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莺歌 于 2017-3-7 18:55 编辑
【两会专家谈】固本筑魂,提亮我们的文化底色
2017-03-07 11:43:18 来源:央视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开篇第一句话,就对文化做出了最好的概括。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前,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部长通道”上,面对记者们“中国诗词大会”的喊声,“点赞”记者的提问:“好问题!你刚才提的问题,和我最近关心的兴奋点对接了。”就“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这一问题,陈部长讲了三点:要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要融汇到教材体系中;要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称这是“固本、筑魂、打底色”的工程。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灿烂的光照,是个人也是社会的内在光明。它是经典的传承,也是任何一个时代特定的生活方式。通过接触浩瀚无边的知识和积累无穷的智慧,文化之光把人的心灵和精神照得雪亮,又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给予我们畅快欣喜。事实上,文化所具有的创造性,恰恰也是文学和艺术的生命力所在。特别是文学,长久以来,它是一个民族、一种文明的首要文化载体。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创造了无数诗词歌赋,孕育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底色。
对诗词歌赋的这种情怀,早已渗透到了我们的无意识之中。鸡年新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在央视热播,引发如潮关注。通过大众传播,这档优质文化节目重新点燃了潜伏在我们潜意识里的经典热情。之所以掀起了收视热潮,是因为在宏大叙事几乎已经解构殆尽,神圣和经典走下神坛的大众文化时代,国人骨子里的文化信仰还潜伏在我们的无意识里,已融入到我们的民族血脉中。
人类对诗歌的爱好,自鸿蒙既开,就相伴文明同时滋长。《尚书》记载舜继尧位,以夔为乐官,教以正直温和的音乐启蒙孩童,陶冶宽阔刚毅胸怀而不使其骄傲自大。“诗言志,歌咏言”,这可谓影响最为深广的中国诗学原型,承载了中华民族最为悠久的“诗教”传统。曹丕《典论·论文》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可视为中国经典文化自信的一个典型表述。文通纹,故而以“文”指涉的纹理章华和以“经”所指的经纬布织一样,都是将意义写入对象的肌体脉络之间。司马迁评论孔子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又说,老子学说与儒家“道不同不相为谋”,然“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无论是虞舜的九韶天乐,还是孔子的大智若愚、老子的朴素无华,抑或庄子的高远飘逸,他们的智慧就像一切经典文化那样,对后代产生了难以言尽的影响。而如今,要提升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就更需要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事实上,历代马克思主义者都充分重视学校的意识形态功能,像葛兰西和阿尔都塞,他们的相关理论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中,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应是足资借鉴的。
正因如此,当记者问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时,陈部长才如此“兴奋”,并提出要办好四件事,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帮助国人打好底色:教材体系建设;拓展校园文化;加强研究和阐释;推进国际传播。
如果我们认同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文明传承,更是个人修身立命的追求;不仅是心灵的培育,更是渗透到我们睡梦之中的生活习性,那么,我们理当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培养富有文化底蕴的教师,加强对优秀文化的研究和阐释,以优质的教材,涵养学生的心灵和精神。
如此,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各级各类教育之中,与时俱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活公众无意识之中的传统“文化基因”,应是提升我们文化自信的不二选择。(作者陆扬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