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之音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052|回复: 0

教师节聊聊“不过时”的《弟子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14 02: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师节聊聊“不过时”的《弟子规》


来源:东南快报    作者:东南快报   


    一本传承了儒家思想的古文版“小学生行为规范”,却突然在数百年后的今天,风靡大江南北。2010年,福州市也开始鼓励中小学生学习《弟子规》。以清朝人的行为规范来教育现代人,是否适合?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一起解读《弟子规》,聊聊儒家传统中的师生相处之道。
    《弟子规》风头压过圣贤书
    忽如一夜古风来,大江南北的学校都开始推广《弟子规》。而福州更专门下发通知,引导中小学生学习。乍一看,《弟子规》在历史中的重要性似乎并不及众多圣贤书,且清朝才成书,既不参与科举考试,又不及三字经那般普及,却突然就“红”遍了大江南北。
    这样的一本《弟子规》,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呢?本期一起聊——“不过时”的《弟子规》
    《弟子规》的中心思想很简单:孝、悌、仁、爱。它的开头,便是由“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这句话开始的。这样一部承载尊师重长思想的规范,也让许多对“小霸王”们发愁不已的家长和老师,看到了矫正孩子行为的一道曙光。
    “有余力 则学文” 《弟子规》教导“做学问先得学做人”
    主持人:如果从《弟子规》的内容来分析,似乎倾向于教导弟子行为规范,而非知识,但如果只是提倡规范,我们不是已经有《小学生行为规范》了吗?
    孔海钦:“有余力 则学文”,指的就是中国古人“做学问”要先学做人——不是去学做人情练达的滑头,而是去学做一个有责任心、品德高的人。规范只是表面,真正传达的是尊师重教的思想。“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三字经》《弟子规》《师说》等典籍为孩子、家长、老师三方都树立了道德底线。据我所知,福州鼓励中小学生学习《弟子规》,在各学校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遇到一些学过《弟子规》的学生,精神面貌就是不一样。
    古代老师有戒尺不常用 现在老师有的“不敢管” 有的“管过了”
    主持人:教师节到来,师生关系又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弟子规》可以看出,过去老师敢于管教学生,但为什么现在的老师却不大敢管学生?
    李涛:现在的一些法律、法规不允许老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限制了老师的批评教育权,导致很多老师不敢管。加上家长们都很宠爱孩子,一旦孩子遭到批评,一些个性较强的家长甚至会找老师的麻烦,而学校为了保障生源和名声,先处罚的还是老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谁还愿意自找麻烦呢?
    李积良:有的老师是“不敢管”,还有的是“管过了”,经常看到老师体罚学生的报道,体罚,也是对“严师”的误解,在过去,老师要求“仁者爱人”,不会痛下毒手去打学生。你看鲁迅回忆他的授业老师寿老先生,说他也有戒尺,但不常用。
    “市井气 切戒之” 《弟子规》劝导师道戒除“商业化”
    主持人:刚才也提到,教育的“产业化”造成师生关系变质,感觉更像“契约关系”?
    李积良:我常为孩子们讲解《弟子规》等国学经典,感悟很深,在中国传统里教育是事业,在今天教育是产业。现在一些学校成了“企业”,利字当头,师生关系也有些变味了。我们要知道,天底下有些东西是不能买卖的——教育就是非卖品。
    《弟子规》里有一句“市井气,切戒之”,就可以理解为抵制师道的商业化,过去也有给老师礼物、酬金,叫“束脩”,但那只是象征性的敬意,跟现在一些家长一到教师节就忙着给老师送礼是两码事。
    《弟子规》没“过时” 但样样照办不可能
    《弟子规》是封建蒙学内容,而我们现在正在走向法制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蒙学与现代观念必然存在某些矛盾,比如《弟子规》过分强调了弟子的责任和义务,却忽略他们的权利。因此专家建议,让孩子真正读懂《弟子规》,并不是事事都要照办,而是学习重孝义的精神。
    《弟子规》很实用与现代社会没有冲突
    主持人:现在看来,《弟子规》属于蒙学的范围,所对应的是古代**制度之下的宗法社会,而我们现在正在走向法治社会,那《弟子规》会不会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已经过时了?
    李积良:打个比方,从前的太阳与现在的太阳一样有用,不能说因为那是“过去的太阳”就说太阳过时了。教人美德、教人尊师重教的道理永远不会过时。现在一些孩子在家里像是小皇帝,最缺乏的就是这样的品德教育。
    孔海钦:我觉得没有冲突。正因为现在的社会比较浮躁,所以更有必要让孩子通过学习《弟子规》,不要重蹈“浮躁”的覆辙。《弟子规》传承了中国传统的孝道,并且教导孩子为人处世之道,很实用。
    《弟子规》有些内容“过时”了 但规矩总不会约束“创造力” 思想仍是精髓
    主持人:但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说,《弟子规》过分强调了弟子的责任和义务,却忽略了他们的权利。这是不是也说明内容有些“过时了”?
    王永红: 《弟子规》有其时代背景,古代人讲究天地君亲师,老师要是站着,弟子就不能坐,这就是一种等级观念,但是我们现在也有与时俱进的观念,老师可以和学生平等地交流,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当然,随着历史变迁,《弟子规》有些内容也不适用。但规矩不会影响创造力,《弟子规》的精髓就在于它重孝义的精神,这才是我们学习传播《弟子规》的意义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法华之音 ( 闽ICP备2022015686号|人工智能

GMT+8, 2024-5-15 09:27 , Processed in 0.18164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