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之音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227|回复: 11

[转帖]《特医百法》(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14 02: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特医百法》  



谨藉特医百法载去我的一片心意

祝东北家乡的父老乡亲安然无恙!

                            愿洪涝灾区的同胞全家平安!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长江流域及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江洪泛滥,持续时间之长,为历史罕见。
  全国有29个省、市、区受江洪泛滥困扰,2.23亿群众受灾,数百万军民投入到了奋力防汛抢险的工作中。湖北省有230多万军民、黑龙江省有150余万军民奋战在第一线。
  随着江洪的泛滥,疫情已经出现。现已发现霍乱病1500多例,血吸虫病400多例。湖北省有52个血吸虫疫区县、市普遍受涝,水淹钉螺面积500多万亩,有螺村的人口360万。专家预测,多年来钉螺已经灭绝的地方又将死灰复燃。
  牵动人心的汛疫形势,使我不由得想起曾经经历过的三次防汛抢险。1969年10月4日,嫩江地区山河农场四分场水库决堤,我们被调到第一线堵堤。嫩江地区九月下旬气温就已下降,水刺骨地冷,堵堤难度相当大。扔到水中的草袋(内装沙和土),瞬间就被冲走,下水的人也被水冲得无法站立。我们只好四人一排手挽手下水,筑起人墙,在人墙前,筑起新的堤坎。两个小时的浸泡,待接到命令上岸时,腿已经动弹不得,透骨的凉!一个个被拽上岸,两大碗酒灌下去后,天旋地转,被拖拉机拉回连队后,一躺就是一个星期。与我一样的知青有20多个。以后由于连阴天、炕湿,又没衣服换(东北知青有三套衣服的算是富户,我只有两套来回倒换着穿的衣服),很多人都患上了重感冒、腹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风湿性心脏病、前列腺炎等,女知青则不少人都得了痛经、月经不正常的病。我就在那次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那时,我只有15岁。
  1978年秋,我在哈尔滨冶金测量专科学校上学时,赶上了松花江防洪固堤的抢险工作。由于拼命地工作,一个星期的抢险之后,将近一个月左右疲软无力,缓不过劲来,原来的老病又都复发。其他人也都和我差不多。
  1980年夏,我那时已调到呼玛金矿局工作,遇到黑龙江汛情紧急并有溃堤的危险。全局职工都参加了20多天的防汛抢险。抗运沙土袋的人群,排成长龙,紧张地奔跑在江堤边上,不时有人摔倒在泥泞中,也不时有人闪了腰、扭伤了脚脖子等等。甩扔沙土袋要用腰和肩的爆发力,我和几位同事在甩扔沙土袋时,不慎致颈椎错位(土话叫“把脖子拧了”)。后来,一遇天气变化就疼。平时脑袋里像灌满了铅,脖子不敢扭动。那次下来,扭伤胳膊的腿、闪了腰的很多。由于浸泡了近一个月,不少人患上了皮肤病、肠炎、痢疾,也有人害了红眼病、头痛病、坐骨神经痛以及外科中的各种疾病。尤其是参加抢险的女职工,20多天下来,很多人都患上了冷感症、月经失调等。后来有人总结说:“娘子军抗洪,后患无穷”。男女职工共同的疾患则是疲劳症、腰背疼、腿疼、肢阙冷、全身拘禁、全身疼痛等。
  抗洪抢险的体验,使我深知洪涝带给人们的疾苦。尤其是“大灾之后防大疫”,这是自古以来的经验之谈。
  许多医学专家都预见到了灾后的疫情。但是,下列这些情况,不知是否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很多人失去了家园,破家值万贯,虽然总会解决,但怀旧(特别是老年人)是人类的通性,这样的人心情必然抑郁,必然导致肺出问题。同时也会引起肝气不舒。这三种症状虽不是传染病,却是灾后的并发症。尤其明春,还可能出现传染性肝病及肺结核。
  泛滥的江水使生活用水受到污染,又易诱发肠道疾病和伤寒。
  奋战一线的数百万军民,部分人员已有外伤,加上野外露宿、蚊叮虫咬,病菌也易侵入体内。
  江水肆疟,长时期不退,人的身心疲惫后,将导致免疫力下降,极易患病。
  分洪区粪池粪坑溢满横流,数百万军民频繁与疫水接触,极易造成血吸虫病等急性感染。从现在到十一月份仍是血吸虫病感染季节,有血吸虫病急性感染爆发的危险。
  洪涝之后,涝区要进行大规模生产和重建家园,涉水作业也容易造成疾病感染。
  另外,江水泛滥严重的东北地区还有气候因素困扰着防疫工作的进行,将使防疫工作持续到明年春季甚至更长时间。
  受害地区的医疗和卫生防疫部门也灾所难免,其医疗和卫生防疫功能严重削弱。
  目前,卫生部已召开了全国救灾防疫紧急会议,派出了众多医疗队和医务人员奔赴涝区,还组织了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印了10万余份防病救灾手册分发涝区。
  但医务人员、药品、医疗手册仍明显满足不了二亿二千三百万受灾群众的急需,涝区群众急需一套简便易学,无医无药就可以自我救助的方法。
  特医应该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发挥作用。
  什么是“特医”?特医,就是不吃药、不打针、不开刀,用人体的特异功能或特殊的疗法来诊治疾病的医学。它包括古代“神医”中的特异功能类疗法,气功类疗法,食疗类疗法,情志调摄类疗法,熏蒸类疗法,冲洗类疗法,杂治类疗法,场疗法等等。
  俗话说:“医不自治”。而特医的特点之一,却是首先要能够做到自诊自治。这本《洪涝引发的百种疾病特医应对疗法》(简称“特医百法”)就是侧重介绍自我诊断、自我治疗、自我康复、自我预防的方法。
  特医虽有特殊的作用,但它和其他医学一样,也不可能包治百病。中、西、特医配合,因地选法,因症施治,取长补短,效果会更好。
  考虑到灾区的特定条件,我在编辑这本“特医百法”时,面向的是些没有功底、不懂医、手里没有药、没有针的人们的需求。“特医百法”是一套不经训练,只要读一读这本书就能够治疗的特殊疗法。如气功疗法中最简单的“导引”疗法,以及人人可行的食疗法、矿石疗法等等。在无医、无药、无针、无钱、且不会气功的情况下,用您自身的能力,用随手可得的每一样东西进行自我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4 02: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传染性疾病
     第一节 呼吸道传染疾病
       流行性感冒
    (一)概述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迅速,常可发生不同规模的传染。临床特征为起病急,病程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有发热、乏力、头痛、周身酸痛等症状。婴儿、老年人有时可能继发肺炎。
  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患者。病初2~3日传染性最强。本病主要借空气、飞沫传播。传播的速度、广度,与人口的拥挤程度有关。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对该型病毒具有特异性免疫力。
  散发患者以冬春季较多,但大流行不受季节限制,其特点是突然发生,传播迅速,在1个地区一般3~5日内达到高峰,并迅速向其它地区蔓延。大流行为甲型流感病毒发生变异所引起。
  (二)自诊
  起病急骤,轻重不一。以单纯流感较多,局部症状一般较轻,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有胃寒、高热、全身酸痛、头痛、无力等。上呼吸道症状可有鼻塞、流涕、干咳、咽痛等。尚可见到以恶心、呕吐、腹泻为主的流感患者。病程一般3~5日。
  中医一般将本病分为3种类型:
  1.风寒型:怕冷较重,发烧较轻,鼻塞流清涕,头痛,周身酸痛,无汗,咽部发痒,喷嚏,咳嗽。
  2.风热型:发热较重,怕冷较轻,咽喉疼痛发痒,鼻塞流黄涕,咳嗽吐黄痰,轻微口渴。
  3.暑湿型:多见于夏季,发热出汗,心烦口渴,头身疼痛困重,伴有胸闷、恶心、呕吐、腹泻等。
  (三)自疗
  1.饮疗法
  (1)风寒型:生姜15克洗净切片,煮沸加红糖30克,趁热1次服下,盖被出微汗即可。适用于风寒感冒初起无汗者。
  (2)风热型:绿豆50克捣碎,加入红糖15克、青茶叶3克,冲入沸水,浸泡片刻,取汤代茶饮。
  (3)暑湿型:大白菜根3个,大葱根7根,芦根10克,水煎,分2次服。
  2.涂擦疗法
  葱白、生姜各15克,盐3克(可加白酒少许),并捣成糊状,用纱布包裹,涂擦前胸、后背、手心、脚心、腋窝、肘窝、腘窝等处,一般擦后30分钟即见汗出热退。如有反复,可再涂擦。适用于风寒型高热不退者。
  3.鸡蛋熨疗法
  鸡蛋煮熟,趁热滚熨前额、胸背部。对风寒感冒、周身酸痛等症状,外敷法有效。
  4.气功疗法
  疗法一:
  端坐于凳上或自由盘膝坐式,上身保持正直。慢慢用鼻吸气,以右手掐着鼻子,闭眼用嘴吐气,治疗伤风头痛,都应当导引至汗出为止。左手高举过头顶,左脚跺地,手掌向上仰起,持续到鼻吸气40次为止。能祛除发烧、脊背疼痛之症。
  以鼻吸气、用嘴吐气为使进入体内的冷空气加温。以手掐鼻子,中指和拇指按在鼻旁的迎香穴上,可以引动肺经。左手高举过头顶,仰掌,为升手阳明大肠经之气(由手至头)上达于肺,同时接天阳之气,促进了肺经与大肠经得表里作用,有助于升清气、降浊气;左脚跺地为排出病浊之气。
  疗法二:
  ①揉按风池 以两手剑指分别放在颈项肌肉隆起外缘的凹陷处。右风池穴先顺时针揉按64次,再逆时针揉按64次;左风池先逆时针揉按64次,再顺时针揉按64次。风池穴为风邪集聚之处,揉按此穴可防治感冒、鼻出血等疾病。
  ②鼻功 用两手大拇指的指背中间一节,上下反复摩擦鼻梁两侧各64次,再用中指点按鼻两侧的迎香穴各32次。具有润肺、防治鼻炎及感冒的功力。
  ③干洗脸 两手相互搓热,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反复摩擦面部,面部各部位包括前额、面颊、下颌、鼻翼两侧必须擦到,动作应柔和缓慢,速度均匀,一上一下为1次,共36次,每日1~2次。此**简便易行,不但具有预防感冒的功效,而且,长期坚持练功具有滋润皮肤、减少皱纹、美容的作用。
  (四)康复
  1.生活调养
  患感冒后要适当休息,减少户外活动。如是流行性感冒,应与他人隔离,卧床休息;室内要保持清洁,多通风,使空气新鲜。
  2.饮食宜忌
  发热期间体力消耗较大,同时吸收功能也受到影响,因此应多饮茶水或糖水。饮食宜用清淡、易消化的米粥、藕粉及新鲜蔬菜,忌食辛辣刺激、油腻油脂食物。
  (五)预防
  1.薰蒸预防
  食用醋(每立方米用30克)加热薰蒸房间进行空气消毒,每次1小时,每日1次,连用3日。
  2.饮食预防
  (1)葱白3根,水煎服,连服3天。
  (2)鲜萝卜切片,煮水代茶饮。
  (3)葱白榨取汁,滴入鼻孔,每日1次,每次2~3滴。或用大蒜捣烂取汁,加开水10倍,每日滴鼻4次,每次1滴。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4 02: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肺结核
(一)概述
  肺结核病是因感染结核杆菌而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病变可能累及全身各器官,病灶在肺脏者,称肺结核。本病以呼吸道传染最常见,空洞型肺结核病人随地吐痰,结核杆菌大量存在于病人的痰液中,痰液干燥后,病菌在空气中飞扬,或病人咳嗽、喷嚏时病菌喷射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带菌的尘埃或飞沫后即可引起肺部感染;其次是消化道传染,通过与病人共食、共用餐具等产生肠道感染。人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都发病,只有当人体的抵抗力降低或病菌数量较大时才发病。
  肺结核分为5种类型: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成年人发病以浸润型肺结核较为常见,由潜伏病灶的复发或再度感染引起,肺脏呈炎症浸润,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组织破坏而形成空洞。
  (二)自诊
  本病的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发病缓慢。
  1.常有不规则低烧,盗汗,疲倦,体力减退,精神不振,体重减轻,心烦,失眠,午后面颊潮红,咳嗽,咳痰或咯血,大咯血后常伴发热、气急,部位不定的胸部隐痛,妇女月经失调。  
  2.部分病人无明显症状,而是在胸部X线健康检查时发现,X线检查对肺结核的早期诊断有很高价值,可确定病灶性质、部位、范围及其发现情况。痰中找到结核杆菌是肺结核最可靠的诊断依据。
  中医一般将本病分为4种类型:
  1.肺阴亏损型:干咳少痰,痰粘色白或痰中带血,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午后低热,脸面绯红,胸部隐痛。
  2.阴虚火旺型:咳嗽痰少,时而咯血,午后发热,两颧发红,消瘦盗汗,失眠多梦,急躁易怒,男子梦遗,女子闭经或月经不调。
  3.气阴两伤型:喘息气短,咳嗽咯血,声音嘶哑,午后潮热,自汗盗汗,形体消瘦,食欲不振。
  4.阴阳两虚型:咳嗽咯血,劳热骨蒸,盗汗遗精,形体遍及羸弱,喘息声低,面浮肢肿,大便溏薄。
  (三)自疗
  1.食疗法
  将红头葱4棵,瘦猪肉200克加水2碗煮熟食之。治疗肺结核吐血、咯血。
  2.吸入法
  紫皮大蒜50克,捣烂,蒜泥摊于玻璃瓶内,瓶口置于口鼻,吸其挥发气,1~2小时吸1次。适用于肺结核形成空洞者。
  3.气功疗法
  疗法一:活动性肺结核的气功疗法
  静功为主,静呼吸法,坐式,重症也可采用半卧位。或用意守丹田。每日练功4~6次,每次30~60分钟。
  疗法二:非活动性肺结核的气功疗法
  静功,配合动功。
  ①肺阴虚 平卧或坐式。行功前先搅海9次,舌舐上颚,意守舌根片刻;待津液至,再漱津24次,津液分三口咽下,以意送达涌泉穴,有滋阴降火之功;次行三线放松2~3个循环,再意守脐中或脐下,腹式呼吸。肺热明显者还可用六字诀。
  ②肺气虚 平卧或侧卧,先行放松功,再意守下丹田,腹式呼吸。
  ③气阴两虚 平卧。先行叩齿、搅海、咽津;次行放松功;再行腹式呼吸,呼松吸静,意守下丹田。
  每日练功3~4次,静功每次45分钟;早晚配合太极拳。
  (四)康复
  1.生活调养
  本病具有传染性,所以要注意隔离。病情严重,有发烧、盗汗、消瘦乏力等症状者,应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可适当增加室内和室外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要消除思想负担和恐惧心理,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咯血时应静卧少动,避免不必要的搬动。结合身体的状况选择适当的体育项目,如散步、气功、打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多参加有益的文娱活动,严格控制性生活。
  2.饮食宜忌
  本病患者大多消耗羸瘦,抵抗力差,因此宜多食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蛋、瘦肉、鱼、豆及豆制品等,有利于结核病灶的修复。还可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青菜、青豆、黄瓜、西红柿、苹果、雪梨、香蕉等。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烈酒、咖啡及油炸食物等。要做到饮食多样化,注意烹调质量;三餐之外,另加几次点心果品,更有利于消化吸收。
  (五)预防
  由于结核病有传染性、潜伏性、缓慢性和变发性的特点,因此预防的范围广泛而复杂。
  1.做好预防接种,儿童要接种卡介苗,以获得人工免疫能力,保护不被结核菌感染。平时保证合理的营养,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2.彻底治疗开放性肺结核病人,控制社会上的传染源。肺结核病人在家中疗养,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3.提倡健康检查,做好卫生宣教工作。对有结核病可疑者、有结核病接触史者,以及食品、饮食业人员和保育人员等,应定期健康检查。病人有义务执行消毒和隔离的方法,以维护他人的健康安全。不要随地吐痰,以防痰中结核杆菌随飞尘通过呼吸道传给他人。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4 02: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流行性腮腺炎
      (一)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所致的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并可累及其它腺体及器官为特征。成人患者易并发睾丸炎或卵巢炎,儿童患者易并发脑膜炎。病毒借飞沫传播。90%以上的病例发生于1~15岁儿童。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冬春季发病较多。
  (二)自诊
  临床表现:起病大多较急,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一侧或双侧腮腺以耳垂前下方为中心发生肿胀,表面不红,边缘不清,触之有弹力感,有压痛,咀嚼时局部胀痛加重,腮腺管口渴见红肿。舌下腺与颌下腺可同时肿大。部分病例可无腮腺肿大而有单纯睾丸炎或脑膜脑炎表现。
  中医一般将本病分为两种类型:
  1.瘟毒袭表型:发病初期,腮颊一侧或两侧肿胀,局部酸痛,发烧不明显,轻微咳嗽,头痛口痛。
  2.瘟毒内结型:腮腺明显肿痛,局部灼热压痛坚硬,高热不退,全身酸痛,精神倦怠,烦躁不安,咽喉肿痛。
  (三)自疗
  1.醋疗法
  疗法一(醋蒸气吸入法):按每立方米5~10毫升加水1倍,倒入容器中加热熏蒸房间,每天2~3次吸入,每次吸3小时左右。
  疗法二(含漱法):食醋和水按1:4~6的比例配制漱口水,每次1~2次,含漱于口内10~20分钟。
  2.洗疗法
  葱60克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煎取浓汁,频洗患处。本方队环节疼痛、消除肿胀具有一定的作用。
  3.外敷疗法
  疗法一:用纱布放食醋内浸透,稍拧,敷于腮腺肿胀部位,每次30~60分钟,每日2次。
  疗法二:将独头蒜20克、蒲公英(新鲜)20克、食醋少许,捣烂如泥,调入食醋拌匀成糊状,敷于患处,盖上纱布,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2次,至痊愈。功效:解毒消肿。
  疗法三:将葱白2根洗净蒸熟捣烂如泥,调入蜂蜜敷于患处,盖上纱布,外用胶布固定,每日2次。功效:解毒消肿。
  疗法四:将葱白5根、白矾9克、砂糖9克,捣烂如泥,敷于患处,每日2次,盖上纱布,外用胶布固定。功效:消肿止痛。
  疗法五:将赤小豆70粒捣细末,用蛋清或蜂蜜调成糊状摊布上,敷于患处,每日1次。疗效:用药1天,有效率达100%。
  (四)康复
  1.生活调养
  病孩应卧床休息,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并发睾丸炎时,更应卧床休息,可用带托起阴囊,以减少疼痛。隔离患者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
  2.饮食宜忌
  宜多饮开水,吃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过8~10天病情好转后,可改为软饭,宜清淡。避免过热、过酸和坚硬不易消化的食品。
  (五)预防
  隔离患者至腮腺肿胀消退后为止。对易感染者采用病毒活疫苗作喷喉或气雾免疫,保护率可达100%。
  在无药的情况下,可采用食物预防方法:
  1.盐水漱口:盐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所以每天清晨、睡觉前及外出回来,都要用淡盐水漱口2~3分钟,能够清洁口腔,抑制病毒在口腔粘膜上的繁殖,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每天吃上几瓣生大蒜:因为大蒜有效成分有明显抗菌、抗病毒作用,但受热易被破坏,所以生食为好。
  3.制用法:将生姜100克洗净切片和整瓣100克大蒜浸泡在500毫升醋中,密封存储1个月以上。在流行病流行期间经常在菜肴中酌量加用,服醋浸液10毫升。此方除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外,还可预防脑、脊髓膜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4 02: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百日咳
     (一)概述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痉挛性、阵发性咳嗽,咳后有鸡鸣样回声及呕吐等为主要特征。传染源为患儿。通过飞沫传播,本病传染性极强。患者以9岁以下儿童为多见。
  (二)自诊
  临床表现:初起病时有低热、咳嗽,且日益加重。咳嗽常昼轻夜重,呈阵发性痉咳,咳后有鸡鸣样回声并吐出粘痰。痉咳发作时患儿面红耳赤,涕泪交流,口唇发紫,身体弯缩一团。部分患儿伴有眼睑浮肿,结膜出血等。每日发作少则5~6次,多则数十次。常并发支气管炎及肺炎。
  中医一般将本病分为3种类型:
  1.寒痰束肺型(前驱期):初起恶寒发烧,鼻塞流涕,喷嚏,咳嗽逐渐加重,咳痰清稀。
  2.痰热恋肺型(痉咳期):咳嗽呈阵发性、痉挛性,咳时弯腰曲背,涕泪交流,痰黄或白而粘稠,伴有呕吐。
  3.肺脾两虚型(恢复期):食欲不振,睡眠不好,咳嗽次数减少且持续时间缩短,咳而无力,乏力声低。
  (三)自疗
  1.敷贴疗法:鲜紫皮大蒜5头,捣烂成泥,敷贴脚底涌泉穴,用纱布、胶布固定,男左女右,每次敷24小时,一般4次即可见效。
  2.摩擦疗法:鲜生姜或大蒜切片,粘鸡蛋清,在胸骨部由上而下反复涂擦,每次2次,每次20~30分钟,7天为1疗程。
  (四)康复
  1.生活调养
  无并发症的患儿不需卧床休息,多在户外空气新鲜的环境中活动,往往可使咳嗽减轻。经常开窗换气,避免受凉、哭吵、烟尘等诱发咳嗽得不良刺激。从发病开始隔离患儿40天,病儿的衣服、用具等可在眼光下曝晒消毒。
  2.饮食宜忌
  营养药丰富,可选择蛋类、奶类、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物用适量糖调味。在痉咳期可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豆浆、米粥、肉汤、蛋羹等,宜少吃多餐,呕吐后适当补充一些食物,以维持营养的需要。恢复期应多喝水,果、肉、蛋、奶等要适当搭配。发病期间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鱼腥海货,以避免诱发咳嗽。
  (五)预防
  患儿隔离30~40日;密切接触的易感染者医学观察3周。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充分利用阳光照射。使用“百、白、破”三联疫苗进行自动免疫是预防本病的基本措施。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4 02: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肠道传染疾病
细菌性痢疾
霍乱与副霍乱
伤寒与副伤寒
病毒性肝炎
细菌性痢疾
(一)概述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结肠的化脓性、溃疡性炎症为基本的病理改变,临床以发热、腹痛、粘液和脓血便、里急后重及腹部压痛为特征。
  本病主要的传染源是患者及带菌者。病菌由大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水、食物、蝇和用具传播,而经口感染。本病全年均有发病,夏秋发病率最高。
  (二)自诊
  1.急性菌痢(湿热型):起病急,呈高热、畏寒、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等毒血症症状,数小时后出现阵发性腹痛、腹泻。初起时大便呈糊状,水样,继而转变为粘液脓血便,腥臭,有里急后重。体检左下腹有压痛,肠鸣音亢进。重者可便血水,血压低,四肢发凉,脱水,酸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等。轻型患者仅有低热、腹痛及腹泻。大便1日3~5次,呈糊状或水样,混有少许粘液,里急后重不明显,数日自愈,易误诊为肠炎。
  2.中毒型(疫毒型):多见于2~7岁儿童,起病急,突然高热,惊厥,面色青灰,四肢厥冷,血压下降,意识障碍,呼吸不规则,瞳孔两侧不等大。此类患者早期腹泻不严重,大便性状未必呈粘液脓血样。
  3.慢性型(虚寒型):指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腹隐痛,腹泻、便秘交替,大便间歇出现粘液、脓血。左下腹可扪及呈条索状的乙状结肠。部分患者有食欲不振、多梦、健忘等神经衰弱现象。
  本病应注意与阿米巴痢疾、肠道弯曲菌病、肠套叠、霍乱及副霍乱、病毒性肠炎等疾病鉴别。中毒型菌痢应注意与乙型脑炎鉴别。
  (三)自疗
  1.食疗法
  疗法一:马齿苋粥(《食疗本草》)
  鲜马齿苋60克(干品30克),粳米60克。将马齿苋洗净切碎,与粳米同煮成粥。每日早晚餐温热服食。功能:清热、利湿、止痢。主治湿热腹泻、痢疾。
  疗法二:大蒜粥(《食物疗法》)
  紫皮大蒜30克,粳米60克。将大蒜去皮,放沸水中煮1分钟捞出,然后将粳米放入煮蒜水中煮稀粥,再将蒜重新放入粥内,同煮为粥。早晚餐温热服食。功能:消炎杀菌、止泻利尿。主治急、慢性菌痢及腹泻。
  疗法三:苋粥(《养老奉亲书》)
  新鲜紫苋100克,粳米60克。将紫苋去根,洗净切细,与粳米同煮为粥。夏季早晚餐服食。功能清热止痢。主治老年人急性细菌性痢疾和肠炎。
  2.饮疗法
  将绿茶50克,生姜10克二味加水,煎至2碗,每次服0.5碗,1日4次。适应急性细菌性痢疾。
  (四)康复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症状缓解后,可适当活动,注意病室空气新鲜,做好胃肠道隔离工作,排泄物要及时清理、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重病卧床不起,注意床上清洁,做好皮肤护理,便后注意保护肛门周围皮肤。
  治湿热痢、寒湿痢,中药宜空腹温服;治湿热痢、疫毒痢,中药可凉服;治虚寒痢,中药应饭后温服。
  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参加各项文娱活动。积极参加各项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提倡散步、慢步跑、气功、打太极拳。
  (五)预防
  1.患者及带菌者应隔离治疗。患者粪便应进行彻底消毒。患有痢疾的炊事员1年以内不应从事该项工作。
  2.搞好饮水、食物、粪便的卫生管理,灭蝇及注意个人卫生。
  3.在集体单位如托儿所、学校、部队,应注意卫生防疫工作。
1.饮疗法
  疗法一:霍乱神效方(《年希尧集验良方》)
  生黄瓜1条,生姜汁100毫升。将黄瓜拧汁,与姜汁和匀。饮下,即愈。
  效用:和中,降逆,通结。治霍乱腹痛吐泻。
  疗法二:藕汁饮(《太平圣惠方》)
  生藕30克,生姜15克。将藕、姜洗净,取汁为饮。分2次食之。
  效用:清热降逆,止泻。治霍乱吐泻、口渴、心烦。
  疗法三:盐姜霍乱汤(《幼幼集成》)
  食盐30克,生姜15克。捣碎,炒黑色,用水300毫升煎数沸。温服。
  效用:降逆止呕,宜阴止泻,调和阴阳。治干霍乱(绞肠痧),忽然心腹绞痛不得吐泻、手足厥冷、六脉沉伏。
  疗法四:胡椒汤(《妇**全良方》)
  胡椒49粒,绿豆147粒。研为细末。木瓜汤调下。
  效用:解毒,温中,调和阴阳。治霍乱吐痢,甚妙。
  疗法五:(《补缺肘后方》)
  葱白20茎,大枣20枚。将上2味以水1500毫升,煮取1000毫升。顿服。
  效用:治天行时候,头痛热狂,通大小肠。治霍乱烦躁,卧不安稳。
  2.食疗法
  疗法一:绿豆白糖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4 02: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霍乱与副霍乱
(一)概述
  霍乱与副霍乱系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传染病,以剧烈无痛性泻吐、米泔样便、脱水、电解质紊乱、虚脱为主要临床特征。病原菌属于革兰阴性菌。传染源是患者及带菌者。经水、食物、苍蝇等传播。发病多在夏秋季,流行地区全年均有发生,多见于沿海、江河、水网地区,内地偶有发生。
  (二)自诊
  1.频繁腹泻,初为黄色水样便,很快转为米泔样,少数患者呈现洗肉水或柏油样便。腹痛不明显,无里急后重。呕吐而不恶心,吐出物可呈米泔样,轻型患者无呕吐。
  2.多数患者不发热,少数可有低热。
  3.轻度脱水者皮肤弹性差,口干燥,眼窝稍凹陷,神志清楚。重度脱水者皮肤失去弹性或皱缩,眼窝凹陷,面色青灰,面颊深凹,声音嘶哑,神志淡漠或不清,体温下降,脉搏细速,血压降低,继续发展致循环衰竭而休克。
  4.肌肉痉挛、疼痛、肌张力减退、反射消失、鼓肠、心率不齐等。
  5.严重脱水引起少尿、尿闭。
    (三)自疗
  1.饮疗法
  疗法一:霍乱神效方(《年希尧集验良方》)
  生黄瓜1条,生姜汁100毫升。将黄瓜拧汁,与姜汁和匀。饮下,即愈。
  效用:和中,降逆,通结。治霍乱腹痛吐泻。
  疗法二:藕汁饮(《太平圣惠方》)
  生藕30克,生姜15克。将藕、姜洗净,取汁为饮。分2次食之。
  效用:清热降逆,止泻。治霍乱吐泻、口渴、心烦。
  疗法三:盐姜霍乱汤(《幼幼集成》)
  食盐30克,生姜15克。捣碎,炒黑色,用水300毫升煎数沸。温服。
  效用:降逆止呕,宜阴止泻,调和阴阳。治干霍乱(绞肠痧),忽然心腹绞痛不得吐泻、手足厥冷、六脉沉伏。
  疗法四:胡椒汤(《妇**全良方》)
  胡椒49粒,绿豆147粒。研为细末。木瓜汤调下。
  效用:解毒,温中,调和阴阳。治霍乱吐痢,甚妙。
  疗法五:(《补缺肘后方》)
  葱白20茎,大枣20枚。将上2味以水1500毫升,煮取1000毫升。顿服。
  效用:治天行时候,头痛热狂,通大小肠。治霍乱烦躁,卧不安稳。
  2.食疗法
  疗法一:绿豆白糖羹(《生生编》)
  绿豆粉100克,白糖100克。将豆粉、白糖和匀为羹。分2~3次用凉开水调和食之。
  效用:清热解毒,利水。治霍乱烦渴,吐泻无度。
  疗法二:粥羹(《产乳方》)
  糯米150克,蜂蜜50克。将糯米与蜜入锅内,加水适量煮为羹。分2~3次食之。
  效用:补中益气,润燥。治霍乱口渴,心烦,腹痛。
  疗法三:吐泻大甚方(《杏林碎锦》)
  生绿豆15克,胡椒10粒,木瓜15克。将绿豆、胡椒共研细末,与木瓜煮汤。热服之,即止。
  效用:解毒,化湿,和中。治霍乱吐泻。
  疗法四:绿豆胡椒煎(《经验良方》)
  绿豆20克,胡椒10克。研末,水煎服。日2次,徐徐咽之。
  效用:清上暖中,调和阴阳。治霍乱吐泻,诸药不纳。
  3.陶刺疗法
  陶刺是用旧陶瓷片作为刺激工具,所以一定要注意消毒。
  先把陶瓷片擦拭、水洗清洁,然后用刀脊轻轻敲击使其分裂成锋,凡不成锋者即弃去,再用水煮沸半小时。使用时,重刺、放血刺选用锋芒粗者,一般治疗以中锋为宜,小儿则选用细锋。
  陶刺疗法,取材容易,施治方便,见效迅速,无不良副作用。我国南方民间使用陶刺术,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
  (1)用具准备和选择
  取旧瓷片经洗清后,用刀脊轻轻敲击成为锋利的陶片针,锋芒分粗、中、细三类。使用时煮沸消毒半小时,或用75%酒精浸泡1小时,有条件最好用蒸汽消毒。如重刺、放血可选用锋芒锐利者,一般治疗用中等锋芒为宜,小儿须选用细锋芒者。
  (2)刺激量
  ①轻刺:手法轻扬,刺激量小。相当于针灸的补法。
  ②重刺:手法沉彻,刺激量大。相当于针灸的泻法。
  ③半刺:手法介于轻刺与重刺之间。
  ④放血:限于实证。
  ⑤挑疳:刺见黄色或乳白液,有去陈布新效用。
  (3)刺激分布面
  ①点刺:单针刺一点。
  ②排刺:依横线刺成一排。
  ③行刺:依纵线刺成一排。
  ④环刺:依封闭线刺成一环。
  ⑤丛刺:以三针成品字式,或五针成梅花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4 02: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与副伤寒
(一)概述
  伤寒及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及副伤寒甲、乙、丙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口进入的病菌侵入肠壁,经淋巴通路达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在此繁殖并经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可到达每个器官,主要侵犯肠壁集合淋巴结及孤立淋巴滤泡,使其发生髓样肿胀,而后坏死、结痂。小肠肠壁有血管侵蚀及穿孔的危险。副伤寒与伤寒类似,但症状较伤寒轻。
  传染源为患者及带菌者。病菌随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的手和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以及苍蝇等传播。人对本病普遍易感,病后可获持久地免疫力。本病以夏秋季发病率最高,但卫生条件不良地区,终年均可发病。
  (二)自诊
  临床表现:起病徐缓,体温呈梯形上升,继之高热持续1~2周以上,伴有面色苍白、表情淡漠、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有震颤及谵妄。有时可有轻度脑膜刺激特征。舌有灰白苔,而舌尖及边缘常无苔而呈鲜红色,相对性缓脉,脾脏肿大,肝脏亦可肿大,偶有轻度黄疸。少数患者出现玫瑰症,多见于躯干部,为淡红色,直径约1毫米。
  自然病程平均为4周。抗菌治疗后病程显著缩短。小儿常有轻型伤寒,发热较低,病情较轻,顿挫型伤寒病程极短。不发热的逍遥型伤寒等为变异病样。经过预防注射者,病情一般较轻。
  并发症:在疾病第3周,由于小肠中溃疡形成,产生严重肠出血、肠穿孔及腹膜炎。可出现休克,体温骤然下降。中毒性心肌炎其特点为脉搏逐渐增快。通过沙门氏菌的排出产生下尿路炎症、胆管炎及胆囊炎。由沙门氏菌扩散可引起器官的局部化脓病灶,如骨髓炎、骨膜炎等,沙门氏菌脑膜炎较少见。
  (三)自疗
  1.食料法
  疗法一:绿豆粥(《东医宝鉴》)
  绿豆250克。将绿豆洗净,加水煮粥。每服适量,日2~3次。
  效用:清热,解毒,止渴。治伤寒热病烦渴。
  疗法二:百合粥(《太平圣惠方》)
  百合60克,白糖60克,糯米50克。捣百合细罗为散。煮米熟粥成,入白糖搅匀。温顿服之。
  效用:滋阴除烦,缓中止痛。治伤寒病、腹中满痛。
  2.气功疗法
  疗法一:正坐直腰,慢慢用鼻吸气后,用右手捏着鼻子,闭眼吐气。治疗伤寒头痛,应当导引至汗出为止。
  疗法二:举左手并仰掌向上,左脚跺地,持续到鼻吸气40次为止。可祛除身体发热、脊背疼痛。
  (四)康复
  1.发病期养护
  发现伤寒(无论疑诊或确诊)病例,必须依法及时向有关防疫部门作传染病报告。伤寒确诊后应立即在家隔离治疗,或送传染病医院、综合性医院的传染病房治疗。
  在发病过程中,良好及经常的调护极为重要,病者应卧床休息至痊愈为止。发病初期,持续高热阶段要注意饮食调理,正确选择食物,合理调配,应给予无渣、无刺激、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饮用流质或半流质。如水果汁、蜂蜜水、蛋花汤、蒸鸡蛋羹、去油鸡汤、藕粉、大米稀粥等。由于发病期有高热、出汗、食欲不振、口干、少尿等症状,需要补充一定量的水份,除补液调节水、电解质紊乱外,还须多饮水,这样有利于症状的改善,稀释体内毒素,减轻中毒症状。
  患者在发病期中腹泻明显者,应禁食牛奶,选用香连丸治疗。便秘者应禁用泻药,如酚酞、大黄、番泻叶之类,可用盐水低位灌肠或开塞露外用。腹胀明显者,禁用新斯的明治疗,可用消胀片。
  2.恢复期的养护
  伤寒进入发热减退或已退的恢复期阶段,病人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出现饥饿感,胃口渐开,如忽视饮食方面的调养,则余邪借食滞而复发热。中医学称为“食复”。由于大量进食会造成严重后果,应注意给予无渣或少渣食物,饮用豆浆、牛奶、藕粉、大米粥、绿豆粥等半流质,少量多餐。不宜服用生冷、质硬、植物纤维多及刺激性食物。
  可用鲜鱼煮汤(如鲫鱼汤),新鲜蔬菜须切细煮汤饮用,将水果切成小丁加淀粉和糖煮成水果羹充饥等。进入康复调理阶段,可逐渐由原来的半流质过渡到软饭,再到普通饭食。通常住院病人出院后,续用7~10天大米粥后再改用软食,如无胃肠道不适,可用普通饭菜。不宜采用油煎、炸炒等烹调方法,宜用蒸、煮、烩等方法烹饪为好。仍应少量多餐。
  伤寒病后,血气津液尚未恢复,余热未尽,常因不注意休息,过早、过分劳动或剧烈体育活动而出现再次发热,中医称为“劳复”。因此,要注意休息,适当活动,劳逸结合为宜。可稍作散步、广播操、徒手操等,有益身心健康。此外,也要注意节制房事。
  (五)预防
  1.管理传染源:对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至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为止。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2周。对饮食行业、托幼机构及水管人员,应定期进行带菌检查,如发现带菌者,应予以治疗,并调环工作。
  2.切断传播途径:应注意饮水、食物及粪便的卫生管理,清除垃圾,防蝇灭蝇,并注意个人卫生,如饭前便后洗手、不食生冷不洁饮食等。
  3.预防接种:流行地区应开展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疫苗预防接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4 02: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毒性肝炎
(一)概述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根据病源的不同,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各型肝炎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主要症状有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等。部分病例出现发热及黄疸。急性肝炎多于2~4月后恢复。乙型和丙型肝炎易成为慢性,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变及肝癌。
  病毒性肝炎呈世界性分布,在亚热带许多国家可呈地方性流行。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传染源为急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被污染的食物、水合未煮熟的贝类常可引起暴发流行。乙型和丙型肝炎的传染源为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主要是通过血液和密切的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播。通过血液的途径主要是注射,包括预防注射、输血及血制品、被污染针头意外刺伤、针刺、采血等。生活上的密切接触(包括性生活)、围产期的母婴传播都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其中母婴传播大部分是分娩过程中受染,仅5%~10%为宫内感染。
  甲型肝炎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故无再感染者;乙型肝炎感染后对同一亚型可获持久免疫力;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相似;戊型肝炎病后有一定免疫力,持续时间较短。各型肝炎之间无交叉免疫,故可混合感染或罹患其它型肝炎。甲型肝炎以儿童和青壮年发病较多;乙型、丙型肝炎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仍以儿童和青壮年为多见。
  (二)自诊
  各型肝炎,根据黄疸的有无、病情的轻重,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
  1.无黄疸型肝炎
  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肝区不适或隐痛、低热、乏力。多数患者有肝肿大和压痛,肝功能可有轻度损害,大多数病人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
  2.黄疸型肝炎
  起病较急,有发热恶寒,少数患者有寒战高热,突出的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或肝区不适、腹胀、乏力。随症状加重,小便呈黄赤色,继而巩膜和皮肤出现黄疸,黄疸日益加深,1~2周内达高峰,黄疸期伴有皮肤瘙痒,大便呈灰白色,经2~3周,黄疸逐渐消退。黄疸消退后病人食欲和精神好转,肝脾逐渐缩小,轻症约1~3个月康复,肝功能趋于正常,但长期遗有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
  3.重症肝炎
  多数以通常的黄疸型开始,但黄疸出现后迅速加深,恶心、呕吐呈持续性,伴有明显肝臭,肝功能显著减退,常有皮肤和粘膜出血、腹水、下肢浮肿、蛋白尿、管型尿等,并出现烦躁不安、谵妄、狂躁和抑郁等精神症状,随后即进入昏迷状状态。患者多数于数日内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型多见于孕妇、营养不良者、嗜酒者或原有慢性肝炎者。
  4.迁延型肝炎
  主要见于无黄疸型肝炎患者,其病程超过半年以上而病情未见明显好转,仍有食欲减退、肋痛、乏力、肝肿大、肝区叩压痛等,肝功能轻度损害或正常。迁延型肝炎每易引起类似神经官能症的症状。
  5.慢性肝炎
  病人症状持续1年以上,食欲不振,疲乏无力,腹胀,腹泻,肝区痛,低热。一般情况较差,可见有肝病面容(面色紫黑),肝掌(手掌红斑)或蜘蛛痣(皮肤血管扩张所致),肝脏质地较坚硬,脾肿大等症。
  中医一般将本病分为3种类型:
  1.湿热熏蒸型
  面部、眼睛及全身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子皮色,口苦口干,不想吃饭,肋痛腹胀,倦怠乏力,皮肤瘙痒,小便发黄,大便秘结。肝区闷热,易恼,常有消化不良,消瘦,目光无神,舌质暗红,此型多见于青壮年急性期或病程较长的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
  2.肝气郁滞型
  胸闷不舒,喜欢叹气,两肋胀痛,腹胀,恶心,不想吃饭。情绪不定,易怒,间有失眠,易倦。多见于延缓型或慢性活动性患者,为数不少。
  3.肝脾肾虚损型
  肝炎发病日久,精神日衰,肝区常常隐隐作痛,缠绵不已,形体孱弱或虚胖,其形似肿,体力明显下降,腰疼易倦,嗜卧,夜梦纷纭,肠鸣,常伴耳鸣,脉沉弱,妇女月经紊乱、经量减少。此类型病者多是身体虚弱复患肝炎,不一定多见,但有较长病史。
    (三)自疗
  1.醋疗法
  患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人可取醋口服,每次30毫升,每天3次。醋可软坚,尤以陈醋效果更佳。
  2.饮疗法
  将茵陈蒿15克、干姜6克、大枣4枚、红糖适量加水煎服,吃枣喝汤,每日2次,适应肝炎黄疸之阴黄者。其症耳不热,口不渴,身目发黄,其色晦暗,四肢发凉,时时腹泻,泻下清冷。
  3.按摩疗法
  自我按摩可以作为治疗的辅助方法,在肝炎的各阶段都可进行,特别是慢性肝炎,更宜长期坚持,有调整肝胆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方法如下:
  (1)患者取仰卧位,用手掌从上向下推摩右肋部及背部相对位置,各30次。有肋痛者,手法要轻柔。
  (2)轻轻向上捏提季肋部皮肤30次,一捏一提呈振颤样抖动。
  (3)用手掌旋转推摩上腹及中腹部,至局部发热。
  (4)用大拇指揉中腕、水分、足三里、太冲各1分钟,按压时有酸胀感并向肝区放射者效果更好。
  以上手法,早晚各进行1次。
  4.气功疗法
  (1)湿热熏蒸型
  本症属实症,应注意运用排浊祛邪的**。注意意念与动作相配合。
  调意:重在一个“通”字,肝气舒畅,血脉流通,则能驱瘀排邪。如贯气法,意念肝内湿热瘀邪自肝内沿肝经循两肋、小腹及股胫内缘至足背,自大拇指排出体外。或用良性意念法,思念美好的景物、愉快的时刻,以促进心情舒畅、血脉流畅、情绪乐观。但应指出:意守时用意不要过浓,既不要执着,也不要过分浮思联想,因为两者均有违肝疏泄调达之性。
  调息:可用腹式顺呼法或用大呼大吸法,亦可用意念与贯气法相配合锻炼。例如肝嘘气:先默坐宁神,呼气时以发“嘘”音的方法将气呼出(不发音)。当嘘气时两目微睁,两肋及小腹收缩,并意想肝内浊气随之排出。这样可以加强肝经络的感应。
  调身:姿势以动静相结合为好,所谓“形正则气顺”,借助势式以扶正祛邪,例如太极拳中的跷步行功,以及按摩辅助均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能配合意念锻炼效果更佳,而选择舒柔轻缓的动作则更合乎肝的生理。
  (2)肝气郁滞型
  要特别注意意念与呼吸的配合运用,务求达到松静自如、心平气和、杂念不生、血脉和畅,以助于肝气的升发、疏泄。
  调意:可以意守树木青青,予人以生机蓬勃、春意盎然的感受。默念法:默念词句可涉及肝脏正常生理的内容,如“肝气调和畅达,肝炎得愈”,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4 02: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虫媒传染疾病
疟疾
流行性乙型脑炎

疟疾


 (一)概述
  疟疾是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人体疟原虫有4种: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及卵形疟原虫。我国以间日疟发病率最好;其次为恶性疟。疟原虫经血侵入肝细胞及红细胞内寄生增殖,并使红细胞周期性大批破坏而发病。患者及带虫者为本病传染源。按蚊为疟原虫的传播媒介,偶有通过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而感染。
  (二)自诊
  1.间日疟
  起病急骤、寒战、面色苍白、皮肤呈鸡皮样、脉速,持续半小时至2小时候开始发热,体温可高达40~41℃。患者面色潮红、烦渴、脉宏大、头痛、呕吐,重者谵妄。4~5小时后盛汗,衣褥浸湿,同时体温突降,恢复正常,患者疲倦入睡。典型发作全程约6~10小时,间歇期无症状。多次发作后可见鼻唇部疱疹、肝脾肿大、贫血。间日疟隔日发作1次。
  2.恶性疟
  起病缓急不定,热型不规则,头痛、呕吐、腹痛、腹泻、出汗不明显,脾肿大,贫血出现较早,如无危险的脑型发作,可于数周内自愈。
  3.三日疟
  少见,每隔72小时左右发作1次,发冷、发热、出汗等表现划分明显,常见蛋白尿,儿童反复感染后可引起肾病综合征。
  4.卵型疟
  极少见,无发冷,体温不高,容易自愈。
  5.疟疾的凶险发作
  绝大多数发生在恶性疟疾病例中,常有高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精神错乱、谵妄、惊厥、昏迷。体检有颈强,克氏征阳性,病理反射阳性,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略增加,生化检查大多正常。病情危重,如未能及时治疗,可致迅速死亡。
  (三)自疗
   1.刮痧疗法
  刮痧部位:第1胸椎侧至第4腰椎侧。润滑剂:清水。由内至外顺刮50次,力度不轻不重。
  疗效:刮治3天,治初期乙脑有缓解、控制疾病之效。
  2.食疗法
  鲜板蓝根治乙脑:将板蓝根30克、蒲公英20克水煎,取液100毫升。一日3次分服,或保留灌肠、鼻饲。
  (四)预防
  应采取以灭蚊、防蚊及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
  包括隔离病人至体温正常,但主要传染源是亦感家畜,尤为幼猪,要搞好饲养场所的环境卫生,人畜居地分开。近年有在流行季节前给幼猪进行疫苗接种,减少猪群的病毒血症,能有效地控制人群乙脑的流行。
  2.防蚊和灭蚊
  包括灭越冬蚊和早春蚊,消灭蚊虫孳生地。防蚊用蚊帐、驱蚊剂等。
  3.预防接种
  目前我国使用地鼠肾灭活疫苗,人群保护率可达76%~90%。采用皮下注射2次,间隔7~10日。第2年加强注射1次。疫苗接种应在开始流行前1个月完成。重点对象是10岁以下儿童和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人员。接种时应注意不能与伤寒三联菌苗同时注射,免致过敏等不良反应。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和慢性酒精中毒者禁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法华之音 ( 闽ICP备2022015686号|人工智能

GMT+8, 2024-5-8 10:42 , Processed in 0.16485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