得不讲啊!」他说:「你知道我跟宣化上人是什么关系啊?」我说:「你们是什么关系,与我有什么关系啊?与我评教有什么关系?」他说:「我跟宣化上人是一个村。」意思来讲,你竟敢贬低他,恨不得要揍我。

正好在这个时候,一个东北的中年妇女,大概50岁上下,来了以后,她预先搭了个讲台,比我现在这个都还高,很正规的。她说:「现在大家开始念咒。」大家跟着她念咒,呱啦呱啦,念念念。她在上面,我坐在下面。她念咒,我也琢磨着,我说这个人怎么回事。一开始我不知道是谁,我看着她,琢磨着怎么回事。她说:「把眼睛闭起来,念咒,否则家法伺候!」厉害得很啊。我桌子一拍:「闭嘴!」我把《法华经》拿出来,「尚方宝剑在此,滚下来!」我叫她滚下来以后,她就站起来,就下来了。她是传什么法,叫白阳弥勒,有一半人跟在她后面,有人念咒念得口水都流下来了,她也有神通。

我是讲了修禅宗这方方面面的事情。有些人认为开了点天眼,看到了什么什么东西,那算啥东西啊?有的有宿命通,说你前三世、前八世,怎么样怎么样,那些东西我们都本有,你执著了,你就是孤魂野鬼的玩意,明白了吗?我们现在仍然有些人用这种东西来诈骗佛法。但是对于明心见性、学了《法华》《楞严》的人,可以利用这种手段方便接引,接引到最后学《法华》《楞严》,而且把这些修禅宗的鬼啊,神啊,仙啊,统统度过来。

我们这里搞不好许多人都有附体,我讲一句大话,哪一个附体能附到我身上来,我拜你为师,是不是?要明白这个道理。师父一点点神通都没有,因为这个文字般若是通天通地的。

我在太原,大概一次有二十多个专门是修元始天尊的,是老子啊,太上老君啊。我去给他们讲《心经》。他们说:「师父,我们的师父就是太上老君。」我讲:「你们这样修只能得一点人天福报,师父讲《心经》教你们生生世世解脱。你们不相信,问问你们的师父,问问太上老君。」当时很多他的学生讲:「是诶,太上老君在上面向师父合掌顶礼。」

我讲这个话,现在太上老君在不在啊?他们都在听课。我敢讲假话的话,不要说诸佛菩萨,太上老君一个耳巴子就把我给打得滚下来了,明白吗?你们信不信!我讲的就是有些人,不要再继续搞这些鬼名堂,糊弄别人。但是你可以通过如来藏,加你这个一技之长,引导这方面的人进入正教,千万不要以此搞帮派活动,明白没有?

这是讲通教「一法门」。然后就是讲别教,别教是「双亦法门」。怎么双亦?也是一也是二。一般地,别教人是通过通教人在证到空性——所谓证到空性,不是他看到什么空性,他明白这个道理,他终于明白了,哪是看到什么?即使看到也是用智慧看到。立即——这个时候不需要别人劝他——从空出有,干什么?把无量法门一个一个地修,今天修成月光童子,明天修成琉璃光法王子,后天修成虚空藏,然后再修成什么什么,一个一个地修,你修得了啊?这个时候如果有人给他讲一心三藏,他就能转过来,没有人给他讲,他就是修别教法门,叫双亦。

第四个法门叫「不二法门」,即空即有,即悟即修即成。真本有,何待修?妄本空,何须破?你明白了就行了。然后你破除习气,成圆满佛,就这么简单。

好,今天还有5分钟,给你们提问。

问:师父,我请一个法。藏教菩萨用如是我闻如何观照?

答:藏教菩萨讲如是我闻,就是讲这件事是我阿难亲耳所闻、亲眼所睹,这是他们理解的「如是我闻」。我也不知道他们观照不观照,好像藏教没有什么观照的,只有通教观照、别教观照。

如果通教解如是我闻的话,只解到「如」就行了,从「我」从「是」明白这个「如」。别教呢,到「如」以后,又从「如」出「是」出「我」。圆教呢,即「如」即「是」即「我」即「闻」,即「阿」即「弥」即「陀」即「佛」,妙不妙啊?妙极了,不二法门。

问:真如和真真如有什么区别,请师父开示。

答:真如就是讲空性,真真如讲空性和妄色都是真如,叫真真如,或者叫真真真,明白了吗?

问:禅宗的这个禅定,它这个对境定,会退转。比如说他定的时候定住了,如果说有什么境界打扰他,他就定不住了。这个楞严大定,就是能一直定住。弟子想问,这两个定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一个能定住,一个会退转?感恩师父。

答:禅宗的定叫事定,怎么事定呢?他必须要坐在那里修,要有这件事,所以他看上去无为,实际他是以有为之心行无为之法,仍然是有为法。他自己叫自作多情,认为是无为法,因为他「我要成佛啊」,「我不懂,我要修定呢」,这叫事定。

如来大定叫性定,你明白了天地万法都是我,静也是我,动也是我,空也是我,不空也是我,你心定也定,不定也定,你没有办法不定,叫性定。性定,一定永定,你没有办法不定。

问:我们当地有学《法华经》的老师,学四五年了,有一个老师学得特别精进。他说《涅槃经》是提升的,然后带一些人都去学《涅槃经》了,带走好几十人。我再给我身边的人传这个法的时候,障碍重重,好多学《法华经》的都学《涅槃经》去了,说《涅槃经》是提升自己的。这块我一直有疑惑,因为这个情况在当地影响很大,请师父开示《涅槃经》和《法华经》有什么区别。

答:这个《法华经》,是佛在百万人天大会当众宣布:「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这就跟大会一样,要有信用啊,十方诸佛参加,来印证,我把《法华经》作为遗嘱交下来,而且此后八年,基本上就一直传《法华经》。期间仅仅是有三个月在天上专门为他母亲传《地藏经》,不是为大众传。

而《涅槃经》是佛最后要涅槃之前,是佛的亲随弟子过来,佛为了安顿在法华会上五千退席的人,防止他们生烦恼,所以又讲了许多许多话安慰他们,其中也涉及到一心三藏,但是一带而过。那个不能作为最后遗嘱,他等于是给家里人传法。法华大会是面对十方诸佛菩萨,等于是宣言一样,这是不一样的。

从内容上来讲,法华会包括《楞严经》,《楞严经》也是《妙法莲华王》,所以佛强调《法华经》《楞严经》如来藏是唯一的佛乘。后人把《法华经》跟《楞严经》变成两部经,这是佛门的悲哀。《楞严经》是上半部《法华经》,《法华经》是下半部《楞严经》。佛在法华会上就是讲,这个《楞严经》啊,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是这个意思,到最后特别强调,统统放下,来学《法华经》。

问:请恩师开示「我独无所畏」。

答:这句话来讲,是非常玄妙。「我独无所畏」,为什么无所畏啊?天地万法就是一个我,我就是天地万法,我怕谁啊?叫「我独无所畏」。就是佛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我可不是你们理解的这个小我,而是整个天地万法就是一个我,就是一个念,要这样解释。

问:弟子请法,天地万法乃一人一念之所变现,那现实生活当中如何能做到一心一意、一门深入?谢谢恩师。

答:你只要把家庭道场办好,天天度众生,这就是一门深入。除了度众生还是度众生,为什么?因为众生就是我,就是成就自己的道场,科学叫磁场,商业叫商场,军队叫战场,当官的叫官场,讲到底就是场能,你的场越大,能量越大。你所度的人,这一个人,这两个人、十个人,他们无量的生生世世都是你的道场,都是你的能量。你信不信?这就叫一门深入。

问:师父好,我代一个师兄请法。他说见到你以后,他从心里就害怕、惧怕,他说不知道是为什么。感恩师父。

答:因为前世他被我打过,但是你现在不要害怕,我现在已经开始不打人了。

好,大家回向,大众起立: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大家回去后,好好度众生,
认真度众生,多多度众生,
这是师父的心病,拜托大家为我治病。
好,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之力网 ( 闽ICP备2022015686号|人工智能百度统计

GMT+8, 2025-2-5 14:09 , Processed in 0.16909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